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业网站信息资源整合研究——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摸清农业网站信息资源整合模式和存在的问题,指明中国农业网站信息资源整合的方向与重点,通过对农业网站信息资源整合内涵和中国农业信息网信息资源整合模式分析,总结出网站链接、信息自动推送(采集)、远程人工上传3 种农业网站资源整合模式,分析了中国农业网站信息资源整合在资源分类、整合深度和整合手段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统一的网站信息资源整合标准规范、推进网站信息资源垂直化整合、充分利用WEB技术开展资源整合等3项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业信息网站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高农业信息网站服务质量是有效解决农业信息化发展瓶颈的方法之一。科学的网站服务质量评价,可以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同时网站设计者通过了解影响其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可以优化网站资源配置。笔者参考服务质量管理的有关原理和已有的指标设计方法,构建了一个农业信息网站服务质量评价通用模型,利用R型系统聚类法探索描述性指标项优化问题,以避免指标项之间存在的相关、重复情况,最后以40个茶叶信息网为实验对象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构建农业信息网站服务质量评价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得出在信息服务系统构建过程中影响信息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盆周山区移栽油菜的农艺性状表现及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为当地油菜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及理论支撑,对 21 个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同时采用聚类分析将参试品种进行类别划分。结果表明:各油菜品种间一次分枝数、一次分枝高度、分枝角果数、角果长的变异程度较高,是引起单株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能为油菜品种选育提供更多遗传变异;通径分析表明,分枝角果数、株高、千粒重、主花序角果数、每角粒数对油菜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 1.115、0.527、0.519、0.382、0.406,具有较明显的正向作用;各农艺性状间存在相互影响,株高、分枝角果数和每角粒数与单株产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将 21 个油菜品种划分为 4 类,其中单株产量最高的类群Ⅰ表现为植株较高、主花序长、主花序及分枝角果数多、每角粒数多 、千粒重小;综合分析得出,盆周山区移栽高单产油菜的选育当以多分枝角果数、长角果、多角粒数为主要选育指标,以高植株、低一次分枝高度和多主花序角果数为次要选育指标。  相似文献   

4.
选取岑巩县典型代表区域,依据农业行业标准<农作物秸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进行深入系统地调查与评价,获得全县水稻、玉米、油菜秸杆资源总量、分布、利用途径等情况,对全县水稻、玉米、油菜秸杆资源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以指导岑巩县三种主要作物秸杆的开发利用工作,为岑巩县开展秸杆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基础信息,同时为制定秸杆综合利...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渍害发生风险。为了评价甘蓝型油菜田间耐渍性以及筛选稳定的耐渍种质资源,本研究首先在盆栽条件下确定了苗期耐渍性鉴定的适宜渍水时间,随后在大田试验中对505份种质资源进行了田间耐渍性的综合评价和比较,并筛选了稳定的极端材料。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的生长在渍水超过4 d时开始受到影响,在渍水约10 d时生长受到严重抑制。2年的田间试验中,利用无人机表型采集平台提取到27个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将其转化成了2个公因子,公因子1代表了甘蓝型油菜渍水条件下的生长状态,公因子2代表了生理状态。根据2个公因子的载荷与方差贡献率计算出的耐渍性综合评价值(D值)将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耐渍性划分为4个类型。其中,极端耐渍型(Ⅰ型)包含99份种质资源、耐渍型(Ⅱ型) 200份种质资源、敏感型(Ⅲ型) 187份种质资源、极端敏感型(Ⅳ型) 19份种质资源。通过2022年的大田试验对上述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和筛选,共鉴定到9份稳定的渍水敏感材料和9份稳定的耐渍材料。而且, 2年的试验结果显示植被指数MTVI2D、MCARI2D与耐渍性综合评价值(D值)相...