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近十多年来,日本家蚕病毒病的抗病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取得了进展。荒武(1973)对蛹体用累代注射NPV方法育种,结果使抗病性提高10~100倍。渡部(1967)通过连续添食CPV进行抗病性选育,研究证明,抗病性从第5代开始提高,而后达到高峰,抗病性能提高16倍;并且指出,在较早的世代里选种,并不具有明显的抗病性,抗病性选择的强度看来要大于60%的死亡率才有效果。船田等(1966~1974)对FV进行了抗病育种,也获显著成果,育成的抗病品种已在日本推广应用。 我国对家蚕抗病遗传育种工作也有研究。吕鸿声(1964)首先对NPV抗性的品种间差异作了研究。近年来,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以及浙江、陕西、四川、广东等省蚕业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家蚕品种资源对微粒子病的抗性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查明家蚕品种资源对微粒子病的抗性水平 ,为微粒子病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素材和理论依据 ,对 138个保存的中系、日系、欧洲系统和多化性系统家蚕品种进行微粒子病抗性测试。试验结果表明 :用ID50 指数表示品种抗性水平的高低 ,ID50 指数最高的品种为最低品种的 18.9倍 ,大多数品种间的ID50 指数较为接近 ;经抗性差异显著性检验 (Q测验 ) ,品种之间抗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少数品种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多数为抗性一般品种 ,少数是抗性较强或敏感品种 ,不同系统表现抗性水平有所差异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家蚕脂肪酶Bmlipase-1在家蚕中肠组织特异性表达,具有抵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感染的活性。以对BmNPV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6个家蚕品种为材料,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Bmlipase-1基因在不同家蚕品种5龄期健康幼虫中肠组织的表达水平及感染BmNPV后的5龄期幼虫中肠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探究该基因表达水平与家蚕对BmNPV的抗性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家蚕品种间Bmlipase-1的表达水平差异显著,抗性较强的品种,其表达水平较高,6个供试品种5龄幼虫中肠组织中的Bmlipase-1表达水平依次为NIL.LVR>P50>CVDAR18>nsd.NIL>892>306,抗性较强品种NIL.LVR 5龄期的平均表达量约为抗性较弱品种306的8.2倍;BmNPV能够诱导Bmlipase-1的表达,但不同品种间该基因的诱导表达差异显著,仍表现为抗性较强的品种该基因的诱导表达水平较高,NIL.LVR经BmNPV感染诱导后Bmlipase-1在5龄期的平均表达量约为抗性较弱品种306平均诱导表达水平的12.4倍。推测Bmlipase-1的表达水平与蚕体自身对BmNPV的抗性水平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抗NPV感染蚕品种选育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多年试验比较,初步认为CVDAR(CDR)对NPV感染抵抗性较强,用它杂交育成的系统或者用它组配的杂交组合,都有较强的抗性;在选育对NPV感染抵抗性蚕品种时,首先要找到抗性很强的品种作亲本材料;再进一步将抗性导入经济性状优良的蚕品种,同时必须实行多代连续经口接种NPV以进行个体和蛾区(系统)选择;配制杂交组合时,中系、日系两方都应有强抗性的亲本;且即使抗性系统(品种)大体稳定或育成,还必须不断地进行NPV接种以实施抗性的选择;作为生产用的抗性杂交组合,其母种一代有必要进行NPV接种的抗性选择,以保持其抗性。  相似文献   

5.
软化病病毒(FV)接种前后的光照条件对家蚕FV感染性产生影响的情况已报告过,这次报告是关于光照条件和FV感染性的关系,调查了不同蚕品种、不同照度及饲料(桑叶、人工饲料),得到的一些看法。 [方法]病毒接种以3龄起蚕为主,在桑叶上添食20小时。接种前后的饲育中光照条件,按全明、全暗以及8小时明、16小时暗等设置。病毒的感染性是从FV接种后第12天为止的发病蚕数,用Finny的概率法  相似文献   

6.
《四川蚕业》2015,(4):18-23
为探明不同家蚕品种对高温多湿抗性的差异,笔者对我单位保育的10个家蚕品种进行抗高温、多湿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品种之间有显著差异,以乙9(932江苏保存品系,2000年从何斯美老师处引进)对高温多湿的抗性最好;杂交种的综合抗性与其对高温多湿抗性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探索建立家蚕品种对高温、多湿抗性鉴定平台。  相似文献   

