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开辟浅海养殖新路,探索无公害养殖模式,抚宁县隆洋水产养殖场于2010年在浅海扇贝养殖区内进行沉笼、沉箱养殖海参试验,初步取得一些成效和经验,为下一步扩大规模试养提供了可行依据。现将初试情况报告如下。1试验的目的和依据1.1目的秦皇岛浅海扇贝养殖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近十年来发展迅猛,已有相当规模,成为全国沿海海湾扇贝的主产区。由于规模大,持续养  相似文献   

2.
海湾扇贝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海湾扇贝原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这种贝类具有生长快、养成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当年养殖当年收获的特点,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浅海海湾扇贝养殖在我国发展很快,山东、辽宁已大面积养殖。由于我县地处平原沿海、泥沙海岸、半清水半泥沙海域,前几年几经小面积养殖,一直没开展起来。近年来,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对海湾扇贝养殖技术的研究,基本上掌握了本海区的大面积养殖技  相似文献   

3.
为扎实推进秦皇岛市海湾扇贝养殖的持续发展,促进浅海养殖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之路,打造河北扇贝的品牌效应,昌黎县水产局于2010—2012年进行了海湾扇贝无公害标准化养殖示范及推广,取得了巨大成功,带动了全市的浅海扇贝进行规范化养殖。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葫芦岛市浅海筏式养殖海湾扇贝发展迅速,仅绥中县止锚湾海区已养殖两万多台筏,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指导,缺乏对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了解,只是受暂时和局部利益的驱动.因而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致使目前面临许多严重生态问题.如病害、超负荷养殖、扇贝小型化、污染严重等.  相似文献   

5.
朱红霞 《齐鲁渔业》2001,18(5):16-17
日照市岚山办事处拥有滩涂面积2.2万亩,适宜养殖的浅海水域50万亩,现有滩涂养殖池 2 700亩,浅海养殖16 000亩。现将我处开展对虾、扇贝“二次创业”的主要经验介绍如下:1 扇贝养殖“二次创业” 我处浅海扇贝养殖开始于1987年,起步于1993年,到 1997年迅速发展到 3万多亩。利益的驱动使养殖单位一哄而上,扇贝养殖区过于集中,密度过大,品种单一,在盛夏高温季节影响下连续2年造成栉孔扇贝大批死亡。我处以科技为手段,改变过去传统养殖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养殖思路,发展多品种多模式养殖。1.1 大力椎…  相似文献   

6.
招远县濒临莱州湾,浅海可养面积10万亩,水质肥沃,饵料生物繁多,适宜发展海水养殖。1984年11月从长岛引进栉孔扇贝苗种,1985年7月从乳山县引进海湾扇贝苗种进行试养,结果栉孔扇贝经11个月养殖,壳高63毫米,亩产3.493公斤;海湾扇贝经4个月养殖,壳高47毫米,亩产2.260公斤。  相似文献   

7.
毕远溥  李文凯 《水产科学》2007,26(3):185-186
2005年绥中县浅海浮筏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养殖发展到历史最大规模,达21000台,但产量、规格、出成率、收益大大低于2004年,万家镇平均笼产值17.4元,王宝镇平均笼产值30元。但相距不远的河北省昌黎县浅海浮筏养殖的海湾扇贝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平均笼产值70元。两省三地形成如此强烈的反差,养殖户对此感到茫然,同时也引起了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查明原因,笔者作为绥中县海洋与渔业局和葫芦岛市海洋与渔业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成员,对绥中县的万家、王宝两个乡镇及河北省昌黎县大蒲河镇邱家营子村的扇贝养殖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海湾扇贝 (Argopecteninradians)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养殖发展 ,现已成为我省浅海养殖的重要产品 ,主要养殖区分布于秦皇岛市的三区两县和唐山市的乐亭县 ,养殖规模 1 5万hm2 ,近 1 0万台 ,每年直接产值近 3亿元 ,利税近亿元。扇贝养殖业的发展 ,同时也带动了苗种生产、扇贝加工、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本年度在渤海湾金州区的七顶山和荞麦山两地进行海湾扇贝筏式养殖区生态环境监测的结果。未发现其理化环境和浮游生物对高温期海湾扇贝的死亡原因有直接影响。结果表明,七顶山筏地(内排)的生态环境及扇贝生长情况仍然好于荞麦山筏地(外排)。现行养殖规模不会造成养殖水域缺氮缺氧状态。海湾扇贝的死亡原因仍需从微生物学、寄生生物、附着生物诸方面进行综合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扇贝养殖现状及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利平 《齐鲁渔业》2000,17(2):21-23
扇贝是我国重要的养殖贝类之一,1996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783.5万t,其中贝类产量412·7万t,扇贝产量达90万t(占海水养殖产量的11%,贝类产量的22%)。而同年世界扇贝的产量约98万t,可见我国扇贝产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在这90万t产量中,栉孔扇贝约58万t,海湾扇贝25万t,虾夷扇贝5万t,华贵栉孔扇贝约2万t,年产值约40亿元。自1980年以来,我国沿海渔民从扇贝养殖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我省扇贝累计产量达440多万t,收入约200亿元。1扇贝养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 海湾扇贝原产美国,1982年由青岛海洋研究所张福绥教授引进我国并很快成为我国北部地区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山东等地养殖的栉孔扇贝大面积死亡,促使这部分养殖能力投向海湾扇贝养殖,使海湾扇贝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对苗种的需求量随之急剧增加。而海湾扇贝的苗种生产经  相似文献   

