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了使丈河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规范化和特色化,通过对晋城市首批最美乡村丈河村现有植物种类进行调查,从植物的季相景观与垂直景观两方面分析了丈河村植物景观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并根据丈河村实地的气候条件增加了景观植物种类,丰富了季相和垂直变化,为丈河村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与南太行乡村景观规划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是植物生存的物质条件,也是影响植物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繁殖及种子传播等重要的生态因子。从湿度与植物景观、水与植物景观2个方面阐述了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对植物景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姜玮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49-151
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有了植物,城市规划艺术和建筑艺术才能得到充分表现。由植物构成的空间,无论是空间变化、时间变化还是色彩变化,反映在景观变化上都极为丰富。由植物构成的环境,其质量和美学价值都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滨水区、滨水植物、滨水植物景观等基本概念,阐述了滨水区植物景观历史发展、规划设计和景观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滨水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主要从滨水植物种类调查、群落结构分析、植物配置方式、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等方面进行,其设计理念包括生态理念、低碳理念和水墨画理念。目前我国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研究存在着对地域性植物景观历史发展研究较少,对滨水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应用研究深度不够,尚未建立真正实用的滨水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徽杭古道的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植物景观空间类型的不同把徽杭古道沿线植物空间分为垂直植物空间、覆盖植物空间、半开敞植物空间、开敞植物空间、封闭植物空间,依据植物景观构成类型的不同分成自然乔木景观林、灌木林地景观廊、水湿生景观带、生产型植物景观区四大类。依据以上分析结果,结合徽杭古道沿线调查汇总的常见群落模式,总结出徽杭古道植物景观的要点,并给出提升和营造建议。  相似文献   

6.
居住区建筑入户植物景观模块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250-8251,8288
基于植物景观模块化的定义,结合各地居住区建筑入户植物景现实例,着重阐述了不同类型居住区建筑入户植物景观配置形式,提取植物景观模块,快速有效地应用到植物景观设计中,旨在为其他居住区建筑入户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影响植物景观质量的核心成分,以南京市6所高校校园为研究区域,192处植物景观样地为研究对象,对植物景观的植物种类进行统计以及使用美景度法对景观质量评价。在调查112名公众的基础上,获得了25个景观质量评价因子,对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统计出6所高校植物景观共涉及99种植物,筛选出各所高校植物景观质量评价前1的样地作为校园景观提升与城市绿化的优先选择。经过主成分分析,前5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为86.203%,超过85%,可以较好地表达出原有25个要素因子的总体变化,从而构建出植物景观质量的特征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植物景观不同要素因子和特征指数与景观质量等级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植物景观营建工作提出注重植物色彩品质、审美艺术性、挖掘植物文化以及选择亲民、乡土植物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植物春季景观特征研究及营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春季,作为园林中最为生动,活泼的景观要素的植物,其生命特征的变化极为明显,无论是叶和芽的萌发,还是花的绽放,对注重景观效果的园林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总结植物春季景观特征基础上,就如何利用植物营造春季景观作了相关探讨,包括楠物种类选择、营建方式和书树种搭配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广东地区景观湿地内拥有着独特的植物群落资源,经对6个湿地公园湿地种类调查研究显示,常见湿地植物有65种,分别隶属于29个科、51个属,湿地景观具有其独特性及多样性。本文作者探讨了该地区湿地植物生态群落结构、常见湿地植物种类,从湿地景观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湿地水面、水缘及岸边等不同组成部位植物配置方法两方面总结分析了湿地景观营造模式,以期为后续华南地区湿地景观设计提供植物配置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三台云水景区开放性的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对人文景观和植物景观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植物种类构成特点、季相变化情况、人文景观氛围、植物与建筑搭配关系、滨水绿地植物景观和溪流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等,总结出了富有文化底蕴、自然、写意的植物景观意境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杨连喜 《北京农业》2011,(33):52-53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园林景观的生命象征。针对北京地区园林绿化植物配植中存在的滞后、不合理的观念与问题,提出了设计园林绿色植物配植时应注意思考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滨河路植物造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景观设计时,植物造景更能满足园林空间构成,艺术构图的需要,是园林景观生命的象征。从植物造景的概念出发,探讨了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对兰州市滨河路植物造景实例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植物造景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可使有限的城市绿地取得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3.
谈植物造景方法与节约型园林绿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造景是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植物造景在创建节约型园林绿化过程中要注意相关造园方法、植物配植和植物选择的问题。保护和利用场所原有植物、选择乡土树种和野生植被及科学的配植方法是植物造景重要手段,是创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介绍湛江市园林绿化植物使用状况及存在问题,从园林植物生态群落、植物种类以及乡土树种的应用等三个方面,探讨湛江市如何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提高园林植物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5.
植物景观设计是节约型园林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结合当代植物景观的考察和研究,对现存的植物景观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低成本植物景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以滨海城市青岛为例,阐述了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绿化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并就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及地域特色的保持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地域性的植物景观在改善城市生态和城市景观以及凸显城市特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其重要性及带来城市景观新突破的可能性,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7.
滨水区是人类文化的发源地,是园林中富有活力的生态景观区,具有丰富的园林景观和历史文脉价值。在充分认识现代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探讨在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中可应用的生态学原理,包括主导因子原理、群落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竞争原理和生态演替原理。并提出了生态驳岸、构建人工植物群落两种滨水区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相关理论研究明确了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的性质及定位,指出相应的植物景观配置需求,并通过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进行案例分析。从植物配置契合场所精神营造特色景观,结合不同空间调节景观序列,以及结合水体构建湿地生态系统3个方面对这一类型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展开讨论研究。以期对未来城市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植物造景原则,分析了植物配置的掌握要点,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了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