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常为提高商品蒜头的产量和品质,独头蒜的数量就要尽量减少。但近年来独头蒜作为一种特色商品,在市场上颇受消费者欢迎,价格也比较高。南方的大蒜品种大多蒜头小,蒜瓣也小。北方也有一些蒜瓣多而小的白皮大蒜,食用时剥皮比较麻烦,其中除了一部分用作蒜苗栽培外,多被当作废物抛弃,若利用它们生产独头蒜,则可变废为  相似文献   

2.
<正>独头蒜是大蒜顶芽最内层鳞片膨大,而外层鳞芽分化不良,不能形成蒜瓣或植株不能抽薹,缺乏足够的营养供给鳞芽分化,不能形成侧芽,但在长日照和温暖气候条件,营养集中贮存在顶芽最内层鳞片之中而形成。在大蒜的传统栽培过程中,通常为提高商品蒜头的产量,尽量避免独头蒜的产生。但近年来,独头蒜以其外形圆整、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播期、品种对鲁西南地区独头蒜生产的影响,为本地区独头蒜生产提供参考,该研究设置12月13日、12月28日、1月13日、1月28日、2月13日、2月28日共6个播期,以独头蒜新品系独头1号、独头2号、金乡常规种植品种金乡紫皮蒜和金乡白皮蒜为试材,研究不同处理的独头蒜生长发育指标,独头率、独头鳞茎总质量、独头鳞茎横径等独头形成指标,以及不同处理独头蒜商品性能。结果表明,品种因素对独头蒜生产的影响显著大于播期因素,独头1号独头形成指标、商品性能优于独头2号,适宜独头蒜生产,金乡紫皮蒜、金乡白皮蒜不适宜独头蒜生产;独头1号在第4播期(1月28日)前后播种,独头率达82.6%,独头横径>2.5 cm头数占比达52.8%,每667 m2独头鳞茎产量达350 kg,综合产量、独头率、商品属性最优。  相似文献   

4.
邳州银杏资源丰富,本研究旨在探究银杏林下套种独头蒜高效种植新模式,筛选适宜的独头蒜品种,实现种植业和林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从而开辟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增加林业的附加值,促进银杏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从栽植前准备、适期晚播、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银杏林下套种独头蒜栽培技术,分析了影响独头蒜产量及独蒜率的因素,为发展银杏林下套种独头蒜模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独头蒜以其只形圆整美观、食阁方便而备受消费者青睐,市场行情很好。但通常栽蒜都是尽量减少独头蒜的发生,故难以产出优质高产的独头蒜。蔬菜专家介绍,生产实践证明,播种过迟是产生独头蒜的主要原因。此外,早熟品种、蒜瓣较小、土壤贫瘠、基肥不足、干旱缺水、草荒严重、密度过大、叶数太少、鳞芽分化所需温度及光照条件得不到满足等,均会导致产生独头蒜。因此,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些因素来栽培独头蒜。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春季不同播期(3月1日、3月11日、3月21日、3月31日)和大蒜品种(‘赤峰白皮蒜’、‘沈阳独头蒜’、‘沈阳白皮蒜’、‘赤峰紫皮蒜’、‘兰州紫皮蒜’)对独头蒜形成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获得高产优质独头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同一播期,兰州紫皮蒜的生长量(株高、假茎长、假茎粗、叶长、叶宽、鲜重)最大,两个赤峰品种次之,且优于两个沈阳品种;沈阳白皮蒜的独头率高达100%,但单头重低于独头率为72.04%的沈阳独头蒜,而两个赤峰品种的独头率和单头重均最低。同一品种大蒜随播期推迟,蒜头独头率显著升高,但蒜头的产量和品质却逐渐降低。由此可见,春播收获独头蒜应选择的最优品种是沈阳独头蒜,最佳播期控制在3月11日左右。  相似文献   

7.
大蒜品种和种瓣大小对独头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小瓣蒜种生产独头蒜,不同品种之间或同一品种不同级别的蒜种,独头率存在明显差异。早熟品种高于晚熟品种,种瓣为0.5~1.0g的高于种瓣为1~1.5g;而独头蒜重正好相反,独头横径和球形指数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8.
独头蒜不仅圆整美观、食用方便,而且还有一股有别于普通大蒜的独特香味,颇受消费者青睐,售价较高。利用露地越冬蔬菜后茬生产独头蒜,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笔者通过实践,摸索出了一套生产独头蒜的诀窍。  相似文献   

