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草的发展前景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别名纲草,粉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和根茎入药,一般种植后2~3年收获。人工种植甘草,当年苗高可达30-50cm,2年生苗高可达50~80cm,3年生苗高可达70-100cm。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豆科甘草属甘草(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3种为药用药材。该省种植的有上述3种甘草,沈阳地区种植的甘草为乌拉尔甘草。  相似文献   

2.
甘草     
《天然产物分离》2006,4(6):39-39
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胀果甘草(G. inflata Bat. ),和光果甘草(G.glabraL.)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的药材正品,其它尚有无腺毛甘草、粗毛甘草、园果甘草、刺果甘草、云南甘草及欧甘草等。豆科。多年生草本。以根和根茎入药,为常用及大宗出口中药。甘草性平,味甘,能调和诸药,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强筋健骨诸多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气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及缓解药物毒性、烈性,被称为中药里的“国老”。  相似文献   

3.
瓜州县布隆吉乡自2007年开始甘草混作孜然种植以来,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甘草混作孜然生产技术规程,随着甘草面积的逐年扩大,现全乡每年甘草种植面积达1000 hm2,占到全乡耕种面积的65%,其中甘草混作孜然面积达到333.33 hm2,成为全乡的主导产业,甘草混作孜然种植模式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及全县甘草混作孜然面积达0.67万hm2,呈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甘草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甘草(Clycyrrhiza uralensis Fish)为常用中药,是工业、制药、食品等的原料,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都很大。甘草是自然生长在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上的植物,根和根状茎入药,地上部分的茎叶是牲畜的优质饲草。目前全国蕴藏量约15亿kg。主要类型有: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南疆地区,占全国蕴藏量的 60%以上;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h),又称乌拉尔甘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抗锦旗、磴口县和宁夏的盐池县一带,质量好,品质高,为甘草中的精品。野生甘草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大量采挖,过度放牧,目前野生甘草蕴藏量比1949年下降了50%,草场严重退化,土壤沙化,并引发沙尘暴灾害性天气。应保护甘草资源,限量采挖,实行围栏护育,人工种植,改善生态环境,使甘草资源长久地服务于人类。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接种根瘤菌对甘草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提高甘草质量与产量及开发优质菌剂,以无处理甘草为对照,将3种根瘤菌(Rhizobium mongolense subsp.loessense strain CCBAU 7190B、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IAM13129、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strain CCBAU 65237)菌液按照10 mL·株-1(675×10-6 CFU·mL-1)接种于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地下部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不同处理下甘草的甘草酸、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及异甘草素含量。结果表明,在3种菌株处理后,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中5种活性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根瘤菌与甘草共生可以显著提高甘草酸、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异甘草素含量的积累,为提高甘草质量与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滴灌种植药用甘草对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及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滴灌种植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对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及盐分的影响.[方法]设置4种种植处理(无处理对照组,深耕(40 ~60 cm)+沙子(3~5 cm),深耕+沙子+胀果甘草,深耕+沙子+乌拉尔甘草),每一处理4mx4m,3个随机重复,共占地192 m2,对滴灌一年后的各处理土壤进行测定.[结果]种植乌拉尔甘草处理土壤电导率亦显著下降(P<0.05);乌拉尔甘草种植土壤微生物在不同土层种植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土壤盐分的降低可能是因为庞大根系的生长改善了土壤的结构和渗透性能,从而明显降低了土壤积返盐的速度.随着土壤盐分的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也显著改变.总之,种植盐生植物既改变了土壤的盐分,又改变了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从而对土壤肥力、理化性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工甘草种植3年是最适宜的甘草种植采挖期,研究了不同生长期人工甘草的产量及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测定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机械打沟直播建园模式种植甘草的产量和甘草酸含量都要高于平地直播建园模式,机械打沟直播建园模式下的3年生甘草亩产量为2 974 kg,甘草酸含量为2.28%,甘草苷含量为0.36%,亩经济效益为4 691元。随着乌拉尔甘草生长期的增长,其产量逐年增加,甘草酸的积累也逐年增加,人工种植3年乌拉尔甘草的经济效益达到最高,其甘草酸和甘草苷也可达到较高值。  相似文献   

8.
甘草种间抗锈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锈病[Uromyces glycyrrhizae(Raben)Magn]是甘草上的一种重要病害,特别是人工栽培的甘草受害更重,从叶片到茎杆,直到从根蘖节生出的新芽都能受害,严重时造成落叶,新芽抽不出,甚至死亡,经过系统地调查研究,发现甘草种间抗锈性差异显著,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抗锈性较强,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次之,胀果甘草(G.inflata)感病性较强.此研究为今后人工栽培甘草和继续进行甘草种间抗锈性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乌拉尔甘草生长动态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施肥量范围内,N、P、K配施可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生物量、根长、根粗和茎长,氮磷钾配比为1:1.6:0.5和1:1.7:0.7时,适宜基肥施肥量为N130.5kg/hm2~153kg/hm2、P205202.5kg/hm2~255kg/hm2、K2O64.5kg/hm2~105kg/hm2,即磷二铵375kg/hm2~450kg/hm2,氮磷钾混配肥525kg/hm2~600kg/hm2,硫酸钾75kg/hm2~150kg/hm2。  相似文献   

