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003-2004年滨州市棉区二代棉铃虫发生较轻,2005年二代棉铃虫在棉田全面反弹,发生面积11.31万hm2,占全市棉花种植面积的86%,产量损失达819.1t,发生为害程度明显重于前两年,给棉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对其反弹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1发生特点2005年滨州市棉田二代棉铃虫发生特点为发生略偏晚,但卵和幼虫量多,为害重。据调查,截止7月5日,全市平均累计百株卵量914.4粒,较近几年同期明显偏高,为大发生程度,其中惠民最高,百株卵量2147粒,博兴次之,百株卵量1481.5粒。全市最早于6月5日见卵,较常年晚1天,当日百株卵…  相似文献   

2.
栽培措施对棉铃虫发生及为害的影响①吕菊英张林水李建勋潘启明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运城044000山西南部植棉区自1992年棉铃虫连年严重发生,二代百株卵量由90年代的二、三百粒猛增到数千粒,三、四代卵量也成倍增长。近年来,该棉区大力推广以早播、覆盖、密植...  相似文献   

3.
棉铃虫是棉花的主要虫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大发生的年份产量损失达20%以上。为了摸清棉铃虫对棉花的为害损失和比较科学地确定防治指标,为今后开展大面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一、试验方法选择棉田一丘,面积为3分,棉铃虫三、四代各设四个处理区,三代重复一次,共计12个处理区,每区面积0.5厘,每区笼罩20株棉花,棉铃虫三、四代接种棉花百株卵量为15粒,30粒,45粒和对照不接卵作比较。小区实际接卵数量为3粒,6粒,9粒,并重复再接一次卵量。因接的卵量孵化幼虫很少,所以再接一、二龄幼虫,棉铃虫  相似文献   

4.
1 发生特点及原因1 .1 发生特点。 1 999年冬至 2 0 0 0年春 ,滨州地区气温较低 ,降水较多 ,对棉铃虫越冬极为不利 ,且越冬虫蛹较少。据地区植保站挖蛹调查 ,全区棉铃虫越冬蛹每平方米平均不足 0 .2头 ,许多点未查到虫蛹 ;说明棉铃虫越冬基数低。一代棉铃虫在寄主作物发生较轻 ,麦类及蔬菜等作物未受到虫害影响。然而 ,二代棉铃虫却呈特大暴发趋势 ,发生面积之大 ,来势之猛 ,程度之重 ,令人始料未及 ,据省植保总站提供的数据 ,到 6月 2 7日二代棉铃虫累计落卵量全省平均为百株 2 0 0 0粒 ,东营、滨州、聊城三地市最为严重 ,百株平均为 50 …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诸城市借鉴外地经验,结合当地实际,筛选出了防治棉铃虫的六条措施,收到了较好防治效果。在三、四代棉铃虫百袜落卵量累计达3100和1300多粒的大发生条件下,基本控制了危害。据调查,全市1.33万公顷棉花,因棉铃虫受害蕾仅5%~10%。  相似文献   

6.
周口地区是河南省主要棉区之一,近年来受棉铃虫为害严重。1998年,我们引进中棉所32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进行试验观察。试验采取大区试种对比的方法进行比较,对照品种为CK1豫2067、CK2中棉所19。结果表明,中棉所32具有抗虫性强、抗病性好、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是较好的抗虫棉品种。1 抗虫效果于棉铃虫发生高峰期的7月23日进行田间调查,中棉所32每百株落卵量118粒,豫2067百株落卵量116.3粒,中棉所19百株落卵量115.2粒,差别不大。7月28日用药前田间调查,中棉所32百株虫量为1…  相似文献   

7.
谈棉田棉铃虫综防技术程文华汤阴县植保站靳绪琴汤阴县农科所唐济民,赵树英汤阴县佳多科工贸公司4561501棉铃虫发生危害的严重性近两年,我县棉铃虫暴发成灾,一代棉铃虫使小麦单产减收375~750kg/hm2,二、三、四代棉铃虫在棉田百株累计卵量2000...  相似文献   

8.
棉铃虫是棉花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害虫.自1991年以来,该虫在安阳县7次暴发,暴发年份二代百株累计卵量均在1000粒以上,最高达5525粒,给棉花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发展本县棉花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棉田棉铃虫及其优势天敌种群动态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比较研究了北方棉区平作和麦套春棉治虫与不治虫共四种类型棉田的棉铃虫及其优势天敌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二代棉铃虫发生期平作春棉的始卵期较麦套春棉提早3~5d,四代棉铃虫发生期后者的终卵期较前者推迟10~15d;与常规治虫相比,平作春棉和麦套春杯不治虫的百株累计总卵量分别增加了151.4%和160.7%,百株累计总幼虫量则分别增加了205.1%和280.8%。与常规治虫相比,平作春棉不治虫二、三、四代棉铃虫卵及幼虫的平均寄生率分别增加了200.0%、110.0%和675.0%及148.0%、247.5%和8.5%,麦套春棉则增加了36,1%,38.9%和95.8%及64.4%、369.0%和31.6%;无论哪种类型的棉田,棉铃虫优势捕食性天敌的百株累计量均呈逐代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由于瓜棉共生期长达 2个多月 ,复种指数高 ,瓜类需肥量大 ,土壤肥力足 ,田间小气候郁蔽 ,棉花害虫趋重发生明显。主要表现为 :害虫重发的种类多 ,重发代次频率高 ,发生盛期拉长 ,世代重叠严重 ,导致防治难度大 ,为害损失重。1 瓜套棉田主要害虫发生特点1 .1 棉铃虫重发代次多 ,产卵盛期长 ,卵峰多 ,卵量多。近 3年来 ,当地三代棉铃虫在纯作棉区均属重发生 ,百株累计卵量在 1 0~ 2 0粒之间 ,而瓜套棉区因肥力足 ,植株旺长嫩绿 ,西瓜、棉花开花不断 ,对棉铃虫产卵有明显的诱集作用 ,且蕾铃、幼果多 ,幼虫食料丰富 ,成活率高 ,卵量都在 60~…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以前 ,当地棉铃虫的主害代是三、四代 ,近年来已逐渐扩大到五代 ,发生程度也越来越重。2 0 0 0年各代大发生 ,全年百株累计卵量 3.7万粒 ,是有史记载大暴发年 1 972年的 1 0倍。1  2 0 0 0年棉铃虫暴发特点1 .1 发生期早、发生量大 ,来势猛 ,为害重。二代棉铃虫在当地由秋冬播作物和早春作物转移进入棉田 ,始盛日是 6月 5日 ,比 1 972年提早 7天。发生量除二代略低于 1 972年和 1 999年外 ,其它各代均大大超过历年 ,且为害程度也达到历年之最。全区因虫灾损失子棉 50 %以上 ,2 0 0公顷棉田绝收。1 .2 卵高峰持续时间长 ,世代重叠严…  相似文献   

