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贵州省毕节市秋播蚕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贵州省毕节市对12个秋播蚕豆品种(系)进行了鉴定比较。结果表明,织金小青皮、成胡18号、成胡14号在毕节地区表现出显著的产量优势,其中织金小青皮折合产量3 753.75 kg/hm2,居12个参试组合的第1位;成胡18号折合产量3 438.44 kg/hm2,居第2位;成胡14号折合产量3 423.42 kg/hm2,居第3位。这3个品种适应在毕节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从外地引进的6个蚕豆新品种为材料,以1个本地蚕豆品种为对照,进行了品种产量比较研究试验,并对品种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与产量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通过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蚕豆品种成胡15号为最适合本地种植的新品种,可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推广,其次为成胡16号;蚕豆的产量主要由株高和荚粒数决定,育种上应注重选择株高和荚粒数这2个性状表现优异的材料,即可选育出高产豌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黔西北山区玉米超高密度种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毕单15号在毕节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设置了6个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毕节地区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8 370株/hm^2,单产达7 680.0kg/hm^2。  相似文献   

4.
不同栽培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为探求适宜毕节地区气候的早熟马铃薯栽植密度,通过对建立密度对产量影响的数学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毕节地区中薯3号早熟品种最合理的栽植密度为4 171~4 274株/666.67 m2。  相似文献   

5.
毕玉2号系毕节地区种子站用自选系苏110作母本,自选系毕106作父本育成的白粒紧凑型玉米杂交种,2000年11月通过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较强的耐旱耐瘠能力和品质优良等特点,适宜在毕节地区海拔1 800 m以下及其他气候相似地区的旱坡地及肥水条件好的坝地种植,目前正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海拔高度栽培脱毒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引进并筛选适合毕节地区不同生态气候特点的马铃薯新品种,对不同海拔高度栽培脱毒马铃薯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产量较高且外观感觉好、品质优良的品种有坝薯10号、大西洋、会-2,在3个海拔中产量均能达到19.5t/hm2以上,其中坝薯10号产量最高,为22.61t/hm2,较其他品种有明显优势,比较适合在毕节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7.
黔西北普通豌豆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黔西北普通豌豆试验,结果表明:草原25号、成豌8号、定豌2号适应毕节地区的气候条件,其中产量最高的是草原25号,为2 544 kg/hm2,草原224、定豌1号产量低,不适宜当地种植。  相似文献   

8.
毕粳 3 9号是毕节地区农科所采用多元复合杂交育成的粳稻新品种 ,于 2 0 0 0年 11月经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同步研究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播期 4月中旬 ;密度 3 1.15 5万~ 3 6.3 45万穴 /hm2 ;施尿素 2 3 6.5 5~ 2 88.4kg/hm2 ,底施比例 46.2 %~ 5 3 .85 %。  相似文献   

9.
邓培延  张丽君  吕海鹤  毛春霞 《农技服务》2011,28(6):735-737,747
为研究杂交玉米新品种贵单8号在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栽培模式下的优化配套技术、良种良法用于大面积生产,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贵单8号在毕节地区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模式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毕节地区中上等肥力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的农艺措施数学模型。通过效应分析,得出了各试验因素对毕节地区中上等肥力旱地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顺序为N>密度>K2O>P2O5,合理密植,增施氮、磷、钾肥是玉米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经过模拟寻优提出了3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推广。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毕引1号系毕节地区农科所引种育成。该品种具有品质优良,丰产性、稳产性好,抗病性、抗旱性强等突出特点。2000~2001年在毕节地区马铃薯区试中,总平均产量为26 032.5 kg/hm2,比对照米拉增产15.1%,居8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2~2005年试验示范近1 000 hm2,验收总平均产量为28 477.5 kg/hm2,比对照米拉增产22.6%。于200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毕节地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杂交玉米新品种贵单8号在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栽培模式下的优化配套技术、良种良法用于大面积生产,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贵单8号在毕节地区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模式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毕节地区中上等肥力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的农艺措施数学模型.通过效应分析,得出了各试验因素对毕节地区中上等肥力旱地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顺序为N>密度>K2O>P2O5,合理密植,增施氮、磷、钾肥是玉米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经过模拟寻优提出了3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大面积试验示范及推广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业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923-6924
[目的]为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2006~2007年连续2年在毕节地区进行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试验示范。[结果]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在毕节地区累计示范应用面积11.90万雠,有效保收面积10.71万hm^2,比当地主栽杂交种新增玉米总产量7.50万t,新增副产品9.00万t,新增总产值12153.01万元,新增纯经济收入为8803.32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论]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及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期对脱毒马铃薯毕引1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脱毒马铃薯毕引1号春播适期,以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毕引1号脱毒原种为试验材料,于2008~2009年研究了不同播期对该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马铃薯产量结果依次为立春(37364.55kg/hm2)>雨水(35490.90kg/hm2)>惊蛰(30910.65kg/hm2)>大寒(25816.05kg/hm2)>小寒(24738.60kg/hm2)>冬至(20672.40kg/hm2),马铃薯新品种毕引1号在贵州毕节地区自然条件下春播的最适播期为立春前后。  相似文献   

