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水稻愈伤组织生长速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水稻愈伤组织生长速率的研究,发现水稻愈伤组织生长速率因培养条件的不同和外质体的不同有很大差异,培养温度对愈伤组织生长速率影响较大,较小的温度降低可以使水稻愈伤组织生长速率降低很多,水稻愈伤组织生长速率与连续继代培养时是否改变2,4-D浓度有一定关系,一般表现为在较低温度下改变2,4-D浓度进行继代,可以促进水稻愈伤组织生长;在较高温度下改变2,4-D浓度进行继代,对水稻愈伤组织生长速率影响不大。在23~25℃培养条件下,“中花11”水稻花药培养的单倍体愈伤组织,比其成熟胚诱导的二倍体愈伤组织生长速率快一倍左右。继代时的初始接种量的多少对水稻愈伤组织生长速率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2.
李萍  陈荣秀  李文兰 《种子》2024,(3):137-142
为促进粉防己的资源保护和利用,以茎段和愈伤组织为材料建立植物组织培养体系,并利用愈伤组织细胞进行悬浮培养。结果表明,以茎段为外植体直接分化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2 mg/L,60 d不定芽诱导率为100%,单个外植体分化不定芽数16个,90 d时分化数可达28个,该配方同时适用于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不定芽生根以培养基MS+IAA 0.2 mg/L为佳,30 d的生根率达92.5%,平均主根长7.78 cm,炼苗移栽15 d的成活率达88.00%;利用愈伤组织细胞进行悬浮培养,可在较短的培养周期获得可观的生物积累量,干培养物提取液生物碱定性检测为阳性。  相似文献   

3.
提高水稻愈伤组织再生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周玲艳  秦华明  谢俊平  黄天华 《种子》2006,25(7):28-31,35
以长时间继代的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研究激素配比、继代方式、干燥处理和添加物对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化培养基中加3 mg/L BA对分化有利;继代培养基中加入3 mg/L ABA,以麦芽糖代替蔗糖,或以甘露醇代替部分蔗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愈伤组织状态,提高分化率;干燥处理能明显提高愈伤组织分化率;分化培养中添加一定浓度的AgNO3和CuSO4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  相似文献   

4.
药用植物刺五加组织培养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farms)]的根及根茎。含有各种刺五加甙。近年来新的研究进展表明:刺五加能有效地抗肿瘤、抗疲劳、抗衰老,并对心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还能提高免疫力,是极其珍贵的药物资源。就目前临床供药而言,主要从刺五加根和茎中提取。资源消耗与日俱增,已使刺五加植物濒临灭绝的危险,为实现其永续利用,建立组织培养技术能在短期内繁殖大量苗木,对保护这一珍稀植物物种和合理开发利用这一药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用刺五加的叶片、茎尖、当年生根为材料,研究了激素对刺五加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不定芽发生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激素配比对刺五加愈伤组织的分化和诱导生根有很大影响。刺五加组织培养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为BZ+NAA3.0+6-BA2.0,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BZ+IBA0.2。刺五加愈伤组织再分化能力主要受外植体类型及愈伤组织继代保存时间的长短影响。来源于叶片的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最强,愈伤组织经30d继代培养后,愈伤组织分化率达73.62%,再生芽分化系数为7.5,并随愈伤组织继代保存时间的延长,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筛选适宜花生上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建立并优化花生上胚轴愈伤组织诱导体系。实验选用不同类型的花生品种,以上胚轴为外植体,在添加有3~6 mg/L Pic和5~10 mg/L 2,4-D的MS-B5诱导培养基上对上胚轴愈伤组织诱导。比较不同预培养时间的愈伤组织诱导差异,不同基因型诱导差异以及不同激素配比诱导差异,结果表明,预培养0天的珍珠豆型花生‘白沙1016’诱导率最高,确定MS+B5+Pic 3 mg/L为最适宜诱导培养基,MS+Pic 3 mg/L+Gln 1 g/L为继代培养基。该体系适宜本试验中多数花生品种的愈伤诱导,并可进行多次继代培养得到重复性体胚发生培养物。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岩桐离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岩桐(Sinningina speciosa)无菌试管苗为试材,进行了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试管苗继代增殖培养和试管苗生根培养的对比实验,以求筛选出离体培养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及其配比。结果表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BA1.0mg/L+2.4-D0.1mg/L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生成,而MS+BA1.0mg/L+NAA0.1mg/L最有利于不定芽生成;试管苗继代增殖最佳组合为:MS+BA2.0mg/L+NAA0.5mg/L;生根培养最佳配比为:1/2MS+NAA1.0mg/L+IBA0.5mg/L。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洋葱愈伤诱导体系建立问题,对洋葱种子幼苗、鳞茎盘、幼嫩花序不同组织进行愈伤诱导,同时对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和发芽诱导筛选。结果表明,12份洋葱种子材料未诱导出愈伤组织,12份洋葱球的鳞茎盘只有‘早春黄3号(不育系)’诱导出愈伤组织;22份洋葱花序在黑暗条件进行愈伤诱导,诱导率为100%,说明洋葱不同组织对愈伤的诱导发生存在差异,洋葱幼嫩花序培养基诱导率100%,说明洋葱最佳诱导愈伤的组织为幼嫩花序。对不同材料愈伤进行继代培养,‘早春黄3号(不育系)’和‘黄金大玉葱’愈伤生长最快;利用液体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能够快速、高效扩繁愈伤组织。选用27份不同梯度组合的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进行出苗诱导,在光照条件下,开始会有绿色组织形成,全部诱导出根,均未诱导出苗。石蜡切片观察外植体诱导愈伤和继代培养愈伤无差异,再生培养基诱导后有根形态形成。说明不同成分的培养基诱导洋葱愈伤组织,其内部促进生根的激素增加,导致根的诱导发生。通用型洋葱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为不同基因型的洋葱诱导出苗、生根奠定材料基础,对洋葱基因编辑等技术应用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优良白魔芋新品种——大青秆不同组织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试验结果表明:以叶柄为外植体,污染率低,愈伤诱导率达85.71%,继代培养中以MS+BA2mg/L+NAA0.01mg/L作为芽分化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将芽转接到MS+NAA0.5mg/L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9.
