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理想状态下立体象基线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航片水平、地形平坦的理想状态下,立体象对左右邻片的象基线是相等的;其长度与立体象对的航向重叠度、航高成反比,与航摄仪的焦距成正比。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在海岸带应用航片进行土壤判读。通过实地调查和航片研究,发现海岸带地理景观在航片上具有明显的影象特征,其中尤以海岸动力地貌和盐土植被在航片上最富有特征,而海岸地貌和植被与土壤的性质和分布又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在海岸带自然景观保留得比较完好的情况下,有利于从航片上提取土壤信息,从而可以建立比较准确的海岸带土壤判读标志;由此,制定了江苏省海岸带航片土壤判读检索表;根据土壤、地理景观和象片影象特征三者的相关性,可以从航片上判读土壤盐分含量范围,能较准确地勾绘出土种的边界,提高了土壤制图的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3.
四种Bt制剂对落叶松毛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3a3b,H4a4c,H4a4b-2四种Bt制剂对落叶松毛虫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其毒力(LC50)大小为H4a5b-2〉H4a4b-1〉h3a3b〉H4a4c,且落叶松毛虫对H3a3b敏感性差异最小,对H4a4b-2敏感性差异最大。再结合毒力曲线及相关系数筛选出一种对落叶松毛虫毒力较强的制剂L4a4b-1,它对1,2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每毫升0.81亿芽孢和1.04亿芽孢。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小桥涵勘测中更好地利用未经纠正的航片量测汇水面积,必须提高量测的精度。本文分析了航片上的倾斜误差和投影差,并推导出在倾斜航片上量测汇水面积时倾斜误差和投影差的改正系数,给出了改正方法。实践证明,其量测精度不低于1/70,这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农林资源调查,具有普遍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吴文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462-9464
研究了中小比例尺航片在森林蓄积量判读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可以根据航片上影像灰度的平均值来进行树种的判别;利用灰度标准偏差进行林分蓄积量的估测,其拟合误差不足5%,满足林业生产实践的精度要求。填补了中小比例尺森林蓄积量判读的空白,是建立森林蓄积量判读的不同比例尺、不同遥感来源立体判读体系的重要补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空间技术和地学研究的发展,遥感(即遥远感知)技术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陆地卫星象片资料新,在资源概查中收效快;大比例尺航片已成为资源详查的极好依据。目前农业遥感正在普及,在地貌、土壤、土地利用、森林草场、作物估产等调查工作中取得了不少成果。我们所用的彩红外航片就是遥感资料之一,在盐碱地探测中收效很好,短期内就为山东省禹城县做出1∶5万盐碱地分布图。一、用彩红外航片探测盐碱地的基本过程1、区域资料准备和分级标准:该县位于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暖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区,面积990平方公里,气候特点:春旱多风、夏热易涝、晚秋又旱、冬季干冷。平原上  相似文献   

7.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倾斜航片,由于中心投影的影响,引起了象点位移,产生了倾斜象片的投影差,使象片上梯田面积的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形变,分析其形变的规律,探求形变后面积的改进乘系数,得到面积的改正。一、象点位移对面积的影响及其改正方法在航摄象片解析中,已经推求出倾斜象片投影差的计算公式为:  相似文献   

8.
土对锌吸附的过程可以用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方程进行描述;利用Langmuir方程的平衡常数(Ka)可以推求出锌吸附反应的热力学函数——自由能(ΔG°)、焓(ΔH°)和熵(ΔS°),并通过对这些热力学函数的研究得出,土对锌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反应,随加入磷浓度的增大,锌的最大吸附量虽有所减小,但吸附强度却在增大;温度的升高,不但会使最大吸附量增大,而且增加土壤对锌的吸附强度  相似文献   

9.
土对锌吸附的过程可以用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方程进行描述;利用Langmuir方程的平衡常数(Ka)可以推求出锌吸附反应的热力学函数——自由能(ΔG°)、焓(ΔH°)和熵(ΔS°),并通过对这些热力学函数的研究得出,土对锌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反应,随加入磷浓度的增大,锌的最大吸附量虽有所减小,但吸附强度却在增大;温度的升高,不但会使最大吸附量增大,而且增加土壤对锌的吸附强度  相似文献   

10.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2004年航片和同年森林经理调查数据为基础,在VirtuoZo软件平台上应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与技术,完成了帽儿山航片的空三加密过程,在试验区生成立体像对、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及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DOM).通过等高线回放目视检查法及检查点法验证了DEM的精度,并在数字测图模块(VirtuoZo IGS)下进行了林分平均高及郁闭度两种林分信息提取的研究,结果显示:林分平均高的精度为83.3%,郁闭度的精度为76.6%.将提取的结果与地面实测数据结合,建立了回归模型,通过计算验证,林分平均高、郁闭度精度都有相应的提高,其值分别为86.5%,87.4%.  相似文献   

11.
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象基线对立体模型下的地形高差测量没有影响,现用高差计算公式不能给出正确的结果。提出了新的高差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麻栎无性系苗期性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8个3 a生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其树高、地径、材积、高径比、通直度、分枝数等性状进行遗传力测定、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各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各性状受中到强度遗传控制.树高与材积、高径比,材积与高径比,通直度与树高、材积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分枝数与通直度呈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树高、地径、高径比、通直度和分枝数5个指标可描述单株材积变异的93.66%.  相似文献   

13.
初级产量比较试验中,某组合的株高与相邻组合株高存在明显差异时,会对其初比产量产生较大影响,初级产量比较试验不能客观地反映该组合的真实产量水平。以8个玉米组合为试验材料,利用相对株高和相对产量形式,研究了初比试验中某组合株高与相邻组合株高有差异时,对产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相对产量与相对株高可用直线回归拟合。本研究中,相对产量(y)对相对株高(x)的回归方程为y=1.72x-0.74。  相似文献   

