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真菌除草剂具有防治杂草的潜在优势。目前具有生物潜能的真菌主要集中在盘苞菌属等9个属中,国内外已筛选出对多种杂草具有良好除草活性的真菌菌株,部分菌株防治效果可与化学除草剂相媲美;但其寄主专一性高、发酵与制剂加工困难等限制了其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不同真菌间的混用、真菌与低剂量化学药剂间的混用及可克服其限制因素,提高病菌致病力;此外,制剂加工方法的改进,病原微生物与昆虫制品的综合利用,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和DNA重组技术在菌株改良上的应用成为真菌除草剂的热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小麦盆栽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尿素施用量对水旱轮作地和常年旱地两种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尿素施用量对两种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较大,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在肥土配比达到1∶400时,两种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下降最快,而当肥土配比达到1∶200时,土壤中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几乎为零,细菌只有极少量。从土壤真菌种类上来看,施肥后两种土壤中真菌的种类略有下降,主要分离到了曲霉属、青霉属、镰刀属和木霉属的真菌,其中前两类真菌数量所占比率较大,比对照高10%以上,后两类真菌数量也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3.
植物病原拮抗菌木霉属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木霉属真菌今后在筛选、保护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对植物病原拮抗菌木霉属真菌的分离筛选区域、作用对象以及利用进行综述。生防木霉属真菌分离筛选区域涉及健康植物根际土壤、健康植物组织内部以及极端环境区域等。生防木霉属真菌作用对象主要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树和烟草等。生产中主要利用生防木霉属真菌活体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形成的制剂防治植物病原菌等。提出了学术界对生防木霉属真菌未来的研究热点、难点以及重点,为进一步开展木霉属真菌开发及利用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宁夏荒漠草原区土地利用方式对AM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贺  张楠楠  马琨 《西北农业学报》2018,27(9):1350-1357
为揭示宁夏荒漠草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丛枝菌根(AM)真菌分布规律,选取苜蓿、谷子、青贮玉米、小芦草、猪毛蒿典型样地,研究AM真菌多样性、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种类型样地共鉴定出4属48种AM真菌,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11种、球囊霉属(Glomus)33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各2种;球囊霉属(Glomus)为共有优势属。玉米样地土壤AM真菌种属数量最多,苜蓿、谷子、青贮玉米样地土壤AM真菌种的丰富度、均匀度及其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小芦草、猪毛蒿样地土壤。RDA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与AM真菌多样性指标均成正相关,而速效磷与AM真菌菌根侵染率呈显著负相关。AM真菌种群丰富度与以PLFA表征的土壤真菌、放线菌微生物生物量呈负相关。AM真菌丰富度、香农威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与土壤中多聚化合物有正相关关系。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受土壤因子和土壤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影响,AM真菌多样性分布差异明显,AM真菌多样性受土壤因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以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综合制约。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鲜切荸荠的黄化表面组织进行分离培养到了5种微生物,包括1种真菌和4种细菌,将分离的5种微生物分别接种到鲜切荸荠表面,结果表明微生物均加快了鲜切荸荠组织黄化的发生,通过形态学研究表明,这5种微生物中真菌为地霉属(Geotrichum)真菌,其余4种细菌分别属于盐水球菌属(Salinococc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细菌,其中地霉属真菌、链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细菌可导致鲜切荸荠严重黄化。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从鲜切荸荠的黄化表面组织进行分离培养到了5种微生物, 包括1种真菌和4种细菌. 将分离的5种微生物分别接种到鲜切荸荠表面, 结果表明微生物均加快了鲜切荸荠组织黄化的发生. 通过形态学研究表明, 这5种微生物中真菌为地霉属(Geotrichum)真菌, 其余4种细菌分别属于盐水球菌属(Salinococc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细菌. 其中地霉属真菌、链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细菌可导致鲜切荸荠严重黄化.  相似文献   

