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劳振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698-5699,5702
[目的]为了选出适合北海本地推广种植的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新品种。[方法]对引进的14个花生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分别为桂花236号、桂花106号、桂花99、贺油1049、贺油1127、花育43号、柳花紫3号、金桂花8号、油泰228号、红珍珠、Z62/Q198、华油89、闽惠2号、对照种桂花21。[结果]参试品种中闽惠2号、桂花99的产量分别比对照桂花21号增加6.64%、4.24%,且出仁率、百果重表现突出,在抗病性方面表现较强,各方面综合性状好,为北海本地花生品种示范种植的首选品种,可再进行一次生产试验,综合比较再作推广。而贺油1049、华油89、金桂花8号、花育43号、柳花紫3号产量较低,各方面综合性状较弱,建议直接淘汰。[结论]闽惠2号、桂花99两个品种的产量高,综合性状好,抗病强,适合本地进行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春季花生品种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引进的12个花生品种作为材料,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比较各品种的特性。结果表明:Z62/Q881、桂花19-3、贺油145、A151和桂花819在产量方面表现特别突出,可考虑在广西北海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花生单粒精播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单粒精播的花生品种.[方法]以适合华南区栽培的珍珠豆型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单粒精播对花生荚果产量、种仁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除桂花22外,其他6个参试品种的荚果产量和种仁产量均高于对照桂花17,其中粤油45、桂花1026、汕油162,桂花21、柳花1号的荚果产量比对照增产显著,种仁产量柳花1号和桂花771比对照增产显著;育种目标相近的花生品种间相似度较高;产量性状与农艺性状及农艺性状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或负相关.[结论]单株生产力高的花生品种更适合单粒精播;粤油45可通过单粒精播获得较高的荚果产量,柳花1号、桂花771、桂花1026可通过单粒精播获得较高的种仁产量,其在广西等地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榆中县半干旱区马铃薯品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针对榆中县的自然生态条件,筛选出适合该地区推广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方法]对甘肃推广的7个主要马铃薯品种进行品比试验,以当地品种大白花为对照,对推广的7个品种进行田间统计及品比试验。[结果]陇薯3号的产量为37.5t/hm2,比对照显著增产14.5%,商品薯率为48.6%;庄薯3号产量位居第二,为36.2t/hm2,商品薯率为32.0%;其余品种产量等主要性状不突出或低于对照。[结论]综合分析表明,陇薯3号和庄薯3号产量较高,表现抗旱,且农艺性状优良,适合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冀西北坝上地区甜瓜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光  邓素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952-6953
[目的]对引进的5个甜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筛选出适合冀西北坝上地区露地栽培的甜瓜品种。[方法]对引进的甜瓜品种进行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产量、综合抗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比较。[结果]4个品种表现均好于对照,其中“红城5号”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时为35d,中心含糖量达15.7%,对霜霉病、炭疽病和白粉病3种病综合抗性最强,坐果率达96.7%,果实黄白色,肉质甜脆,水分利用效率为471.00kg/(hm^2·mm),产量为17150.85kg/hm^2,均优于其他品种。[结论]“红城5号”综合性状最优,适合在冀西北坝上地区推广,“真甜王”的综合性状略低于“红城5号”,也是一个可以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6种鲜食彩色花生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博  顾克军  杨四军  张恒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473-12474
[目的]为彩色花生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以彩色花生品种开白二号、YA03-5、豫黑、YS03.1.1、9686—8、豫紫一号为试材.以宿迁推广的高产大果品种为对照,通过随机区组排列的田间试验筛选出适宜江苏省栽培的优良彩色花生品种。[结果]9686—8的荚果产量最高,为4363.5kg/hm。,其次是开白二号,其荚果产量为4282.5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3.2%和7.8%;豫紫一号的荚果产量最低,为3715.5kg/hm2。YS03-1—1感病毒病,中抗叶斑病,抗茎腐病。豫黑中抗茎腐病、叶斑病,YA03-5中抗叶斑病、病毒病。其他品种抗病性强。YA03-5的抗涝性弱。开白二号、9686-8、YS03-1.1、YA03-5、豫黑和豫紫一号的百仁重分别为69.40、72.50、55.70、67.50、65.18和70.66g,开白二号、9686-8、YA03-5和豫黑的出仁率分别为63.1%、70.3%、54.0%和59.2%。[结论]该研究为彩色花生品种的选择和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育壳薄、粗脂肪含量高、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且适合广西种植的花生新品种,为广西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方法]以优异种质0442/3001-18为母本、抗病种质03秋/3016为父本进行杂交,并对杂交后代进行多代定向选择,低世代侧重于果型、出仁率及产量潜力的选择,高世代侧重于产量性状、粗脂肪含量和抗逆性的筛选;2010~2014年分别进行品比试验、广西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及试验示范.