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畜猝死症又称暴死症或急性死亡综合症,它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普遍认为魏氏梭菌感染或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是其致病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外对魏氏梭菌外毒素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比较透彻,对魏氏梭菌外毒素的防治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预防方面;国内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技术和方法,从基因水平上研究了魏氏梭菌主要致死性毒素保护性抗原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综述了我国家畜猝死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贵州黑山羊猝死症的病原学研究--魏氏梭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魏氏梭菌是一类温和厌氧菌,据对1991年以来各地的调查资料和本实验室细菌学检查的研究,结果表明,魏氏梭菌与家畜猝死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病原学关系。通过对魏氏梭菌的分类地位、分离培养基、厌氧培养方法、形态、染色、特殊结构、生理和生化反应进行总结与讨论,提出了魏氏梭菌的细菌学鉴定程序。从发生猝死症的黑山羊病例中分离出14株细菌,经鉴定11株为魏氏梭菌,占分离菌析的78.6%;2株为革兰氏阳性的厌氧性梭菌和1株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3.
<正>梭菌是一类个体较大、厌氧、可形成芽孢的杆状革兰氏阳性菌。该菌可以活细胞形式(繁殖体)或休眠芽孢形式存在。梭菌的自然栖息地是土壤以及动物,致病菌或其毒素可经伤口污染或食入途径感染易感动物体。由此造成的梭菌性疾病不断威胁到世界许多地区的家畜生产。1细菌性血红蛋白尿细菌性血红蛋白尿(红水病)是一种由溶血性梭菌引起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我国全面扶持农民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集中推出养牛补贴、养羊补贴等关注三农的项目,扶农优惠政策等,山东省海阳市在地区畜牧养殖方面也投入了较大的力度。尤其是在对牛羊产品质量的监督方面,2017年,山东省海阳市畜牧兽医局在全市开展了畜牧病害预防和净化监测工作,对全市所有牛羊养殖场户按比例进行抽检。其中,对羊肉毒梭菌中毒症也进行了系统化分析。羊肉毒梭菌中毒症是一种家禽以及家畜等较为常见的病害,并且人类食入含有肉毒梭菌的食  相似文献   

5.
家畜魏氏梭菌病的免疫预防试验陈洪科侯安祖李玉兰吴志明靳冬(河南省兽医防治站,郑州450003)1985年,周口、商丘等地的黄牛零星发生了一种发病快、死亡急、致死率高、剖检病理变化以实质器官出血为特征的“猝死症”,尤以犊牛多发此病,其他家畜没有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6.
猪猝死症又叫猪魏氏梭菌病。猪魏氏梭菌可出现在人畜粪便、土壤、水和尘埃中,该菌群属典型的条件性致病菌,它可引发地区性流行病,对畜牧业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每年都有大量的动物因不同类型魏氏梭菌感染而死亡。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发生家畜猝死症与该菌有关,发病急、病程短、无任何前期症状而突然死亡,而且死亡率极高。一般发生于育肥猪、  相似文献   

7.
<正>1肉毒梭菌毒素中毒(食入腐败的鱼肉或鱼粉)猪吃了腐败的鱼肉或鱼粉会引起猪的一种中毒病,这实质上是由喂食的腐败鱼肉或鱼粉中的肉毒梭菌毒素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疾病。病因:肉毒梭菌在腐败肉类和变质鱼粉中繁殖生长,可产生大量的、强力的肉毒梭菌毒素,能抑制家畜呼吸导致死亡。如果猪吃了这些腐败鱼肉、变质的鱼粉即可引起中毒反应。临床上以运动中枢神经系统迅速麻痹和延脑麻  相似文献   

8.
家畜A型魏氏梭菌病 ,是近几年发生的多种家畜共患的一种疾病。该病往往无任何先驱症状 ,突然发病死亡 ,以全身实质器官及消化道出血、小肠阶段坏死为特征。1997年初至1999年10月间 ,造成某猪场猪群突然患病 ,其中体重200~300kg的种猪死亡11头 ,体重30~100kg的后备猪死亡23头。通过综合诊断 ,认为是由魏氏梭菌引起 ,现将诊断过程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但以春秋季多发。病猪发病急、死亡快 ,常不见任何症状即死亡。34头发病猪中 ,有5头表现共济失调 ,口吐白味 ,肌肉震颤 ,呕吐 ,倒地…  相似文献   

