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水杨酸浸种对紫羊茅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0.25、0.5、1.0、2.0、4.0 mmol/L五种浓度的水杨酸(salicylic aid,SA)浸泡处理冷季型草坪草紫羊茅(Featua fubra L.)种子,测定了经过4 ℃低温胁迫48h后紫羊茅体内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渗出率。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水杨酸能够增加紫羊茅叶片脯氨酸含量,减缓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降低电解质渗出率,有助于提高紫羊茅抗冷能力。  相似文献   

2.
喷施水杨酸缓解镉对黑麦草毒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水杨酸缓解重金属镉对黑麦草的毒害作用,采用盆栽模拟方法测定喷施外源水杨酸后在镉胁迫处理下黑麦草的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喷施100、200和300 mg/L 3种浓度水杨酸对镉胁迫下黑麦草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够提高黑麦草叶片中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其中200 mg/L浓度水杨酸对脯氨酸的提高作用显著高于其他浓度;喷施水杨酸也能够显著提高SOD、POD、CAT等多种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各浓度之间作用程度差异不显著,200和300 mg/L浓度的作用更大一些。上述生理指标的测定说明喷施水杨酸可以缓解镉对黑麦草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耐荫性不同的冷季型草坪草匍匐紫羊茅派尼(Festuca rubra Pernille)、草地早熟禾肯塔基(Poa pratensis Kentucky) 、匍匐翦股颖摄政王(Agrostis Regent)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稀效唑(Uniconazole,S3307)对3种遮荫草坪草生理及生长变化的长期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经过稀效唑处理,3种草坪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植株株高变低,叶片变宽、变厚,不同耐荫性草坪草的耐荫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最适的处理浓度范围100mg/L~200mg/L。这在生产实际中有重要应用价值,特别对提高受遮荫胁迫的草坪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稀土元素镧对脐橙叶片渗透调节的影响,本研究以2年生‘纽荷尔’脐橙为试验材料,采用0 mg/L(CK)、50 mg/L、150 mg/L和300 mg/L硝酸镧溶液喷施脐橙叶片,分别于喷施后0、2、4、8、12、24 h采集植株中上部当年生嫩叶,测定渗透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与游离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间,脐橙叶片(CK)可溶性蛋白含量积累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积累持续降低;喷施不同浓度硝酸镧溶液后,脐橙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积累趋势发生改变。当喷施50 mg/L和150 mg/L的硝酸镧时,可同时促进脐橙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与游离脯氨酸含量的积累;当浓度提高到300 mg/L时,叶片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积累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但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积累明显受到抑制。由此可见,喷施硝酸镧后,脐橙叶片通过主动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与游离脯氨酸来适应和调节细胞渗透胁迫;由于渗透物质种类的不同,导致促进其含量积累的适宜浓度存在差异,其中适宜可溶性蛋白含量积累的浓度为≤150 mg/L;适宜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积累的浓度为≥300 mg/L。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稀土元素对脐橙渗透物质影响的作用机理及生理代谢的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污泥浸提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稀土镧对黑麦草和高羊茅浸种,研究了污泥浸提液和稀土镧对2种草坪草种子萌发及其初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浸提液与不同浓度稀土镧混合浸种对黑麦草和高羊茅的萌发和初期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从种子萌发来看,200 mg/L镧+污泥浸提液处理下,黑麦草种子活力指数最高,较对照增加了71.4%,而高羊茅在100 mg/L镧+污泥浸提液处理下最高.稀土镧+污泥浸提液处理能显著促进2种草坪草幼苗株高生长,与对照相比,200 mg/L镧+污泥浸提液处理在播种后第5天黑麦草和高羊茅的株高分别增加了33.4%和24.7%.黑麦草和高羊茅的地上干重分别在300 mg/L镧+污泥浸提液处理和200 mg/L镧+污泥浸提液处理下达到最大.从叶绿素含量来看,300 mg/L镧+污泥浸提液处理下最高,黑麦草的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高出对照20.6%和18.4%,而高羊茅分别比对照高43.7%和34.4%.  相似文献   

6.
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甘蔗苗期抗寒性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验材料,采用0.5 mmol/L水杨酸(SA)喷施苗期甘蔗叶片,于7℃进行低温胁迫,研究水杨酸对甘蔗苗期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降低了受低温胁迫的甘蔗苗期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减缓了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认为喷施一定浓度的SA可缓解低温对甘蔗幼苗的损伤,进而可提高甘蔗苗期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7.
用0.1mg/L,1 mg/L, 10 mg/L,100 mg/L, 1000 mg/L 五种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浸种处理木槿种子,研究SA对木槿种子萌发及幼苗抗低温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10mg/L和0.1mg/LSA处理分别对木槿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所提高,其余浓度则有抑制作用;SA处理后幼苗在2℃低温条件下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提高,丙二醛(MDA)降低,说明SA处理可增强木槿幼苗的抗低温能力,且以10 mg/L ~100mg/L的处理效果较好。关键词:水杨酸(SA);木槿;种子萌发;幼苗;抗低温  相似文献   