12.
海湾扇贝引入秦皇岛近海养殖已近十八个年头,目前已成为秦市沿海渔业经济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海湾扇贝在养成期的一些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与初期引进时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从而为扇贝养殖获得好的产量和效益提供了有力保证,也促进了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为便于交流和新从事养殖扇贝的单位不走弯路,现将近年来沿海渔民在养殖实践中摸索到的一些经验,结合笔者本人在多年推广扇贝养殖技术中的体会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海湾扇贝养殖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统计,到1998年我国海湾扇贝养殖面积发展到近7000hm^2,养殖产量约30万t。特别是自1997年栉孔扇贝养殖出现大面积死亡以来,海湾扇贝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但在1999年贝苗中间暂养阶段发生了大量死亡,造成养殖苗种严重不足,使养殖面积减少约2/3,经济损失惨重。作者就海湾扇贝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4.
李诺 《齐鲁渔业》1999,16(4):21-22
我省沿岸浅海20m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4350万亩。1985年以来,以扇贝为主的浅海养殖规模迅速发展,1997年已达33万亩。浅海区已成为我省目前筏式养殖扇贝的主要海区。十多年来,由于扇贝筏式养殖无序无度地发展,养殖密度过大,导致扇贝生长速率、肥满度、贝柱规格、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等方面均严重下降。1997年出现了33万亩浅海筏养的林孔扇贝有6O%死亡甚至绝产的惨重局面。1从生态系统结构特征论浅海养殖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浅海扇贝养殖区生态系统属于半人工生态系统,其结构比自然海洋生态系统简单。主要表现为:1)生产者、消费者之…  相似文献   

15.
养殖栉孔扇贝大量死亡的原因和预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景山 《水产科学》1999,18(1):44-46
在辽宁省浅海浮筏养殖生产中,以扇贝类的养殖规模最大、数量最多。栉孔扇贝是本地种,其养殖用种苗除部分由室内全人工育苗提供外,主要来源于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与引进种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相比,栉孔扇贝种苗来源简便、数量充足、价格低廉,是贝类养殖的主要品种。以...  相似文献   

16.
<正> 日照市浅海养殖历史悠久。从五十年代始养殖海带,七十年代养殖贻贝,由于这两个养殖品种的市场价格低,生产效益不理想,从九十年代初,养殖者逐步由海带、贻贝养殖为主转向栉孔扇贝养殖,且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现已发展扇贝养殖面积2867余公顷。1993年至1995年期间,扇贝养殖连续三年获得了丰产丰收,平均每公顷产值(老口径)达到22.5万元,最高达42万元,为振兴沿海经济、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1996年以来,由于扇贝养殖密度过大,品种单一及浅海生态环境失衡等因素影响,连续三年扇贝死亡惨重,给养殖生产造成极大损失。扇贝死亡后,我们多次出海现场查看,并与养殖群众一起分析,初步确定有以下几种原因:  相似文献   

17.
1997年以来,浅海筏式养殖的主导品种栉孔扇贝连续3年发生了大面积的死亡现象,栉孔扇贝养殖优势如东方对虾养殖一样跌入低谷,为此,与广大养殖户共同探讨,以效益为中心,采取了多品种混合养殖的模式,确保了浅海筏式养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ens Lamarck)自1982年从美国引种到现在,已发展成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海湾扇贝育苗的规模和技术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稚贝暂养期间的成活率低。以大连市为例,平均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吴松 《海洋与渔业》2007,(1):22-23,25
海湾扇贝又称大西洋内湾扇贝,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翼形亚纲、珍珠贝目、扇贝科、海湾扇贝属,原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1982年从美国引进,目前已成为我国浅海贝类养殖主要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0.
虾夷扇贝是一种大型冷水性贝类,营养价值高,养成效益好,自1980年引进我国后已在辽宁、山东开展大规模的育苗及养成。由于近年来海湾扇贝、栉孔扇贝、牡蛎等浅海贝类养殖效益极不稳定,虾夷扇贝的育苗与养成越来越引起重视。现将近几年从事虾夷扇贝稚贝海上保苗和商品苗运输的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