7.
一种昆虫对某一病原的感受性不仅存在着地域差异,同时还存在着品系及品种间的差异,不同蚕品种对微粒子病的感受性有强弱之分(三谷贤三郎,1930),在家蚕品种中抗性强的ID50值是抗性弱的100倍,这种感受性强弱可遗传给后代,认为在不同家蚕品种之中存在不同的微粒子病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8.
研究证明:桑树品种选792对桑黄化型萎缩病有较强的抗性,比湖桑32号抗性高1~2倍,比新一之濑高1~3倍.  相似文献   

9.
气孔与苜蓿品种对白粉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从来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9个紫花苜蓿品种对白粉病的田间抗性评价,室内苗期接种统计和气孔的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达极显著水平,而品种间气孔密度(气孔数/mm2)和气孔口长度(μm)差异不显著,经相关分析,二者与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无关。  相似文献   

10.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养蚕生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选育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对于稳定蚕桑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选择优质高产家蚕品种菁松和皓月作为受体,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抗性基因载体品系N作供体,采用杂交、回交(受体作回交亲本连续回交4代)和显性基因纯合固定技术将抗性基因导入受体品种;通过系统选择提高、稳定后代的综合经济性状,育成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具有高度抵抗性的家蚕新品系并组配成优质、高产新品种菁松N×皓月N(华康3号)。新品种对血液型脓病的抵抗能力比原品种菁松×皓月高10 000倍以上,综合经济性状与原品种菁松×皓月相仿。该品种于2018年3月通过四川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长江、黄河流域及其他区域饲养。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广东生产上使用的932,7532;9·芙、7·湘等12个原种或双交原种,分别在二龄和三龄起蚕接种含Nosem bombycis孢子10~3—10~7ml浓度液6—8hr,常规饲养10天,饥饿2天后退头蚁蚕显微镜检验,机率值分析法估算LC50,比较品种间抗性差异,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品种对微料子病均是敏感的,即抗性较弱。在调查的12个品种中抗微孢子虫可分为二个档次,二龄期试验区抗性强的芙·9 LC50=4.364×10~5比抗性弱的湘晖LC50=1.073×10~4相差约40倍左右;三龄试验区差异更显著:芙·9 LC50=1.7761×10~6比湘晖LC50=2.333×10~4相差约100倍。抗性随龄期增长而增强,双交原种抗微粒子病比纯系原种强,且与亲本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据《Hortscience》(2012年9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的研究人员比较了25个苹果品种和39个苹果砧木品种在田间对苹果褐斑病和致病型链格孢菌的抗性。虽然许多中国的苹果品种对这两种病原菌易感,但品种间对两种病原菌的抗性仍存在很大差异。仅秦冠、金冠和向阳红3个品种对这两种病原菌表现出抗性。研究的砧木中,39个品种中有30个品种(77%)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比较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对病毒病的抗性,对3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病毒病发病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结合RT-PCR技术检测鉴定各紫花苜蓿品种中的病毒种类,并测定了各紫花苜蓿品种的发病率、病情指数、相对株高、相对单株干重、相对茎秆直径、相对叶面积、相对叶长和相对叶宽,综合比较各紫花苜蓿品种的抗性,并对部分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个紫花苜蓿品种均只受到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 AMV)的侵染,所有紫花苜蓿品种的田间发病率均超过94%,病情指数范围为31.53~55.50;30个紫花苜蓿品种中,抗性较强的品种有1个,为射手2号,抗性一般的品种有6个,其余23个品种的抗性较差,分别占供试品种的3.33%,20.00%和76.6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抗性较强的射手2号与其他紫花苜蓿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远,与其杂交有可能产生较大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对病毒病的抗性,对3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病毒病发病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结合RT-PCR技术检测鉴定各紫花苜蓿品种中的病毒种类,并测定了各紫花苜蓿品种的发病率、病情指数、相对株高、相对单株干重、相对茎秆直径、相对叶面积、相对叶长和相对叶宽,综合比较各紫花苜蓿品种的抗性,并对部分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个紫花苜蓿品种均只受到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 AMV)的侵染,所有紫花苜蓿品种的田间发病率均超过94%,病情指数范围为31.53~55.50;30个紫花苜蓿品种中,抗性较强的品种有1个,为射手2号,抗性一般的品种有6个,其余23个品种的抗性较差,分别占供试品种的3.33%,20.00%和76.6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抗性较强的射手2号与其他紫花苜蓿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远,与其杂交有可能产生较大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5.
