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埃及的水资源管理及经验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团成员有:李伟国、卢肖平、王蓉芳、单文元、一、农业水资源基本概况埃及农业和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占国土面积4%的尼罗河谷和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全国约有96%的人口聚居在此。埃及是一个干旱国家,全境干燥少雨,总降雨量为15亿m3,广大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雨水稍多,年降雨量也不足200mm。由北往南降雨量急剧减少,开罗年降雨量仅33mm,开罗以南的地区年降雨量几乎为零,即使这点稀少的降雨也仅在冬季以零星分散的形式出现;埃及气温较高,北部沿海地区相对温和,而南部地区炎热干燥,地面蒸发量极大…  相似文献   

2.
太岳山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降雨的第一次分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1992~1993年生长季节在山西省太岳山林区观测研究了不同郁闭度油松人工林对降雨的第一次分配.结果表明:林冠对降雨的第一次分配与降雨量级密切相关,降雨量级越大,截留率越小,而茎流率和穿透水比率越大.郁闭度亦影响林冠对降雨的第一次分配,郁闭度越大,截留率和茎流率越大,穿透水比率越小,而且随着降雨量级的增大,郁闭度的影响减弱.降雨的第一次分配主要取决于各月降雨的时间格局.干旱季节林冠对降雨的截留率较大,穿透水比率和茎流率较小,郁闭度对降雨第一次分配的影响较大;而在雨季则相反.整个生长季节,3号实验地(郁闭度为09)的林冠截留、茎流及穿透水分别占降雨量的159%,21%和820%,0号实验地(郁闭度为06)的相应比率为136%,19%和845%.因此,在干旱地区或具有明显干旱季节的地区经营人工林,必须考虑林分的生产力选择适当的林分密度,适时疏伐,增加林下降雨,提高土壤含水量,从而促进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3.
晋西黄土区坡面水土保持林地产流产沙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以径流小区的观测资料为依据,对晋西黄土区坡面水土保持林地降雨、径流、泥沙进行了分析,该地区产生地表径流的基本降雨条件为最大雨强在10mm/h以上,降雨量在10mm以上;该地区能够造成土壤侵蚀的主要降雨形式为降雨量在30mm以上的降雨。该文还建立了计算地表径流量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4.
吉红 《世界农业》1994,(12):44-44
以色列的“灌溉渔业”西北农业大学吉红以色列地处亚热带,是个半干旱国家,每两三年遭受一次旱灾。该国大部分农业区的年降雨量约为200mm,雨量最大的地区也不过500mm,而大多数农作物需要的年降雨量在500—1000mm之间。另外,降雨也只集中于冬季的四...  相似文献   

5.
四海集萃     
以色列农业的成功之诀:利用好每一滴水尽管以色列国濒临地中海,但其气候受东、南部紧邻的大面积沙漠的强烈影响。降雨集中在冬季,一般从11月持续到第2年3月份,年均降雨量北部、西部为400~800mm,随着向南、向东延伸,年均降雨量迅速下降,有的地区几乎为零。所...  相似文献   

6.
以关岭享乐小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分形分布理论计算流域前期有效降雨量,分析喀斯特地区地表侵蚀产沙的发生与前期有效降雨的关系。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地表侵蚀产沙事件的累积频度和降雨量、产沙事件的累积降雨阈值和降雨时段之间均遵循分形分布的幂指数关系。利用分形分布理论结合喀斯特流域降雨、产沙情况可建立流域前期有效降雨模型,该模型计算出的流域产沙发生时的前期有效降雨量较传统模型更加符合实际。将日降雨量与有效前期降雨量结合可以确定喀斯特流域发生侵蚀性降雨产沙的降雨阈值,对喀斯特流域侵蚀产沙发生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Daniel及Mann-kendall检验的辽西北地区降雨量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辽西北地区降雨特征及其发生规律,采用辽西北地区5个市21个气象站1952~2006年间的气象资料,应用Daniel及Mann-Kendall检验方法对辽西北地区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及季节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应用Mann-Kendall对降雨量进行突变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两种方法是从不同时间段对辽西北地区降雨量进行检验,但二者结果基本吻合,整体上辽西北地区降雨量呈下降趋势,且变化比较稳定;辽西北地区虽个别城市在一些年份降雨出现了上升趋势,但整体上还是下降趋势较显著,这与趋势分析结果相似,也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年降雨量400~560mm,降雨量主要集中在7~9月.3~6月极其干旱,严重影响蔬菜生产,形成蔬菜生产的淡季。为解决蔬菜生产的缺水问题,我们探索出了春季萝卜采用播种前开沟浇水造墒,地膜覆盖保墒的节水栽培技术,使每亩用水量降到了7m^3,即使在萝卜生育期内不降雨也基本不影响萝卜的产量和品质,达到高产栽培的目的。其主要的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地处非洲东北部的埃及,一小部分领土(西奈半岛)位于亚洲的西南角,是一个地垮亚非两洲的国家,面积100.2万平方公里,96%以上属于热带沙漠,有人居住的地方只有3.6万平方公里,不足全国面积的4%。全境干燥少雨,气温较高,一月份平均温度也在11℃以上,年降雨量最多的沿地中海的狭长地带,也不过100—205毫米,从北往南雨量急剧减少,首都开罗年雨量只有33毫米,开罗以南的广大地区几乎是终年不雨,有些地方往往二、三年才降雨一次,地面蒸发量极大,开罗年蒸发量达1,020毫米。所以埃及的耕地都必须进行灌溉,没有灌溉就没有埃及的农业。  相似文献   

