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臭氧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氧(O_3)是一种广谱杀菌剂。臭氧消毒灭菌技术作为一种方便、快速、高效的灭菌技术,应用于果蔬贮藏保鲜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在应用上还不规范,有的过分强调臭氧的作用,而忽视其它条件的配合。本文仅就臭氧灭菌技术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作一介绍。1臭氧的特性及作用机理1.1臭氧的特性臭氧(O3)是氧(O2)的同素异构体,分子量为48,常温下是一种不稳定的淡蓝色气体,有特殊气味,故名臭氧。臭氧的临界温度为-12℃,沸点为-119℃,在标准压力和温度下其溶解度比氧大13倍,在含有杂质的水溶液中臭氧迅速分解。臭氧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易爆炸,在高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臭氧(O3)与光照协同作用对葡萄叶片造成的危害机制。【方法】利用开放式气室在高浓度臭氧(105 n L·L-1)胁迫时,测定不同遮阴程度下‘赤霞珠’盆栽苗叶片光合性能及活性氧代谢的变化。【结果】与室外全光照无臭氧胁迫的对照相比,T1(O3+全光照)处理的Pn和Fv/Fm分别下降了87.1%和48.1%;而降低光照的遮阴处理如T3(O3+60%遮阴),分别下降了62.3%和8.6%。与T1相比,T2(O3+30%遮阴)和T3(O3+60%遮阴)处理后缓解了O3胁迫对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抑制程度,Pn分别增加了38.2%和176.3%,Fv/Fm分别增加了36.4%和76.1%,不同遮阴处理后提高了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减少了活性氧和丙二醛(MDA)的积累,MDA含量分别减少了5.1%和12%。【结论】光强影响了O3胁迫对葡萄叶片光合系统的抑制程度。在无法改变环境O3浓度的条件下,遮阴可以缓解光下O3对葡萄叶片的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臭氧(O3)胁迫及恢复过程中葡萄叶片光系统活性的响应,以1年生‘赤霞珠’葡萄(Vitis vinifera L.‘Cabernet Sauvignon’)为试材,设置臭氧 + 弱光(90 nL · L-1 O3 + 10 μmol · m-2 · s-1)、臭氧 + 适光(90 nL · L-1 + 800 μmol · m-2 · s-1)、臭氧 + 强光(90 nL · L-1 + 1 600 μmol · m-2 · s-1)3种处理,均处理3 h,以大气臭氧浓度、适光处理(10 nL · L-1 + 800 μmol · m-2 · s-1)作为对照,分别测定处理后1、5、9和13 h的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同时利用Dual-PAM100荧光仪测定叶片PSⅠ及PSⅡ光系统活性分析臭氧胁迫及恢复过程中光系统活性的响应。结果表明:臭氧胁迫可以降低葡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同时降低了叶片的Y(Ⅰ)和Y(Ⅱ)值,在相同臭氧浓度下,随着光照增强叶片受到的伤害加大。恢复13 h后,臭氧弱光和臭氧适光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Y(Ⅰ)和Y(Ⅱ)值回升,但臭氧强光处理的叶片伤害不断加深,光系统活性不能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有部分贮库采用臭氧(O3)技术进行猕猴桃贮藏保鲜。臭氧是广谱性杀菌剂,对果实没有污染;同时臭氧也可抑制、降低果实细胞内多糖水解酶的活性,可分解乙烯,固而有较明显的保鲜效果。据报道,试验库内用ADS型臭氧杀菌保鲜机(臭氧产量5g/h),每天开机8h,每隔2h开1h,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5.
臭氧--绿色食品蔬菜防病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臭氧又称富氧、超氧、三原子氧,是氧气(O2)的同素异构体,分子式为O3 ,因具类似雷电后的臭味而得名。臭氧是常用氧化剂中氧化能力最强的一种,其消毒杀菌能力是氯的2倍多,杀菌速度是氯的300~600倍、是紫外线的3 000倍,且无死角,反应后还原为氧气,被鉴定为高效、无二次污染的洁净氧化剂。一、作用机理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氧化能力仅次于氟(F2),杀菌效果与氧乙酸相当,强于甲醛,比氯高1倍多。臭氧的杀菌消毒功能与一般杀菌剂不同,一般杀菌剂是起进行性、积累性的杀菌作用,而臭氧的杀菌作用是急速的,当其浓度超过一定阈值后,消毒杀菌作用甚至可…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第10期报道,陕西师范大学科研人员进行了低温、减压、臭氧处理冬枣贮藏试验研究,确定了冬枣贮藏的适宜条件:在给贮藏环境提供充足的水分湿度条件下,温度控制在-2℃;每隔10d(天)用30mg/m3的臭氧(O3)处理半小时,之后立即除去臭氧;每天抽真空1次,使压力保持在40.5~47.0kPa。试验表明,可降低果实呼吸强度,抑制酶活性和霉菌繁殖,减缓淀粉和维生素降解速度,防止果实腐烂和冻害发生,保持果实硬度等,冬枣可贮藏140d(天),好果率达92.6%。低温、减压、臭氧处理保鲜冬枣…  相似文献   

7.
