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市场  古绍斌  姚建铭  余增亮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080-5081,5116
以木聚糖酶产生菌黑曲霉为试验菌株,比较了低能N+离子、紫外线和60Co-γ射线对黑曲霉的剂量存活效应和诱变效果。结果发现:N+离子注入的存活曲线与紫外线、60Co-γ射线辐照不同,即紫外线和60Co-γ射线照射黑曲霉的剂量存活曲线均是指数曲线,而N+离子注入呈复杂异常损伤的趋势,且3种辐射在诱变效应上有很大的差异。在相同死亡率条件下,紫外线诱变率低,但正变多于负变,而60Co-γ射线诱变率高,负变远远多于正变。适当剂量的N+离子注入表现出诱变率高、正变率高及正变幅度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以陆地棉成熟花粉为材料对氮离子束注入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进行研究,包括氮离子注入时的能量、总剂量、脉冲数、剂量率等参数对注入效果的影响。随着注入的氮离子总剂量的升高,花粉活力呈明显的下降趋势,300单位(每单位离子束为2.6×1013N /cm2)可基本确定为半致死剂量;20 keV和30 keV两个能量级别的氮离子注入花粉后对花粉活力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不同的注入脉冲数对花粉活力无明显影响;不同的剂量率对花粉活力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利用不同剂量的氮离子束注入优良谷子新品种晋谷28号干种子,并与γ射线处理作比较,研究其诱变效应,并以期获得优良变异株。形态学调查结果显示,氮离子注入与γ射线这两种方法均可诱发株高、穗长、穗型等各种农艺性状发生突变,但两种诱变方法的诱变效应存在差异,氮离子束诱发矮秆、早熟等有益性状突变的频率较大,而γ射线辐照诱发的高秆突变频率较大,结果证明等体离子束诱变技术不仅可以促使种子变异,获得穗长、穗型等有益突变体,而且获得的这些变异在后代中是可以遗传的。  相似文献   

4.
不同化学因子对佛手柑花粉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花粉液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矿质元素对佛手柑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化学因子对佛手柑成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效果,在6-BA、GA3、I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以20mg/LIAA的作用效果最好,佛手柑成熟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速率分别为53.26%和17.36 μm/h.而B、Ca、K等不同矿质元素对佛手柑成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作用效果则以40mg/L CaCl2最好,佛手柑成熟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速率分别为58.90%和33.59 μm/h.对照组佛手柑成熟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速率分别为25.11%和5.25 μm/h.  相似文献   

5.
氮离子注入对同源四倍体水稻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选用不同倍性的水稻进行低能氮离子束注入试验,研究离子注入后的效果与染色体组倍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水稻比二倍体水稻对低能氮离子束注入处理更敏感;在同源四倍体水稻群体中所出现的变异频率比在二倍体水稻群体中出现的变异频率高;在经过低能氮离子束注入处理的同源四倍体后代群体中,分别筛选到结实率高达90.16%的单株和具有双胚苗性状的单株,同源四倍体水稻的高结实率特性和双胚苗特性表现出一定的可遗传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低能离子注入对花粉萌发及萌发过程中游离Ca2+的影响。[方法]利用能量为30 keV,剂量为0.78×1015~13×1015ion/cm2的Ar+注入玉米花粉粒,研究注入后玉米花粉的萌发情况和萌发过程中游离Ca2+的分布情况。[结果]当Ar+注入剂量为5.2×1015ions/cm2时,玉米花粉的萌发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而注入剂量超过7.8×1015ion/cm2以后,萌发率呈急剧下降趋势;同时利用低温孵育法在完整的玉米花粉粒中,载入酯化形式的Ca2+荧光探针fluo-3 AM后发现,花粉细胞中游离Ca2+浓度变化与花粉萌发活性变化相一致。[结论]低能离子注入后引起的花粉内Ca2+浓度的动态变化可能是花粉萌发变化的初始效应。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蜂糖李(Prunus salicina Fengtang plum)的花粉活力,以青脆李(Prunus americana)花粉作为对照,采用离体萌发法研究不同培养温度、pH和氮、磷、钾、钙、镁等矿质营养对蜂糖李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温度为25℃时,最有利于蜂糖李花粉萌发,萌发率为25.3...  相似文献   