10.
沙特、埃及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林平 《世界农业》2002,(11):27-29
一、在水资源合理利用上的一些成功做法1.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沙、埃两国沙漠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90%以上,由于植被稀疏,沙特年平均降雨量不足75mm,埃及年平均降雨量约200mm左右,可沙漠地区年平均蒸发量大于2500~3000mm。沙特没有一条长年流水性河流,水资源的利用主要是靠开采地下水和海水淡化,水资源极为匮乏。埃及有尼罗河,在河流上游国家雨量充沛的补给下,沿岸和三角州流域地表及地下水较为丰富,可在远离尼罗河的沙漠地区水资源也极为匮乏。但无论是从战略的角度,还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两国都把农业自给和…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市地区气候条件,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降雨少,年降雨量370~450毫米,蒸发量大,年蒸发量1800毫米左右,蒸发量为降雨量的4倍。降雨在年内分布极为不均,4~6份降雨少,干旱多风,雨季多集中在7~9三个月,这三个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60~70%,对农牧业生产极为不利。呼市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水资源不足,並在时空分布上与农牧业生产不利。兴建水利工程设施是调控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为黔中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基于野外径流小区实测降雨资料,选取降雨量、降雨历时、平均雨强3个指标,采用快速聚类、判别聚类和分位数取值相结合的方法,将侵蚀性次降雨划分为A、B、C 3类雨型,研究黔中地区侵蚀性次降雨特征。结果表明:1)黔中地区年均降雨量913.52mm、年均侵蚀性降雨量493.17mm,平均次侵蚀性降雨量26.42mm。2)侵蚀性降雨量在每年5月和9月最稳定,在7月达最大值。3)降雨次数和降雨量均呈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趋势。降雨量在夏季年际间波动小,在春季和秋季年际间波动大。4)3类雨型的侵蚀能力呈A雨型(大雨量,长历时,大雨强,低频次)C雨型(小雨量,短历时,中雨强,高频次)B雨型(中雨量,中历时,小雨强,中频次)。5)各雨型降雨侵蚀力与平均雨强、最大30分钟雨强、最大60分钟雨强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黔中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基于野外径流小区实测降雨资料,选取降雨量、降雨历时、平均雨强3个指标,采用快速聚类、判别聚类和分位数取值相结合的方法,将侵蚀性次降雨划分为A、B、C3类雨型,研究黔中地区侵蚀性次降雨特征.结果表明:1)黔中地区年均降雨量913.52 mm、年均侵蚀性降雨量493.17 mm,平均次侵蚀性降雨量26.42 mm.2)侵蚀性降雨量在每年5月和9月最稳定,在7月达最大值.3)降雨次数和降雨量均呈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趋势.降雨量在夏季年际间波动小,在春季和秋季年际间波动大.4)3类雨型的侵蚀能力呈A雨型(大雨量,长历时,大雨强,低频次)>C雨型(小雨量,短历时,中雨强,高频次)>B雨型(中雨量,中历时,小雨强,中频次).5)各雨型降雨侵蚀力与平均雨强、最大30分钟雨强、最大60分钟雨强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长三角地区丰水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大气降雨量、穿透雨量以及树干径流量进行了定位观测,利用水量平衡方程计算得出林冠截留量。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影响降雨再分配的主要因子为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分别分析了降雨量与穿透雨、树干径流、林冠截留之间的关系,以及降雨强度与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2012年4月至9月长三角地区杉木林外降雨累计470.7 mm,研究区以小雨量、低强度的降雨事件为主,杉木林内累计穿透雨量344.1 mm,占降雨量的73.1%,树干径流总量10.3 mm,占降雨量的2.2%,林冠截留量达到116.3mm,占降雨量的24.7%。建立了降雨量、降雨强度与杉木林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林冠截留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利用拟合出的方程,可得出杉木林形成穿透雨的最小雨量为0.9 mm,形成树干径流的最小雨量为4.1 mm。  相似文献   

