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冬季大棚鸡腿菇套种番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腿菇属于中温型土生大型真菌,因其营养价值高、风味好而走俏市场,栽培面积日益扩大。为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根据鸡腿菇不覆土不出菇及冬季栽培番茄效益高的特点,我们进行了大棚鸡腿菇和番茄套种,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2.
为丰富蔬菜品种,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增加草莓日光温室复种指数,实现增产增收,通过推广应用草莓套种鸡腿菇栽培技术,每栋标准温室可采收鸡腿菇1000kg,较普通草莓日光温室可增收1.5万~2.0万元,折合每667m2鸡腿菇产量和效益分别为2000kg和3万~4万元,同时平均每667m2草莓总产量和效益分别达到4000kg和6万~8万元,日光温室草莓套种鸡腿菇每667m2总收益可达9万~12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现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草莓育苗及定植、鸡腿菇菌棒制作及覆土栽培、套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日光温室草莓套种鸡腿菇栽培技术,以供同类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日光温室菇菜间套作栽培模式进行的优化研究,提出了越冬茬黄瓜(或番茄)行间套种鸡腿菇(或双孢蘑菇)、丝瓜、扁豆套种草菇(或高温蘑菇)、秋冬季温室后坡堆叠式栽培平菇、黄瓜-黄背木耳-草菇轮作栽培、豇豆-鸡腿菇-鸡腿菇轮作栽培5种模式,可使日光温室生产效益提高到150%.  相似文献   

4.
间作套种在时空上可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为农民实现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菇耳类高等真菌纳入粮菜作物立体种植,取得了单位面积菇耳粮菜的综合丰收效益。本研究综述了鸡腿菇间作套种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林下套作鸡腿菇模式、玉米-鸡腿菇、果树-鸡腿菇、蔬菜-鸡腿菇等套作类型,指出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并对鸡腿菇套作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鸡腿菇间套作种植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鸡腿栽培覆土材料、覆土厚度、出菇方式试验结果表明:豫北农田沙壤土添加一定比例的平菇菌糠较沙壤土更适宜作为鸡腿菇覆土材料;覆土厚度2~3 cm时,鸡腿菇产量最高;不脱袋半袋立式栽培,接种端面朝上覆土这种栽培方式更适宜。  相似文献   

6.
一、茬口安排水果玉米7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上旬开始采收。鸡腿菇在7-8月份装袋接种,9月中下旬在玉米宽行间预留的栽培槽内,将发好菌的鸡腿菇菌袋放在槽内,脱袋覆土,9月下旬至11月下旬出菇。二、模式栽培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7.
王东明  冯福娟 《食用菌》2007,29(6):40-41
通过鸡腿菇菌袋室内越冬、吸水树脂保湿培养、海绵保湿培养,发现鸡腿菇不覆土也能出菇,认为土壤微生物不是鸡腿菇出菇的关键因素,而适宜的含水量和湿度条件则是鸡腿菇出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不同覆土材料对鸡腿菇出菇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不同覆土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的测定,分析了不同种类覆土材料对鸡腿菇出菇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和营养成分较高的覆土材料——腐叶土有利于鸡腿菇产质量的提高,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覆扇叶土的覆土层的电导率呈上升趋势而pH值呈下降趋势较其它两种覆土材料明显。  相似文献   

9.
鸡腿菇覆土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该研究就不同的覆土材料和覆土厚度对鸡腿菇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鸡腿菇在试验的各种覆土材料和覆土厚度上都能生长发育,但以处理④为最好,生长速度最快,产量最高,菇体饱满、丛大,且无杂菌感染;其次是⑥、③和⑤;再次是②和①;以⑧和⑦为最差。  相似文献   

10.
试验不同覆土材料对鸡腿菇菌丝生长发育、子实体性状、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2(菜园土50%+腐叶土50%)栽培的鸡腿菇的菌丝浓密、粗壮、洁白;菌丝从覆土到现原基所需要的时间较短;菌柄直径、菌柄长度及菌盖纵横径较为一致整齐,子实体的长势好、产量较高且子实体的营养含量高.处理4(菜园土70%+松针30%)小区产量最高,并与其他处理达极显著差异;处理2与处理1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处理2是栽培鸡腿菇的理想覆土材料.  相似文献   