BmNPV(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是养蚕生产上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一类蚕病,选育对BmNPV高抗力的家蚕品种是家蚕品种选育的主要攻关课题之一。为了摸清四川现行蚕品种资源对BmNPV的抗性以及和国内高抗BmNPV蚕品种的差异,本文通过人工经口添食BmNPV病毒的方法对川山、蜀水等20多个四川省主要家蚕品种的抗BmNPV性能进行了检测,旨在掌握不同品种对BmNPV抗性差异,筛选对BmNPV高抗性的育种素材,为选育BmNPV高抗病品种奠定基础。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对BmNPV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871C、872C对BmNPV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均达10~9p/mL以上,对BmNPV的抗性显著。其它品种对BmNPV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分布在10~4~10~5p/mL范围内,对BmNPV的抗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更加有效地评价蚕品种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BmNPV)病的抗性,采用Reed-Muench法对69个(次)蚕品种的BmNPV多角体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进行了测定。结果证实,同一蚕品种在相同实验室的不同测定期别或同期试验,以及不同实验室的数据间存在差异。为减少这种蚕品种抗性评价中的困惑,通过不同数量参照蚕品种LC_(50)值校正待测蚕品种LC_(50)值的比较,提出以2对常用蚕品种正反交为参照的抗性指数评价方法,提高不同来源LC_(50)测定数据间的可比性,以期为新品种的育成和新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为害指数法,对宁夏地区主栽的26个苜蓿品种进行了室内蓟马抗性评价试验。田间蓟马种类以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为主,占混合种群数量的75%,室内试虫群体结构与大田相仿。结果表明:供试26个苜蓿品种中,先行者、甘农9号、WL298HQ、耐盐之星、三得利5个品种的为害指数小于25.00%,对蓟马表现出较强的抗性;而皇后、盐宝、阿迪娜、WL354HQ 4个品种为害指数大于40.00%,对蓟马表现出较弱的抗性。同时从株高、分枝数及干草产量等方面对不同苜蓿品种抗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表明,蓟马为害后,抗性较强的苜蓿品种其株高绝对增长率、分枝相对增长率及干草产量损失率均高于抗性较弱的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18.
用点滴法测定家蚕对丙体—666(γ—BHC)的抵抗性,探讨了抗性与发育时期、生理状况的关系,抗性与茧质、体质的关系,抗性的遗传。结果表明:雄蚕抗性略大于雌蚕;随着蚕的发育,抵抗性也增大。但以单位体重的抗性值,分析同一品种不同龄期几乎无差异;起蚕食桑后抗性显著增强,其增强程度超过体重增长率;抵抗性与体重、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有正的相关性,与死笼率无相关性;品种间抵抗性的LD50值(微克/克)的对数值近似正态分布;家蚕对γ—BHC的抵抗性受多基因控制,无母体影响。但由新九与兰5一组杂交试验的分析,认为还有不完全显性的主基因存在,位于常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不同单倍型个体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免疫应答变化。将8只抗性单倍型绵羊设为抗性组,8只非抗性单倍型绵羊设为对照组,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进行人工感染攻虫。分别在攻虫前7d(-7d)、攻虫当天(0d)、攻虫后第7、21、30、60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CD4+T、CD8+T、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用ELISA方法定量分析血清中IgG、IgM、IgE、IFN-γ水平并进行粒细胞计数。结果表明,抗性组绵羊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9);CD4+T细胞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CD8+T细胞在攻虫后第7天抗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G水平在攻虫后第7天2组均显著高于攻虫前7d(P0.05)。攻虫后第30天抗性组IgM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性组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分别在攻虫后第7和21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嗜中性粒细胞和总蛋白在攻虫后第21天抗性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显示,抗性单倍型绵羊对细粒棘球绦虫的抵抗力显著高于非抗性绵羊;抗性组绵羊体内的CD8+T细胞、IgM、IFN-γ和白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在攻虫后不同时期显著高于非抗性组绵羊。  相似文献   

20.
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与苜蓿白粉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8个对白粉病有不同抗性的苜蓿品种(Medicgo sativa L.)为材料,研究人工接菌后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未接菌的品种间PAL活性差异不显著,而POD活性则差异显著(P<0.05);感病品种POD活显著高于抗病品种;接种白粉病菌后,供试品种间叶片PAL活性和POD活性均升高,其中抗病品种间PAL活性升高幅度显著大于感病品种,其变化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而POD活性的变化则相反;POD活性和PAL活性与苜蓿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