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Bt-CpTI-GNA基因棉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三价抗虫基因(Bt-CpTI-GNA)导入常规棉花品种中,获得转基因再生株,分子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在棉花体内表达,并遗传给后代材料。PCR分子检测与转化的标记基因和外源目的基因抗性三者极有规律性。其所携带的基因在转基因棉花中有分离现象,这可能是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棉株体内“基因沉默”而引起所致。  相似文献   

2.
试验探讨了利用农杆菌介导法把葡萄糖氧化酶基因(GO基因)转化到棉花中影响转化和抗性愈伤组织诱导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5~7d 苗龄的无菌苗是做转化的最佳时期,以3D+ 2L处理的无菌苗效果好。下胚轴的形态学部位对转化的影响差异不大。菌株的活力状态是影响转化出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以菌株的培养时间为依据简便有效。试验还发现,培养基的固化程度不同,出愈率有很大差异,固化程度高,异常愈伤组织增多,正常愈伤组织的出愈率降低。这可能与其活性氧平衡被打破对细胞造成伤害有关。对坑性愈伤组织的筛选次数也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抗虫转基因棉花的培育是近年来棉花生物技术研究的热点,它为棉花虫害的防治展示了希望。用于棉花抗虫基因转化的方法有根癌农杆菌Ti质粒介导法、聚乙二醇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用于棉花抗虫植株培育的主要基因有BT基因和CPTI基因,其中BT基因应用较多,用其培育出的转基因棉花,在田间用药量减少50%的情况下而不影响产量,这些转基因棉花在美国已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植物遗传转化方法及其在棉花品质改良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杆菌介导法、花粉管通道法和基因枪法是植物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这些转化方法在植物基因工程育种和基因改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遗传转化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棉花抗虫、抗病和品质改良育种实践,并获得了抗虫、抗病等性状良好的转基因植株,有些已经进入商品化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重点综述了这3种应用较广的遗传转化方法及其在棉花抗虫、抗病和品质改良育种中的应用,并讨论了我国转基因棉花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棉花外源基因导入及转基因再生植株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5~6d的棉花无菌苗下胚轴切段与农杆菌共培,菌株质粒中Gus基因为标记基因,NPTⅡ基因为选择基因。在含0.1mg·L-12,4-D和0.1mg·L-1KT的MS培养基上共培48h,转移到添加头孢霉素500mg·L-1,卡那霉素50mg·L-1的MS培养基中诱导和筛选抗性愈伤组织,70~80d时,进行GUS检测,选择GUS阳性愈伤组织,经体细胞分化生成转基因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6.
基因枪转化技术在棉花遗传转化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将外源基因导入棉花的方法很多,目前,最受瞩目的是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转化法。本文对基因枪转化法的基本原理、发展情况、技术的优缺点、影响转化率的主要因素以及此方法在棉花遗传转化中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辣椒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外源基因的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辣椒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主要包括无菌苗制备、菌株培养、农杆菌介导转化、芽诱导、芽伸长、生根及移栽等6个步骤。芽诱导培养基以MS 4.0—6.0mg/L 6—BA 0.5mg/L NAA 2.0mg/L AgNO3较好,诱芽分化率因品种不同而异,高的可达70%以上,子叶的分化率明显高于下胚轴;诱芽伸长培养基以MS 3.0mg/L 6—BA 0.3mg/L NAA 1.0mg/L GA3较好,伸长率达40%;生根培养基以1/2MS 0.3mg/L NAA(或0.5mg/L LAA)较好,平均生根率达65%。经过对3个品种的抗虫基因转化研究,均获得了转抗虫基因再生株。  相似文献   

8.
田间试验于1994/1995、1995/1996年采用满播小麦、一熟棉花和麦棉两熟不同配置方式4种处理研究了共生期麦棉复合群体作物层温度分布和总积温。结果表明,不同熟制、麦棉复合群体不同配置方式作物层温度垂直和水平方向廓线不同。与一熟棉花相比,共生期52d不同群体近地面作物层日平均温度2a显著低,依次是:满播小麦低7.2和4.6℃d-1、3—1式麦带低5.6和4.1℃d-1、4—2式麦带低5.5和3.4℃d-1、3—1式棉带低2.9和2.9℃d-1,4—2式棉带南行低2.8和2.4℃d-1、4—2式棉带北行低2.6和1.6℃d-1;共生期52d近地面作物层≥15℃积温亏缺顺序是:满播小麦群体(-372.9和-241.2℃·d)>3—1式配置(-231.5和-184.6℃·d)>4—2式配置(-189.2和-128.7℃·d)。不同复合群体温度日较差大小的顺序是:一熟地(20.6℃d-1)>4—2式北行(19.6℃d-1)>4—2式南行(19.1℃d-1)>3—1式(17.9℃d-1)。共生期间温度日较差达到20℃,有利于棉花培育早壮苗,唯4-2式棉带北行棉花趋于一熟棉花。本研究揭示出麦棉复合群体的低热量胁迫  相似文献   

9.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在水稻基因工程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水稻基因工程育种在水稻育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诸多的转基因方法中,农杆菌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基因转化系统,以其独特优点而倍受重视。本文概述了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的原理,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的优点并且介绍了农杆菌菌株、受体材料和培养基成分的不同对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的影响。另外对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在水稻抗虫基因工程育种、抗病基因工程育种、抗逆基因工程育种、优质基因工程育种、耐除草剂基因工程育种及提高水稻光合效率和延缓衰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在水稻基因工程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做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0.
抗草甘膦基因aroAM12及抗虫基因Bts1m的转基因棉株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构建了一种新的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AM12-s1m,其上携带有通过基因优化(gene shuffling)技术获得的抗草甘膦突变基因(aroAM12)和抗虫人工合成重组Bt基因(Bts1m)。aroAM12基因表达由CaMV35S启动子控制,Bts1m基因表达由2E-35S启动子和Ω因子控制。以棉花无菌苗下胚轴为外植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aroAM12和Bts1m基因导入棉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