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将G28、Coker176、筑波一号和YZ03这4个烤烟品种与20619分别作为父本、母本进行杂交,获得8个F1代,通过比较各品系及亲本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SPAD值等指标来评价子代与亲本的优劣。结果表明:与亲本相比,F1代的团棵期均有所推迟,导致大田生育期延长;F1代的有效叶数均低于其亲本,但是,腰叶长和腰叶宽均高于其亲本;F1代C3F烟叶的氯含量普遍偏低,烟叶整体表现较好,在颜色、成熟度、结构方面与亲本差异不明显;以SPAD值进行亲子相关性分析,发现正交组合中母本的亲子相关性均高于父本,而在反交组合中父本的亲子相关性均高于母本,说明杂交中高亲值作为母本,F1出现优势性状的概率更高。总体来说,筑波一号×20619的F1代大田生育期较短,腰叶宽改善显著,产量为171.2 kg/667m2,烟叶化学成分比例协调,整体表现较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吴兴富  焦芳婵  张谊寒  宁洋  肖炳光  卢秀萍  李永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64-17065,17109
[目的]了解烤烟雄性不育杂交种云烟206的主要特性。[方法]以云烟206及其母本MsK346、父本津引1号、K326(对照)为材料进行品比试验,比较云烟206与亲本、对照主要性状的差异。[结果]云烟206株高比亲本和对照高,叶数比母本和对照多1~2片,最大叶比对照大,经济性状优于亲本和对照,黑胫病和TMV发病率与亲本和对照相当。农艺性状杂种优势不明显,产值杂种优势明显,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对照优势较明显。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与对照相当,烟叶感官质量比对照好。[结论]云烟206是一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品质兼顾的优良雄性不育杂交种。  相似文献   

3.
Bt基因在水稻杂种后代的优势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克螟稻Ts5为亲本与另5个感虫亲本作正反杂交,结果表明,10个杂交组合的F1中,以Ts5为父本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于以Ts5为母本所配的组合。F2的抗虫株与非抗虫株群体在农艺性状上无显著差异;但某些农艺性状,F2的抗虫株、非抗虫株群体与亲本相比,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F3的抗虫株与非抗虫株群体及亲本在分蘖动态变化上无显著差异。上述试验结果为低代抗虫株系的田间筛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新台糖22号、新台糖16号、桂糖11号、桂糖28号、粤糖91-976、粤糖00-236,ROC11,CP85-1491为亲本,选配了8对16个正反交组合,以其F1代实生苗材料进行了一年新植和一年宿根试验,对8对正反交组合之间光合特性和主要产质量性状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新植阶段有5对正反交组合在净光合速率、株高或茎径性状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宿根时仅有3对正反交组合在株高、茎径或锤度性状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多数正反交组合在新植和宿根的主要性状方面差异不显著;以ROC 16为母本选配的组合ROC 16×GT11在新植和宿根的多数性状r其正交组合高于其作父本的反交组合,以ROC22为母本选配的5个组合在新植时其正交组合的多数性状值高于其作父本的反交组合的性状值,宿根蔗时则表现相反.  相似文献   

5.
普通丝瓜与有棱丝瓜亚种间杂交的正反交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个有棱丝瓜品系(有棱丝瓜1号、有棱丝瓜2号)与3个普通丝瓜品系(极早丝瓜、短棒丝瓜、长沙肉丝瓜)配制的12个正反交亚种间杂交组合杂种F1代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棱丝瓜作父本或母本在F1 代第一雌花节位和前期产量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且不同有棱丝瓜材料对正反交效应影响较大;F1 代瓜长、瓜径、单瓜质量表现出较小差异,不同有棱丝瓜材料对正反交效应影响不大.普通丝瓜无论作母本还是父本,与有棱丝瓜1号的杂交F1代第一雌花节位负向杂种优势均大于与有棱丝瓜2号的杂交组合;而杂交F1代的瓜长、瓜径、单瓜质量杂种优势基本上也大于与有棱丝瓜2号杂交的组合.  相似文献   