[结果]育成的桂花32表现为早熟、高产稳产、壳薄、粗脂肪含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2010~2011年品比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4361.2 kg/ha,比对照品种桂花17平均增产11.19%.2012~2013年广西花生区试中,平均荚果产量3975.0 kg/ha,比对照品种桂花21减产1.43%,而籽仁产量2743.1 kg/ha,比桂花21增产7.32%.在广西武鸣试验示范中,荚果产量为4084.6 kg/ha,比桂花17增产11.78%;在钟山县试验示范中,鲜荚果产量9445.5 kg/ha.粗脂肪含量52.12%~54.10%,蛋白质含量25.00%左右;饱果率79.4%,双仁果率81.8%,百果重186.3 g,百仁重71.3 g,出仁率70.3%.桂花32农艺性状优于桂花17,于2014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花32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桂花17的替代品种,适合在广西花生产区旱坡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湛江市花生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适合湛江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的花生新品种.[方法]通过对湛江市来自不同地方的21个花生品种的生态适宜性、产量及其抗病性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北方培育的花生品种不适合湛江地区种植,出现早衰现象,产量极低;具有丰产性和综合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有福花0739、广油1号、粤油53、福花0721、贺油14和贺油15,适合在湛江地区推广种植.湛黑1号为黑衣花生品种,抗病性强,产量为3 872.6 kg/hm2,作为黑衣特色花生品种,可以推广种植;莆花1号、莆花31和泉花0608的综合抗病性强,濮花38号和濮花28号的出仁率高,分别是79.2%和79.8%;泉花735不抗倒伏性,但抗病性强.[结论]筛选出的丰产性和综合抗病性较强的优良花生新品种适合在湛汪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花生品种抗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产毒的黄曲霉孢子接种花生仁,测定接种后种子感染率和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对853份花生种质资源进行了筛选鉴定。鉴定出701,702,超小粒1号和超小粒2号4个抗抗黄曲霉素的花生品种,其接种感染率3年平均依次为13.3%,14.1%,16.1/%和13.7%,对照种桂花14号4年平均为95.2%。  相似文献   

10.
旨在筛选出适应江西赣南区域的优良花生品种(品系),为赣南区花生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材料基础。试验选取9个花生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在大田环境下对其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主要病害、抗逆性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出苗率方面,昌花2号出苗率显著低于其余品种(品系),为87.00%,其余8个品种(品系)出苗率均在93%以上,且无显著差异。在产量方面,桂花42产量最高,为5 047.05 kg/hm2,其次为昌花18号。在农艺性状方面,桂花42、昌花2号、贺油752、虔油D77花生品种(品系)总分枝数和结果分枝数较高。桂花红136、昌花18号2个品种花生秕果数较少。在主要病害方面,锈病在9个花生品种(品系)中均表现为轻感;在叶斑病方面,桂花42表现为中抗,其余均表现为轻感。在抗旱与抗涝性方面,9个花生品种(品系)多数表现较好,无明显差异。综上研究表明,桂花42综合表现较好,具有较好的潜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与木薯间作的花生品种,提高光能利用率,并提高单位耕地面积产量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法】2009年在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科研试验基地(武鸣)对7个不同花生品种与木薯进行间作种植,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调查花生田间农艺性状,测定经济及品质性状,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桂花77l株型紧凑,抗倒伏性强,有效分枝数较多,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荚果饱满率、产量均最高,优势明显;其次是桂花22,其侧枝长,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多,产量也较高,较适合与木薯间套种;桂花26生长势强、百果重最重、产量较高。【结论】桂花771、桂花22和桂花26适合与木薯间套种,其中以桂花771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选育出适合我国南方生态气候条件种植的珍珠豆型高油酸花生新品种,为南方花生产区高油酸花生生产发展提供优良品种.[方法]将从美国引进的高油酸种质SunOleic 95R分别与我国珍珠豆型高产、抗病品种汕油162、粤油13和粤油45进行杂交,从杂交后代材料中筛选得到符合育种目标的高油酸品系,并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选育的桂花37属珍珠豆型花生品种,油酸含量82.90%,亚油酸含量2.60%,油亚比(O/L)32.34,且高抗青枯病、抗叶斑病和锈病.在国家(南方片)花生区域试验和广西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荚果产量分别为3670.35和3814.05 kg/ha,分别比对照品种(汕油523和桂花21)减产6.02%和2.26%;在广西北流生产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5570.70 kg/ha,与所有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5550.36 kg/ha)相比,桂花37增产0.37%.2016年6月桂花37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选育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桂花37的油酸含量高且抗病性强,适合在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周翠球  韩柱强  钟瑞春  唐荣华  李忠  贺梁琼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64-10264,10286
