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丰倩  黄君霆 《蚕业科学》1989,15(3):139-143
用SDS-聚丙烯酰腔凝胶电泳(SDS—PAGE)法,观察了家蚕不同发育阶段血液主要血浆蛋白质浓度的发育变化,比较了不同的地方性三眠蚕品种间主要血浆蛋白质组成及浓度的异同。比较家蚕与野桑蚕、蓖麻蚕、樗蚕及柞蚕血浆的电泳图谱,发现家蚕与野桑蚕的电泳图谱相似而不同于蓖麻蚕、樗蚕和柞蚕。后三者之间的电泳图谱很相似,它们不存在类似于家蚕及野桑蚕中的分子量为30KD的一组蛋白质,但也存在分子量相当于家蚕贮藏蛋白质的成分。用精制的家蚕贮藏蛋白质、30K蛋白质和卵黄磷蛋白分别制备免抗血清,并使之与五种试验蚕的血液分别进行了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相似文献   

2.
家蚕卵的特征是能够大量积累锌,为探明包括锌在内的一些金属,是否以与蛋白结合的形式而存在,我们用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家蚕三种卵黄蛋白即30kDa蛋白质、卵黄素和卵特异蛋白中的主要六种金属(Zn、Ca、Mg、Fe、Cu和Mn)的含量.卵黄蛋白从成熟的家蚕卵中,通过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和高性能液相层析法提纯.在提纯的30kDa蛋白质中没有发现金属,而卵黄素含有Zn\Ca和Mg其摩尔比率为2~  相似文献   

3.
柳蚕卵黄原蛋白(Vg)cDNA3′端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柳蚕(Actias seleneHbner)是野生泌丝昆虫。从柳蚕雌蛹脂肪体中提取总RNA,根据已经解析出的其它泌丝昆虫的卵黄原蛋白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柳蚕卵黄原蛋白cDNA3′端进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cDNA ends)扩增,经克隆和测序得到了一条1 072 bp的cDNA片段,该序列与柞蚕(Antheraea pernyi)、天蚕(An-theraea yamamai)、野桑蚕(Bombyxmandarina)、家蚕(Bombyxmori)、樗蚕(Samia cynthia pryeri)、蓖麻蚕(Philosamiacynthia ricini)、樟蚕(Saturnia japonica)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2.5%、82.4%、67.0%、63.2%、80.3%、78.5%、81.0%。同源性分析表明,昆虫卵黄原蛋白的一级结构在进化上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4.
绢丝昆虫卵黄原蛋白一级结构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磊  刘朝良 《蚕业科学》2005,31(4):482-485
家蚕、天蚕、蓖麻蚕、柞蚕、野桑蚕、透目天蚕、樟蚕7种绢丝昆虫分别属于鳞翅目的家蚕蛾科和天蚕蛾科的不同属。通过对7种绢丝昆虫卵黄原蛋白一级结构保守序列如信号肽序列、多聚丝氨酸、糖基化位点等的比较和分析,并进一步根据氨基酸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树。结果证明了7种绢丝昆虫的卵黄原蛋白的一级结构在进化上具有很好的保守性,其中蓖麻蚕和樗蚕的亲缘关系最近,家蚕蛾科的野桑蚕和天蚕蛾科的樟蚕的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5.
柳蚕卵黄原蛋白(Vg)cDNA 3'端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蚕(Actias selene Hubner)是野生泌丝昆虫.从柳蚕雌蛹脂肪体中提取总RNA,根据已经解析出的其它泌丝昆虫的卵黄原蛋白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柳蚕卵黄原蛋白cDNA 3'端进行RACE(rapid ampliftcation of eDNA ends)扩增,经克隆和测序得到了一条1 072 bp的cDNA片段,该序列与柞蚕(Antheraea pernyi)、天蚕(An.theraea yamamai)、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家蚕(Bombyx mori)、樗蚕(Samia cynthia pryeri)、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樟蚕(Saturnia japonica)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2.5%、82.4%、67.0%、63.2%、80.3%、78.5%、81.0%.同源性分析表明,昆虫卵黄原蛋白的一级结构在进化上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6.
《蚕业科学》2012,(3):585
<正>昆虫血液的功能与脊椎动物血液的功能基本相同,能运输各种代谢中间产物及激素等小分子物质,也是蛋白质的临时贮藏场所。昆虫和脊椎动物的血液中都有一些含量丰富的蛋白质。鳞翅目昆虫家蚕的血液中有卵黄原蛋白、贮藏蛋白和30K蛋白3种高丰度蛋白。其中,30K蛋白因其分子质量而得名,是家蚕末龄后期至蛹期血液中含量最高的一类蛋白质,因此引起了蚕学研究者们极大的兴趣。目前,家蚕30K蛋白的同  相似文献   