8.
垂丝海棠花粉生活力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垂丝海棠花粉的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浓度Ca2 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垂丝海棠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是琼脂0.8 g 蔗糖15 mg/L 硼酸2.0 mg/L;低浓度Ca2 促进了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高浓度Ca2 抑制了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培养基中Ca2 浓度为1.6×10-5 mg/L时最适合垂丝海棠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珙桐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珙桐濒危的原因和机制,为珙桐花粉保存和杂交育种工作及保护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对珙桐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研究得出,培养基内蔗糖、硼酸、琼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时则起抑制作用;吲哚乙酸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影响不显著。温度20~25℃时,珙桐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最好;同时,花粉萌发也要求合适的湿度条件,湿度太低花粉萌发率低,湿度太大花粉管易吸水破裂。[结论]珙桐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因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的的改变而不同,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不仅需要一个适宜的组分浓度,也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0.
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研究不同培养液对多种睡莲品种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睡莲品种花粉生活力差异显著,花粉萌发率从0~909%。不同培养液对睡莲花粉萌发影响显著,其中睡莲柱头液是最适宜睡莲花粉萌发的培养液;培养4 h后,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均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张媛华  张韶杰  李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572-2573,2598
[目的]研究胞外ATP(eATP)对泡桐(Paulownia tomaentosa Steud.)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效应及其与过氧化氢(H2O2)的关系。[方法]eATP浓度分别为0、0.2、0.4、0.6 mmol/L,处理时间分别为1、2、3 h;H2O2浓度分别为0、1、2、3、4、5 mmol/L,处理时间分别为1、2、3 h。[结果]eATP和H2O2均显著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且表现出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效应。过氧化氢清除剂(ASA)和过氧化氢酶(CAT)能够部分阻止eATP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抑制作用,显示eATP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与其诱导H2O2产生有关。[结论]eATP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效应能够通过诱导H2O2产生而实现。  相似文献   

12.
钙对葱兰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5种不同Ca2 浓度的培养基,研究了Ca2 对葱兰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Ca2 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但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不显著。当培养基中的Ca2 浓度达到1.0×10-3mo·lL-1时,可抑制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并且与低浓度的Ca2 相比,对花粉管的破损显著。  相似文献   

13.
钙和硼对芦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淑娟  毛桂莲  孙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238-7239,7282
[目的]探究钙和硼与芦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设置不同浓度的Ca^2+和H3BO3,研究不同浓度钙和硼对芦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a^2+对芦荟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的伸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低浓度Ca^2+不利于花粉管的生长,而高浓度Ca^2+则抑制花粉管生长,其最适Ca^2+浓度为1.3×10^-3mol/L。在高浓度硼条件下,较长时间内花粉管均呈现出波浪形,花粉管生长的最适硼浓度为1.6×10^-4mol/L。[结论]不同浓度的钙和硼,会促进或抑制芦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不同矿质营养对苦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花粉液体培养法,研究了硼、钠、钙、钾、镁等5种不同矿质营养对苦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矿质营养对苦瓜花粉活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同一矿质营养不同浓度对苦瓜花粉活力的影响效果也不同,较低浓度的H3BO3、EDTA、CaCl2、KCl、MgCl2均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而超过一定浓度时则起抑制作用,其中H3BO3、EDTA、CaCl2、KCl对苦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佳浓度分别为25、150、500 mg/L和1 g/L,而MgCl2对苦瓜花粉萌发的最佳浓度为80 mg/L、对花粉管生长促进的最佳的浓度则为60 mg/L.  相似文献   

