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中国羊肉市场供需变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运用局部均衡模型探究中国羊肉市场供给与需求相互变动的主要原因,最后运用ARIMA模型预测方法对中国未来羊肉供需变化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羊肉市场需求的满足以国内市场供给为主,2017年国内供需缺口为74.28万t,约是1994年的3.82倍,供需缺口有扩大倾向。上一期肉羊存栏量、肉羊胴体质量水平、羊肉市场价格均显著影响国内羊肉市场供给量;上一期人均消费量与收入水平是影响城镇与农村居民当期人均消费量的重要因素;国际羊肉价格对国内羊肉出口量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羊肉产量将保持稳定增长,羊肉消费量进一步增加,预计到2030年达到843.03万t,羊肉进口量较大幅度提高,可一定程度弥补国内羊肉供需缺口。为此,一方面需通过技术与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国内肉羊产业,另一方面也需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贸易协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把握中国与澳大利亚羊肉贸易状况,探究其贸易特征、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有助于提升中国羊肉的国际竞争力,推进双边羊肉贸易的发展。【方法/过程】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描述1999-2018年中国与澳大利亚羊肉贸易总体状况,用贸易结合度指数(TCD)、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力指数(TC)分析两国羊肉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通过引力模型实证分析羊肉贸易的影响因素与贸易潜力。【结果/结论】结果显示:中国羊肉国际竞争力较低,而澳大利亚羊肉国际竞争力强,两国羊肉贸易联系密切,羊肉双边贸易的潜力大,指出要进一步发展中澳自贸区、提高中国羊肉质量及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中新、中澳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奶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中新自贸区)关于乳制品的关税协定条款及2004年以来的乳制品进口数据发现,中新自贸区建立对中国乳制品进口的影响是显著的,但中新自贸区效应并未完全释放,特殊保障措施到期后将对中国乳制品进口产生二次冲击。类比中新自贸区,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中澳自贸区)建立初期对中国乳制品进口冲击有限。中新、中澳自贸区给中国奶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倒逼国内奶业发生很大改变。  相似文献   

4.
《饲料博览》2003,(6):48-48
羊是适应外界环境最强的家畜之一,食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饲养肉羊投资少、周转快、效益稳、回报率高。近年来,国内外羊肉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为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使肉羊生产正成为一个黄金产业。国际羊肉产量下降。欧洲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羊肉进口地区,自从发生口蹄疫后,羊肉产量去年减少了11万吨,下降了10%左右。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俄罗斯的羊存栏量也在下降,羊肉生产受到影响。国内牧区养羊业发展受到限制。国内羊肉的主产区为北方牧区。前年和去年春季,西北、东北不少地区遭受雪灾,大量羊群因天气寒冷和缺少草料而死亡。内…  相似文献   

5.
国外进口羊肉对国内肉羊产业的影响主要是价格的冲击,价格形成的关键是肉羊养殖成本的差异。对中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肉羊养殖成本、收益与成本结构进行比较发现,成本收益方面,中国与澳大利亚肉羊养殖总收益差距先缩小后增大,肉羊养殖总成本差距逐渐缩小,中国肉羊养殖成本利润率比澳大利亚先高后低;生产成本方面,中国肉羊养殖直接费用高于澳大利亚,间接费用远低于澳大利亚,人工成本低于澳大利亚;成本结构方面,新西兰、澳大利亚肉羊养殖直接费用结构比中国更为均衡,中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肉羊养殖间接费用占比呈现两种分布,中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肉羊养殖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均占较大比重。在此基础上,对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国肉羊产业提质增效的建议,并予以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羊肉进口整体呈上升趋势,但过去两年有所回落。