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包膜复混肥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实现高产高效栽培,于2010—2011 年以‘湘油1613’油菜品种为材料,在湖南省2 个地方设计小区试验,研究2 种施肥条件对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普通复混肥处理的基础上,包膜复混肥提高油菜产量平均达到10.23%,提高了油菜大部分性状的变异程度,仅有每角果粒数的变异性低于普通复混肥处理,其中地上部干重变异系数达到最大值0.58,千粒重的变异最小。包膜复混肥对根干重的变异性程度的提高达到最大值0.24,对产量变异程度的改变最小,仅有0.02,可以认为包膜复混肥能够改善油菜的生长形态,获得高产的同时可以起到稳产的效果。与普通复混肥相比,包膜复混肥提高了各性状之间以及各性状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因此通过包膜复混肥提高油菜产量,主要加强了对性状株高、分枝数、茎干重、角果皮干重、每株角果数的提高。包膜复混肥处理的前2 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5.49%,分别代表了油菜的整体生长状况与角果性状的信息,普通复混肥处理的前3 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9.00%,分别代表了主茎性状与产量的信息,角果性状的信息和主茎与千粒重的信息。不同施肥条件下,各性状的重要程度发生改变,施用包膜复混肥条件下,茎干重、角果皮干重、产量、株高、主茎节数、每株角果数具有较大的重要程度,应进行重点选择,可作为施用包膜复混肥料的条件下评价油菜生长状况与产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1—2018年油菜开花日挂牌标记试验,考种不同开花时段油菜结荚率、单荚子粒数,分析不同时期低温对油菜结实的影响,建立气象因子与油菜子粒损失率的影响定量关系。结果表明,2月25日前的低温对油菜结实的影响以中度和重度为主,3月中下旬的低温对油菜结实的影响以轻度为主,2月26日—3月10日的低温对油菜结实的影响以轻度和中度为主。油菜子粒损失率与开花时日最低气温平均值、日平均降雨量相关不显著,与开花时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平均值、日照时数平均值、日平均相对湿度相关显著。随开花平均气温下降,日最高气温平均值下降,空气相对湿度升高。开花时空气相对湿度为70%,且日平均气温≤6.9℃,或空气相对湿度为80%,日平均气温≤8.0℃,油菜中度受害;开花时空气相对湿度为80%,且日平均气温≤4.3℃,或空气相对湿度为85%,日平均气温≤4.8℃,油菜重度受害。其次分析确定了不同天气类型下油菜开花结实的冷积温指标,当日照低温天气的冷积温指标为≥16.5℃,或无日照低温阴雨天气的冷积温指标为≥5.0℃,为中度受害。当日照低温天气的冷积温指标为≥37.5℃,或无日照低温阴雨天气的冷积温指标为≥26.0℃,为重度受害。试验结果可为油菜灾害预警评估和减灾防灾农业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氮磷钾肥施用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增产措施,旱-旱和水-旱周年复种轮作是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的主要种植模式。为探究氮磷钾养分对不同轮作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及其差异,于2017—2020年在湖北省沙洋县连续3年开展田间定位试验,采用旱地油菜(玉米-油菜)和水田油菜(水稻-油菜)2种轮作模式,各轮作分别设置氮磷钾(NPK)、不施氮(–N)、不施磷(–P)和不施钾(–K)4个处理,分析了油菜籽产量、产量构成和养分吸收情况,并对肥料利用率和土壤养分供应能力进行了评估。3年试验的平均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N、–P和–K处理的旱地油菜分别减产68.4%、89.6%和7.0%;水田油菜分别减产71.0%、84.7%和6.4%。对产量构成因子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旱地油菜还是水田油菜,施肥对角果数影响最大,其次是每角粒数,对千粒重影响最小。与NPK处理相比,旱地和水田油菜的角果数因缺氮、缺磷和缺钾分别减少61.6%和52.0%、82.0%和67.8%、16.2%和19.7%。相同施肥处理的旱地和水田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均存在显著差异,在–N、–K和NPK处理,旱地油菜产量均高于水田油菜,分别高...  相似文献   

9.
DTOPSIS分析法评价花生新品种的优劣,是指将新品种的所有性状综合为一个可比性的量化指标进行分析。采用DTOPSIS分析法对安阳市农业科学院花生产比试验的新品系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DTOPSIS法评估豫北花生新品系比仅用产量进行分析更为准确、更趋于合理,对花生新品系的选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油菜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年试验,测定了优质油菜品种产量、经济性状、生育期、抗病性和品质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价、筛选出最好的双低油菜新品种KT0601、 20-5-26,适合在云南保山市大面积推广应用;20-5-14表现较好,下年可进行示范种植;KT0607、 KT0610可续试一年;KT0604各方面表现均较差,抗逆性较弱,可淘汰。  相似文献   

11.
