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育肥猪是指从30kg左右的保育期到出栏这段时间饲养的猪,为了促使肥猪健康生长和尽快出栏,此阶段即需要给猪群创造良好的饲养条件,又必须进行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保育猪也称断奶仔猪,在规模化养殖场的养殖流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做好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才能保证育肥阶段取得较好的育肥效果.但在实践中,由于保育猪的生理机能不完善,加之一些饲养管理人员不能做到科学饲养,导致保育猪成活率降低,仔猪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疾病频发,这些都会影响规模化生猪饲养场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介...  相似文献   

3.
不同阶段猪采用鸭嘴式饮水器水利用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不同阶段猪的用水情况,选择3个阶段的猪(体重20 kg左右保育猪、体重60~80 kg育肥猪、怀孕2个月左右妊娠母猪),每个阶段5头,采用单体代谢笼饲养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阶段猪采用鸭嘴式饮水器用水量、饮水量、泼洒量差异明显,且泼洒量随饮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保育猪与育肥猪、妊娠母猪尿液产生量差异显著,保育猪尿液产生量占饮水量的比例较育肥猪、妊娠母猪低;各阶段猪采用鸭嘴式饮水器泼洒量占用水量的20%~30%,泼洒量占污水总量的29%~60%。控制养殖过程中各阶段猪的泼洒浪费,是节约用水与污水减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支原体感染在我国近年来生猪发展中处于上升趋势,已由之前8%感染率上升至25%,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支原体主要感染保育猪、生长育肥猪。但在临床上断奶仔猪感染率也处于较高的感染水平。仔猪由于断奶失去母源抗体,导致母猪自身免疫难以及时得到保护,此时保育前期仔猪极易感染猪圆环病毒、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病毒或细菌性疾病。在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发现混合感染是疾病发生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显微镜直接检查法,对某种猪场10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的保育猪、育肥猪和种母猪感染疥螨进行了诊治,其中保育猪40头,育肥猪50头,经产种母猪10头,其感染率分别为65%、74%和60%,平均感染率为69%。据此提出相应的中西医疗法和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1调教生长育肥猪固定排便仔猪保育期满(60~70日龄)就要下高床,转入生长育肥猪舍进行地面饲养,开始如果调教不好,仔猪就会随地排便,并且以后还很难改变。这不仅会影响猪舍的环境卫生,加大饲养人员清粪的工作量及冲洗猪栏的用水量,而且还会污染散落在地面上的饲料,甚至个别猪有时还会在料槽内排便,污染饲槽内的饲料。  相似文献   

7.
正一、提高猪生产性能微生态制剂能够改善猪胃肠道的生态环境,产生有益物质,建立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转化和利用率,增强生猪的消化功能。用微生态制剂取代育肥猪日粮中的抗生素类药物添加剂,能够大幅度提高猪的生长速度与饲料利用率,降低单位增重饲料成本。在规模猪场实际生产中,在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饲粮中添加0.1%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提高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料重  相似文献   

8.
卢俊秀  刘民  常浩 《新农业》2012,(11):55-56
河南某猪场存栏母猪244头、公猪7头,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自繁自养;公猪品种为杜洛克,母猪品种较杂,其中还有三元杂交母猪。2011年3~6月,不计产仔舍和保育舍中的猪只死亡数量,仅是育肥猪就死亡214头,淘汰母猪30余头。经调查,该猪场饲喂的饲料品牌较多,育肥猪饲料以外购预混料并混入玉米为主,但玉米霉变较为严重。1.发病症状保育猪生长缓  相似文献   

9.
2003年6月,河南省某规模化猪场的保育猪、生长育肥猪突然发生以死亡,皮肤苍白,皮下特别是颈部和腹部水肿,后肢软弱无力以及个别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保育仔猪共死亡77头,生长育肥猪死亡46头。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以及细菌培养检测结果.确诊为由缺硒所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0.
在规模化养殖中,保育猪的养殖过程极其重要,因为保育猪自身价值较高,而规模化养殖场的养殖技术直接影响保育猪的成长情况,关系着养猪场的整体利益。为了促进养猪场发展,及时做好保育猪饲养工作,合理运用养殖技术,才能促进保育猪良好生长,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增强养殖户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2011年6月,辽中县某猪场体重90~100公斤的育肥猪先发病,表现为急促死亡,死前惊叫、转圈、皮肤发红,倒地后2~3分钟死亡,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5分钟。4~6天蔓延整群育肥猪,发病率约55%。育肥猪发病7天后,保育猪开始发病,其中一栏站不起来,表现为后驱肢体麻痹,经解剖后发现严重的心肌变性,有灰白色的斑点条纹,表现为严重的猪口蹄疫病症状。  相似文献   

