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种植百喜草、保留自然生杂草和清耕(对照)3种小区处理,在自然条件下,分别于5月、7月和8月共选取3次典型降雨,测定成熟脐橙果园梯田里的水土流失面源污染情况。结果表明:产流和产沙量方面,种植百喜草保留自然生杂草对照;全氮、全磷和全钾流失量方面,总体上为种植百喜草保留自然生杂草对照;径流水样中重金属Ni、Cu、Cr、Zn、Pb、Cd和Hg流失方面,种植百喜草对照,保留自然生杂草与种植百喜草相近。种植百喜草、保留自然生杂草在拦蓄径流和泥沙、消减重金属污染以及减少氮磷钾流失方面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南方林下饲草作为一种新兴林下经济模式,实现了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林下饲草进行干燥压块不仅适于保存、运输及商品化,也利于保证干草的品质,提高林农的经济收入。通过三叶草与百喜草的压块影响因素及其压块后营养价值对比研究,得出了三叶草最优保压时间为60~90 s,百喜草最佳保压时间为80~100 s;在饲养价值上三叶草优于百喜草。  相似文献   

3.
<正>百喜草属禾本科,是多年生葡匐型草本植物。百喜草根系发达,分蘖率强,葡匐茎粗壮,节节生主根,固结土壤,发达的根系可延伸至地下1.3-2.0m。百喜草具有耐湿、耐旱、耐荫、耐寒、耐冲刷、耐盐碱、耐践踏的功能,是水土保持的首选植物。 百喜草适于丘陵山区,岗坡旱地,茶、桑、果园地面的覆盖,适于高速公路路肩、水利工程,可防止水土冲刷流失。还可用于工业园、观光地中作为草坪绿  相似文献   

4.
果园百喜草推广应用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种植百喜草,能改良土壤,减少水土流失,不同处理方式有显著差异,因此在果园早期种植百喜草,提高植被覆盖度。  相似文献   

5.
果园套种百喜草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概况百喜草(PasPalumnotatum)是禾本科雀稗属的一种多年生匍匐型植物,原产美洲,作为一种优良牧草被各地引种栽培。1993年我们将百喜草引种应用于果园。几年来试验表明,果树株行距较大,适合喜光性的百喜草生长;而且百喜草能为果园就近提供绿肥和覆盖材料,起到保持水土,抑制杂草,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果树生长发育的良好效果。2试验地自然条件与试验方法2.1试验地自然条件试验地设在江西省宜春地区,位于东经113”54’~116”27’,北纬27”33’~29“06’之间。年均温17.3C,年降水1617.7mm,土壤属酸性红壤,种植百喜草果园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南方林下经济产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绿色林产品、农副产品。通过研究南方林下饲用植物在加载阶段和保压阶段的蠕变特性,可以揭示林下饲草在受压时的变化规律。分析压缩力对保压阶段草物料蠕变特性的影响,可以得出产品密度的变化趋势。本文对不同压块压强及不同压块温度下的南方林下红薯藤与百喜草压缩蠕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M]|[N]流变模型能较好的拟合蠕变过程,利用Origin7.5进行拟合,拟合曲线与实验曲线的决定系数(R2)均在0.95以上,得到了不同压块压强和不同压块温度下红薯藤与百喜草的压缩蠕变本构方程。并进一步推导出了红薯藤与百喜草在一定应变条件下的松弛曲线。  相似文献   

7.
随着脐橙产业在江西南部的发展,大量低山丘陵地区被开发成为脐橙经济林地。由于缺乏相应的水土保持设施和有效的治理措施,地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问题凸显。本研究提出在脐橙经济林中套种百喜草,通过2a的套种,测定套种百喜草模式下脐橙经济林的土壤理化性质、肥力,分析脐橙树体生长量以及对汛期和旱期水土流失数据的测定与分析,旨在研究这一套种模式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套种百喜草对坡地脐橙经济林的水土保持及肥力保持具有明显效果,且不会影响树体的生长,是丘陵山地脐橙经济林水土保持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百喜草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其它3种暖季型草坪草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日平均光合速率百喜草>假俭草>普通狗牙根>中华结缕草。中华结缕草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其它3种暖季型草坪草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日平均蒸腾速率百喜草>普通狗牙根>假俭草>中华结缕草,"午休"现象不明显。不同生态因子对四种暖季型草坪草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9.
4种暖季型草坪草的抗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百喜草、假俭草、狗牙根和结缕草4种暖季型草坪草进行土壤持续干旱,测定叶片水分饱和亏、叶绿素、细胞膜相对透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并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狗牙根的水分饱和亏上升幅度最小,而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表明狗牙根的抗旱机制主要为保持体内高水势的御旱机制上;狗牙根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上升幅度也最小;运用隶属函数法得出百喜草、假俭草、狗牙根和结缕草的隶属函数值分别为:0.506、0.501、0.566和0.537,表明抗旱性强弱为狗牙根结缕草百喜草假俭草;在适合暖季型草坪草生长的干旱地区,狗牙根可以作为培植草坪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0.
7种暖季型草坪草抗旱性的评价及其生理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结缕草、马尼拉、百喜草、钝叶草、假俭草、地毯草与野牛草等暖季型草坪草进行了田间、室内盆栽抗旱性评价。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分步评价法采用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电导率、冠层温度4个指标比较抗旱性强弱,其顺序依次为:百喜草>野牛草>马尼拉=结缕草>假俭草>钝叶草>地毯草;室内盆栽干旱胁迫试验表明:7种草临界萎蔫点不尽相同,但平均日耗水量大小与萎蔫先后顺序较为一致,且与叶片蒸腾速率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百喜草、地毯草、结缕草3种草的平均日耗水量与蒸腾速率高于其他草种。结缕草、野牛草、马尼拉的保水力显著低于其他草种。这些结果表明:7种草坪草在水分胁迫下存在着不同抗旱机制,有着不同的水分维持能力,通过离体叶片能简单地比较出草坪草耗水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竹笋保鲜贮藏技术与方法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回顾了传统的熟笋和鲜笋保鲜贮藏技术,在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竹笋保鲜贮藏的各技术环节进行了划分,提出了解决保鲜贮藏的方法:应从有控制的采收入手,防止微生物侵染,降低生理活性,并形成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假俭草、地毯草、百喜草、矮生百慕达等5个暖季型草种的播种试验表明,温度是 暖季型草种发芽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低于一定温度(15℃),暖季型草种不 能发芽出苗,在一定温度范围内(15~30℃)范围内,温度愈高,发芽速度愈快;5个草种在堤内 外试验表明,脱壳矮生百慕达播种适应性性状表现最优,假俭草次之,百喜草高生长量大,不适 应护坡要求,地毯草适应性最差。  相似文献   