14.
毕节地区主栽杂交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2年对毕节地区主栽杂交玉米品种,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进行丝黑穗病的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抗性存在明显差异。10个参试品种中,毕单10号、临奥4号、海禾1号为高抗品种,毕玉2号、毕单4号、毕玉4号、贵毕302、黔西4号为中抗品种,贵毕301、安单136为高感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毕节地区名优辣椒的种植水平,开展不同栽植密度对金椒1号和黔西泡通椒产量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金椒1号、黔西泡通椒栽植密度分别为8 596、8 748株/666.67 m2时,最高产量分别可达225.55、248.17 kg/667.67 m2,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6.
黔西北山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黔西北山区地形地势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选择对路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0号、毕单13号、毕单14号、毕单15号进行大面积推广,2007年-2008年在毕节地区8县(市)162个乡(镇)共计推广杂交玉米新品种有效面积216.77万亩,取得新增粮食总产量14005.51万公斤,新增副产品16806.612万公斤,新增总产值18487.27万元,于2009年2月13日荣获贵州省农业丰收一等奖。  相似文献   

17.
毕单 10号是毕节地区农科所于 1993年用自选玉米自交系W 2 6 0作母本、自选玉米自交系 4 11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2 0 0 0年 12月经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3年 7月 2 1日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 ,品质好 ,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 1999~ 2 0 0 2年示范推广 2 5 733 3hm2 ,增产玉米 16 76 2 1万kg ,增值 16 0 9 16万元 ,社会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家蚕新品种贵蚕3号推广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贵蚕3号在毕节市的适应性及各项经济性状的表现,2003年春、秋和2004年春、夏蚕期引进了家蚕新品种贵蚕3号在毕节市3个不同海拔高度的蚕区试养试验.结果,与毕节地区多年使用的蚕品种871×872比较,贵蚕3号在毕节市不同蚕区各项性状表现良好,均能获得高产,张种产茧量高达40 kg左右,适应毕节地区饲养.  相似文献   

19.
毕单14号是毕节地区农科所于2000年组配的杂交玉米新组合。该品种早熟高产,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于2005年6月23日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2008年连续4年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六盘水市以及云南省镇雄县等地共示范推广面积164.73万亩。平均每亩缩值增产玉米40.5kg,总产缩值新增玉米6671.6万蝇,新增总产值10007.35万元,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贵州高海拔山区玉米生产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成胡22(成胡9407-1)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通过常规杂交技术,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粮菜兼用型蚕豆新品种。其苗期长势旺,抗寒能力强,苗期耐冷,花荚期耐旱,分枝力强,不裂荚,熟相好,中抗赤斑病,百粒重109.2 g,粗蛋白含量28.3%,淀粉含量34.1%。适宜在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江苏省、湖北省及重庆市平坝、丘陵不同台位秋季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成胡22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