臭氧(O_3)是由3个原子氧构成,在大气中的浓度为0.02~0.03ppm,有时(空气受污染)高达1ppm。在浓度低于2ppm时,臭氧有舒适的特殊气味,较高浓度则对人的眼睛和呼吸系统有刺激和伤害作用。臭氧是强氧化剂,很不稳定,必须在使用它的地方生产。臭氧对橡胶、纤维、染料和塑料有强腐蚀性,但玻璃和不锈钢对它有耐性。 臭氧通常是使干燥空气通过具有数千伏(交流)电压的两个平板电极之间时产生。利用其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食用菌场大规模的周年生产中,常采用化学药剂熏蒸等方法进行净化空间的消毒灭菌,如甲醛、菇保1号、利菇王、利菇保、烟雾消毒王等,以笔者的经验在这些产品中以菇保1号的消毒效果为佳,但却存在对人体眼睛、口、鼻等器官刺激过大的缺点,易引起流泪、咳嗽、流鼻水等人体不良反应,初次接触者尤其明显.消毒灭菌是否过关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关健,除了化学消毒法外还有环保的物理消毒方法,其中臭氧(O3)消毒就是一种安全、高效、快捷、经济的消毒方法.笔者就菇保1号与臭氧(O3)消毒在大型接种室和出菇房进行了空间消毒灭菌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9.
以杏鲍菇为试材,采用不同臭氧(O_3)浓度相同处理时间结合低温(5℃)的方法,分析了贮藏期对子实体微生物数量、腐烂率和采后生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的优势腐败菌主要是酵母菌,其次是霉菌,所以杏鲍菇受酵母菌和霉菌的入侵较为严重。在5℃冷藏条件下,经0、1.94、3.88、5.82、7.76、9.70 mg·L~(-1) 6组臭氧浓度处理,7.76 mg·L~(-1)臭氧处理比其它5组臭氧处理更能明显降低微生物引起的杏鲍菇腐烂。该研究可减少子实体微生物数量、降低子实体腐烂率、提高采后生理、品质和延长杏鲍菇保质期,为臭氧在杏鲍菇保鲜技术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臭氧处理对菠菜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菠菜为试材,采用10%浓度臭氧处理菠菜,以0.03 mm PE膜包装袋包装(对照组)于(20±1)℃下贮藏,通过对其贮藏期间感官品质及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臭氧对采后菠菜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可有效维持菠菜的感官品质,减缓水分散失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程度;此外,臭氧可抑制菠菜叶绿素及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提高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从而达到保鲜效果,延长菠菜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1.
郑毅  伍斌  邓建梅  黄双华 《北方园艺》2011,(14):148-151
为研究臭氧湿冷技术对斑鸠菜保鲜的效果及最佳条件,建立斑鸠菜商品蔬菜的品质评价标准。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研究了臭氧水浓度、臭氧水处理时间、冷藏温湿度、换气时间对斑鸠菜保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湿冷技术能够实现斑鸠菜的中短期保鲜,臭氧水浓度为(6±0.3)mg/L,处理时间为12 min,冷藏温度为1℃,相对湿度90%,换气时间为3 d,为斑鸠菜最佳保鲜条件。在此条件下,保存24 d斑鸠菜仍具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盆栽‘赤霞珠’葡萄为试验材料,浇施浓度为100 nmol·L~(-1)的外源褪黑素(melatonin)后,在110 n L·L~(-1)臭氧浓度胁迫下,测定葡萄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曲线,并结合叶绿素荧光淬灭分析葡萄叶片光合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浇施褪黑素提高了臭氧胁迫下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以及叶绿素a/b的比值,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_n)和叶片单位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m),以及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Q_A以后的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Ψ_o),从而缓解了臭氧胁迫下的光抑制程度。结论:外源褪黑素缓解了臭氧胁迫下葡萄叶片叶绿素的降解,通过调节光系统的能量分配,缓解了臭氧胁迫对光合作用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臭氧保鲜技术在刺芹侧耳低温贮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200μg/L臭氧处理不同时间(5、10、15 min)后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子实体在低温(4℃)贮藏时的指标,研究臭氧处理对刺芹侧耳低温贮藏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后刺芹侧耳的细胞膜透性下降、呼吸强度降低、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降低、褐变反应受到抑制;臭氧处理可延长刺芹侧耳的保鲜时间,其中处理10 min刺芹侧耳子实体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臭氧是一种无色略带臭味的气体,溶于水后就会成为一种强氧化剂,对活细胞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通过臭氧发生器可将空气中的氧气在高压、高频电的电离作用下转化为臭氧,进而在生产中再加以利用,其功率一般在200瓦以下。