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检索文献获取秸秆腐熟还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信息并形成数据集,并对不同作物秸秆腐熟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秸秆还田均可培肥地力,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酸碱度,且明显增加后茬作物产量。不同作物秸秆腐熟还田优势各异,水稻、玉米秸秆腐熟还田比直接还田优势最为明显,其次是小麦秸秆;油菜秸秆腐熟还田比直接还田没有明显优势。因此水稻和玉米秸秆采用腐熟还田更具推广优势。  相似文献   

2.
循环农业的几种生态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内循环模式 间套种 例如豆科作物和禾本科作物的间套种,就有不同物种间的养分交换,产生养分在作物间的循环。 秸秆还田 通常是上一茬的作物秸秆,通过秸秆还田成为下一茬作物的养分,也有通过堆肥成为下一茬作物的养分。  相似文献   

3.
嘉祥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作物种类繁多,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廉价而易得,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是一种可供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再生资源。采用生物技术反应堆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和有机无机养料等有益物质。进而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强作物防病抗病能力,同时,可以使秸秆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和转发增值,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优化。  相似文献   

4.
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作物秸秆品种多、分布广、数量大,分布存在地域性特点。大量作物秸秆被堆弃在田间地头,影响农业生产和环境以及土地质量;部分地区违规焚烧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该文分析了作物秸秆的构成,从肥料、饲料、工业原料、能源等角度,探讨了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途径,为各地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土性土壤上作物秸秆还田的效应及其有效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玉米和小麦秸秆在小麦上的增产效果以及对化肥肥效的影响,作物秸秆分解的最适C/N比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浇地秸秆的增产效果比旱地好,施用秸秆可以提高化肥肥效,增加小麦产量,减少化肥投入。  相似文献   

6.
连续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5年连续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化肥或不施化肥前提下,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均较为明显,土壤全氮,速效磷含量也有提高;而速效钾含量虽比秸秆不还田处理提高,但比试验前有所下降,因此,连续秸秆还田还须适当增加钾肥的施用量,才能满足作物高产需求,达到土壤钾素平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已不再习惯使用作物秸秆作燃料,大量作物秸秆被就地焚烧,造成了能源浪费和大气污染,甚至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为此,2004年笔者开展了作物秸秆还田试验。  相似文献   

8.
我国作物秸秆营养价值及其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测试了我国稻秆,麦秸,花生藤和玉米秆的农艺学,形态学及营养学指标,并用马头山羊作试验,采用瘤胃尼龙袋法分析了各种秸秆全植株及不同形态学部分各营养成分在瘤胃内停留48小时的消失率,探讨了不同品种秸秆,不同形态学部分之间营养指标的差异性,以及各营养成分与瘤胃干物质消失率之间相关回归关系;同时研究了不同预处理对作物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及作物秸秆利用过程中营养要素的添补途径和利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观点出发,分析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后,蔬菜、花卉高产带来的大量作物秸秆对农田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为了有效处理作物秸秆,降低秸秆对农田生态环境和滇池水体的污染,特进行了本试验。结果表明,"榕风1号"生物菌剂处理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可使作物秸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一些农户在收获豆类作物,特别是豆类蔬菜如菜豆、豌豆、豇豆、蚕豆等时,往往习惯于用手把秸秆连根拔起,这种收获方法是很不科学的,无形之中白白浪费了许多有机陶氮肥,对后茬作物的丰产十分小利。豆类作物包括一些粮油作物,如人豆、小豆、绿豆等和豆类蔬菜,它们是一类固氮作物,营养特点是根系具有根瘤,  相似文献   

11.
一些农户在收获豆类作物,特别是豆类蔬菜时,往往习惯于用手把秸秆连根拔起,这种收获方法是很不科学的,无形之中白白浪费了许多有机固氮肥,对后茬作物的丰产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12.
作物秸秆是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秸秆直接还田是秸秆不经腐熟直接施入土中作肥料的一项技术。作物秸秆直接还田作肥料,可以将作物吸收的大部分营养元素,尤其是钾、钙、镁和部分微量元素归还给土壤,对提高土壤肥力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资源密度的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潜力测算与市场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中国农业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资料》的数据测算2012年全国各地区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潜力,并基于秸秆资源密度,分析各地区之间秸秆资源化利用潜力的差异,进一步探讨了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市场发展潜力。研究表明,2012年我国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为8.486×108 t,可收集利用的秸秆资源量达6.406×108 t,除用于还田、生活燃料、饲料等传统途径之外,可资源化利用潜力为1.515×108 t。我国各地区作物秸秆可资源化利用潜力差异较大,其中:长江中下游、东北、华北地区可作为生物质能源的作物秸秆资源量分别为4.451×107、3.626×107和3.511×107 t,具有较大的秸秆可资源化潜力;华南、黄土高原和青藏地区作物秸秆可资源化潜力较低。东北、长江中下游、华北地区秸秆可资源化潜力的资源密度相对集中,适宜建立较大规模的秸秆直燃发电站、秸秆气化等能源企业,可加强当地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以形成较为成熟的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市场,从而不断提高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4.
潜山县目前应用作物秸秆覆盖技术比重偏低,大量作物秸秆田间裸烧引发突出问题。作物秸秆是生物资源、永久"生物肥料厂",应提高认识,制订配套政策,采取田间示范的形式推动作物秸杆覆盖技术的推广,不断提高其应用比重和效益。  相似文献   

15.
杨晓三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4):167-167,189
介绍了潜山县作物机收秸秆的基本情况,作物秸秆过机轧碎施用的作用,以及作物秸秆过机扎碎施用推广的规划,分析了制约作物秸秆过机施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开展技术攻关、做好油菜机收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促推广工作、提高作物秸秆过机轧碎催腐技术含量、体制机制保障推动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河南省荥阳市王村镇河东村、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任庄村和商丘市永城县邙山镇山城村3个乡镇村庄的作物秸秆利用情况进行研究.根据我国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指出目前作物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村秸秆焚烧带来的危害,尤其是对环境的污染,并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了秸秆高效利用技术.最后,针对作物秸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7.
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是指在上茬作物收获时,应用秸秆快速腐熟技术,及时将秸秆还田腐熟后种植下季作物。适宜于有水源保障条件的"水稻-水稻"栽培模式。实施水稻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作物单产,并避免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现介绍两种技术模式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秸秆覆盖对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97,自引:1,他引:97  
 根据多年田间定位试验资料,研究分析了秸秆覆盖对土壤蓄水、保水和供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秸秆覆盖下土壤蓄水比对照多45.2~69.3mm,土壤蒸发量比对照减少21.5%~63.2%。而且秸秆覆盖所增加的蓄水量的60%~83%集中在0~50cm土层内;秸秆覆盖有调控土壤供水的作用,使作物苗期耗水减少,需水关键期耗水增加,农田水分供需状况趋于协调。在秸秆覆盖下作物耗水系数比对照减少15.5%~16.7%,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提高0.11~0.31kg·mm#--1·亩#--1。秸秆覆盖技术大面积推广后,可能会大量节约农业用水,使北方旱区有限的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9.
结合近年来秸秆还田的研究结果,综合阐述秸秆还田对土壤容重及孔隙度、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土壤有机碳、土壤酶活性、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的影响,揭示秸秆还田在土壤培肥和农田可持续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是典型的农业区,养牛的粗饲料主要靠作物秸秆,而作物秸秆含粗纤维多,营养价值低,只有进行加工调制,才能合理利用。粗饲料主要是麦秸、麦糠、玉米秸、干青草、酒糟等,粗饲料约占肉牛饲料喂量的40~60%。[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