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作综合效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作2种模式下,对小麦与棉花的投入、产出进行综合效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麦后移栽模式下,棉花产量较麦套棉减产9.79%,而小麦则增产42.86%,总体直接效益较麦套栽培模式增收1 978元/hm^2。棉花麦后移栽模式是既能保证粮食安全,又能稳定棉花生产,解决粮棉争地矛盾,解放劳动力,值得大力推广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产量效益、气候条件、茬口衔接、环境保护、后茬影响等方面分析安徽沿江地区"压麦扩油"布局有较大的优势。同时提出开展油菜机械化生产、高效种植模式、油菜产业化等重点工作,促进油菜生产发展,提高油菜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3.
单季直播稻在上海郊区已种植多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生产中由于忽视栽培、种植分散,加上田间沟系不配套,在一定程度上对夺取单季直播稻高产带来影响,亩产一直维持在450kg.因此,在单季直播稻生产中,要做到省工、省本、节水,提升单季直播稻单位面积产量,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栽培环节.  相似文献   

4.
由于天气旱涝不均、病虫危害严重,导致大豆产量急剧下降,且价格也随之降低,极大地减小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资源投入也相应的减少,从而造成了大豆生产方式粗放、效益不高、产量降低的局面。因此,要提高农民的大豆种植积极性,保证大豆种植高产稳产效益,最大化地降低大豆种植的投入成本,则要运用科学合理的先进生产种植技术,使大豆生产效益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荞麦又名三角麦、花麦、乌麦,生育期短,耐冷凉瘠薄,苦荞麦在凉山州具有较明显的生产优势。但在生产中,种植者在施肥上缺乏清晰认识,产量提不高,种植效益得不到体现。通过几年试验,总结出荞麦施肥上的关键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用 L_9(3~4)正交设计布置上海郊区单季晚稻氮、磷、钾肥料试验,对所有因素的各种水平搭配与产量作 Fuzzy 分析。结果表明:上海郊区不同土壤类型种植的单季晚稻,用肥在每亩施有机肥750kg 猪塮的基础上,亩施7.5~10kg 纯氮。同时还认为相当部分土壤配施磷、钾肥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南谯区常年种植稻茬麦14667hm2,单产在4500kg/hm2左右.但目前南谯区稻茬麦生产存在产量低、适耕期短、粗耕粗种、病虫草害严重等问题,应重视基本农田建设,完善有利于稻茬麦生长的农田配套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制定适宜南谯区稻茬麦的生产技术指标;选择优良品种,适期播种;整地做墒,"三沟"配套,防渍壮根,以促进南谯区稻茬麦生产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与农林生物的间套作复合种植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了中药材与农林生物的间套作复合种植模式及效益,包括中药材与大田作物组成的间套作复合种植模式、中药材与果树组成的间套作复合种植模式、中药材与林木组成的间套作复合种植模式等3个方面的内容及效益,以期为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生产、提高中药材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上海郊区、县大麦种植面积约150万亩左右,约占郊区、县总耕地面积的28%。大麦生产对上海地区的农业和啤酒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上海郊县大麦生产中突出问题是产量不稳,黄花叶病是其主要原因之一。黄花叶病从七十年代大面积流行以来,几乎年年发病,郊县每年明显发病的面积都在10万亩以上,1980年发病31万甫,估计损失粮食938万斤。  相似文献   

10.
在麦棉套作种植模式下,以6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调查边行与内行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性状,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的边行优势特性,筛选适宜麦棉套作模式的小麦品种。结果表明,邢麦4号边行优势明显,小麦产量达到6919.0 kg/hm2,是麦棉套作种植模式中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11.
在麦棉套作种植模式下,以6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调查边行与内行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性状,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的边行优势特性,筛选适宜麦棉套作模式的小麦品种。结果表明,邢麦4号边行优势明显,小麦产量达到6 919.0 kg/hm~2,是麦棉套作种植模式中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不同小麦品种在麦棉套作模式中的边行优势及产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麦棉套作种植模式下,以6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调查边行与内行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性状,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的边行优势特性,筛选适宜麦棉套作模式的小麦品种。结果表明:邢麦4号边行优势明显,小麦产量达到6 919.0 kg/hm2,是麦棉套作种植模式中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甘肃省通渭县把藜麦种植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的富民产业来大力发展.为进一步摸索出更为合理的种植密度,设置藜麦不同种植密度试验,探讨不同播种密度对藜麦产量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指导实际生产.研究结果表明,在陇中旱作区藜麦种植密度以667 m2种植4167株为宜,藜麦产量显著高于其余4个处理,较66...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湖北省孝感市稻茬麦种植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影响稻茬麦生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稻茬麦种植质量和效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上海郊区种植棉花,大多是实行两熟栽培的,在耕作上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小麦、大麦、蚕豆等秋播作物,大部分等不到棉花拔杆就要下种,因此只有套种在棉花行内;同样春季在豆麦行内再套种棉花,大部棉田不能冬耕也不能春耕。(2)如果等小熟作物收获以后,特别是小麦收获以后再播种棉花,产量很  相似文献   

16.
美浓香瓜是台湾农友公司选育的早熟绿肉型薄皮甜瓜新品种,2004年引进我地种植,经试种表明.该品种耐热、耐湿,品质优良,抗病性强.产量稳定,既可以纯作,也可以与抗虫棉等经济作物套作。它投入少、效益高.适合在城市郊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根瘤菌在紫云英上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上海郊区由于长期推广麦、稻茬口栽培模式,对土壤质地和肥力造成一定的影响。为增加紫云英生物学产量,改良土壤质地和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逐年扩大紫云英、水稻茬口的栽培面积,笔者  相似文献   

18.
水稻作为湖北省种植规模最广的粮食作物,每年均有很高的粮食产量,具有较高的生产品质和生产效益。但近几年来,由于自然环境气候日益复杂,一些地区常年出现干旱问题,导致降水量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水稻种植的生产效益。为解决水稻缺水种植问题,文章就水稻直播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应用该技术,能提高水稻产量,节约种植成本,加快种植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从理论上促进优质小麦品种的推广应用,以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镇麦12号为材料,对不同密肥组合下镇麦12号的产量、品质和净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镇麦12号的籽粒产量随着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追氮量超过150 kg/hm~2时,籽粒产量开始下降;在225万~375万株/hm~2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籽粒产量呈下降趋势。增加追氮量能显著提高镇麦12号籽粒的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稳定时间;籽粒粗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略有提高,稳定时间没有明显差异;优质优价是决定镇麦12号获得更高效益的最主要因素,可以通过合理的种植密度和肥料组合促进量质协调来实现净效益的提高。在该试验条件下,追氮量(以氮计)为150 kg/hm~2、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时,能够促进镇麦12号量质协同提高,净效益和投入产出比最高,分别为2 091.5元/hm~2和16.7%。  相似文献   

20.
武宣县木薯生产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尚春 《广西农学报》2008,23(4):99-101
木薯产业是武宣县传统的产业,但木薯生产存在着产量低、效益低、管理粗放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生产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5条发展对策:立体复合种植,提高种植综合效益;加快良种推广力度,提高良种普及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促进木薯栽培技术现代化;生产管理过程精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