12.
生猪生长各阶段,保育猪的养殖管理很重要。因为该阶段的应激因素最多,一旦疏于管理,对后期的育肥效益造成极大影响,养猪人一定要做好保育猪饲养管理工作。文章介绍保育猪的基本情况,针对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应激因素做汇总阐述,对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保育猪养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选用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元杂交健康生长育肥猪30头,按体重、窝别等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含0%、20%和30%发酵饲料的全价日粮,对育肥猪的生产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育肥猪的基础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能提高育肥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发酵饲料以30%的添加量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4.
保育猪指的是断奶后的2-3 个月的猪,这是猪生长的关键期,关系着它们是否能够健康成长。保育猪自身的 发育还不够完善,免疫能力以及抵抗能力比较弱,这就需要饲养人员根据保育猪的生长特性对其进行高质量的管理, 降低疾病等对它们的侵袭,提升猪的存活率,使得养猪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当前部分养猪场对保育猪饲养管理不 到位,应用的技术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就此进行研究,希望可以给饲养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环保养猪方式下不同垫料猪床饲养生长育肥猪的综合效果,为优化养猪方式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对比测定和评价宁夏寒季自然床与发酵床饲养生长育肥猪对舍内温湿度指标、生长发育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自然床和发酵床均可为生长肥育猪提供良好的生活生长环境,提供相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但自然床可以降低环保养猪的垫料成本、提高饲养生长育肥猪的经济效益。[结论]生物学、环境与经济效益评价的结果表明,采用自然床饲养生长肥育猪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为探寻速溶茶湘对畜禽的饲用效果,在饲粮中加入5%的速溶茶以替代5%的麦麸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速溶茶渣对生长育肥猪的生长及肉质无显著影响(P〉0.05),且试猪血液中5种化学成分含量和6种酶活性亦无显著变化(P〉0.05),适当搭配可以用作生长育肥猪的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17.
对育肥猪进行蠕虫清生长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从苗猪开始饲喂本生长剂,生长速度提高32%,缩短育肥期3个月,每头猪节约50元。防病,驱虫效果明显,直接拌料,省去了其它类添加剂先驱虫,后健胃的麻烦。  相似文献   

18.
夏季不同养殖模式生猪饲养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比较夏季不同养殖模式下不同饲养阶段生猪饲养效果,选择初始体重(9.61±0.81)kg保育猪124头和(18.37±1.28)kg生长猪94头,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传统模式、生物发酵床模式、干湿分区模式进行饲养。保育猪饲养期为31 d,生长猪饲养期为57 d。结果表明:干湿分区模式相对于生物发酵床模式和传统模式,其保育猪日增重分别提高14.6%、26.9%,料重比分别降低11.7%、6.8%;生长猪日增重分别提高2.7%、9.8%,料重比分别降低9.8%、1.3%。夏季保育猪和生长猪采用干湿分区模式饲养可获得最佳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近年几年来在建湖县对养殖业损害巨大问题就是疾病的发生,以温和型、慢性及隐性状况出现传染病逐年增多,使同一猪场中各类型的猪,包括种公猪、母猪,后备种猪、初生仔猪、保育猪、育肥猪等均可感染疾病。临床母猪多表现为流产、死产、产弱仔及震颤;仔猪多现为生长迟缓,僵猪、免疫耐受、免疫失败等,给整个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养猪业一直是我国农村创造经济收入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猪的慢性、隐性、温和型疾病不断发生,公猪、母猪、保育猪、育肥猪等均可感染。虽然,养猪业制定了一些疾病预防控制措施,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猪病频发和治疗无效时有发生,因此,对猪病治疗无效的原因分析及找到有效防治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猪的健康生长,养猪场户能提供优质健康的猪肉,笔者根据养猪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类与总结,分析猪病治疗无效的原因并提出防御对策,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