15.
以2个自交不亲和性梨品种“今村秋”和“丰水”为试材,在离体条件下通过花粉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微丝稳定剂鬼笔环肽(phalloidin)和微丝抑制剂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 B)对梨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浓度(10μg/ml)鬼笔环肽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但高浓度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细胞松弛素B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并且抑制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2)细胞松弛素B和异花花柱S糖蛋白(S-Rnase)共同处理抑制了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而一定浓度的鬼笔环肽能恢复自体花柱S糖蛋白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微丝骨架参与了梨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过程,并可能参与了梨自交不亲和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萘乙酸(1-Naphthylacetic acid,NAA)和乙烯利(Ethephon,Eth)对荔枝(Litch chinensis Sonn.)花粉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在基本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一定质量浓度的NAA和Eth,分别培养糯米糍和桂味2品种荔枝不同批次的花粉,统计花粉萌发率并测定花粉管长度.结果表明:NAA可促进糯米糍和桂味不同批次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但其所用适宜浓度不同,其促进第2批花粉萌发的适宜质量浓度为1.0~3.0 mg/L,促进第2批花粉管生长的适宜质量浓度为0.5~3.0 mg/L;较低质量浓度的Eth对2品种荔枝不同批次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其中Eth促进糯米糍、桂味第2批花粉萌发的适宜质量浓度分别为1.0~5.0 mg/L和10.0 mg/L,促进2品种荔枝第2批花粉管生长的适宜质量浓度均为1.0 mg/L;而较高质量浓度(20.0 mg/L)的Eth对2品种荔枝各批次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由此认为,NAA和Eth对糯米糍和桂味2品种荔枝不同批次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但其对不同批次花粉起促进作用的适宜质量浓度不同.  相似文献   

17.
香花槐花粉萌发特性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香花槐的新鲜花粉为试验材料,利用TTC(氯化三苯四氮唑)和碘-碘化钾染色法及培养基萌发试验,选配出最适合花粉萌发的培养基.以研究不同浓度的Ca2+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袁明:香花槐花粉管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是10 mg/L蔗糖+2.0mg/L硼酸+0.8g琼脂.较低浓度的钙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促进作用,而较高浓度的钙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低能离子注入对丛枝菌根真菌及其与蒺藜苜蓿共生的影响。[方法]以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为试验材料,以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为寄主,经低能离子注入后,考察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萌发率和菌丝长度;然后建立蒺藜苜蓿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关系,并对根的侵染、孢子产量以及根外菌丝的生长进行评估。[结果]低剂量的离子注入能刺激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萌发和早期的生长;高剂量的离子注入则抑制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萌发和早期的生长;在所选剂量范围内,离子注入不影响丛枝菌根真菌与蒺藜苜蓿建立共生关系。[结论]可以利用离子束生物技术对丛枝菌根真菌进行改良;该研究为提高豆科牧草抗逆性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离体萌发法测定垂丝海棠花粉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离体萌发法对垂丝海棠的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同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钙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垂丝海棠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佳培养基是:0.8 g琼脂+15 mg/L蔗糖+2.0 mg/L硼酸;低浓度的钙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钙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培养基中的Ca(NO3)2浓度为1.6×10-5mg/L时最适合垂丝海棠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显花植物生殖过程中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钙调素类似蛋白(calmodulin-like proteins,CMLs)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机制调控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然而,迄今人们对CMLs的功能研究尚少。本文旨在初步了解CMLs蛋白在花粉竞争优势中的作用,为深入探究CMLs蛋白在植物花粉竞争优势中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参与调控花粉萌发以及花粉管生长过程的CMLs蛋白的结构、表达水平、细胞定位及其作用机理的归纳,结合不同植物中出现的花粉竞争现象,综合分析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结果CMLs蛋白约有4个保守的EF手性结构域,当CMLs蛋白结合Ca2+时,其构象发生变化,增强与下游受体蛋白的结合能力,并启动Ca2+依赖的级联信号放大效应,引起花粉管中Ca2+的浓度变化,影响从萌发孔到花粉管顶端Ca2+浓度梯度的形成,从而调控花粉管的正常生长。CMLs蛋白的表达还可以影响Mg2+、NO等离子的浓度变化,影响Ca2+与EF手性结构域的结合及花粉管生长的导向。不同CMLs蛋白具有不同生理功能,其中参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CMLs蛋白主要在植物花器官中表达;部分显花植物在受精过程中,不同倍性花粉之间可能由于基因组大小或者营养物质含量的差异,导致萌发率及生长速率的不同。结论CMLs蛋白可能通过在不同倍性花粉中的差异表达,影响花粉在体内萌发的进程,使其在某一时期表现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