9.
梭菌毒素作为产气荚膜梭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可引起家畜的多种疾病,其中β1毒素和β2毒素是由C型菌产生的2种引起动物坏死性肠炎的主要致病因子。基因工程重组毒素蛋白已作为潜在候选疫苗用于预防该菌所引起的多种传染性疾病,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是一种常用的黏膜免疫佐剂。本研究将ltb-cpb2-cpb1及ltb-cpa融合基因进行IPTG的诱导表达,制备了包涵体粗提物,并对小白鼠进行免疫攻毒试验及其免疫后抗原免疫保护期的免疫原性的研究。结果显示,经LTB-CPB2B1及LTB-CPA重组蛋白免疫后的小白鼠在第28、第56天时用产气荚膜梭菌强毒攻击,可获得很好的保护,产气荚膜梭菌毒素与LTB融合基因重组菌株能够有效刺激免疫小白鼠产生特异性抗体。说明该重组菌株可以作为预防产气荚膜梭菌所引起疾病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0.
腐败梭菌是绵羊、山羊快疫的病原体是各种动物恶性水肿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羊快疫和各种家畜的恶性水肿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文献上的报导也比较多。另外,有许多单位在有关杂志上也曾报导过马、猪、鹿等动物的快疫型腐败棱菌病的调查及诊疗报告。而有关黄牛恶性水肿病的报导却很少,在临床上也很少见,尤其是关于黄牛的快疫型腐败棱菌病的自然病例报告,更为少见。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遇到过黄牛快疫型腐败梭菌病的自然病一例,现将其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气肿疽梭菌(Clostridium chauvoei)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中气肿疽梭菌细胞毒素Cct A基因序列(登录号:JQ692583.1)设计了1对引物,以气肿疽梭菌标准株C54-1全基因组DNA为模板,建立了牛气肿疽梭菌的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气肿疽梭菌PCR检测方法扩增出的片段大小为501 bp,与Gen Bank上气肿疽梭菌的同源性达99.4%,且该方法与D型产气荚膜梭菌、E型产气荚膜梭菌、腐败梭菌和巴氏杆菌等病原体无交叉反应,最低检测浓度为12.30 fg/μL。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敏感、高效等优点,与其他诊断方法相比更适用于气肿疽梭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恶性水肿是由梭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病变组织发生气性水肿,并伴有发热和全身性毒血症。 一、病原 恶性水肿的病原主要为腐败梭菌,水肿梭菌、魏氏梭菌、溶组织梭苗等也可致病或参与致病、腐败梭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其芽胞抵抗力很强,一般消毒药物短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鸡魏氏梭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病机制,从河南某鸡场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疑似鸡魏氏梭菌病例进行细菌分离,从中分离到1株细菌。对分离的病菌进行形态培养、生化试验、动物试验等鉴定,鉴定为鸡魏氏梭菌。药敏实验表明鸡魏氏梭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家畜破伤风又称强之症,俗称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在创口感染,在厌氧条件下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侵害神经组织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传染病。临床特症主要表现为运动神经中枢应激性增高,牙关紧闭,局部或全身肌肉呈持续性和阵发痉挛,多死于窒息及全身陛衰竭,病死率很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河北某地区羊梭菌病发病状况,为羊梭菌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采用现场调查询问记录等方式对2019—2021年间当地养羊户疑似羊梭菌病病例的饲养方式、养殖环境、免疫情况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羊梭菌病发病一般呈混合型,很少存在单一病种。规模场有严格的管理、饲养、免疫等程序,且圈舍饲养,近3年规模场发病率较散养户低,甚至不发病;而散养户不同程度发生羊梭菌病,发病较重的养殖户在放牧区有交集,放牧发病率高于舍饲养殖户。  相似文献   

16.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木马症),中兽医称为箍嘴风或锁口风,幼畜破伤风又叫脐带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特异性感染,属创伤性、中毒性传染病,多发生于深创、去势(特别是雄性家畜)之后或出生后7~10 d的仔畜。主要特征是病畜全身肌肉或某些肌群呈现持续性的痉挛或阵发性抽搐,并对外界刺激的反射性增高。  相似文献   

17.
一、病因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后产生外毒素,侵害神经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各种家畜均易感染,以哺乳动物发病较多,禽类有一定抵抗力,在自然条件下很少感染。感染途径为各种创伤以及各种自然损伤和手术创伤。严格来说,破伤风不属于传染病,而是一种细菌性感染,单蹄兽最易感,人的易感性也很高,此病属于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陕西关中地区肉品中的产气荚膜梭菌,并进行血清型和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CPE)基因型鉴定,初步掌握该地区肉品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污染状况。【方法】从陕西西安、杨凌、武功等地的超市、农贸市场、肉食品小摊随机采集新鲜生熟鸡、猪肉及其制品,共计314份,经细菌分离纯化、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单重PCR检测确定分离菌株为产气荚膜梭菌,应用多重PCR检测分离菌株的血清型并进行cpe毒素基因检测。【结果】样品中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为45.86%,且均为A型cpe产气荚膜梭菌,其中熟肉制品、生鲜肉检出率分别为50.91%和43.14%;鸡肉、猪肉检出率分别为53.06%和33.90%。【结论】陕西关中地区的肉品中存在产气荚膜梭菌污染,建议针对可能引起产气荚膜梭菌污染和大量繁殖的环节采取更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A型产气荚膜毒素培养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魏氏梭菌病是A型魏氏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A型魏氏梭菌致病因子是菌体产生的外毒素,其中主要是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A).如果要生产优质高效的A型魏氏梭菌疫苗,就必须培养出含大量活性的α毒素菌苗.试验采用A型魏氏梭菌菌种,按照不同比例、不同代次菌种接种及培养基中加入糊精、蛋白胨、硫乙醇酸盐物质等方法,对所产生的A型产气荚膜毒素量、生物活性进行了对比,拓宽了A型产气荚膜毒素培养工艺,对临床A型魏氏梭菌菌苗的生产和检验提供了一定地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正> 家畜破伤风病,是兽医门诊的常见病。特就个人治疗本病的方法作一介绍: 一、处理好伤口:病畜伤口被破伤风梭菌生长发育繁殖,产生毒素,是引起发病的大本营。处理好创伤口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多用火烙的方法:先把伤口内坏组织清除干净,再用烧红的烙铁,将伤面组织表层烧焦,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