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蝇蛆几丁糖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观察了由蝇蛆壳制备而成的几丁糖(壳聚糖),在pH5.6、1mg/ml时16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几丁糖含量分别在0.75、1.5、3.0、6.0mg/ml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情况,发现几丁糖具有广谱的抑菌特性,而且随几丁糖浓度的提高,其抑制率也相应提高,但当几丁糖浓度达到3.0mg/ml以后,抑制率又保持相对稳定,从抑菌效果来看,几丁糖对丝核菌的抑制效果高,而对棉炭疽病及茄枯萎病菌则  相似文献   

2.
蝇蛆几丁糖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蝇蛆脱乙酰几丁质(几丁糖)可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赖凡等研究发现在供试的16种植物病原真菌中,蝇蛆几丁糖除对棉花炭疽病菌、茄枯萎病菌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外,对其它14种真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体现出广谱的抑菌性,其中对立枯丝核菌、花生白绢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表现出强烈的抑菌效果[1]。几丁糖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为弄清几丁糖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机理,笔者从1997~1998年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1)虫源。家蝇MuscadomesticavicinaMacguart幼…  相似文献   

3.
几种海洋几丁质/几丁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几丁质/几丁糖的应用研究已日益深入,人们对不同原料制得的产品特性也越来越重视。本文通过对长毛对虾、鲎、三疣梭子蟹和鱿鱼几丁质/几丁糖特性的对比研究表明,原料不同,其几丁质/几丁糖产品分子结构、脱乙酰值、乙酰值、色泽和粘度等特性随碱处理时间的变化也有差异.对于从事几丁质/几丁糖生产和应用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蝇蛆几丁糖保健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化学方法制备的蝇蛆脱乙酰几丁糖,按不同剂量喂饲试验动物雄性大鼠,检测其对试验动物的降血脂作用,结果表明:蝇蛆几丁糖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以蝇明几丁糖不同剂量喂饲昆明小鼠,检测其对小鼠抗突变和促进小肠运动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蝇蛆几丁糖可明显降低致突物环磷酰胺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发生率和丝裂霉素C对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发生率,对TA98的抗突变试验结果为阳  相似文献   

5.
苹果轮纹病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苹果轮纹病致病菌轮纹大茎点菌(Macrophomakawatsukai)生物学特性初步测试,发现该菌在糖分环境中不论在单糖、双糖还是多糖的条件下,均长势良好,其中培养基中含蔗糖时长势最好;另外,不同酸碱条件的测试结果表明其适宜的pH值为5~7,尤其以pH为6时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6.
番茄灰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表明,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在5~30℃均可生长,孢子在8~32℃均可萌发,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20~24℃,孢子萌发要求较高的湿度,相对湿度小于80%,不能萌发,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喜爱偏酸的环境,最适pH值分别为pH5和pH6.24。抑菌测定表明,灰克、福美双、速克灵、扑海因和多菌灵对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枯草芽孢杆菌在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时间,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不同碳源和氮源条件下,产生抗菌物质的量有显著差异。在NB和M9两种培养液中,Bp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及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效价随时间延长而提高,培养120h后,仍继续上升。在30℃,以pH9的NB培养的Bp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菌效价较高;而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效价,又以20℃,pH6-9的NB培养时较高。  相似文献   

8.
蝇蛆低聚几丁糖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蝇蛆低聚几丁糖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毒力。结果表明,蝇蛆低聚几丁糖对烟草赤星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1~16 mg/mL)内,随着浓度的提高,蝇蛆低聚几丁糖抑制率随之升高。观察发现,受抑制的菌丝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变粗及扭曲等症状,且产生的畸形分生孢子数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pH值胁迫对喜树苗期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pH值胁迫下喜树苗期生长及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pH值胁迫对喜树苗期叶片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含量与SOD活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当培养液pH值5.5~6.5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高,SOD活性最强,游离脯氨酸含量最低,喜树幼苗生长较适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蝇蛆几丁低聚糖对花生白绢病菌菌丝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蝇蛆几丁低聚糖对花生白绢病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质量浓度7.0mg/mL时抑菌效果达到了100%;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蝇蛆几丁低聚糖处理引起菌丝顶端膨大,生长扭曲,菌丝内原生质体分布不均匀,部分细胞甚至开始解体;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蝇蛆几丁低聚糖处理导致菌丝内原生质体液泡化,出现电子致密物质,原生质膜部分收缩,液泡内有电子致密物质沉积,液泡逐渐融合成大型液泡,细胞受到严重破坏,甚至解体等一系列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对红掌叶部某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红掌叶部某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对红掌叶部某致病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及鉴定,并探究了不同分子量、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该致病菌抑制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该致病菌初步鉴定归为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丝孢目(Hyphomycetales)、暗色孢科(Dematiaceae)、链格孢属(Alternaria)、芸苔生交链孢(A.brassiciola)。壳聚糖对该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大,其中150 000分子量壳聚糖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在第2天达到最大值(86.56%)。[结论]壳聚糖在花卉病害防治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壳聚糖防治柑橘采后青霉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平板法测定了不同浓度壳聚糖对柑橘青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随着壳聚糖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壳聚糖浓度超过0.5%时,完全抑制病菌的生长。将柑橘用壳聚糖溶液浸泡处理后挑战接种柑橘青霉病菌,发现壳聚糖溶液可以有效防治病害的发生,防治效果达到81%,优于常用杀菌剂多菌灵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壳寡糖对水稻抗纹枯病抗性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高效安全地控制水稻纹枯病,研究了壳寡糖诱发水稻对纹枯病的诱导抗病性.结果表明,壳寡糖对纹枯菌的菌丝和菌核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在水稻成株期,向水稻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壳寡糖溶液,水稻植株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对照明显降低,相对防效均在50%以上,且不同浓度的壳寡糖溶液引发水稻对纹枯病的诱导抗病性程度不同,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也不一样.浓度为50 μg/mL的壳寡糖溶液引发水稻对纹枯病的诱导抗病性程度最强,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达65.56%.壳寡糖对水稻植株进行诱导处理后,水稻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些防御酶活性的提高,是引发水稻对纹枯病诱导抗病性的生化机制.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对辣椒疫霉病菌和水稻恶苗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平板抑菌法测定了壳聚糖对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oracapsici)和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moniliforme)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壳聚糖稀释250~500倍对辣椒疫霉病菌菌丝的抑制效果达59.1%~91.7%,而对水稻恶苗病菌菌丝的抑制效果只有14.6%~68.4%。  相似文献   