7.
吴廷娟  杜权  谢小龙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1):159-163,177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地黄品种根际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以明确不同地黄品种的根际土壤中真菌的群落结构和组成是否具有差异,为优选抗病性地黄品种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通过采用传统的平板培养和分离方法,将吨王、北京3号、沁怀、金九、金状元、狮子头6个地黄品种土壤中的真菌先进行纯培养分离、鉴定和计数,然后提取初步分离得到的真菌菌株的DNA,采用基于ITS序列的一代测序技术,通过ITS序列扩增、测序比对,进一步鉴定真菌的种类,并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从6个地黄品种的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出34株真菌,分别通过形态、显微鉴定以及序列分析,最终归属于13属27种,主要属于青霉属、毛霉属、曲霉属、根霉属、酵母属、枝孢属、链格孢属等.其中沁怀中分离出来的真菌属于4属,狮子头3属,金九3属,金状元4属,吨王和北京3号均为5属.[结论]不同地黄品种根际土壤中真菌的群落结构具有一定差异,地黄根系对其根际土壤中的真菌数量、组成和种类具有一定的塑造性.  相似文献   

8.
新疆天然胡杨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明新疆天然胡杨林土壤微生物类群的生态分布情况,该文研究了幼龄林、中壮林、过熟林、衰亡林4个不同发育阶段胡杨林内的土壤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的数量和类群组成.结果表明:4种林地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组成有明显差异,不同土壤层的微生物数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其中以31~40 cm范围内为最少.细菌在不同胡杨林的各个土层中均有分布,数量明显高于放线菌和真菌,而在部分林地内的土层中,没有分离到放线菌和真菌.在林地内共分离出土壤真菌11属,其中,曲霉属为4个不同发育阶段胡杨林土壤中的优势菌属.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农药包括活体微生物农药和农用抗生素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Bt制剂、病毒杀虫剂、真菌杀虫剂和真菌除草剂;后者主要指微生物所产生的一些有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化学修饰物。随着越来越多的化学农药被禁止或有限制地使用,微生物农药作为目前应用最多的一大类生物农药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就几类微生物农药在国内的研究应用状况进行了阐述,并对国内微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生态特征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吉林省主要人参产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白山市和通化市3个地区的125份人参根际土壤进行了土壤真菌分离、鉴定和区系分析。试验共分离鉴定土壤真菌16个属,其中鉴定到种的有12个属。分析结果表明:延边、白山市和通化市的真菌种类分布有所不同,其群落生态特征有所差异。延边和白山市的群落组成结构相似,两地的真菌种类多于通化市;而通化市土壤中真菌种类分布均匀度高,群落较稳定。分析认为这与3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其他生态影响因素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污染马铃薯试管苗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和VBC培养基、麦粒培养基及查氏培养基等选择性培养基对宁夏5个马铃薯脱毒中心的污染马铃薯试管苗真菌进行分离培养,经形态学鉴定,这些真菌分属6属至少12种,其中镰刀菌属有5个种,其次是毛霉属有2个种,第三是链格孢属有2个种,根霉属最少,镰刀菌属真菌分离出的比率最高.比较宁夏5个马铃薯脱毒中心真菌分离株数,以海原县马铃薯脱毒中心真菌分离株数远高于其他马铃薯脱毒中心,其他马铃薯脱毒中心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安徽琅琊山大型真菌资源初步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及合理开发真菌资源,对琅琊山大型真菌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有大型真菌4纲8目23科47属91种;按经济价值分有食用菌37种,药用真菌34种,毒菌6种;按照生态习性分,主要有木生菌36种,土生菌29种,外生菌根菌16种。该区大型真菌在食用、药用、营林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农业微生物保藏中心上海食用菌分中心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收集、保藏了63属125种近2000株食、药用真菌菌株。已公开发表的有1141株,主要属于担子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采用-86℃深度低温、冷冻干燥和液氮超低温保藏等方法进行保藏。近年来保藏设备有了更新。保藏方法正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子囊菌亚门的可食用真菌数量不多,该中心仅保藏了4属23株真菌,大多是有经济价值的药用真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疆塔克拉玛干西缘春季沙尘前、中、后期的空气可培养真菌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方法]使用便携手持式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采用R2A培养基分离纯化真菌,提取DNA进行ITSrDNA扩增,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经分离纯化及鉴定得到真菌25株,其中沙尘前、中、后期分别为:3、14、8株,分为8个属:赤霉菌属(Gibberella),枝孢属(Cladospo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Davidiella,青霉属(Penicillium),派伦霉属(Peyronellaea),栓菌属(Trametes),单端孢属(Trichothecium),其中枝孢属(cladosporium)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为优势属.[结论]沙尘空气可培养真菌的优势属为枝孢属(Cladosporium)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不同频次的沙尘空气可培养真菌种类存在差异;同一频次沙尘前、中、后三个时期空气可培养真菌种类差别较大;沙尘可携带并传播真菌;沙尘可培养真菌对土著空气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深圳和香港工程土壤的真菌种类进行检测。[方法]以深圳和香港两地不同深度(0.5、10.0、20.0和30.0 m)的工程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形态学和ITS序列扩增并测序的方法,分析土壤真菌多样性。[结果]共分离得到934个菌株,分别属于79个属132种。深圳土壤有14个属19种;香港土壤有73个属122种。66个属113种只在香港有分布;7个属10种只在深圳有分布。深港两地均有分布的有7个属9种。[结论]深港两地工程土壤真菌种类有一定差异性;香港工程土壤真菌种类较多,其中还包括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土壤入境前必须进行检疫处理。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甘青青兰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组成特征,以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GB)、卡诺区(KR)和洛隆县(LL)的甘青青兰根际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组成进行分析,同时测定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并与根际土壤核心微生物菌群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甘青青兰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甘青青兰根际土壤共获得3 900个细菌OTUs和1 990个真菌OTUs,不同地区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在门水平,GB、KR和LL样品的优势细菌门均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GB样品的优势真菌门是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KR和LL样品的优势真菌门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属水平,不同地区甘青青兰根际土壤优势微生物菌群存在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地区甘青青兰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较大。核心微生物菌群分析表明,甘青青兰根际土壤核心细菌菌群有257个属;核心真菌菌群有102个属。相关性分析表明,核心微生物菌群的改变与根际土壤理化因子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  相似文献   