12.
棉田施磷量对棉铃虫落卵量及其幼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中等地力条件下,棉田施磷量的多少,不仅直接影响棉铃虫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关系到棉铃虫幼虫对棉株的危害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增施P_2O_5可便棉株幼嫩组织中全磷含量增加,施135kg·hm_(-2)P_2O_5可比对照(不施磷)二代减少田间落卵40%,三代减少田间落卵59%,棉铃虫的食物利用率增高,粗生长效率降低,在棉铃虫大发生年可减少田间损失量  相似文献   

13.
一、暴发特点1992年是棉铃虫暴发年。从清苑县中冉良棉原种高产繁育专业社积累的第二代棉铃虫虫情分析,有4个特点:一是见卵早。棉花西瓜间作田的见卵期为6月5日,比常年早11天。二是卵量大。百株卵积量5400粒,比  相似文献   

14.
三个转Bt基因棉品种田间抗棉铃虫效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田间罩笼接棉铃虫蛾试验表明,转Bt基因棉较常规品种盐棉48具有较好的抗棉铃虫效果。在百株卵量均为800粒以上的情况下,12天后97—1和97—2的百株残虫量明显低于三代防治指标15~25头;而盐棉48百株残虫量达70头,远高于防治指标,仍需化学防治来控制其为害。此外,还考察了在自然虫源状况下,各品种上蚜虫、棉卷叶虫和棉造桥虫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了转基因棉品种和对照品种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5.
国审九杂四号是安徽省九成农科所历经9年时间培育出的杂交棉新品种,2005年4月通过国家审定,为安徽省第一个通过国审的杂交棉新品种,近几年在安徽省沿江棉区推广种植表现出超高产,耐高温、结铃性强、抗虫耐病等优点,深受棉农喜爱,2006年推广面积达1万hm2以上。1抗虫性2005年安徽省沿江地区棉铃虫发生较重,4代重发田块百株虫量达25.8头。根据华阳河田间调查,九杂四号F1百株累计卵量268粒,8月20日4代棉铃虫田间残留虫口百株0.5头,而其它抗虫性差品种高达12头。湖北汉川魏夹棉农反映,九杂四号田里人工捉虫一上午每人只捉3条,而邻近棉田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6.
1主要害虫发生特点1.1棉铃虫。和常规棉相比,二、三、四代棉铃虫幼虫数量分别减少91.4%、90.6%、73.7%,差异极显著;棉田落卵量差异不显著。结果说明中棉所30对棉铃虫有明显的抗性,棉铃虫不再是主要的害虫。1.2非目标害虫。和常规棉相比,棉苗...  相似文献   

17.
程洪花 《江西棉花》2006,28(4):38-38
1 误区之一 盲目打药 不搞虫情调查,不掌握虫口密度及虫态,抓不住防治适期。对策:根据虫情调查适时喷治。做到“治虫不见虫,药打卵高峰”。二代棉铃虫当百株累计卵量达30粒时,是生物农药防治适期,100粒时为化学农药防治适期。防治适期内连续打药,两次用药时间不能太长,生物农药3天,化学农药4~5天。  相似文献   

18.
1992年是棉田一代棉铃虫特大发生年,从6月18~29日,一、二、三类棉田百株累积卵量分别为1.97万粒,1.7万粒和0.88万粒,是《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程  相似文献   

19.
根据鲁西南植保部门1965—2007年逐年棉铃虫各主要危害代监测的累计卵量、发生等级和同期气象资料,分析气象要素对棉铃虫生育的影响,利用DPS专业版数据处理系统建立棉铃虫主要危害代中、短期累计卵量、发生等级气象预测模型。统计检验信度较高,历史回代及对2008年预报效果均较好,可为鲁西南棉铃虫监测预报和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 0 2年 ,邹平县良种棉加工厂试验、示范种植鲁棉研 1 8号 6.7hm2 ,全部种于多年连作 ,黄、枯萎病发病较重的棉田 ,虽然遇到了严重的旱灾 ,仍然表现突出 ,公顷皮棉产量达 1 5 34.5 kg,比当前大面积推广的 99B增产 1 1 .4%。1种植表现1 .1高抗棉铃虫。二代棉铃虫基本不用防治。据调查 ,二代百株累计卵量达 1 .1万粒 ,棉株断头率为0 ,表明该品种对棉铃虫抗性极强 ,而同期 99B的断头率为 2 .1 %。三、四代棉铃虫仅治虫 1~ 2次 ,就不会造成危害 ,全生育期可节省棉铃虫防治费用 70 %~ 80 %。1 .2高抗黄、枯萎病。鲁棉研 1 8号抗黄、枯萎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