11.
对供试的三株鸡腿菇菌株的碳源、氮源、酸碱度、温度、空气、覆土要求进行了研究比较,分别选择出最适宜各菌株菌丝生长的碳源、氮源和酸碱度;设定了不同的温度,确定出CC944和特白36属于中温型菌株,野生鸡腿菇菌株属于偏高温型菌株,同时确定出对适宜的空气和覆土材料等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鸡腿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食药兼用的菌类,具有清心养肺、降血压降血糖的功效,深受人们喜爱。鸡腿菇生长力很强,在我国各地得到广泛种植。近年来菇农利用葡萄园空地种植鸡腿菇,充分利用物种间的优势互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生产季节安排以大连地区为例:葡萄园套种鸡腿菇多安排在  相似文献   

13.
贾小宁  郭立忠 《食用菌》2010,32(4):48-49
试验以山东地区丰富的玉米芯、玉米秸、小麦秸为主料,通过出菇管理、增温措施利用塑料大棚进行袋式栽培鸡腿菇,提高了秸秆栽培鸡腿菇的生物转化率和经济效益。试验表明玉米芯为较佳的栽培鸡腿菇原料,生物学转化率达到120%,其次为玉米秸;立袋式覆土能够有效的抑制鸡爪菌的蔓延;利用增温措施在鸡腿菇淡季出菇,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鸡腿菇不同覆土厚度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米青山  杜纪格 《食用菌》2005,27(1):37-38
试验设置6个不同的覆土厚度栽培鸡腿菇,结果表明,覆土厚度3~6cm,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和覆土厚度1~2cm的产量差异显著,其中覆土厚度4~5cm的和覆土厚度1~2cm的产量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鸡腿菇栽培新技术姚光贵谭延惠曾先富周光德(四川成都市第一农科所610072)梁俊(南坪县农牧局常规的鸡腿菇人工栽培技术,菌丝培养满袋之后,即刻脱袋覆土栽培。此法栽培灵活性差,占地量大,费工、费时,给大规模生产带来一定局限性。为了促进鸡腿菇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鸡爪菌的生长特点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保全 《食用菌》2001,23(3):34-35
鸡爪菌学名叉状炭角菌XylariafurcataFr ),是鸡腿菇栽培过程中的重要病害,轻者减产 3 0 %~50 %,重者甚至绝收。笔者结合几年来防治该病的实践,谈谈鸡爪菌的生长特点及防治策略。1 鸡爪菌生长特点  鸡腿菇在菌丝体生长阶段,不感染此菌,覆土后,菌丝长入覆土层,若遇到鸡爪菌的菌丝,二者很容易结合,变态扭结在一起。鸡爪菌有很强的寄生能力,尤如菟丝子一般,一旦与鸡腿菇的菌丝结合,便吸食它的营养极快生长,由覆土层进入培养料,很快便寄生在更多的鸡腿菇菌丝体上。受感染菌棒,菌丝变细发暗,逐渐变糠,停止…  相似文献   

17.
甘蔗渣栽培鸡腿菇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渣为主要原料进行鸡腿菇熟料脱袋覆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蔗渣基质中适当添加米糠、玉米粉、木屑等辅助材料时,鸡腿菇生物转化率可达72.3%;甘蔗渣培养料和棉子壳培养料种植鸡腿菇,两者的经济效益相近或前者略高。因此,该技术在蔗区推广可行。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事防空洞栽培鸡腿菇多年,采用袋料直接覆土栽培法,已获成功,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1茬口安排 水果玉米在7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上旬开始采收。鸡腿菇在7—8月份装袋接种,9月中下旬在玉米宽行间预留的栽培槽内,将发好菌的鸡腿菇菌袋放在槽内,脱袋覆土,9月下旬-11月下旬出菇。  相似文献   

20.
<正>南瓜为喜温蔬菜,舟山市秋冬季市场供应大部分为储藏的老熟南瓜;鸡腿菇为珍稀食用菌,营养丰富,口味鲜美,近年来已逐渐为消费者所接受,且鸡腿菇为土生菌类,具有不覆土不出菇的特点。本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