17.
连作障碍是制约辽细辛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探究连作对辽细辛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未种植辽细辛土壤为对照,测定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理化性质含量,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根际土壤的细菌和真菌群落,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连作辽细辛根际土壤中细菌分属于36个门、46个纲、96个目、161个科、282个属;真菌分属于14个门、38个纲、81个目、136个科、194个属。结果表明,连作使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先增后降,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随着连续种植年限的增加,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明显增加,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相对丰度明显降低;粪壳菌纲和孢霉纲为优势真菌菌群,其丰度呈逐年递减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含量与细菌辛普森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碱解氮含量与香农指数呈显著负相关,速效钾含量与真菌香农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在细菌属水平上,有嗜酸菌属、节杆菌属、罗河杆菌属、褚氏杆菌属和Methylovirgula等优势菌属,种植6年后显著高于对照。而Gaiella、诺卡氏菌属、地杆...  相似文献   

18.
采用冷冻切片技术和相差显微镜观察Ascochyta属真菌的产抱细胞的方法是简便有效的。本文报道东北地区Ascochyta属真菌62种,其中新种4个:木壳二孢(AscochytaaraliaeSunetBai);朝鲜槐壳二孢(A.maackiaeSunetBai);假酸浆壳二孢(A.nicandraeSunetBai);竹叶椒壳二孢(AzanthoxyliSunetBai)。新组合一个:淡竹完二孢(Ascochytaosnophila(Davis)LuetBai)。国内新记录种19个。这62个种分布在26个寄生植物科,72属,引种植物上,其中国内新寄主植物科4个;世界新寄主植物属5个;国内新寄主植物属12个;世界新寄主植物种13个;国内新寄主植物种门个。对Aschyta属真菌的分类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对辽宁省岫岩县6个五味子园的五味子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真菌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拮抗菌株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5号样地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真菌多样性指数均大于其他样地,6个土样中共分离到微生物168株,对五味子茎基腐病病原菌有拮抗性菌株11株,其中菌株1-1、3-1和3-2抑菌效果尤为明显,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靶标菌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真菌69株,经鉴定属于11个属,其中以镰刀菌属为优势属。  相似文献   

20.
为云南双柏县鄂嘉镇大型真菌的合理开发利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实地踏查结合查阅相关文献对双柏鄂嘉镇大型真菌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多样性。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大型真菌39种,隶属于2门4纲9目21科25属,其中,子囊菌仅1科1属1种,担子菌18科24属38种;≥4种的优势科有3个,占总科数的14.29%;≥3种的优势属4个,占总属数的16.00%;按生态类型可为木生真菌、土生真菌和外生菌根真菌3类,木生真菌11种,占总数28.21%,土生真菌4种,占总数10.26%,外生菌根真菌24种,占总数61.54%;按利用价值分为食用、药用及毒菌3类,食用菌18种,药用菌12种,毒菌7种,其中食药兼用菌7种,未知种9种。该区域具有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具有重要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