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纳米材料吸附和光催化降解农药生产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是解决化学农药废水排放问题,促进农药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纳米材料的选择与制备、吸附与光催化降解的作用机理等方面概述了纳米材料在农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借助生物活性测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发酵液中农用抗生素进行追踪监测,探讨了大孔吸附树脂对菌株TJ430发酵液中农用抗生素的分离纯化条件.经过对比试验发现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性能最好;最佳吸附时间为120 min; 70%丙酮水溶液的解吸附能力最佳;最佳解吸附pH为接近中性条件;最佳解吸附时间为120 min.采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TJ430菌株发酵液中抗生素进行吸附,在中性条件下经70%丙酮水解吸附,使发酵液中抗生素得到了有效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3.
011是从烟草茎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对植物病原真菌有强烈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为了明确其发酵液中的抗菌活性成分,并探索活性成分的大孔树脂吸附条件,本试验采用X-5型、AB-8型和CAD-40型3种树脂对其发酵产物进行了吸附与解吸试验,探讨树脂类型、上样量、解吸剂、解吸剂体积分数及pH对吸附与解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树脂中,CAD-40型树脂的吸附率及解吸率均显著高于X-5型和AB-8型树脂,其最佳上样量为树脂质量的15倍。选择70%的乙醇在pH为7时能获得最佳的解吸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国啤酒、味精、沼气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及其处理、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结合作者近期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利用工农业废水培养微生物并生产生物农药的研究现状。指出利用生物技术处理废水是变废为宝、废物循环利用的经济、高效的新途径,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根据农药生产废水的特点,先采用物化处理,降低废水的CODcr浓度,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再进行双重生化处理。实践表明:采用此工艺,具有操作简单灵活,处理成本低,管理方便,出水水质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利用马铃薯块茎切片检测致病疫霉抗药性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马铃薯块茎切片漂浮在药液表面、滤纸吸附药液、海绵吸附药液和保湿培养直接涂药4种方法进行了致病疫霉对甲霜灵抗性测定的初步探索。结果显示,块茎切片不能漂浮在药液表面,滤纸吸附法和海绵吸附法均极易引起切片腐烂,只有块茎切片保湿培养直接涂药法能清晰地区分对照以及不同浓度甲霜灵的处理。切片表面菌丝生长覆盖面积及切片变色面积在对照和不同浓度甲霜灵处理之间有显著差异,能用于评价致病疫霉抗药性的强弱,并明确了该方法中甲霜灵的适宜浓度在5~80μg/mL之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方法检测致病疫霉抗药性强弱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处理土壤(土),研究土被处理前后对磷素的吸附特性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经0.1%、0.2%CMC处理后,与对照相比,在低加入磷浓度(小于50μg/ml)时,增加了磷的吸附量,在高加入磷浓度(大于50μg/ml)时,减小了磷的吸附量;0.4%CMC处理土样,总体增加了磷的吸附量。吸附热力学参数显示,CMC处理土壤后(0.4%CMC处理除外),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Xm)降低,但吸附强度和最大缓冲容量(MBC)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8.
高效的载菌技术是提高载菌赤眼蜂防治效果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对比了不同吸附助剂对松毛虫赤眼蜂羽化时间、羽化量、存活时间及载菌量影响,证明了不同助剂及吸附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后对赤眼蜂无不利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1%(w/v)淀粉溶液作为吸附助剂可显著提高赤眼蜂的载菌量,达3.6×104孢子/蜂以上,并应用该助剂建立了赤眼蜂高效携带白僵菌方法。从被害株数、蛀孔数、活虫数和僵虫数4个方面测定了载菌赤眼蜂田间防治玉米螟效果。结果表明,载菌赤眼蜂较单一使用赤眼蜂防治效果显著提高,被害株数、蛀孔数和活虫数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28.1%、22.8%和24.5%,并且载菌赤眼蜂处理组中僵虫数量显著高于单独使用赤眼蜂处理组,说明载菌赤眼蜂对玉米螟具有协同防控作用。利用该方法进行玉米螟田间防治,能够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率,节约劳动力,具有巨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关于含氟水的去除方法如沉淀法、吸附法等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文中制备了一种高效除氟药剂CFYJ-L-1,并探讨了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废水除氟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为80r/min反应10min,出水pH =6.0,投加0.3mL质量分数为0.4%的1600万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80...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处理的灰漠土对磷吸附与解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阜康地区灰漠土进行的磷吸附和解吸附实验表明,单施化肥,土壤对磷的吸附会随着施加量的增加而增加。NPK配合秸秆、猪粪施用均可以显著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加秸秆的处理在加入磷30mg/l时就达到了吸附平衡。有机无机复合肥对解磷的效果最好。直接施加过多的秸杆会显著降低磷的解吸。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异源养殖废水农业利用对耐盐能源植物(菊芋)栽培体系土壤性状、植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同时利用Watersuit直观模型对系统作了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异源养殖废水灌溉土壤有明显积盐趋势,尤其是高盐度的对虾养殖废水,土壤盐分高达2.69 g/kg;而钠吸附比(SAR)海参养殖废水最高,其值为7.4 (mmol/L)1/2;异源养殖废水灌溉菊芋茎叶生长受到抑制,但能明显促进根系生长;与淡水灌溉相比,除对虾养殖废水块茎产量受到影响外,其他两个养殖水处理块茎产量均无明显差异;以菊芋块茎产量作为基准,其耐盐临界值为24.65 dS/m.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适宜盐度养殖废水补充灌溉菊芋,可保证土壤安全和取得较高块茎产量.  相似文献   