为完善及优化桃叶卫矛组培繁殖再生体系,解决以腋芽萌发为再生途径进行组培增殖时增殖系数小的问题,以桃叶卫矛幼嫩茎段为材料,分别用20%的次氯酸钠和0.10%的升汞进行消毒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8、10、12 min获取其消毒最佳方案;以桃叶卫矛茎段为材料,通过调节6-BA和NAA浓度,诱导桃叶卫矛茎段产生愈伤组织;以桃叶卫矛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6-BA和NAA正交试验诱导产生不定芽;以桃叶卫矛不定芽为材料,调节6-BA和NAA浓度,提高继代增殖系数;以桃叶卫矛继代增殖苗为材料,调节IBA和NAA浓度,获取桃叶卫矛生根苗。研究结果表明:(1)桃叶卫矛幼嫩茎段消毒最佳方案为20%的次氯酸钠处理12 min,污染率2%;(2)茎段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0 mg/L 6-BA+ 0.10 mg/L NAA,诱导率80.00%;(3)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0.5 mg/L 6-BA+ 0.10 mg/L NAA,诱导率91.11%;(4)继代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 1.0 mg/L 6-BA+ 0.10 mg/L NAA,增殖系数6;(5)生根培养最佳培养基为1/2MS+ IBA 0.3 mg/L,生根条数平均为5条。本研究利用桃叶卫矛无芽茎段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将继代增殖系数提高至6,且完成了桃叶卫矛组培再生体系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影响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植株再生频率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高三基  陈如凯  马宏敏 《作物学报》2004,30(12):1254-1258
以优良籼稻品种的成熟胚为材料,探讨不同浓度ABA、愈伤组织继代次数、培养时间以及干燥处理等因素对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分化培养基上添加3.0~5.0 mg/L ABA对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及胚状体发生,提高植株再生能力有显著作用。(2)继代3次、培养20~30 d的成熟胚愈伤组织,质量较好,分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甘草的药用成分和保护甘草野生资源,利用发根农杆菌ATCC15834、A4 侵染乌拉尔甘草幼苗、子叶、下胚轴,获得毛状根,建立了乌拉尔甘草毛状根培养系统,经PCR和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在248 bp 有rolA 基因,在490 bp 有rolC 基因,证实发根农杆菌基因片段在甘草毛状根的基因组中整合并得到表达,其中无菌实生苗毛状根诱导率达79.5%,毛状根分枝较多,生长速度快,在不添加激素的1/2MS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明显,培养25 天后,鲜重平均增殖达19.13 倍,乌拉尔甘草毛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利用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培养甘草药用活性成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种皮颜色对乌拉尔甘草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乌拉尔甘草种子中存在着颜色的差异,可以分为绿籽与黑籽。为了确定不同颜色甘草种子的使用价值,为乌拉尔甘草的清选分级及选购提供参考,比较了绿籽与黑籽的千粒重、种子直径、电导率、发芽率、硬实率、活力指数、ATP、TTC及种子带菌情况的差异,结果表明,绿籽的硬实率、发芽率、活力指数、ATP活力、TTC活力等均显著高于黑籽,内外部带菌种子比率、电导率则显著低于黑籽,说明绿籽质量要明显高于黑籽。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对甘草种子发芽与子叶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对甘草种子发芽与子叶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Cl浓度低于100mmol/L时,甘草种子的发芽正常;在NaCl浓度达到200 mmol/L时,种子发芽受到显著抑制.子叶内活性氧、SOD、POD、可溶性蛋白和膜透性都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甘草的抗逆性可能与上述酶活性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对桃褐腐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药抑菌活性物质,采用三次浸渍提取法对中草药进行提取,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单位面积产孢量计算法和凹玻片悬低法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再经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抑菌活性物质对桃褐腐菌的形态、结构的破坏作用,得出结果:黄芩、甘草和威灵仙的4种溶剂提取物对桃褐腐病菌(M. fructicol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芩丙酮提取物和黄芩80%乙醇提取物的抑制作用较强,抑菌率达到80%以上,对菌丝细胞有明显的破坏作用,且能够抑制分生孢子的产生与萌发;同时对供试的16种植物病原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抑菌谱较广。说明黄芩丙酮和黄芩80%的乙醇提取液中均含有抗菌成分。  相似文献   

15.