8.
摘 要:为了解羊茅属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L.)、早熟禾属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黑麦草属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的耐盐性,以高羊茅(凌志、爱瑞三号、阳光宝贝)、草地早熟禾(纳苏,抢手股,优异)、多年生黑麦草(首相、焦点)共八个品种为材料,在不同浓度的NaCl水培营养液中对各种材料幼苗进行耐盐处理。实验表明:草地早熟禾的耐盐临界浓度为200 mmol/L,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的耐盐临界浓度为150 mmol/L;并确定8个品种的耐盐性的差异:枪手股最好,首相最差。同时,对其相关叶片显微结构:泡状细胞、维管束、表皮细胞、气孔器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由于具有与耐盐植物相近的结构而更能耐受较高的盐浓度。关键词:草坪草,耐盐差异,叶片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9.
摘要:试验以NaCl为胁迫因子,设置0 %、0.3 %、0.5 %、0.7 %、0.9 %、1.1%、1.3%、1.4%和1.5%九个盐浓度梯度,对奇台红豆草进行盐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发芽率、根长、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研究盐胁迫对红豆草的影响。试验数据显示: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红豆草的发芽率逐渐降低,根长逐渐缩短,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盐浓度在1.4%时,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达到最高。关键词:红豆草;盐胁迫;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抗倒酯在草坪草苗期的应用,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5种不同浓度抗倒酯浸种对多年生黑麦草‘Derbby’的出苗率、幼苗生长及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150μL/L范围内抗倒酯浸种降低了出苗速度,但对最终出苗率无显著影响;50~200μL/L浸种处理抑制了叶片的伸长生长,降低了草层高度,减缓了幼苗的生长速度,同时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了坪观质量。100、150、200μL/L的抗倒酯处理降低了叶片丙二醛的含量,使幼苗叶片保护酶系统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因此,抗倒酯浸种提升了多年生黑麦草苗期草坪质量及幼苗植株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侵染后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的生理响应,以2个对褐斑病抗性不同的草地早熟禾品种‘午夜’和‘蓝孔雀’为材料,在接种立枯丝核菌后,统计了草坪草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并测定分析不同时间点草坪草叶片内的相对电导率值、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接种前相比,接种后的草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病情指数、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都显著增大,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其中,易感病品种‘蓝孔雀’的病情指数、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的增幅均高于抗病品种‘午夜’,而且前者叶绿素含量的降幅也大于后者。相关分析表明,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与病情指数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与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钙诱导黄瓜幼苗耐盐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芳  郭军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346-349
本试验以黄瓜为试材,研究了在100 mmol•L-1NaCl胁迫下,添加外源钙对黄瓜幼苗耐盐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生物量显著下降,叶绿素含量和保护酶活性显著降低,同时脂质过氧化指标MDA含量显著增加,幼苗生长受抑制;添加外源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害,表现为植株生物量增加,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下降,同时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上升,渗透调节能力增强,不同钙处理水平,效果有差异,以40 mmol•L-1 CaCl2处理效果最好,说明外源钙可缓解盐害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诱导其耐盐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转rd29A基因国槐株系及其受体亲本植株为材料,在NaCl胁迫下,分别在处理后不同时间测定了耐盐生理指标。结果表明: 在0.6%NaCl胁迫下,国槐植株内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都随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受体亲本植株材料相比,转基因株系的可溶性糖、和细胞膜稳定提高,丙二醛、脯氨酸含量降低。说明转rd29A基因的国槐植株耐盐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外源物质处理对辣椒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辣椒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喷施不同浓度亚精胺、壳聚糖、水杨酸、CaCl2、甜菜碱溶液,采用昼温/夜温为10℃/5℃低温胁迫5天后进行相对电导率、冷害指数、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探讨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的影响及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物质可以显著降低辣椒幼苗低温胁迫后的相对电导率、冷害指数和MDA的积累量,提高可溶性糖、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对提高辣椒幼苗抗冷性有积极作用。亚精胺、壳聚糖、水杨酸、CaCl2、甜菜碱提高辣椒幼苗抗冷性的最佳诱导浓度分别为0.5 mmol/L、50 mg/L、2 mmol/L、10 mmol/L、10 mmol/L。  相似文献   