7.
卵黄原蛋白(Vg)是昆虫卵黄蛋白的前体,为卵巢的发育提供营养和功能性物质。随着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RNAi技术的应用,证实Vg在昆虫的行为分化、增强免疫力、转化食物和延长寿命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也被称为多功能性蛋白质。近年来对昆虫Vg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证实Vg不仅仅调控雌虫的繁殖过程,而且对昆虫的生命周期影响很大。以蜜蜂为例简要介绍了Vg的发生与调控,功能多效性及其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天蚕卵黄蛋白的主要理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恭银  龚和 《蚕业科学》1998,24(4):248-249
昆虫卵黄蛋白是研究生物大分子进化的有用材料,也是研究基因表达的激素调节、蛋白肽链翻译后修饰以及卵母细胞选择性摄取蛋白等机理的理想模型。本文在前人[1~4]基础上对天蚕卵黄蛋白(Vg或Vt)理化性质作进一步分析。1材料和方法11卵黄磷蛋白(Vt)的提...  相似文献   

9.
家蚕突变矮小卵血液蛋白及卵黄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英  赵萍  侯勇  代方银  夏庆友 《蚕业科学》2003,29(4):355-358
对家蚕突变矮小卵 (emi)品种在卵母细胞形成时期的血液、卵巢及卵中的总蛋白进行SDS PAGE发现 :在emi的卵巢及卵中含有卵黄蛋白 (Vn)、卵特异性蛋白 (ESP)和大部分的低分子量脂蛋白 (LP) ;emi蚕在蛹期和蛾期的血液中有卵黄原蛋白 (Vg)和LP ,蛹后期大部分emi血液中的Vg和LP含量逐渐减少 ,化蛾时血液中仅含少量的Vg和LP ,而少数emi个体的卵母细胞大量退化 ,在蛹后期和蛾期血液中还含有大量的LP和较多的Vg ;emi蚕从吐丝当天到蛾期的血液中的LP中有分子量为 30kD的蛋白带 ,在卵中却没有。以上结果表明 ,emi基因可能不仅决定卵大小 ,还可能对LP的不同成分的吸收 (如不能吸收LP中分子量为 30kD的蛋白 )有关 ,推测这可能是导致emi个体大部分不能正常发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从家蚕5龄幼虫和蛹期不同发育阶段提取雌、雄蚕血液总蛋白质,采用一维电泳-液相色谱-质谱(1DE-LC-MS)技术分析家蚕血液蛋白质的差异性表达及差异蛋白组分。在家蚕血液蛋白质含量与种类方面检测到与性别及发育相关的差异性表达,数据库检索结果共获得96个相匹配的候选蛋白质,剔除冗余部分后鉴定其中的27个蛋白质组分,分别属于13种蛋白质或其亚基。雌、雄蚕之间的差异组分主要出现在分子质量70~100 kD之间,其中芳基贮存蛋白、卵黄蛋白原、抗胰凝乳蛋白酶因子为雌特异性表达组分。30K蛋白家族是家蚕血液中高丰度表达的蛋白组分。这些差异蛋白质的鉴定与功能分析为研究家蚕性别发育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蚕病研究的进展概况蚕病学是昆虫病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进展是同微生物学、昆虫病理学以及养蚕学等的发展分不开的。由于桑蚕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经济昆虫,而且是一种饲养容易和研究方便的昆虫,因而蚕病学的研究,不仅受到产业部门应用研究单位的重视,同时有关  相似文献   

12.
蛾类的性信息素信号传递是研究昆虫化学通讯的模型,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binding protein,PBP)亚家族是研究热点之一。克隆了野桑蚕PBP亚家族的3个基因,命名为pbp1、pbp2、pbp3(GenBank登录号:GQ246497、GQ468569、GQ468570)。分析野桑蚕和家蚕pbp基因的编码区,发现碱基突变主要以转换为主(14/18),氨基酸变异主要为同义突变(16/18),成熟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变化小,二级结构无变化,推测野桑蚕向家蚕的进化过程中PBP亚家族的基因功能没有变化。对具有PBP亚家族3个已知基因的6个昆虫物种进行氨基酸遗传距离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野桑蚕和家蚕间PBP1、PBP2、PBP3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0,同源性分别高达100%、98.6%和100%,物种间基因的进化速率很慢,进化分析显示PBP亚家族在这几个物种分化前已经产生。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比较添加不同浓度的卵黄成分(全卵黄(EY)、卵黄浆蛋白(EYP)、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水溶性卵黄蛋白(livetin))、大豆卵磷脂(SL)及β-环糊精胆固醇(CLC)对马精子冷冻效果的影响。选择4匹成年英纯血种公马进行采精,试验1:以INRA82+3.5%的混合抗冻剂作为基础冷冻液,添加0、2%、4%和8%浓度的EY、LDL、EYP或水溶性卵黄蛋白;试验2:以4%全卵黄组为对照,添加1%、2%和4%SL;试验3:在INRA82+3.5%的混合抗冻剂+4%EY基础液中添加0、0.75、1.5和3mg/mL浓度的CLC。结果显示,EYP、LDL及水溶性卵黄蛋白3种卵黄组分均对马精子冷冻具有显著保护作用(P0.05),但不同卵黄组分之间及与EY组相比保护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低浓度(1%)的SL精子冻融后活力与对照组(4%EY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添加高浓度SL组(2%和4%)冻融后精子TM、PM及RAP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不同浓度的CLC解冻后精子活力与未添加组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卵黄中EYP、LDL和水溶性卵黄蛋白均对精子保护有效,保护效果与EY无显著差异;1%SL可获得与卵黄相似的保护效果;在含有卵黄的基础冷冻液中添加CLC未能提高精子冻后活力。  相似文献   