近年来,笔者利用臭氧发生器在大庆周边温室大棚开展了施放臭氧院台温室大棚蔬菜病虫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臭氧对蔬菜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臭氧具有杀菌谱广、杀菌速度快、使用简便、无二次污染的特点,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为此笔者研究了臭氧对温室黄瓜霜霉病、白粉病和辣椒疫霉病的防治效果,并对使用臭氧在蔬菜上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了测定,以期为臭氧防治保护地蔬菜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不同臭氧浓度处理对盆栽茄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茄一号"茄子为试材,采用温室盆栽方式,分别设定3个不同臭氧浓度处理:不释放臭氧气体(T_1)、低浓度臭氧1.0 mg·m~(-3)(T_2)和高浓度臭氧2.0 mg·m~(-3)(T_3),通过测定茄子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株高、茎粗和叶片数,比较不同臭氧浓度处理对茄子光合特性与生长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臭氧消毒技术在蔬菜栽培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茄子叶片气孔导度排序依次为T_1T_2T_3,T_1与T_2之间无显著差异,蒸腾速率的变化规律为T_2T_1T_3;T_2处理显著提高了茄子叶片的蒸腾速率及叶绿素含量;与T_1相比,T_2茄子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分别增加了6.4%、10.7%和20.5%。综上所述,不同臭氧浓度处理下茄子的光合特性与生长指标差异显著,其中以臭氧气体浓度为1.0mg·m~(-3)(T_2)的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7.
臭氧气体熏蒸对鲜食葡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市售"红提""夏黑""辽峰""玫瑰香"4个主要葡萄品种为试材,以自制的具有浓度检测及自动开关的臭氧处理装置为设备,确定了臭氧熏蒸的最佳浓度和处理时间,并研究臭氧处理对葡萄货架期间的好果率、可溶性固形物、总酚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μL·L~(-1)浓度的臭氧持续熏蒸1h,葡萄腐烂减少,好果率提高,且"红提""夏黑""辽峰"葡萄的效果比"玫瑰香"葡萄好。臭氧熏蒸处理短时间内对葡萄果实的总酚、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指标无明显影响。综上所述,2μL·L~(-1)浓度臭氧气体熏蒸处理出库葡萄1h,可以有效抑制葡萄果实微生物的生长,提高好果率,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8.
外源H_2O_2对西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源H2O2具有参与植物冷信号传导,诱导保护酶基因的表达,清除冷胁迫诱导产生的活性氧等功能。低浓度的H2O2能模拟冷驯化,从而启动细胞的防御能力,提高植物抗逆性。目前有关外源H2O2对提高西瓜幼苗抗冷性的报道很少。本试验研究了西瓜幼苗经外源H2O2处理后叶片中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从保护酶活性的增加与膜脂氧化角度来探讨低浓度外源H2O2在提高西瓜抗低温胁迫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展西瓜抗冷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鲜果蔬的储藏是一个复杂多变且又难以控制的过程,会受到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臭氧、超声波、电解水和微波等物理加工技术,可以延缓果蔬的后熟及老化,从而保持果蔬的品质,维持果蔬的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本文综述了臭氧、超声波、电解水和微波等物理加工技术在果蔬保鲜中的作用原理和优势,尤其是在减缓果蔬氧化褐变、延长保质期和保持品质等方面的作用,为果蔬保鲜加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4.3 物理防治4.3.1 闷棚消毒 ①高温闷棚消毒。深翻棚土,选择连续3~5个晴天,用5%菌毒清对水150倍,喷撒棚内所有表面及进棚穿的工作服。然后密闭棚室,使棚内最高温度达65℃以上,土温度达50℃以上,消毒灭菌。②臭氧(O_3)消毒。菜苗定植前,深翻棚土,密闭棚室,用臭氧仪释放臭氧2h(小时)即可。应用臭氧仪的棚室,从消毒开始到蔬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