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生产管理对畜禽肉风味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探究生产管理对畜禽肉风味的影响,不仅能提高畜产品的口感风味,还能提高畜产品的肉质.本文探析了畜产品性别、年龄和品种等因素对畜禽肉风味的影响,还研究了畜产品屠宰前后的处理对畜禽肉风味的影响,并且还探究了肌肉部位和饲养方式对畜禽肉风味的影响,希望能够加强畜产品生产管理水平,并提高畜禽肉的风味和质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鲜美可口的畜禽肉产品.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全国450个畜产品及饲料价格信息点调查统计,8月畜产品及饲料价格与上月相比(以下称环比),鸡蛋、牛肉、玉米价格略有上涨,生猪产品、羊肉价格继续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以下称同比),牛羊肉价格上涨,生猪产品、鸡蛋和饲料价格下降.  相似文献   

3.
鱼腥味鸡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消费者对畜禽产品要求的不断提高,畜禽产品的风味、营养价值及其安全性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热点.鱼腥味问题严重影响了鸡蛋的风味和可接受性.本文综述了鸡蛋鱼腥味形成的物质基础及代谢过程、鸡蛋鱼腥味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应用新工艺加工果蔬风味鸡蛋干,并对影响硬度、持水性、果蔬味的形成等关键工序及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出品质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高档鸡蛋创新产品,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每种食品材料都有自己的特征风味,风味的变化既可以反映食品材料的新鲜度,也影响消费者的选择。生鸡蛋的气味很清淡,经过加热,产生比较明显的特征风味。本文主要综述了加热后的鸡蛋产生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以及风味化合物的提取、鉴别的方法;另外,鸡蛋风味的形成是蛋白质、脂质等成分变化的结果,分析鸡蛋中各成分的变化规律能更好地解释鸡蛋的风味变化,从而为蛋制品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全国450个畜产品及饲料价格信息点调查统计,4月份畜产品及饲料价格仍在高位运行。与上月相比,仔猪、活猪价格上涨,鸡蛋、玉米价格持平,肉类价格略降;与去年同期相比,生猪、家禽产  相似文献   

7.
《江西饲料》2007,(3):50-51
根据全国450个畜产品及饲料价格信息点调查统计,4月份畜产品及饲料价格仍在高位运行。与上月相比,仔猪、活猪价格上涨,鸡蛋价格持平,肉类价格略降;与去年同期相比,生猪、家禽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牛羊肉涨幅也  相似文献   

8.
试验是以古典鸡蛋、乌鸡蛋和海兰灰鸡蛋为材料,以常规分析和感官分析方法研究比较3个品种鸡蛋的营养品质与风味品质。试验结果表明,古典鸡蛋的营养品质总评最佳,海兰灰鸡蛋次之,乌鸡蛋最差。3种加工方法 (蒸、煮和炒蛋)风味的感官总评,以古典鸡蛋为最佳,乌鸡蛋次之,海兰灰鸡蛋最差。感官品质与营养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蛋的营养品质与烹调和加工方法对鸡蛋的风味影响很大。感官品质与营养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炒蛋品质与鸡蛋营养品质中的水分含量相关性最大,蒸蛋品质和煮蛋品质与粗脂肪含量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9.
风味通常指人以口、鼻为主的感觉器官对食品感应到的味觉、触觉等综合感觉。禽蛋的风味物质主要由挥发性风味物质、脂肪酸、磷脂、氨基酸以及小肽等构成。鸡蛋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大致可以分为八大类:脂肪烃、醛类、酮类、醇类、芳香族、呋喃、硫化物、萜类。其中,醛类和芳香族阈值很低,对风味有主要贡献。因此,寻找鸡蛋风味物质标志性参数、给出风味物质标准值,对煮蛋风味的评价尤显重要。文章阐述了国内外鸡蛋风味物质研究的现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消费者和蛋品风味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14):15-15
来自全省22个畜产品价格信息调查点的统计数字表明,2005年6月份,山东省畜产品除鸡蛋价格略有上涨外,生猪、肉鸡、牛羊肉的价格均有一定下滑。各种饲料粮及配合饲料价格各有涨跌。  相似文献   