9.
有针对性地研究大蒜的品种熟性、蒜瓣大小、播期早晚、密度大小对独头蒜形成的影响.初步摸清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套提高独头蒜发生率的简约化措施,为专业化、规模化从事独头蒜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种植大蒜过程中,常产生独头蒜、复瓣蒜、散瓣蒜等,这不仅影响品质.也影响产量。产生畸形蒜的原因与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蒜属于耐寒性蔬菜,对温度和光照要求比较严格,如栽培方法不当,不仅容易造成植株不抽薹、不分瓣,形成独头蒜,而且还会引起大蒜退化,产量降低。生产管理上通常要掌握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劣质蒜是在不良环境和不良栽培管理条件下形成的独头蒜、复瓣蒜、散瓣蒜,严重影响了大蒜的品质及产量。现将劣质蒜成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在大蒜生产上,常常见到很多不正常的鳞茎,而影响了大蒜的品质和产量。独头蒜、复瓣蒜及散瓣蒜,就是其中的几种主要的不正常现象。 独头蒜 指其鳞茎不分蒜瓣,只有一个圆球状的蒜瓣。产生独头蒜的原因有;①由次生鳞茎产生。因为次生鳞茎个体小,易形成独头蒜;②用小蒜瓣繁殖引起。由于蒜瓣很小,以致在鳞茎形成开始时期,生长量小;③在幼苗生长过程中,肥水不足或叶子有病虫危害,致使鳞茎形成开始时期生长量小。克服的办法有:首先选择较大的蒜  相似文献   

14.
选用大蒜种质资源库中大蒜品种资源进行独头蒜品种与播期筛选。2016年筛选结果发现头蒜品种不适宜独头蒜生产,初步确定独头蒜生产最佳播期为3月2日左右;2017年进一步细化播期并筛选大蒜资源库中除头蒜品种以外的15份大蒜种质资源,说明薹瓣兼用型品种苍山四六瓣、临沂2号适用于独头蒜的生产,最适播期为3月2日;2018年验证了苍山四六瓣、临沂2号适于徐州地区独头蒜生产,通过加强肥水管理,2017年引进的苍山四六瓣产量最高,达252.77 kg/667m2。  相似文献   

15.
<正> 传统的大蒜生产是通过无性繁殖完成的,即春种一瓣夏收一头。由于长期种植,大蒜体内的病毒逐年积累,出现种性退化现象,其表现是品质变劣、植株矮小、叶色变淡、蒜头变小、小瓣蒜和楔子蒜增多、产量减少。大蒜通过有性繁殖在配子体世代交替过程中能够自然脱毒达到复壮目的。方法是:用蒜薹结的蒜珠做种,当年大多形成独头蒜,翌年用独头蒜做种,即可形成大的蒜头。到第三个生长周期,与相同品种传统种植的大蒜比较,表现出品质提高、生长势强、植株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瓣重,不同播期及不同品种大小麦不同的天蒜对砂蒜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种瓣的重量降至1g以下能促进独头蒜的形成;正常大小的种辫在中原地区播期推迟至11月15日后也可导致独头蒜的形成;利用小粒天蒜适时播种是获得独头蒜的一种经济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独蒜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蒜又称独头蒜,即一个蒜头只有一瓣大蒜。独蒜产量低但产值高、个头大,深受客商及消费者青睐。在生产实践中,由于推广了低温冷处理早熟栽培,各地蒜农又摸索出了一些新的经验,使独蒜率达到了80%~90%。1)选种:选择早熟优质品种,如二水早、温江红七星等,且百瓣蒜种在100g左右的小蒜瓣为最好,用种量每亩120~150kg。2)种子处理:将选好的蒜种装入麻袋,放入0~  相似文献   

18.
以乐都紫皮、日本大蒜、日本小蒜、新疆紫2、河北白沟5个大蒜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单独地膜覆盖为对照,研究双层膜(地膜+小拱棚)覆盖10 d和20 d对独头蒜形成及品质的影响,为获得优质高产独头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双层膜覆盖10 d处理的5个大蒜品种的生长量(株高、假茎长、假茎粗、叶宽及叶长)、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明显提高,独头率、单头重及大蒜素、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也较高;双层膜覆盖20 d处理后期温度超过大蒜生长最适温度,影响其正常生长。5个大蒜品种中,河北白沟大蒜的独头率在双层膜处理10、20 d及单独地膜覆盖时均高于其他品种,分别为94.63%、85.23%、80.12%,单头重分别为6.82、5.92、5.52 g,仅低于乐都紫皮。乐都紫皮独头蒜单头重达8 g以上,但其独头率不足30%,不适于春季播种生产独头蒜。与单独地膜覆盖相比,河北白沟大蒜在双层膜覆盖10 d时其鳞茎中大蒜素、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2.58%、13.22%、4.35%、6.88%。因此,春播获得独头蒜应选择的最优品种是河北白沟大蒜,最佳双层膜覆盖时间为10 d。  相似文献   

19.
正山东的大蒜种在黑山拉拉屯栽种为什么能长出独头来,独蒜率可高达90%左右,在我国云南独头蒜的主产区独蒜率一般在30%~40%,所以,独头蒜成了黑山特色农产品,几年的光景从几十亩到几万亩的栽种,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黑山的独头蒜个大质优、外形美观,其所含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烤烟田间施用不适用烟叶高温发酵有机肥对后茬作物大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施用烟草专用复合肥相比,施用该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大蒜的横径、单头重和独蒜率,使独头蒜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大蒜的总产值分别提高了141.71%和37.27%;施用该有机肥还能显著提高普通蒜的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