12.
近日,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合作,攻克了农药化工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治理难题,改变了以往农药化工废水单一生化处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资源高值化利用,以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为基础培养基,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PC2利用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发酵产抗菌脂肽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游离淀粉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16.0、2.11、0.18和1.29 mg/mL,钾、钙和镁含量分别为1.07、0.05和0.10 mg/mL,铁、锌、锰和铜含量分别为7.10、2.34、0.25和0.09 μg/mL。蔗糖、谷氨酸钠和硫酸铵是影响菌株PC2发酵抗菌脂肽的3个主要因素。菌株PC2以马铃薯全粉废水为基础培养基无抗菌脂肽产生,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获得了产抗菌脂肽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30.2 g,谷氨酸钠3.96 g,硫酸铵6.0 g,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1000 mL,所得抗菌脂肽粗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1.74 mm。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获得最适发酵条件为:接种量6.0%,装液量50 mL/250 mL,初始pH 6.8,发酵温度31℃,摇床转速170 r/min,发酵时间35 h。获得的抗菌脂肽粗提物抑菌圈直径可达22.81 mm,较优化前增加了1.08 mm,发酵液活菌数由优化前的2.6×108 CFU/mL提高至3.2×1010 CFU/mL。试验结果为马铃薯全粉加工废水资源化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膜技术资源化回收草甘膦母液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采用膜技术资源化回收草甘膦母液废水研究的进展,通过与其他处理方法进行技术和经济上的比较,最终建议采用膜分离技术来回收草甘膦母液废水。  相似文献   

15.
采用芬顿氧化、臭氧氧化相结合的方法对三氯吡啶醇钠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探讨了影响处理结果的各种要素.试验结果表明芬顿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废水初始pH=3~4,H2O2投加量为5mL/L,FeSO4 10%的量为5g/L,反应时间为2h;芬顿氧化后出水直接进行臭氧氧化,臭氧氧化停留时间为80min.经过预处理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到89.2%.处理后废水的5d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B/C)由0.06提高到0.38.  相似文献   

16.
20 0 1年 7~ 8月间我区某氯化铵精制企业排放的废水污染数十亩稻田 ,引起纠纷。下面就该案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1 污染发生过程企业墙内设有一废水贮水池 ,不定时用泵抽出墙外。排污口和下方杂草枯死。由于废水量少 ,被土壤吸附或蒸发了 ,平时没有明流下排 ,雨日降水夹污流入下方 4km处一池塘 (该池塘另有一生活废水源流入 ) ,7月下旬因干旱农民使用池塘水灌溉稻田、翻耕 ,插晚稻秧苗后出现死苗现象 ,土壤类型为沙质壤土。2 取样化验及结果分析2 .1 取样化验及结果8月中旬环保、农业和当地政府有关人员考查了企业生产流程和稻田受害情况…  相似文献   

17.
吡虫啉是一种常用的新烟碱类农药,因使用量大、水溶性高、半衰期长而普遍存在于水环境中,对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生物炭是生物质热解后的固体产物,具备来源广、能耗低、再生容易、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吸附领域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环氧氯丙烷交联改性,制备了环氧氯丙烷改性玉米淀粉生物炭(ECSB)。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其结构表征,考察其对吡虫啉的吸附性能,并探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ECSB表面有丰富的孔结构,比表面积为285 m2/g,孔体积为0.162 cm3/g,与未改性的玉米淀粉生物炭(CSB)相比,分别提高了46.5和31.4倍。ECSB对吡虫啉的最大吸附量为70.9 mg/g,其吸附效果比CSB提高了112倍。ECSB对吡虫啉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是一个吸热、熵增的自发反应。ECSB对吡虫啉的吸附机理推断主要归功于孔填充作用,经5次超声波协同乙醇脱吸附技术再生后ECSB的吸附能力仍可达原始吸附能力的96.6%。本研究可为环境中吡虫啉污水的治理及玉米淀粉开发应用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  相似文献   

18.
农药在土壤中吸附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农药在土壤中吸附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推导和确证,由土壤-农药吸附体系提出总包吸附反应的模型,并由该模型建立因吸附作用引起的土壤溶液中农药浓度衰减的动力学方程。应用该方程对功夫在褐土中吸附的动力学实验数据拟合,确证模型的理论假设与实验结果较好地吻合,并由拟合参数求算具有确切物理涵义的基本动力学参数,为总包吸附过程的反应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有毒杂草与检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连平 《植物检疫》1996,10(6):365-366
有毒杂草与检疫殷连平(南京动植物检疫局)近年来,随着进口粮食的不断增加,口岸截获的杂草籽的种类越来越多,其中很多是有毒杂草籽。据初步统计,有毒杂草约为180余种分属于26科。常见的有毒杂草有:曼陀罗、毛曼陀罗、洋金花、天仙子、龙葵、贯叶连翘、阿米芹、...  相似文献   

20.
两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对沙土物理性质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EM,透水系数法、加压板法等现代测试手段,观察与分析高分子吸水树脂、固沙植被多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表面微观结构形态,比较高分子吸水树脂与固沙植被多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改良沙土后沙土的透水、保水等特性及沙土水分的有效利用情况.实验结果证明固沙植被多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比高分子吸水树脂改良沙土的效果好,使沙土的气、液、固三相比有利植物的生长,能保持高的水有效利用率.本实验结果为固沙植被多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