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疆地区生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学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几年新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病发生情况和流行趋势.[方法]对生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病进行摸底调查,选择规模养猪场、散养户和屠宰场随机采样,共采集848个场点的血清样品6 687份,组织样品6 181份,用RT-PCR方法进行高致病性蓝耳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时,规模猪场阳性检出率为4.32;;散养户阳性检出率为6.4;;屠宰场阳性检出率为3.33;;总的平均阳性率为0.65;.[结论]散养户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病原学阳性率高于规模猪场,屠宰场也存在隐性感染.总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学阳性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管亮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2):104-105,133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安徽地区3个规模化猪场的96份血清进行了检测。以了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抗体,结果显示,3个规模化猪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7%、100%、100%,表明3个规模化猪场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抗体阳性率较高,有2个场免疫合格率达100%,免疫效果理想,应继续坚持长期有效地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igh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HP-PRRS)疫苗对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和猪蓝耳病(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3个猪场248份血清的猪瘟(CSF)和猪蓝耳病(PRRS)抗体,并对CSF抗体阻断率和PRRS抗体的S/P值进行多重比较。[结果]猪场A(没有免疫HP-PRRS疫苗)、猪场B和猪场C(都免疫HP-PRRS毒株JXA-1R疫苗)全群猪的CSF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29%、53.93%和66.29%,其PRRS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2.86%、91.01%和82.02%。猪场A、C母猪和全群猪的CSF抗体阻断率极显著高于猪场B(P0.01);猪场A的育肥猪和全群猪的CSF抗体阻断率显著高于猪场C。猪场B的母猪、后备母猪、育肥猪、全群猪PRRS抗体S/P值极显著高于猪场A、C(P0.01),猪场C的育肥猪、全群猪PRRS抗体S/P值显著高于猪场A(P0.05)。[结论]免疫HP-PRRS毒株JXA-1R疫苗可能引起猪群CSF抗体水平降低,PRRS抗体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摸清猪场母猪群的蓝耳病抗体水平,对4个规模猪场母猪的159份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对猪蓝耳病进行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显示:4个猪场的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均在70%以上,其中0.4S/P2.5的比例为73.6%,S/P值2.5的比例为9.4%。各猪场S/P平均值差异较大,介于0.754~1.721;各猪场抗体水平的变异系数介于43.8~70.9%。综合数据表明,4个猪场的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较高,但猪场B、C、D部分猪群感染压力比较大。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2018年陕西猪场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轮状病毒病的流行情况,研究采用RT-PCR对部分规模化猪场送检的162份腹泻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EDV、TGEV和PR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04%、10.49%和9.48%,总检出率占45.68%。其中1~5日龄哺乳仔猪阳性检出率最高,全年中冬季检出率最高27.78%。因此,陕西规模化猪场仔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流行虽有所缓,但仍应加强全面防控防。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冀鲁豫三省交接地区不同规模猪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情况,为高致病性蓝耳病强免工作提供数据支持。2012—2014年3年间,通过ELISA方法对冀鲁豫三省交接地区不同猪场的2 829份血清进行高致病性蓝耳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不同饲养阶段、不同养殖规模、不同年份猪的免疫抗体水平均存在一定差异。这说明这一地区猪群还有待加强定期抗体检测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7.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一种猪群里面的传染性疾病,它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影响范围很广,猪场一旦传染到该疫情,其危害是很大的,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近些年来,很多地区的猪场都不可避免地传染到了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各个养猪场场主遭到严重的经济损失,苦不堪言。本文主要探讨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分析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特点和对猪群的影响,从而提出几点关于如何预防与控制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猪剖检病变观察和实验室诊断,得出贵州省某猪场发病猪为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其中,高致病性蓝耳病感染率为100%,猪瘟感染率50%,沙门氏菌感染率25%.  相似文献   

9.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国内近几年养殖生产中主流疾病,2000年以来,几乎每年在国内不同地区都暴发流行,给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2006年农业部确定,高致病性蓝耳病是以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病毒为主继发感染猪瘟、副猪嗜血杆菌、支原体、链球菌、附红细胞体等病,形成综合性疾病。本文依据2008~2013年辽宁铁岭地区发生了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通过对发病猪场进行调查、现场病理剖检诊断,病理观察,同时取回病理标本,然后进一步制作成病理切片进行微观诊断。  相似文献   

10.
2015年8月,毕节市某猪场发生一起以发病猪体温升高、母猪流产、仔猪高死亡率为特点的传染病。当地兽医根据临床症状指导用了大量的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初步诊断为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确诊病原,对病死猪的组织进行了实验室检测。通过RT-PCR试验检测,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阳性。  相似文献   

11.
用ELISA试验方法对永靖县玉丰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猪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进行调查。从而指导永靖县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工作。结果表明:首次(28日龄)免疫和加强(60日龄)免疫采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苗,抗体保护率只有30-40%,而首次免疫采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免疫.加强免疫采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苗或活苗免疫.免疫保护率可达80%以上,免疫保护率提高40-50%。  相似文献   