13.
低温胁迫下暖季型草坪草质膜透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狗牙根、中华结缕草、假俭草、百喜草4个草种为试验材料,用电导率测定其分别在5℃、0℃、-5℃、-10℃不同低温下12h、24h、36h、48h的电解质外渗率的变化,并对4个草种抗寒过程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各草种叶片电解质的外渗率呈S型曲线增加。中华结缕草电解质透出率变化缓慢,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假俭草抗寒性最弱。4种试材抗寒强弱顺序为:中华结缕草>狗牙根>百喜草>假俭草。  相似文献   

14.
蛋黄果果园覆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怒江坝7龄蛋黄果果园进行生草法(种植白喜草、铺地木兰)、覆草法(覆盖玉米秸秆、木豆枝叶)果园覆盖的田间试验,经过2004~2005年试验观察,结果表明果园覆盖处理在最干、热的5~6月,能明显降低果园空气和土壤温度,减小温差,提高相对湿度,生草处理的效应>覆草处理;提高和保持雨后土壤较高的含水量,覆草处理的效应>生草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肥力,覆草处理的效应>生草处理。而观测的环境因素变化,有利于蛋黄果在严重干、热季节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通过3a多试验,发现在母质化山场采用鱼鳞坑整地、栽植植物对减缓水土流失效果明显。该地适生植物有马尾松、枫香、白栎、短柄抱、满山红、野杏子、槛木、六月雪、菝葜、爬山虎、爬根草、五节芒、香根草,不适宜植物有葛藤、菊芋、桑橙、百喜草、紫花苜蓿。母质化土壤肥力极低,应定期增加土壤养分,才能充分发挥生物固土改土作用,减少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6.
When combining pine and cattle production on improved pastures, grazing may have to be delayed for several years until trees are large enough to resist injury. During this period forage would be lost unless harvested for hay. This study in south Georgia, USA, examined hay production during the first 3 years, cattle production during the next 3 years, and effects of this management system on survival and growth of slash pine(Pinus elliottii) planted in widely-spaced rows within the pastures. Pines were planted at 225 trees/ha in configurations of 3.0 x 14.6 or 4.9 x 9.1 m in pastures recently sprigged or seeded with Coastal bermudagrass (Cynodon dactylon) or Pensacola bahiagrass(Paspalum notatum). Pastures were fertilized annually and cut for hay four or five times each year. Wide-row spacings permitted haying operations, but tree rows and turning areas removed 5 to 8 percent of the area from production. However, hay yields and liveweight gains by yearling cattle were near normal for this locale. Slash pine planted in these fertilized pastures survived well, grew rapidly, and only a few trees were killed during haying operations. After 6 years, 83 percent of the trees survived and averaged 6.5 m in height and 13.2 cm in diameter. Cattle killed a few trees by rubbing during the 4th year. Wide-row spacing of pines permits harvesting forage for hay while waiting for the trees to become large enough to permit grazing. This approach to agroforestry produces annual returns to the landowner while awaiting maturity of the pines.  相似文献   

17.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有机C、N的定量动态变化是评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影响的重要内容。本文比较了研究地区种植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Flugge.)、桔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的四种土地利用方式对植物生物量和土壤有机C、N多年变化的影响。试验初期,四种土地利用方式的植物生物量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经过10年长期试验后,黑麦草和百喜草的累计生物量分别是桔树的3.68和3.75倍,马尾松的2.06和2.14倍。地下部生物量的差异更为明显,黑麦草和百喜草两种草类地下部累计生物量都较桔树和马尾松高10倍之多。这表明草类较之乔木更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C、N的含量。土壤有机C、N的含量变化主要发生在0.40cm土层。统计计算表明,10年期问,种植黑麦草和百喜草可使土壤有机C、N贮量每公顷分别约增加1.5吨和0.2吨,而种植桔树使土壤有机C、N贮量每公顷分别约减少1.2吨和0.02吨,种植马尾松使土壤有机C、N贮量每公顷分别约减少0.4吨和0.04吨。表4参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