分品种来看,进口以绵羊肉为主,无论是总量还是总额都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前两大羊肉进口国之一,贸易逆差不断拉大;羊肉进口的来源国比较集中,主要是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其中新西兰一直位居第一,并且比重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羊肉进口总量虽不断增长,但目前占中国羊肉产量的比重还较小,对中国肉羊产业的生产影响不甚明显,不过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产量的增长速度;中国羊肉的大量进口及羊肉进口价格远低于国内羊肉集贸市场价格,对国内市场价格产生冲击,从而可能影响到养羊者的收入。同时,大量的羊肉进口还会给中国羊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带来巨大的压力,羊肉进口总额的不断增加可能导致羊肉产品国际竞争地位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中新自贸区的建立,已对中国奶业发展造成冲击。中澳自贸区的建立,将给中国奶业发展带来新一轮的挑战。基于课题组对中国奶业损害预警研究的成果,选取2004—2015年中国奶业损害预警指标数据,测算出中澳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奶业损害综合指数,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二次指数平滑法,对2016—2018年中澳自贸区建立对中国奶业损害进行预判,结果表明,中澳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液态奶的产业损害形式更为严峻,产业损害综合指数将呈下降趋势,产业损害冲击程度将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牧区半牧区肉羊生产现状及趋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牧区半牧区肉羊生产现状、面临形势及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4年,中国牧区半牧区县牧业人口呈增长趋势,肉羊存栏量和出栏量以及羊肉产量均保持增长。总体来看,中国牧区半牧区肉羊生产保持稳步发展,但亟待转型升级,未来将逐步向养殖模式多样化和全产业链发展,将更加注重草原生态保护与肉羊养殖的相互促进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00年以来我国羊肉价格上涨的背景,针对羊肉价格持续上涨对供给后续增长激励不足这一反常现象,着重从国家草原政策、主要畜牧品种成本利润率与比较收益变动情况、草原灾害、国内羊肉需求变动以及国际羊肉市场冲击等不同层面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在肉羊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已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有关草原保护的政策体系,并且在该体系作用下我国草原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但也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羊肉供给;肉羊产业相比其他畜牧产业竞争优势并不突出;草原灾害特别是突发性自然灾害对肉羊产业冲击较大,且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发生对肉羊存栏与羊肉价格的影响有所差异;羊肉消费需求变化与国际羊肉市场对肉羊产业影响日渐加大。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肉养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推进肉羊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提高自然灾害的预防与抵抗能力、对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生产者损害采取补偿等应对措施应作为指导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蔡溢 《农业展望》2014,(5):68-71
随着中国橄榄油市场的崛起,近年来澳大利亚橄榄油行业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相对于西班牙和意大利等传统出口大国,澳大利亚出口中国的都是品牌初榨橄榄油。尽管受国际市场橄榄油价格波动以及掺假橄榄油扰乱市场的影响,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橄榄油的追求,澳大利亚橄榄油由于其比较高的定位以及中澳自贸区即将建立等因素,出口中国的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肉羊饲养正成为一项朝阳产业,从目前国际羊肉市场来看,产量正在不断下降。自从英国相继发生"疯牛病"和"口蹄疫"以后,欧洲各地对畜群实行了严格检疫和大规模宰杀,导致羊肉产量下降了100%左右,为11万吨左右,自给率由81%降到76%。美国向澳大利亚、新西兰开放了羊肉市场,澳,新两国的羊肉产量减少2000吨左右。俄罗斯近两年冬季寒冷,导致肉羊存栏量下降,羊肉生产受到限制。从我国牧区的养羊业来看,羊肉  相似文献   

12.