14.
刨花楠干形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天然林中的刨花楠解析木资料 ,利用削度方程对其各相对树高处的直径进行拟合 ,并对其干形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刨花楠树种的最优带皮削度方程为 :d =1.191170·(1-h/H) ( 0 .3 0 60 49 0 .43 763 4D/H) ·D0 .951175;各径级树木干形的变化规律为 :随着胸径和年龄的增加 ,各径阶树木从树干基部往上的相对形率的减少速度呈增加趋势 ,高径比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对火龙果树冠层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应用极飞P20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对火龙果树进行喷雾作业,采用正交试验对主要作业参数(航线方向、作业高度与作业速度)进行优选。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对火龙果树施药在航线平行于种植行、作业高度为1.5 m (距离冠层顶部高度)、作业速度为1.5 m·s-1条件下,雾滴在火龙果树各个冠层的雾滴沉积密度,覆盖率最大。极差分析结果显示,作业速度是雾滴沉积密度和火龙果树上层雾滴覆盖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而作业高度是火龙果树中层、下层雾滴覆盖率和雾滴分布均匀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当作业高度为1.5 m 时雾滴分布均匀性最好。根据P20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喷雾在火龙果树冠层的雾滴沉积分布情况,对植保无人机的作业参数进行了优选,为提高植保无人机施药雾滴在火龙果树冠层的有效沉积分布,实现所选机型在火龙果树病虫害防控中的高效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对火龙果树冠层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应用极飞P20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对火龙果树进行喷雾作业,采用正交试验对主要作业参数(航线方向、作业高度与作业速度)进行优选。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对火龙果树施药在航线平行于种植行、作业高度为1.5 m (距离冠层顶部高度)、作业速度为1.5 m·s-1条件下,雾滴在火龙果树各个冠层的雾滴沉积密度,覆盖率最大。极差分析结果显示,作业速度是雾滴沉积密度和火龙果树上层雾滴覆盖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而作业高度是火龙果树中层、下层雾滴覆盖率和雾滴分布均匀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当作业高度为1.5 m 时雾滴分布均匀性最好。根据P20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喷雾在火龙果树冠层的雾滴沉积分布情况,对植保无人机的作业参数进行了优选,为提高植保无人机施药雾滴在火龙果树冠层的有效沉积分布,实现所选机型在火龙果树病虫害防控中的高效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节水抗旱稻沪旱3号进行太空诱变后,对其繁殖的稳定后代材料进行AFLP分析,为获得与表型相关的、有价值的水稻突变基因奠定基础。【方法】从经太空诱变的沪旱3号(Hh3)种子在地面繁殖7代后得到表型趋于稳定的101份材料中选取7份材料,对其基因组进行AFLP分子标记分析,并在田间进行抗旱性鉴定。【结果】沪旱3号诱变株系的基因组平均突变率为10.5%。利用AFLP引物组合中的3对引物E-AAT/M-CCA、E-AAT/M-CCC和E-ATC/M—CGT进行选择性扩增,可获得3个特异的多态性条带,其大小分别为710、185、190bp,对应的突变株系分别为M371、M374和M340。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诱变株系的抗旱性未降低,而产量相关性状明显发生改变;其中,5个变异株系的株高、7个变异株系的有效穗数、4个变异株系的千粒重、4个变异株系的理论产量和3个变异株系的实际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而所有7个变异株系的结实率均低于对照。【结论】AFLP标记技术能够有效检测水稻变异材料基因组中的突变位点,是从分子水平研究植物空间诱变及其突变后代遗传变异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杉木种源地理位置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正>杉木种源研究始于一九五七年。20多年来,不少专家致力于杉木种源的研究工作。地理种源试验的重要目的之一:通过种源试验来合理区划种源区域和种子调拨界限,但是由于种源试验规模和数量总是有限的。为了达到上述地理种源试验的目的,就必须研究种源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在研究杉木种源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过程中,早期的研究多以定性的方式描述其间关系,而近几年来,多用各种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其间关  相似文献   

19.
为给水稻杂交制种提供技术依据,对不育系H22A和Ⅱ-32A的制种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H22A播种至抽穗始期为105d左右,比Ⅱ-32A长4d;主茎总叶片数与Ⅱ-32A相当;株高78.0cm,比Ⅱ-32A高16.4cm;穗型大,每穗总粒数为185.5粒,比Ⅱ-32A多60粒;对"九二〇"反应的敏感性比Ⅱ-32A略强;开花习性和花期均优于Ⅱ-32A,但柱头外露率略低于Ⅱ-32A。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快速、无损和高通量地获取田间株高表型信息,预测棉花品种(系)的长势监测及产量。【方法】 以无人机(UAV)搭载高清数码相机构成低空遥感平台,获取110份处于花铃期棉花品种(系)影像,测定地面实际株高;利用拼接软件与高清数码影像,生成研究区数字表面模型(DSM)和高清正射影像(DOM);基于高清的DOM和DSM,利用克里金插值法生成研究区离散地面高程值(DEM),经作差提取棉花株高(CHM),利用不同棉花品种(系)实测株高(H)与提取的棉花株高(CHM)作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DOM可快速无损地监测花铃期各棉花品种(系)长势、叶色性状差异及分布状况,经DSM和克里金插值法提取的DEM和棉花株高分布图得出,研究区整体地势较平坦,高低落差仅0.5 m。所建株高模型R2达到0.846 9,验证模型R2也达到0.758 1。【结论】 利用无人机影像生成的DOM、DSM和克里金插值法生成的DEM,提取的棉花花铃期株高(CHM)精度较高,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进行棉花株高测定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大范围的棉花田间株高观测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