15.
坐水种在西部地区摆脱春旱束缚实现高产高效农业的效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 西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430mm左右,大多集中在7~8月,份形成夏涝春旱特点,春旱频率高达70%以上。因此春播一直是依靠土壤对夏季降雨的调节作用所形成春季返浆返润水进行的。从而也形成一整套利用返浆返润水抗旱保墒的农耕技术体系,如顶浆搅、挤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已求得的通辽地区不同非饱和带分区的次降雨入渗系数(文献[1]、[2])及其对应的地下水位埋深,次数雨量大小,采用变 分步模拟优选方法及非线性规划法确定了每一规划分区不等级降雨量下的降雨入渗系数随地下水位埋深△而变化的模拟曲线。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技术找出了α-△线型中不同系数随降雨量的变化曲线,从而,使我们把次降雨疸的α-P-△关系写成一个统一的式子,克服了每一等级降雨量均给出不同式子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
陇东地区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陇东地区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为认知该区域水土流失规律和指导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陇东地区正宁、宁县、西峰、镇原、合水、庆城、华池和环县等8个区县气象站2001-2011年日降雨量资料为基础,采用日降雨量侵蚀力模型计算各站点降雨侵蚀力值,探讨分析了该区域降雨侵蚀力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分布特征,并结合GIS软件分析了陇东地区年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陇东地区各区县气象站点年均降雨侵蚀力为1 144.8~2 048.5 MJ·mm/(hm2·h),且东南部明显高于西北部;中南部地势低洼的宁县和合水县由于侵蚀性降雨集中,其降雨侵蚀力值大于东南部年降雨量和侵蚀性降雨量最大、侵蚀性降雨天数最多的正宁县。区域降雨侵蚀力年内高度集中,各区县气象站点6-9月降雨侵蚀力占全年的84.4%~88.8%,呈显著的单峰型分布。区内降雨侵蚀力年际波动较大,各站点年际变率为29.09%~56.55%。趋势分析表明,陇东8个区县的年降雨侵蚀力总体呈减小趋势,其中华池和环县降雨侵蚀力减小显著(P0.05)。【结论】陇东地区年内80%以上的降雨侵蚀力集中在6-9月,空间上则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从时间上看,近年来该地区降雨侵蚀力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地区马尾松林降雨再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深入研究马尾松林降雨再分配格局,加深对马尾松林水文效应机理的认识,为长三角地区水源涵养林树种的选择以及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长三角地区冬季、春季、秋季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大气降雨量、穿透雨量以及树干径流量进行了定位观测,利用水量平衡方程计算得出林冠截留量。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影响降雨再分配的主要因子为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分别分析了降雨量与穿透雨、树干径流、林冠截留之间的关系,降雨强度与3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叶面积指数与穿透雨、树干径流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降雨量、降雨强度与马尾松林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林冠截留量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长三角地区马尾松林外降雨累计792.6 mm,研究区以小雨量、低强度的降雨事件为主,马尾松林内累计穿透雨量584 mm,占降雨量比例的73.7%,马尾松林累计树干径流量7.426 mm,占降雨量的0.94%。林冠截留量201.17 mm,占降雨量的25.38%。【结论】马尾松林形成穿透雨的最小雨量为1.18 mm,形成树干径流的最小雨量为4.73 mm。本研究成果为长三角地区马尾松林对降雨再分配功能及影响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冀植9831在达茂旗不同地区种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地区,南部≥10℃的积温为1990℃,无霜期83d,年平均降雨量281mm;北部≥10℃的积温2670℃,无霜期124d,年平均降雨量175mm,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该旗从引种玉米到现在,……  相似文献   

20.
陈明华 《世界农业》1996,(12):38-38
缅甸对干旱地区的治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陈明华长期以来,缅甸中部干旱地区的发展较为缓慢,该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据1984—1994年的气象水文资料,缅甸中部在过去10年中的年均降雨天数约为25天,年降雨量为508—762mm,不足全国年均降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