11.
羊肉风味植物以及影响羊肉风味的营养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与羊肉风味有关的风味植物甘草、沙葱、百里香、黄芪、锦鸡儿等,以及影响羊肉风味物质的营养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改善羊肉风味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肉风味前体物质与风味品质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味是重要的食用品质指标,良好的风味可引起人的食欲。肉的风味是烹调过程中风味前体物质、中间反应产物和降解产物经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的。肉风味前体物质是指鲜肉中对肉的香气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非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水溶性风味前体物质和脂质。本文综述了主要的肉风味前体物质及其与风味品质的关系,为阐释风味品质形成差异的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1引言香味剂在畜牧生产中的使用已经超过50年的历史,而调香师和营养配方师之间关于香味剂的语言交流却存在着较大的障碍,为此乐达公司建立了一套用于调香师和畜牧工作者进行交流的香味剂性能体系。通过这一体系,可以让更多的畜牧工作者更好地了解香味剂,使得香味剂在畜牧生产上的使用重新以生产为本,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全脂牛乳、白砂糖和夸克芝士为主要配方,酸度和感官评价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并用响应面试验优化,确定夸克风味发酵乳的最佳配方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白砂糖添加量为8.0%,夸克芝士添加量为6.0%,发酵剂接种量为1.0%,发酵温度43 ℃,发酵时间5.5 h时,夸克风味发酵乳口感最佳。在此优化条件下,成品感官评分为90.21 分,酸度为78.2 °T,产品组织状态细腻,质构均匀,酸甜适中,口感嫩滑,且具有夸克芝士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5.
羊肉风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形成肉品风味的前体物质、产生风味的化学反应、对羊肉风味有贡献的化合物、影响羊肉风味的因素及改善羊肉风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鸭肉的风味及其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味是影响肉品食用口感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肉的滋味和香味2方面.肉品风味的产生与肉品中大量的风味前体物有直接的关系,风味前体物包括水溶性风味前体物和脂类.本文总结了鸭肉风味前体物的种类和来源,并结合风味物质的产生机理阐述了目前有关鸭肉特异性风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奶酪风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奶酪风味的研究进展,对奶酪的风味物质以及风味物质的提取与分析方法作了重点概述.  相似文献   

18.
肉类风味物质:肌苷酸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肉类风味物质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仅限于对非挥发性前驱物质,即滋味物质的研究。60年代和70年代,借助于现代仪器和分离技术,开始研究肉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即气味物质。滋味化合物是具有滋味或触觉的非挥发性水溶性物质,它们可产生酸、甜、苦、辣、咸、鲜的味觉。  相似文献   

19.
牛肉风味评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牛肉产量增长速度很快。全国牛肉产量1979年仅23万t,到2007年达到785.0万t,仅次于美国和巴西,居世界第三,占世界牛肉总产量的比重也增加到14.4%。然而,随着我国  相似文献   

20.
The flavor of mutton affects the acceptance of consumers.Adipose tissue is the most obvious source of mutton flavor, and the compounds presenting mutton flavor mainly include branched chain fatty acids, aldehyde compounds, phenolic compounds, ketone substance and so on.Mutton flavor is affected by genetic factors such as breed, sex, age, nutrition factors such as the nutrient level of diet and additive, feeding model and disease, etc.The effect of breed on the flavor may be achieved by the genetic control on fat composition and metabolism, and the amount of fat oxidation products is the main reason for different flavor among species.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fatty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because of different sex, and it also has an effect on the flavor of mutton.Along with the growth of sheep, the deposits of subcutaneous fat, the proportion of saturated fatty acid,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lipid oxide increase, all these led to strong flavor of the lamb.Each parts of the lamb has different flavor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kind and content of the volatile compounds.The types of diet have a certain influence on mutton flavor, such as high protein feed, high energy feed, flavor plant, seeds with high content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 and other additives.Feeding mode and disease factor also can make a change of mutton flavor.Other factors, such as the feeding density, illumination and so on, also have effects on the flavor of mutton in varying degrees.The flavor of mutton can be improved through breed selection, nutrition regulation and scientific feeding and management during sheep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