14.
《蚕学通讯》2001,21(3):54-55
1 .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丝蛋白分子结构与丝蛋白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进一步阐明 ,将为增产蚕丝、改进丝质提供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2 .分子连锁图与家蚕基因工程研究高密度的分子连锁图可使数量性状基因座 (QTL)精确定位 ,分子标记可提高桑蚕常规育种的选择效率 ,反向遗传学的发展将会促进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桑蚕品种改良。3.性别控制与专养雄蚕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的应用已有很大进展 ,专养雄蚕将成为 2 1世纪提高桑蚕产丝能力和改善丝工艺性状的重大突破口。4.发育生理与昆虫激素在蚕业上的应用蜕皮激素、保幼激素以及保幼激素类似物…  相似文献   

15.
鸡蛋蛋黄高密度脂蛋白(HDL)主要存在于卵黄颗粒中,是一个类似环状微胶束结构的伪球状蛋白。其来源于卵黄蛋白原,卵黄蛋白原在体内又经过一系列的结构修饰与受体识别,最终以高密度脂蛋白及卵黄高磷蛋白的形式沉积于卵黄中。高密度脂蛋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除为胚胎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还具有抗氧化性、抗菌性以及调控人体血清HDL功能等生物特性。本文主要介绍卵黄高密度脂蛋白结构、组成、来源、定位以及生物学功能,并对卵黄高密度脂蛋白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家蚕消化液中抗链球菌蛋白含量和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兴萌  金伟 《蚕业科学》1990,16(1):33-38
分析了家蚕幼虫五龄不同时间,消化液中抗链球菌蛋白(ASP)的含量和抑菌活性的强弱,不同蚕品种ASP的含量和抑菌活性,五龄起蚕过度饥饿对ASP含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并调查了不同家蚕品种五龄不同时期添食Strcptococcus属细菌的致病情况.研究的结果证明:ASP的含量和抑菌活性与家蚕幼虫的强健性有关,ASP可能是家蚕幼虫防御细菌性胃肠病发生的一种重要的物质.另外,还发现了食桑期的蚕ASP由三种蛋白质组成,而起蚕比食桑期的蚕要少一种蛋白质组份.  相似文献   

17.
桑蚕添食动物蛋白营养液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蚕添食动物蛋白营养液试验初报山东农业大学王彦文,崔为正河南信阳蚕种场崔怀德随着桑蚕营养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蚕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及其在蚕体内的分配利用已越来越明了,这为桑蚕的营养添食提供了理论依据。众多的研究表明,桑蚕在5龄期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有5...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家蚕等昆虫贮存蛋白的种类、结构和分子量,贮存蛋白在家蚕等不同昆虫体内的表达差异及调控研究进展;总结了家蚕等昆虫贮存蛋白所具有的作为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储存库、参与昆虫新表皮的形成、载体运输、抗逆免疫,以及参与卵的形成和成虫蛋白的合成等功能;展望了家蚕等昆虫贮存蛋白今后的研究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央农牧渔业部一九八二年六月二日印发《桑蚕新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的通知,同意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对新品种的审议意见,我区选育的早秋用蚕品种“群芳×朝霞”(539B×7532),其经济性状符合国家审定标准,可供全国试养、推广.同时通知可供全国试养、推广的新品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春用蚕品种“春蕾×明珠”(春试一号×春试二号)、“菁松×皓月”(春试三号×春试四号)和早秋用蚕品种  相似文献   

20.
蚕儿从桑叶中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中,大约有1/3用作能源被消耗,其中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消耗极少,吸收蛋白质的约1/2用以生成丝物质,可见桑蚕利用饲料蛋白质生成丝物质的效率极高,是一种具有高效率利用饲料蛋白质生成丝蛋白质的昆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