10.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和根茎入药,含甘草酸、甘草素、甘草次酸等,其味甘、性平、无毒,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还可做为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的配料,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以前甘草主要依靠野生资源,但因乱采滥挖而使野生资源面临枯竭.近年来国家实施生态保护,限制采挖和应用野生甘草,各地人工种植甘草已蓬勃兴起.环县2003年种植甘草4 000 hm2,直播种植两年后,条草产量可达4 500~5 000 kg/hm2,按2005年6元/kg计,产值可达27 000~30 000 元/hm2,再加上毛草4 500元/hm2,总产值可达31 500~34 500 元/hm2.实践证明,人工种植甘草可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环县目前人工种植甘草主要采用种子繁殖,现根据笔者种植甘草的实践,将甘草人工种植的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景电灌区人工种植的甘草生长3~4 a后条草产量达5 4 0 0~6 0 0 0 kg/ hm2 ,最高可达75 0 0 kg/ hm2 。按2 0 0 3年6元/ kg计,产值可达32 4 0 0~36 0 0 0元/ hm2 ;按2 0 0 4年8元/ kg计,产值可达4 32 0 0~4 80 0 0元/ hm2。作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际,重点从选地施肥、品种选择、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景电灌区甘草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对甘草幼苗活性氧代谢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干旱胁迫对甘草(Glycyrrhiza spp.)幼苗活性氧代谢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聚已二醇(PEG6000)渗透胁迫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浓度PEG(5%,10%,15%)模拟干旱胁迫对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Lis ch.)、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L.)幼苗体内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及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3种甘草幼苗O2.-产生速率、H2O2含量先上升后下降,MDA和可溶性蛋白则持续上升,SOD和POD活性先升后降,CAT活性则出现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虽然干旱胁迫会导致甘草体内形成较多自由基,使细胞膜系统受到一定破坏,但甘草体内的保护酶防御系统可以被有效调动以清除和防御自由基的伤害,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更大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属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既是优良的牧草,又是重要的中药材,为野生和栽培甘草的主要品种。甘草以根和根茎入药,素有“十药九草”之称,《本草纲目》将其列为百药之首,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作用,还可广泛应用于烟草、食品以及化妆品等行业,因此其市场需求量十分巨大。甘肃环县是野生甘草的主要资源地,分布面积2280km^2,以乌拉尔甘草为主。  相似文献   

14.
不同栽培因子对甘草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栽培方式、栽培密度和栽培深度等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寻找人工甘草在当地取得高产的途径。结果表明:甘草的移栽方式,移栽深度与移栽密度均为甘草产量形成的相关因子。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地区,甘草不同移栽方式可提高甘草产量,斜栽和平栽适合于大面积的规模种植,但以斜栽为主要推广栽培模式;适宜的栽培深度为10~15cm;适宜栽培密度为15万株/hm2。几项技术综合采用,能获得2430kg/hm2以上的地上产量和4600kg/hm2以上的地下产量。  相似文献   

15.
甘草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甘草又名甜草根、粉草、灵通、国老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品种有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黄甘草、云南甘草、圆果甘草、刺果甘草,定西地区栽培的甘草品种主要是乌拉尔甘草.我国的甘草主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及东北省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16.
甘草种子SCAR标记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草是一种常用中药材,药典记载的甘草药材来源植物有三种,即: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目前人工栽培用的甘草种子有些来自人工培育,有些来自野生收集,因此容易造成种子的混杂。通过将收集到的5种甘草种子进行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PCR扩增,对RAPD电泳图谱上具有差异性的条带进行克隆测序,根据序列信息设计序列特异的引物,建立甘草种子的SCAR(序列特异的扩增区域)标记。初步建立了几种甘草种子的SCAR标记:GC1F/GC1R,GC2F/GC2R,和GC3F/GC3R。  相似文献   

17.
乌拉尔甘草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 Fisch)栽培技术标准的术语、定义、立地条件、种子质量、育苗、移植、甘草采挖、甘草药材产品的初加工、分级标准、贮存及包装。  相似文献   

18.
为半夏生产提供种源保障和技术支撑,以半夏品种黒麻芋为供试材料,以种植密度、有机肥、氮肥和磷肥施用量为试验因子,采用4因子5水平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种植密度和肥料施用量对半夏黒麻芋繁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半夏块茎产量≥10 500 kg/hm2的优化栽培方案为种植密度889.5万~941.9万粒/hm2、有机肥施用量28.0~32.0 t/hm2、N肥施用量97.5~109.5 kg/hm2、P肥(P2O5)施用量214.7~365.6 kg/hm2;以半夏块茎产量≥11 250 kg/hm2为目标,相应的农艺措施为种植密度885.9万~947.8万粒/hm2、有机肥施用量27.9~32.1t/hm2、N肥施用量97.4~109.6 kg/ hm2、P肥(P2O5)施用量217.4~378.1kg/ hm2;在半夏繁殖过程中,密度0水平(750万株/hm2)时能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4个试验因子对半夏繁殖产量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栽培密度>氮肥>有机肥>磷肥。  相似文献   

19.
甘草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为豆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是常用的古老中药和大宗出口药材.我国9种,主要品种有乌拉尔、胀果、光果等.国内分布于宁夏、新疆、青海、四川、华北、东北等地,其中宁夏有大面积的人工栽植区.我省主要天然分布于东部农业区、海南的共和、贵南县和海西柴达木地区.多生长于海拔2300-2800m的沙质土壤和栗钙土区,野生资源蕴藏量约1400余吨.甘草用药历史悠久,用途广泛,它不但可作药用,而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化妆品等行业,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定点、网捕、挖土取样等调查方法,对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主产区的沙地、梁地、滩地等生境进行了系统调查。首次记录了甘草害虫116种,天敌81种,隶属昆虫纲12目,77科;蛛形纲2目,3科。揭示了各生境的种群组成及其比例。为甘草主产区不同生境的害虫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