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酰甲胺磷对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和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规定,测定了乙酰甲胺磷对8种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并作出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对鹌鹑、蜜蜂、大型属高毒级,对家蚕属中毒级,对斑马鱼、斜生栅藻、泽蛙、蚯蚓属低毒级。田间使用时,避免药液进入保护区水域,以免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必须远离桑园和蜜蜂活动区,防止鸟类摄入,以免造成对家蚕、蜜蜂和鸟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农药对环境生物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农药对蜜蜂、鸟类、家蚕、鱼类、水蚤、藻类、蚯蚓等多种环境生物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并就农药对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与我国农药登记管理情况作了阐述。阐明了农药对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在农药安全性评价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规定,测定了1.0%斑蝥素乳油对蜜蜂、家蚕、蝌蚪、蚯蚓、土壤微生物5类环境生物的毒性。结果表明:1.0%的斑蝥素乳油对蜜蜂24 h触杀毒性LD50为0.15μg/蜂,摄入毒性LC50为1.83 mg/L;对家蚕表现为强烈的拒食作用,24 h接触毒性LC50为0.83μg/cm2;对蝌蚪24 h和48 h LC50分别为0.93 mg/L和0.87 mg/L;对蚯蚓7 d的LC50为22.66 mg/kg;10 mg/L处理蔬菜地和小麦地土壤,对土壤微生物15 d的呼吸抑制率分别为16.1%和21.8%。以上结果表明,1.0%斑蝥素乳油对蚯蚓和土壤微生物表现为低毒,对蜜蜂和家蚕属高毒,对蝌蚪表现为中等毒性。  相似文献   

4.
嘧霉胺对环境生物毒性及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嘧霉胺农药对6种有代表性的非靶生物蜜蜂、鹌鹑、家蚕、斑马鱼、泽蛙、蚯蚓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嘧霉胺对蜜蜂接触LD50(48 h)>100μg/蜂,经口LC50(48 h)>1333 mg/L,对雌、雄鹌鹑LC50(7 d)>1000 mg/kg,对家蚕、斑马鱼、泽蛙的LC50(96 h)分别为727、25.1、27.7 mg/L,对蚯蚓LC50(14 d)为206 mg/kg干土。该农药对蜜蜂、鹌鹑、家蚕、斑马鱼、泽蛙、蚯蚓毒性均为低毒级。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生物碱制品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性评价是新农药开发及应用的重要基础。参照国家环保总局和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制定的《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了95%雷公藤总生物碱、1.0%雷公藤生物碱微乳剂、雷公藤乙醇浸膏和助剂系统对生态环境中非靶标生物的毒性。结果表明:95%雷公藤总生物碱对鹌鹑为高毒,对蜜蜂、家蚕为中毒,对鲤鱼、蚯蚓、蝌蚪均为低毒;1.0%雷公藤生物碱微乳剂对蝌蚪为高毒,对鹌鹑和家蚕为中毒,对鲤鱼、蜜蜂和蚯蚓均为低毒;雷公藤乙醇浸膏对鹌鹑为中毒,对蜜蜂、家蚕、鲤鱼、蚯蚓和蝌蚪均为低毒;助剂系统对供试生物均为低毒。由此可见,雷公藤生物碱制品对环境生物较为安全,但在桑园和水田附近慎用,并应注意对鸟类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两种不同剂型毒死蜱对四种环境生物的毒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方法,测定了40%毒死蜱乳油和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埘鱼类、鸟类、家蚕和蜜蜂4种环境生物的毒性.结果表明,毒死蜱乳油对斑马鱼LC50值(96 h)为0.68mg·L-1,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LC50为47.30mg·L-1;毒死蜱乳油对鹌鹑的毒性LD50为7.45 mg·kg-1,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LD50为56.97 mg·kg-1.食下毒叶法结果表明,毒死蜱乳油对2~4龄家蚕幼虫LC.值(48 h,25℃)分别为0.82、1.87 mg·L-1与4.35 mg·L-1,毒死蜱微囊悬浮剂为2.48、4.22 mg·L-1与8.35 mg·L-1;家蚕幼虫在药膜上爬行1、10、30 min与60 min后,毒死蜱乳油对3龄家蚕幼虫的LD50值(48 h,25 ℃)分别为3.18、0.68、0.41 μg·cm-2与0.38μg·cm-2,其微囊悬浮剂LD50值分别为6.92、1.58、1.18 μg·cm-2与0.48 μg·cm-2;毒死蜱乳油和微囊悬浮剂对蜜蜂48 h的LC50分别为0.53 mg·L-1和2.32 mg·L-1.上述结果表明,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对4种环境生物的安全性明显高于乳油.  相似文献   

7.
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土壤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密闭法测定了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土壤呼吸基本无抑制作用.安全性评价认为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土壤微生物均属于低毒级农药.  相似文献   

8.
李桥  徐静  张绍勇  张旭  陈安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486-11488,11513
[目的]为开发以杨梅素及杨梅叶粗提物为有效成分的环境友好型农药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杨梅素及杨梅叶粗提物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杨梅素和杨梅叶粗提物对蚯蚓、家蚕和土壤微生物等非靶标生物均为低毒;杨梅素对蝌蚪表现为低毒,杨梅叶粗提物则表现为中毒,高浓度的杨梅叶粗提物对家蚕有一定拒食作用。[结论]杨梅素及杨梅叶粗提物对环境非靶标生物毒性低,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9.
毒死蜱(Chlorpyrifos),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有机磷类杀虫剂之一,具有极低的水溶性和很高的土壤吸附型.毒死蜱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造成了严重的残留问题,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期较长,半衰期从十几天到几百天不等[1],不但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对水生生物及蜜蜂有毒害,这些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微生物降解是农药在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0.
毒死蜱作为一种广谱有机磷杀虫剂,因具有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及内分泌干扰作用而受到人们关注。以陕西省长武县某苹果园为例,研究毒死蜱施药前后,土壤中毒死蜱等11种常见农药的残留变化趋势,并对几个特殊的高值点站位进行重点探讨。以蚯蚓为参照生物,对土壤农药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毒死蜱等11种农药总残留量在施药后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高值点站位具有主要贡献的农药分别为毒死蜱、戊唑醇、灭幼脲和苯醚甲环唑。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具有低、中、高风险的农药数量分别占比36.4%、27.3%、36.4%,且毒死蜱在喷药后5 d仍处于较高的风险水平。因此,应建议当地农民减少或避免毒死蜱的使用,选用环境友好型的生物源农药作替代药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