15.
白刺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白刺幼苗抗旱特性的生理学机制,期望为干旱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实验采用盆栽,用控制浇水的方法对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梯度上对白刺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超氧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白刺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时上升,在重度干旱胁迫时显著下降;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膜透性上升,丙二醛含量和超氧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增加。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SOD、POD、CAT 3个酶能配合协同作用,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减少水分胁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甜菜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甜菜幼苗在干旱逆境耐受过程中的应答机制,本研究以‘780016B/12优’为目的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浓度(3%、6%,9%以及15%)的PEG6000干旱胁迫来处理甜菜幼苗,并进行恢复生长,来衡量不同干旱胁迫处理间甜菜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和目的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逆境胁迫24 h后,随着干旱强度的增加,甜菜幼苗植株的皱缩和萎蔫程度也逐渐严重,并伴随着叶片相对含水量(3.48%~15.86%)以及叶绿素含量(5.60~13.06)的下降;而体内的丙二醛和脯氨酸却大量累积,其中以15% PEG增加的尤为明显,分别高达48.23 μmol/L和201.37 μmol/L左右。逆境恢复后,3% PEG处理的甜菜幼苗的相对含水量(96.94%)、丙二醛含量(17.22 μmol/L)以及植株形态基本恢复到了正常水平;而高浓度PEG胁迫复性后,9% PEG处理的植株的相对含水量虽然恢复了8.48%左右,但丙二醛含量仍旧相对含量高达36.46 μmol/L;而脯氨酸在各组处理中,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qPCR分析表明,干旱胁迫诱导BvGS基因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诱导表达,分别是处理前的3.85、4.45、5.81、8.20倍左右,即使恢复生长,植株中该基因的表达量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旧维持在较高水平。因此,可以推测,甜菜幼苗通过调整细胞水势、氧化还原水平、光合作用以及渗透代谢平衡来适应干旱胁迫所带来的失水和质膜过氧化等不良反应,并有可能通过谷胱甘肽的合成来解毒由干旱逆境所带来的氧化伤害。  相似文献   

17.
铅胁迫对3种豆类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梯度铅污染对3种豆类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了解3种豆类作物之间对Pb抗性的比较,通过温室盆栽实验,测定6种Pb2+处理浓度(0 mg/kg、100 mg/kg、500 mg/kg、1000 mg/kg、2000 mg/kg和3000 mg/kg)下3种豆类作物豌豆(Pisu sativum L.)、麦黑豆(Glycinemax (L.) merr.)和黑芸豆(Phaseolus vulgaris L.)的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Pb2+(≤1000 mg/kg)对3种作物的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Pb2+(2000 mg/kg和3000 mg/kg)对麦黑豆的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及豌豆的叶绿素a含量有抑制作用,对黑芸豆的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及豌豆的总叶绿素含量则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黑芸豆的叶绿素b含量在100~3000 mg/kg Pb浓度下有促进作用,而豌豆和麦黑豆的叶绿素b含量在一定浓度(1000 mg/kg和100 mg/kg)下有促进作/用;麦黑豆叶绿素a/b值在100~3000 mg/kg Pb浓度胁迫下没有明显变化。3种作物脯氨酸含量与土壤中铅含量呈显著相关,随Pb2+浓度的升高,麦黑豆的脯氨酸含量增高,黑芸豆的脯氨酸含量降低。3种作物的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在6种Pb2+处理浓度下有显著差异性(P<0.05)。  相似文献   

18.
外源硫化氢对盐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盐胁迫下外源硫化氢(H2S)对加工番茄幼苗的缓解作用,以耐盐性不同的2个加工番茄KT-7和KT-32为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20,50,100,150μmol/L)的H2S供体硫氢化钠(Na HS)对250 mmol/L Na Cl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生物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游离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质过氧化水平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 HS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盐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的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物酶(SOD、POD、CAT)活性,而降低了电解质渗出率和丙二醛含量,其中以50μmol/L的Na HS处理效果最佳,与单独盐胁迫处理相比50μmol/L的Na HS使KT-7的生物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SOD活性分别增加30.8%~66.7%,61.8%,56.3%,57.0%,9.1%,而使电解质渗出率和丙二醛含量分别下降15.0个百分点和23.7%;使KT-32的生物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SOD活性,分别增加24.0%~96.4%,49.8%,52.0%,46.7%,10.2%,而使电解质渗出率和丙二醛含量分别下降12个百分点和24.2%。综上,外源H2S处理通过提高幼苗的抗氧化水平,减少盐胁迫对加工番茄幼苗造成的氧化损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加工番茄幼苗对盐胁迫的适应能力。为进一步探索H2S缓解加工番茄盐胁迫的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硅作用下镉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对镉污染区域的小麦增施硅肥提供理论依据,明确在添加不同浓度硅的作用下,镉对小麦生理生化各个指标的影响,通过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在不同加硅量作用下,镉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系统活性(SOD、POD、CAT)、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硅量(30,60,90 mg/L)作用下,小麦幼苗的叶绿素a含量显著升高,分别为74.35%、100.00%和116.75%,叶绿素b分别升高了64.71%、48.53%和83.82%,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分别为5.41%、14.68%和21.80%,SOD活性显著升高,分别为269.98%、222.46%和139.24%,MDA的含量则显著降低,分别为26.79%、34.82%和42.86%,说明硅缓解了镉毒害对小麦幼苗的影响;在加硅量(120,150 mg/L)作用下,虽然小麦幼苗叶绿素b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叶绿素a显著提高了47.64%和38.74%、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了18.28%和3.48%,MDA的含量显著降低了32.14%和30.36%,依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镉毒害对小麦幼苗的影响;在加硅量180 mg/L作用下,虽然小麦幼苗MDA含量有所降低,但是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结论:浓度低于150 mg/L的加硅量作用下可以缓解镉对小麦幼苗的毒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