12.
对江苏省阜宁县发酵床与传统水冲圈模式下寄生虫虫卵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并观察寄生虫防控措施的效果。选取阜宁县A、B、C、D、E 5个发酵床猪场,及W、X、Y、Z 4个传统水冲圈猪场,进行新鲜粪便寄生虫虫卵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在A、B、C、D发酵床猪场及X、Y、Z水冲圈猪场制定并实施发酵床模式下的寄生虫防治程序。猪场E、W为对照,不采取任何驱虫处理。于1年后再次调查上述9个猪场,以确定发酵床、水冲圈模式下的寄生虫防治效果。首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阜宁县猪群主要感染猪蛔虫、猪鞭虫、猪球虫,发酵床模式下猪蛔虫、猪鞭虫、猪球虫的感染强度高于水冲圈猪场。实施驱虫程序1年后,发酵床、水冲圈模式下猪蛔虫和猪鞭虫的防治效果均较为理想,猪球虫的防治效果次之。阜宁县发酵床养猪模式比水冲圈猪场更易感染猪蛔虫、猪鞭虫、猪球虫,所制定的驱虫程序对防治猪蛔虫、猪鞭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规模化猪场猪群蓝耳病抗体水平,从而为蓝耳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笔者对利辛县3家规模化猪场共采集462份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猪场蓝耳病抗体水平存在一定差异,相比中、小、散户,规模化猪场蓝耳病抗体的阳性率较高、离散度较小,结果提示规模化猪场较规范、科学的蓝耳病疫苗免疫与猪群蓝耳病免疫效果有着正相关,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应用应该是猪场防控蓝耳病的首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鄂西北地区猪蓝耳病毒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鄂西北地区猪群高致病性蓝耳病毒免疫水平情况。[方法]于2007年4~12月对鄂西北地区(襄樊、荆门、随州和十堰地区)76家标准化猪场接种过高致病蓝耳疫苗的猪群随机采集572份血样,应用ELISA方法对该地区的猪群致病性蓝耳血清抗体水平进行监测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在受检的572份血清中,阳性数217份,总体阳性率37.94%,其中,抗体弱阳性样本143份,占25.00%,抗体强阳性样本有74份,占12.94%。统计分析表明,在受检的76家猪场中,群体免疫合格率在75%以上的有20家,占26.32%。[结论]该调查结果表明,鄂西北地区蓝耳抗体免疫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对蓝耳病的积极预防,以有效地控制猪蓝耳病疫情。  相似文献   

15.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又被成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属于病毒变异株会导致高热性、急性、高致死性传染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为诊断的标准,检测病毒分离或反转录聚合酶鉴定为阳性泽科诊断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并做好综合防控、免疫及疫情处理,减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潘燕燕 《乡村科技》2019,(2):104-105
为初步了解河南省漯河市猪弓形虫病感染情况,于2018年3—11月采集漯河市部分地区14个猪场共742份猪血清样品,应用ELISA检测试剂盒对血清样品中弓形虫抗体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742猪血清样品中有267份检测为弓形虫抗体阳性,平均阳性率为35.98%;不同养殖模式猪场弓形虫抗体检出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散养场最高(57.39%),种猪场稍高(38.14%),规模化猪场最低(18.56%);在被调查的4个县市中,舞阳县猪弓形虫抗体检出率最高,为48.82%,召陵区次之,为48.44%,而临颍县和源汇区最低,分别为18.65%和39.62%。调查结果说明漯河市猪弓形虫感染普遍存在,相关有效的防控措施急需制订与实施。  相似文献   

17.
为防治猪高致病蓝耳病,提高猪场的健康有序管理。本文通过对病死猪进行解剖实验以及实验诊断等来判断蓝耳病的病理原因。通过临床诊断,对病死猪的实验检测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可疑性细菌感染,而且在采取防治检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的血清能够有效治疗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相似文献   

18.
有机铬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择40窝出生和胎次相近的断奶仔猪420头,随机分为5组,A组为对照组,B组、C组、D组、E组为试验组,基础日粮相同,分别添加0、5、10、20和40mg/kg铬(吡啶甲酸铬)。平均日增重:B、C、D、E组相似,分别比A组高34.33、43、43.33、43.77g。B、C、D、E组饲料效率分别比A组提高3.56%、4.71%、4.13%、5.0%。下痢发病率:B组比A组降低9.52%;C、D、E组比A组分别降低14.29%、15.48%、14.29%;C、D、E组比B组分别降低4.77%、5.96%、4.77%。铬添加量以10-2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亚洲韧皮杆菌(CLas)在纽荷尔脐橙病树的分布情况,为柑橘黄龙病(HLB)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3个枝条表现斑驳黄化叶片症状的纽荷尔脐橙病树为研究对象,对主干发出的5个主枝(A、B、C为斑驳黄化枝条,D、E为无症状枝条)的叶片分别取样,运用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别检测,用2-ΔΔCt法分析树体各部分黄龙病菌含量。对于果树上表现典型HLB病果但叶片无症状的结果枝,分别检测典型病果和相应叶片的感病情况。【结果】PCR对A、B、C、D、E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57%、61.11%、54.17%、6.67%和0,qPCR对A、B、C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00%,对D、E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0.00%和13.33%;2-ΔΔCt法分析发现,斑驳黄化叶片中病原菌含量更高,病果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相应的无症状叶片样品。【结论】CLas在表现典型斑驳黄化症状的叶片和果实中的含量及阳性检出率均较高,病原菌在病树中分布不均匀。在进行HLB检测时,应选取典型或疑似症状样品,并运用qPCR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树体局部发病,应当整株销毁。  相似文献   

20.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测,对2013年12月玉林某猪场发生的一起动物疫病进行诊断,确诊为猪伪狂犬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混合感染。并分析广西猪伪狂犬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情况、发病特点及提出预防治疗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