在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中国羊肉产品的生产者价格、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了中国羊肉产品国际竞争力;然后基于GTAP模型,分析了中国羊肉产品出口量分别增加1%、3%、5%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羊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中国羊肉产品出口量分别增加1%、3%、5%,导致实际GDP分别增长0.000 08%、0.000 30%、0.000 53%,福利分别增加500万美元、1 800万美元、3 100万美元,贸易额分别增加671万美元、1 628万美元、2 846万美元,羊肉产品出口额分别增长6.63%、20.94%、36.73%,肉羊产业产出分别增长0.07%、0.23%、0.41%,带动相关作物小麦产出分别增长0.000 574%、0.001 835%、0.003 217%,其他谷物产出分别增长0.000 206%、0.000 657%、0.001 152%。最后提出要继续大力发展肉羊产业深加工,扩大粮改饲试点、加快建设现代肉羊产业体系,加强对肉羊产业发展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以提高中国羊肉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肉羊生产发展迅猛,形成以内蒙古、新疆为代表的牧区和以山东、河南为代表的农区两大肉羊“生产集团”。研究牧区肉羊业有哪些竞争优势、结合面临的主要问题确定肉羊业发展战略对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牧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肉羊生产与贸易趋势1.羊肉生产现状及趋势2002年世界肉类总产量为24263.0万吨,其中,羊肉产量为1162.3万吨,占4.8%。半个世纪以来,羊肉生产量的年均增长为2.2%,高于牛肉增长速度,低于禽肉、猪肉的增长速度。年产羊肉50万吨以上的国家依次是中国、印度、澳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阶段羊肉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自身保健意识的增强,中国居民对羊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羊肉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已经不可或缺。近期中国羊肉价格持续快速上涨,截至2011年9月,中国居民消费羊肉的平均价格已达47.27元/kg,此价格远高于猪肉和牛肉。文章使用《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相关数据。分析了中国羊肉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原因。结果显示,物价的普遍上涨、肉羊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羊肉流通费用过高、国内羊肉市场供不应求以及国际市场羊肉价格的不断上涨都对羊肉价格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据此提出了政府应控制物价的快速上涨.大力倡导优势区域发展肉羊产业,加强羊肉流通环节的建设和管理,与国际羊肉市场密切接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羊肉市场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国内市场潜力巨大。预测羊肉在国际肉类贸易中的份额将会不断增长,特别是中东和北非国家进口量将大幅上升。因此,今后长时间内,国际国内羊肉需求上升,市场前景广阔,这是发展肉羊产业的巨大动力。阿克苏市羊肉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为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由于阿克苏市生产母羊一年一产且是单羔,  相似文献   

16.
羊的适应能力强,食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饲养肉羊投资少,周转快,效益稳,回报率高。近年来,国内外畜禽养殖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为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因此,有关人士预测,肉羊生产有望成为又一个黄金产业。1.羊肉市场缺口大一方面是羊肉生产总量下降。据有关资料,最近2年里,世界最主要的羊肉进口地欧洲,由于疫病的影响,其羊肉产量下降了10%左右。世界其它国家的羊存栏量也在下降,羊肉生产受到影响。我国主要牧区北方因前两年不少地区遭受雪灾,大量羊群因天气寒冷和缺少草料而死亡。内蒙古和北方地区还因雪灾和严重旱灾,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居民对羊肉消费持续增长,这为中国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也使肉羊产业在中国的成长逐渐加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肉羊生产、加工发展势头强劲,肉羊品种杂交改良步伐加快,饲养肉羊的效益较高,肉羊、羊肉价格还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预计2005年肉羊养殖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肉羊和羊肉价格稳中有升。其中,国际羊肉价格走高有利于国内羊肉价格保持稳定,一是欧洲羊肉产量下降,自从英国发生口蹄疫从而大规模屠宰牲畜后,欧洲地区羊肉自给率也随之下降。这将促使欧洲进口更多的羊肉以保证市场供应,拉动羊肉价格上涨;二是美国被迫取消对羊肉进口的限制,羊肉消费量将增加;三是羊肉主要出口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产量下降;四是欧亚地区肉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国各地羊肉价格普遍走高,给羊肉消费市场和肉羊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为了准确掌握羊肉价格形成机制,解释当前价格合理性与否,该研究基于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所获取的数据,从肉羊产业链相关环节的成本收益分析出发,运用商品价值理论对羊肉价格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肉羊产业链相关环节中的利润率都较低,羊肉的价格主要受各环节的成本变化影响,市场上现行的羊肉价格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2020,(1)
正近年来,我国各地把发展肉羊作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肉羊饲养量、出栏量、羊肉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与其他肉类相比,羊肉由于特有的膻味等因素,主要用于烹饪烧烤及制汤原料,加工产品并不多见。开发羊肉的深加工制品,有助于推动肉羊产业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肉类制品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