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通市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为切实推进南通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该文对南通市农业科技创新各要素进行了客观地评价,剖析了南通市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南通市区域实际,提出了提升南通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科技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针对吉林省农业发展实际,从农业结构性矛盾和发展质量两个方面论述当前全省农业科技供需矛盾,从体制机制束缚、投入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转化效率不高、发展后劲堪忧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农业科技供需失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推进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路与目标,并从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深挖农业科技创新潜力等方面提出科技创新推进吉林省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推进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阐述了江西省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现状,并对区域农业协同创新水平不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稳步推进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建设、逐步解决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问题、加快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一体化的进程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江西省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总结了湖北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深刻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聚力实施农业科技“五五”工程、着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全力提升科技成果含金量等方面提出了下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快推进湖北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思路,助力湖北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全面总结了江西省农科院通过探索"1+1"(开放合作+机制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所取得的成效,介绍了"1+1"管理模式的实践经验,即对外实行大开放、大合作战略,积极推进与国家级科研机构、各兄弟院所、国外科研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基地)的多层次科技合作;对内全面推进机制创新,重点建立以奖励为主的激励机制、所级班子"1+1+3"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6.
协同创新是农业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最有效途径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2  
文章在阐述农业高校科技协同创新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农业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指出协同创新是农业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最有效途径,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如强化协同创新意识、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探索协同创新机制等,以期为农业高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原因,即推进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整合区域农业科技资源的重要举措,推进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提升区域农科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推进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促进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西省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即全力构建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完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保障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经费。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提出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形势下,分析广西农业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提出政府和农业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合力推进提高广西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才能确保广西农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技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新农村,要坚持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进程,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及成果转化率,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三农"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文章结合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对策措施,以期对农业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提高广西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提出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形势下,分析广西农业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提出政府和农业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合力推进提高广西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才能确保广西农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创新理论与农业创新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的发展依赖于农业创新,理解农业创新必须基于系统的视角。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结合部门创新系统理论与诱致性创新理论,进行农业创新系统分析。对农业创新系统的分析不仅要重视其结构要素(资源禀赋、知识基础与技术、行为主体与网络、制度和需求);更要注重其功能实现(即农业创新系统中七个关键过程,即知识开发、对研究方向的影响、创业者试验、市场形成、制度化、资源调动和外部经济开发,它们的实际表现如何)。农业创新系统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包括其结构要素、运行机制及其外部环境。农业创新系统的发展要求识别诱致或阻碍其发展的运行机制,并找到相关的政策问题,从而对结构要素与运行机制进行调整,以实现其功能。  相似文献   

12.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3.
产品创新是企业在现代市场环境中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产品创新管理是企业产品创新的前提与基础,是企业产品创新成功的根本保证。本文在分析现行企业管理体系产品创新管理功能不足的基础上,对企业管理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建立含产品创新管理流程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Ashland是一家全球运作的化学产品生产企业,为人造板行业提供Soyad无甲醛胶粘剂技术。该公司1924年成立于美国,长期从事石油化工生产。2008年收购了Hercules公司,开始对人造板生产发生兴趣。Ashland是一个注重创新,以技术推进营销的公司。公司产品行销100多个国家,2013年的销售额达78亿美元,约一半来自海外。公司有4个生产部,其水技术(Water Technologies)部经营木材胶粘剂和造纸化工产品。木材胶粘剂集中应用于工程或复合木材产品,诸如阔叶材胶合板、复合木地板、刨花板、MDF和OSB等用热固胶胶合的板材。  相似文献   

15.
开展创新活动,提高学生创新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施我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策略,探索出一条具有机电工程系特色的人才培养路子,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性实践平台,机电工程系成立了“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重点阐述了科技创新活动在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体系中的作用和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介绍了活动中心的基本组成、运行机制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围绕“如何激发馆员创新行为”这一问题,以社会认知三元交互理论为基础,以创新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对影响馆员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目的是为高校图书馆馆员创新行为的引导与提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梳理并借鉴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二者关系的国内外文献,结合高校图书馆具体工作环境构建出对应的概念模型,对京津冀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645名馆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分析和假设验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图书馆组织创新氛围不仅对馆员创新行为有直接影响,还通过创新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馆员创新行为。这不仅丰富了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领域的相关研究,也为高校图书馆组织创新管理提供了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Innovation and evaluat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ocial, medical,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re discussed, first with reference to historical examples and then with modern studies. I show the need for evaluating both the innovations themselves and the research processes leading to them. I suggest some kinds of research that need to be carried out if we are to continue to have a vigorous progra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inally, I explain the new initiative by the AAA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8.
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琳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1):132-134
从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历程入手,分析了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困境,重点剖析了农信社和农村非正式金融组织创新的困境与障碍。  相似文献   

19.
20.
林业创新人才培养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林业创新人才培养就没有林业创新技术和林业科技的发展。林业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涉及意识观念、体制、管理、人员素质、技术及服务等诸多因素。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促进林业创新人才培养。林业创新人才培养与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