6.
烤烟品种中烟100与NC89及其F1主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烤烟中烟100与NC89的特性差异及其遗传特点,用2个亲本配制正反交组合并进行小区对比试验,分析比较2个品种及其F1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田间自然发病情况、化学成分、香气成分、感官质量差异。结果表明,中烟100大田表现优于 NC89,NC89内在品质优于中烟100;二者的F1在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性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中亲或超亲优势;正反交组合表现有差异,(NC89×中烟100)F1产量、产值等经济性状极显著高于两亲本,且在感官质量上超亲优势明显;(中烟100×NC89)F1抗病性明显好于两亲本,钾含量超亲优势明显;NC89香气成分总量明显高于中烟100,二者的F1香气成分总量高于中烟100、低于NC89。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以温敏亚麻雄性不育系1S为母本配制的6个杂交组合F1、F2代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F1、F2代在株高和工艺长度上的平均优势均表现为负向超父本优势,而各产量性状上的平均优势均表现出很强的正向超父本优势;但与F1代相比,F2代平均优势明显下降.产量性状构成因素平均优势大小顺序为: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千粒重>每果粒数.不同组合间F1、F2代杂种优势表现差异较大,其中1S×黑亚15号组合产量性状的超父本优势最强,F1、F2代均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8.
籼粳稻杂交能产生巨大的杂种优势。对籼粳稻杂交F1代主要形态和解剖性状的杂种优势及正反交差异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杂交组合F1代的杂种优势表现不同 ,有的性状呈正向优势 ,有的性状呈负向优势 ;不同性状间正反交差异表现不同 ,有的性状正反交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有的性状正反交差异不显著。在育种实践中要根据不同品种各个性状间F1代杂种优势的表现进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
对籼粳稻杂交F1代的主要生理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正反交差异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杂交组合F1代的杂种优势表现不同 ,有的性状呈正向优势 ,有的性状呈负向优势 ;不同性状间正反交差异表现不同 ,有的性状正反交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有的性状正反交差异不显著。在育种实践中要根据不同品种各个性状间F1代杂种优势表现进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依据杂种优势利用原理,探讨天麻不同类型间杂交组合,旨在寻求并利用其优势性。[方法]以红天麻、乌天麻、绿天麻作供试亲本,开展类型间正反交试验,分析不同组合间的产量差异。[结果]天麻不同类型组合中,以绿天麻(父本)×红天麻(母本)F1代有性种产量最高达2.84 kg/0.35 m2优势明显;以乌天麻(父本)×红天麻(母本)组合F1代个体平均单重及商品天麻产量分别达5.07 g和5.11 kg/0.8 m2为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结论]天麻杂交优势明显,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烤烟新品种云烟116在清香型烟叶产区的生产利用潜力,在云南和福建设置7个试点,研究了云烟116与主栽品种K326、云烟87和云烟97的农艺性状及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品种间主要农艺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指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烟叶清香型风格和感官品质特征差异不显著;云烟116丰产性好于3个主栽品种,稳定性好于K326,接近云烟97和云烟87;外观质量与云烟87相当,略好于K326和云烟97,物理特性略好于3个主栽品种; 4个品种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较适宜,清香型风格特征明显,云烟116评吸总分与K326和云烟87相当,高于云烟97。云烟116种植效益和烟叶品质兼顾,最适宜种植区域E2、E3、E4、E5和E7,适宜种植区域E1、E6,可供云南和福建等清香型烟叶产区选择种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适宜驻马店烟区特色烟叶原料需求烤烟新品种应用于生产,为其优质烟叶的生产与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云烟豫烟13、NC89、闽烟312、贵烟2号、鄂烤2号、云烟116、云烟121、NC71、K326和云烟87(CK)等10个品种(系)的大田生育期、农艺性状、植物学性状、田间自然发病率、经济性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烟叶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不同品种的大田生育期差异较小,为108~111d;云烟121的田间生长势强,内在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均较好,其株高、叶片数、茎围、节距、腰叶长、腰叶宽等农艺性状和产量、产值、中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的综合表现最好,且优于CK;豫烟13较抗病,烟叶化学成分协调,其感官质量优异。【结论】综合看,豫烟13号和云烟121的大田生长势强,病害发生少,且烟叶的易烤性与烤后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和经济性状均较好,上部叶不挂灰,可在驻马店烟区生产上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烟草品种农艺性状、经济效益、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分析,研究其对贺州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的影响.结果表明,云烟99、粤烟97、湘烟3号在农艺性状、产值、均价、中上等烟比例、化学成分等方面均接近或超过对照云烟87;特别是粤烟97感官质量方面更偏向于浓香型,适宜较大面积试种;云烟97各项指标与对照云烟87差异不明显,感官质量稍差;NX232、K326和NC297综合表现相对云烟87较差,尤其是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质量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6个烤烟自育高钾新品系和8个烤烟品种配制F_1的杂种优势研究表明,F_1烟叶钾含量平均优势在部位间存在差异,表现为B2F(8.45%)X2F(7.59%)C3F(5.64%);F_1各部位钾含量超亲优势均不明显,表现为X2F(0.05%)C3F(-0.43%)B2F(-0.48%);F_1钾含量的对照优势表现为B2F(17.81%)X2F(4.06%)C3F(1.12%)。高钾新品系烟叶在各部位钾含量的GCA方差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GK2各部位GCA效应均较优,利用潜力较大;GK7的C3F、X2F GCA效应较优,而B2F较差;GK9的B2F GCA效应较优,C3F较差。烟叶各部位的钾含量SCA方差均为极显著水平,其中B2F的多叶87×GK7组合(17.19%)、C3F多叶87×GK2组合(25.63%)、长脖黄×GK5组合(19.43%)、云烟87×GK7组合(22.78%)、云烟87×GK9组合(24.38%),X2F的Coker176×GK7组合(19.87%)、101×GK9组合(15.89%)、云烟85×GK9组合(19.15%)、云烟87×GK9组合(20.74%)SCA效应较好。  相似文献   