乡镇政府网站主客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对乡镇政府网站和城市政府网站的区别总结,分析了乡镇政府网站评估和研究其评估体系的必要性,建立了适用于乡镇政府网站的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应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指标的权重,详细列出了各指标的评估要点和计算方法,初步提出了完整的乡镇政府网站的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2.
农业固体废弃物肥料化技术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玮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9):129-135
为了对农业固体废弃物肥料化技术的效益和功能进行综合定量评价,通过对现有成熟且已工程化运用的肥料化技术进行分析和模糊评价,构建出了一套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个层次、27个单项评价指标构成的肥料化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在肥料化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8种肥料化技术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条垛翻抛堆肥技术为华中地区典型的肥料化技术;槽式机械翻抛堆肥技术为东北地区典型的肥料化技术;静态通风堆肥技术为西南地区典型的肥料化技术。并以辽宁、北京2个典型肥料化项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际情况与结果相吻合,表明本文研究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学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Regional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dustries are extremely large and complex systems. Based on the implemental integer effect and an evaluation requirement of regional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we analyzed the objectiv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oposed a multiple evaluation index method of regional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Based on a multiple integration evaluation method, we built a model to evaluate regional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We proposed a measurement model for regional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based on multi leve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ur quantitative research regarding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of regional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was based on fuzzy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The model was grounded on collecting indexes of reg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used a fuzzy matrix to normalize the assessment results to a singl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level. Measurement was carried out step by step. Multi leve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ults for a regional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dustry were obtained.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was shown through application practice.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尽快建设“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院所制度,根据新形势下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的定位和职责,针对无目标约束的综合评价问题,提出了一套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绩效评价的评价系统。采用模糊评价理论和数据库构建技术,设计开发了系统管理软件,实现绩效评价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流程管理、评价指标管理和上报数据管理,从而实现绩效评审、计算评分、数据统计和结果发布等功能,并应用于新疆农科院试验基地的实际测度。测评结果符合新疆农科院试验场站发展的实际情况,能揭示出新疆农科院各试验基地在全院总绩效中的位次和贡献份额,为新疆农科院评优工作提供了依据,为绩效工资的发放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的管理和发展能力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数据挖掘技术在农业信息网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农业网站的海量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网站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数据抽取算法对网站数据进行抽取,然后根据此模式对农业网站的数据进行了定量、定性分析,从而建立了合适的数据抽取模型。能够为其他的应用提供帮助和服务,并能用于其他的知识应用体系中。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新疆不同春小麦品种的品质特性,建立可靠的小麦品质评价体系,为新疆春小麦品质综合表现较为突出的品种的推广、选育及大规模的品质评价奠定基础。以9个新春系列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品质相关的14个指标进行测定,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其品质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利用相关性分析,14个单项测定指标之间存在或大或小的相关性,从而导致它们所提供的信息发生部分重叠;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4个单项指标转化为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5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4.46%,涵盖了原始测定指标所携带的绝大部分信息;通过隶属函数分析结合权重系数,得到不同小麦品质的综合评价值(D值);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将9个小麦品种按品质优劣划分为3种类型,其中品质一般的1个品种,品质良好的4个品种,品质优的4个品种。‘新春37号’、‘新春41号’和‘新春38号’品质综合表现较为突出,可为新疆优质春小麦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作为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的改革试点,为了培养食品专业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许昌学院食品与药学院对食品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采取的措施包括在培养方案中增加实验、实践内容;在列入教学计划的实验内容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增加校内外实习实训;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创新与实践课程,开设研究型实验;积极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提供创新创业培训,开展课外科研实践创新活动等。通过改革探索,建立了一条适合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食品专业学生培养的道路,是"许昌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国内主要期刊评价系统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概况以及对中国水产类科技期刊的评价情况。比较了各评价系统评价指标的异同点,得出提高水产类期刊排名的措施主要有:(1)刊发论文要重点突出,主题明确;(2)重视第一权重指标影响因子的地位;(3)重视期刊的他引率;(4)重视二次文献转载,归结到根本上还是要提高稿源的质量;(5)重视WEB下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