15.
针对工业化培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时存在的采收困难以及后续上清液的循环利用问题,设计了培养小球藻的新型循环模式,具体操作步骤为:用气升式反应器培养小球藻→加入壳聚糖絮凝→过滤藻体得上清液→在上清液中补加营养成分→加入气升式反应器中再用于培养小球藻。结果表明:在5次小球藻循环培养中,后4次循环培养藻体的生长速率和收获期浓度均比第1次培养的稍高;用壳聚糖作为絮凝剂时其絮凝效果较好,且未产生絮凝抑制性;每次循环时在上清液中定量补加营养成分,NO3--N、PO34--P含量变化均在无抑制积累的范围内。说明利用壳聚糖作为絮凝剂采收小球藻的效果及利用上清液循环培养小球藻的效果都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西葫芦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西葫芦为研究对象,在5℃下采用不同质量浓度壳聚糖溶液对其进行涂膜处理,研究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西葫芦冷害发生、贮藏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壳聚糖涂膜在控制果蔬冷害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采用壳聚糖涂膜处理可以延缓西葫芦冷害的发生时间,减轻冷害程度,在贮藏第8天,水洗对照组冷害指数达到0.42,而10g/L壳聚糖处理组冷害指数只有0.08,抑制冷害效果最佳。壳聚糖涂膜还可以降低西葫芦采后呼吸强度,抑制细胞膜透性的升高和丙二醛的积累,减缓果皮叶绿素的降解,贮藏第16天,10g/L壳聚糖处理组的细胞膜相对电导率为15.04%,丙二醛含量为0.806μmol/g,叶绿素含量为0.135 3mg/g,而对照组的细胞膜相对电导率为30.23%,丙二醛含量为1.573μmol/g,叶绿素含量已降至0.053 8mg/g,壳聚糖涂膜还可以抑制CAT和POD活性下降,并降低其活性高峰。用壳聚糖处理西葫芦可以减轻其冷害发生和贮藏品质下降的程度,以10g/L壳聚糖处理组抑制冷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通过体外抑菌测定和盆栽生物测定研究了甲壳胺诱导辣椒抗辣椒疫病的效果。体外抑菌测定结果表明:甲壳胺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50 mg/L浓度下,甲壳胺对菌丝生长先表现出促进作用但最终表现出抑制作用;浓度达到400 mg/L和800 mg/L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分别达到83.75%和89.77%。盆栽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利用甲壳胺诱导辣椒抗疫病的最佳施药浓度为12 000×叶/20 000×根。  相似文献   

18.
徐东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51-10752,10767
[目的]对壳聚糖防治金叶女贞褐斑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为壳聚糖在防治金叶女贞褐斑病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人工感染的方法,对壳聚糖体外抑制金叶女贞褐斑病菌以及预防和治疗金叶女贞褐斑病进行了试验。[结果]3种分子量的壳聚糖体外抑菌效果都很好,其中分子量5万~6万效果最好,1万~2万次之,6000效果稍差;壳聚糖预防试验中,分子量5万~6万和1万~2万的预防效果都很好,在2.0%浓度时,可以达到免疫效果,分子量6000的效果较差,感病率51.37%~83.32%;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关系密切,24h施药时各分子量的2.0%浓度也达到免疫效果;36和48h施药时分子量1万~2万和5万~6万的高浓度治疗效果不错,其他均较差。[结论]分子量5万~6万、浓度1.5%~2.0%的壳聚糖预防和治疗金叶女贞褐斑病,能够达到很好效果,治疗时间以感菌后48h以内为好。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s of spices(cinnamon,rosemary,clove)extracts and chitosan on microbiological growth,drip loss,color,and lipid oxidation of fresh chilled meat stored for 28 days at 4℃were investigated.There were four treatments:control,coated with spices(cinnamon 1.5 g·L^-1+rosemary 1.5 g·L^-1+clove 1.0 g·L^-1),coated with 0.5%chitosan,coated with spices and chitosan.Chitosan coating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microbial growth(P〈0.05),while the lowest microbial counts were obtained in the samples containing both chitosan and spices,indicating a possible synergistic effect.Chitosan and its combinations with spices also showed the most intense antioxidative effect whe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s(P〈0.05).Meanwhile,chitosan coating could decrease water loss and keep better color of chilled meat.The combined spice extracts and chitosan coating could effectively extend the shelf life of chilled meat.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对葡萄果实的抑菌作用和涂膜保鲜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分离并初步鉴定了引起葡萄果实变质的2种病原菌: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和交链孢菌(Alternariasp.).通过体外抗菌性试验和涂膜保鲜试验,研究常温下壳聚糖对葡萄的抑菌保鲜作用,结果表明,壳聚糖能抑制灰霉菌和交链孢菌的生长.1%壳聚糖涂膜处理葡萄可减缓果肉组织的腐败,减少葡萄在贮存期间的重量损失及单宁、VC、可滴定酸等营养成分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