15.
对甜高粱与粒用高粱正反交F1代杂交种的杂种优势及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只有穗粒重表现出明显的群体超亲优势,按均值大小排顺序为:单株生物产量穗粒重株高穗长锤度生育期。甜高粱与粒用高粱正反交F1代主要农艺性状单株生物产量、含糖量、穗粒重、株高、穗长和生育期6个性状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以甘蔗6个亲本选配8个正反交组合的F_1代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亲本品种作母本或作父本对后代7个主要经济性状表现的相对效应.结果表明母性效应对后代多数性状的表达起了重要作用.高产品种Co419作母本的后代,产量性状普遍优于其作父本的后代.高糖品种CP65-357、CP70-1133和CP72-1312作母本的组合,后代分离出高糖个体的频率明显高于作父本的组合.以综合性状好的粤农73-204作母本。后代出现的综合性状好的单株也较多.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甘蔗高产高糖育种中亲本的选择和组合的选配.  相似文献   

17.
为拓宽烤烟烟碱性状改良的种质资源范围,以4种烟草类型13个品种为亲本材料,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组配40个杂交组合,田间种植并测定亲本及杂种F1的烟叶烟碱含量,对烟叶烟碱含量差异、杂种优势表现、烟碱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及品种间的烟叶烟碱含量差异极显著,其中白肋烟品种TN90的烟碱含量最高、为5.21%,晒晾烟品种青梗的烟碱含量最低、为0.94%。烟碱含量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多样,40个杂交组合中,表现为正向超亲优势的组合有15个、占37.5%,其中优势最强的组合是G70×湄潭大蛮烟,优势率为54.35%;表现为负向超亲优势的组合有10个、占25%,其中优势最强的组合是红花大金元×湄潭大蛮烟,优势率为-26.71%;表现为中亲优势的组合有15个、占37.5%。亲本材料间烟碱含量的一般配合力差异显著,其中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是巴斯玛、为21.35,最低的是青梗、为-15.77;组合间烟碱含量的特殊配合力差异极显著,其中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是G70×湄潭大蛮烟、为29.80,最低的是红花大金元×湄潭大蛮烟、为-40.05。表明烟草烟碱含量性状改良的遗传资源丰富,在烤烟育种中引入其他烟草类型的优良性状,同时筛选烟叶烟碱含量符合生产需求的烤烟新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以13个烟草材料(K326、VA116、G70、NC82、GDH94、GDH88、韭菜坪2号、TN90、南江三号、青梗、巴斯玛、毕纳1号、湄潭大蛮烟)为亲本,采用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40个杂交组合,测定亲本和杂种F1代的烟叶含梗率,分析烟叶含梗率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杂交组合间的烟叶含梗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烟叶含梗率广义遗传力为96.11%,狭义遗传力为72.32%,表明其性状传递力强,由表型选择基因型的可靠性大;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烟叶含梗率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DGH88、青梗和湄潭大蛮烟3个亲本一般配合力负向效应值小,是改良烟叶含梗率的优良亲本;烟叶含梗率杂种优势表现以负向中亲优势和负向超亲优势为主,占所有杂交组合的77.5%,VA116×GDH88、K326×GDH88、VA116×韭菜坪2号的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表现较好,是选育低烟叶含梗率的优良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不同组合F_1代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生态区内,选用24个不同基因型的冬小麦品系作亲本配制出12个杂交组合,对其F1代主要改良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性状在不同组合中优势程度差异显著;不同组合中,杂种F1代的穗粒重、千粒重及抽穗度有较高的中亲优势乃至超亲优势。同时指出了改良指数可以作为选择强优势组合的参考指标以及F1代杂种优势与亲本差异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晚抽薹萝卜亲本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几个综合性状较好的晚抽薹萝卜亲本的配合力,以晚抽薹萝卜的8个亲本,按照4(母本)×4(父本)不完全双列进行杂交组合配置,共计16个组合。基于配合力、遗传力指标对萝卜16个杂交组合的F1代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合间的根长、叶片长、外露长度、叶重、展开度、株高和根粗7个性状差异均极显著;筛选出理想亲本材料3个(23-8,9-8,15-7);选出了根粗较大、综合性状较优的杂交组合4个,即(9-8)×(15-7),(18-3)×(7-9),(18-3)×(15-7),(23-8)×(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