桂花27(原编号026/7)是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粤油99作母本、天府10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7年连续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具有荚果均匀、果形美观、蛋白质含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2002~2003年2年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4609.5 kg/hm2,比对照种桂花17(平均产量3 477.0 kg/hm2)增产1 132.5 kg/hm2,居第1位;2004~2005年参加广西花生新品种试验示范,平均产量4 245.0 kg/hm2,比对照种桂花17(3 817.5 kg/hm2)增产427.5 kg/hm2,增产率11.2%。该品种于2006年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品质优良的花生材料,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良种质资源,对100份广西特色花生品种资源进行了田间主要农艺性状观察及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抽查的63个品种株高在21.0~73.0 cm之间,总饱果数21.0~38.0个,百果重141~165 g,百仁重51~60 g,出仁率62%~72%,锈病3~7级,叶斑病4~7级;桂花39含油量最高,为59.20%,其次是桂花31(58.48%)、三河花生(58.26%)、旺茂花生(58.16%)、陆川红花生(58.06%);油酸/亚油酸值最高的是桂253(5.48),其次是十里红花生(4.16)、平政红花生2(3.30);初步筛选出经济性状较好的花生品种有五一花生、三育花生、桂花39和桂花80。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出适宜花生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最佳喷施浓度,为花生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桂花771为试材,设不同浓度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处理,分别为多效唑(150、250、350、400mg/L)、缩节胺(200、250、300mg/L)和矮壮素(100、150、200mg/L),调查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植株生长的抑制程度顺序为:多效唑〉缩节胺〉矮壮素。多效唑、缩节胺和矮壮素分别在400、250和200mg/L时对花生植株生长的抑制程度最大。经多效唑处理的桂花771单株荚果数、单株生产力、产量分别较对照降低。250mg/L缩节胺处理花生单株生产力和产量均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200mg/L矮壮素处理花生单株荚果数、单株生产力、产量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5.7%、23.5%和17.0%。【结论】250mg/L缩节胺和100-200mg/L矮壮素可适当降低花生植株的伸长量,提高花生产量,其中200mg/L矮壮素对花生的化学调控增产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完善花生离体再生繁殖体系,为花生的遗传转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桂花系列花生品种为材料,以胚小叶为外植体,MS+10mg/L2,4-D为体细胞胚诱导基本培养基,MS+3mg/L6-BA+0.8mg/LNAA+(0~15mg/L)GA3为苗诱导基本培养基,研究光照、赤霉素和基因型对花生体细胞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在光暗比14∶10条件下,花生体细胞胚诱导率明显高于全黑暗培养,体细胞胚诱导率增加7.5~37.5个百分点。在不同花生品种中,桂花26体细胞胚诱导率最高,达62.8%,桂花833最低,为21.7%。在成苗培养基中添加5~15mg/LGA3利于提高体细胞胚的成苗率。桂花26和桂花771在5mg/LGA3处理下成苗率最高,分别为42.8%和35.3%;桂花836、桂花1026、桂花833在15mg/LGA3作用下成苗率最高,分别为38.7%、33.3%、26.4%。所有品种与GA3组合中,以桂花26与5mg/LGA3组合成苗率最高,其次是桂花836与15mg/LGA3组合。【结论】适宜的光照条件有利于花生体细胞胚的发生;成苗培养基中添加GA3利于促进体细胞胚诱导成苗;桂花26和桂花836是体细胞胚诱导植株再生较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与木薯间作的花生品种,提高光能利用率,并提高单位耕地面积产量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法】2009年在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科研试验基地(武鸣)对7个不同花生品种与木薯进行间作种植,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调查花生田间农艺性状,测定经济及品质性状,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桂花771株型紧凑,抗倒伏性强,有效分枝数较多,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荚果饱满率、产量均最高,优势明显;其次是桂花22,其侧枝长,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多,产量也较高,较适合与木薯间套种;桂花26生长势强、百果重最重、产量较高。【结论】桂花771、桂花22和桂花26适合与木薯间套种,其中以桂花771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全国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6年,以汕油523为对照,7省区11个花生新品种参加全国(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泉花052、闽花8号、粤油290、闽花10号的干荚果和籽仁产量有所降低,桂花026-10、汕油851等其他7个品种则有不同程度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0.15%~9.85%、0.83%~7.52%。湛红2号、粤油290、泉花052、汕油851等品种的产量静态稳定性好,而桂花026-7、对照汕油523、汕油851的动态稳定性好,产量比较稳定。各参试品种均具有中等以上的抗病性、耐涝性、耐旱性、抗倒性及强生长势。因此,综合各品种农艺性状、生物学特性和品质,桂花026-10、汕油851、仲恺花1号、桂花026-7、粤油40可以进一步进行试验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