高睿  韩亚楠  张志政  马淼 《种子》2017,(10):25-30
采用0(ck),100,200,300 Gy 4个梯度60 Co-γ辐照剂量对乌拉尔甘草种子进行辐照,用0(ck),80,160,240,320,400 mmol/L 6个梯度Na2 SO4盐溶液对乌拉尔甘草幼苗生长阶段进行盐胁迫处理.通过对幼苗株高、生物量、根系形态学参数(总根长、表面积以及体积)等植物生长指标和丙二醛、脯氨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探查60 Co-γ辐照对Na2 SO4盐胁迫下乌拉尔甘草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低浓度Na2 SO4胁迫下,乌拉尔甘草的株高、生物量和根长呈不同程度的增加;整个盐胁迫过程中,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00 Gy剂量的60 Co-γ辐照可以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幼苗在80,160,240,320,400 mmol/L等5个Na2 SO4浓度梯度盐溶液中的耐盐性,使其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甘草幼苗生长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研究了不同盐浓度(0,50,100,200 mmol/L)条件下甘草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各项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甘草幼苗根长变化最小,株高、鲜重和干重呈下降趋势,但低盐浓度(50,100 mmol/L)之间差异不明显;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在低盐浓度下显著上升,在高盐浓度(200 mmol/L)下显著下降;电导率和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以及POD和CAT都随盐浓度升高而上升,而SOD和ASP在低盐浓度下上升,在高盐浓度下下降。甘草幼苗的耐盐上限为100~200 mmol/L。  相似文献   

17.
桃儿七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建立一种桃儿七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体系,筛选出最佳诱导培养基和最适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6-BA、2,4-D和TDZ 3个因素及其组合对桃儿七成熟叶片、叶柄和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外植体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44.3%,其次是叶柄,达24.7%,茎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8.1%,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TDZ 0.1 mg/L+2,4-D 1.5mg/L,细胞分裂素6-BA和TDZ联合使用有利于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并改善愈伤组织质地。与茎段和叶片所得愈伤组织相比,以叶柄为外植体获得的愈伤组织质地较疏松,呈明显的黄绿色颗粒状,更适合进一步细胞培养和诱导分化。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高效的桃儿七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体系,为桃儿七体细胞胚的培养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华北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球果种子难以区分的问题,明确落叶松在合子胚形成后,球果特性变化,确定球果种子的各种特性和落叶松胚性愈伤诱导率的相关性关系,找到华北和日本落叶松诱导体细胞胚的最佳取材时期,以华北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球果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发育时期的2种落叶松球果纵径、球果横径、球果纵横径比、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子纵横径比和合子胚长7个表型指标的差异。同时,进行不同发育时期2种落叶松合子胚的胚性愈伤诱导试验,并对各指标分析相关性。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球果横径和种子横径在不同发育阶段一直大于日本落叶松。在各个时期的落叶松球果和种子的纵横径比,日本落叶松均显著高于华北落叶松。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每个时期的华北落叶松胚性愈伤诱导率都大于日本落叶松的胚性愈伤诱导率,在7月27日采集的华北落叶松获得了最高的胚性愈伤诱导率,为78.89%。由相关性分析可知,落叶松胚性愈伤诱导率与球果横径呈显著的正相关。研究为今后大力发展落叶松的体细胞胚诱导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数据,为中国落叶松优良无性系快速繁殖、遗传改良以及人工种子生产等方面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对甘草离体培养物中总黄酮提取和测定工艺进行优化,以建立在室内筛选高产细胞系和试管苗株系的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对提取液、浸泡时间、提取温度等进行优化;【结果】将样品以75%甲醇浸泡6h后在32℃下超声提取两次,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加样回收率为95.3%~101.4%,相对标准偏差为1.61%。测得甘草初代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含量为0.0012%~0.05%,子叶愈伤组织调控后含量高达0.08%,试管苗中总黄酮含量为1.04%~1.31%,移栽后高达4.5%。【结论】此工艺准确度较高、稳定性好、简便可行,为优良细胞系的筛选和试管苗的早期鉴定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0.
左忠  张清云  李明  刘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5):153-158
为有效改善多年生人工栽培甘草地表生长环境,降低成本投入,提高甘草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以播种机地表耖土、推土机地表耖土、刀具地表耖土等机械中耕为试验处理,以大田未挠动处理为对照,对比分析不同处理对甘草农田土壤水分、紧实度、地表根系呼吸、植株光合能力,以及机械中耕后对甘草株高、产量等主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机地表耖土和刀具地表耖土均可适度改善甘草农田土壤环境、增加产量,特别是播种机地表耖土处理增产7.43%,应结合早春田间追肥、机械除草等在5月中下旬进行,推土机地表松土作业对田间甘草苗破坏严重,不提倡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