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百合组培快繁技术途径.[方法]以金康卡百合的子房、花柱、花丝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灭菌时间、不同培养基对外植体组织培养过程的影响.[结果]在愈伤诱导培养基上培养两周左右外植体出现膨大,培养20 d左右,即有淡绿色愈伤组织出现;不同的NAA和BA浓度对愈伤诱导影响较大,激素浓度为0.5 mg/L NAA和1.5 mg/L BA的MS培养基对促进子房膨大和愈伤诱导效果最佳.[结论]不同的灭菌时间对外植体污染率的影响不同,均随着灭菌时间的延长呈显著下降的趋势.金康卡百合的子房、花柱、花丝形成愈伤组织能力有一定差异,用子房作外植体比花柱、花丝更易产生愈伤组织且存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无花果果实发育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无花果果实发育的形态结构特征有助于为果实成熟调控奠定形态学基础.[方法]以北京设施主栽品种玛斯义陶芬(Masui Dauphine)的果实为材料,通过石蜡切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果实发育过程中内部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结果表明,无花果果实生长发育呈快-慢-快典型的双S型曲线,“始熟期”为缓慢生长期和第2个快速生长期之间的转折期;果实随着内部的小花逐渐膨大而成熟,在始熟期以前小花膨大主要发生在子房,在始熟期以后小花膨大主要发生在花梗.[结论]子房迅速膨大是果实进入始熟期的标志,而花梗快速膨大是果实进入成熟期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甜瓜是典型的虫媒花.必须由蜜蜂等昆虫传粉后.子房才能膨大形成果实.  相似文献   

4.
<正>三、畸形果1.主要表现(1)偏头瓜。偏头瓜即果实发育不平衡,一侧发育正常,而另一侧发育停滞,是由于子房发育不良、授粉不均匀和受精不良引起的。(2)尖嘴瓜。尖嘴瓜的花蒂部位变细,果梗部位膨胀。这是由于果实膨大期养分供应不足,以及高节位坐果而形成。(3)葫芦瓜。该类瓜的顶部在接近花蒂部位膨大,而靠近果梗部较细,  相似文献   

5.
以锦绣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花柄为试验材料进行石蜡切片,观察花柄的组织及细胞结构特点.结果表明,锦绣杜鹃花柄的基本结构组成与植物茎的基本结构组成类似,但花柄中皮层及髓部在开花期富含淀粉粒,而子房受精膨大一定时期后淀粉粒完全消失,细胞体积变小,并出现大量含晶细胞,维管束结构随着花部结构的发育而逐渐发育成熟:在开花期维管束中导管结构并不清晰,而子房膨大至一定时期后维管束中导管细胞壁加厚,内含物消失,导管结构清晰.推测开花期淀粉粒的存在是为子房的膨大打下物质基础,而随着子房的膨大维管束逐渐发育成熟,为淀粉粒等养分转移至子房提供了运输空间,但锦绣杜鹃花期短可能与花期维管束发育不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综合运用形态解剖学、扫描电镜、石蜡切片等技术手段,对牛膝花器官的形态学结构以及解剖结构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牛膝为两性花,异花授粉,具1苞片,宽卵形,干膜质,顶端长渐尖;小苞片2枚,刺状,顶端弯曲,基部两侧各有一卵形膜质小裂片;花被片披针形,5枚,光亮,无毛,顶端急尖,有1中脉;雄蕊5枚,包括花丝和花药两部分,花丝顶端膨大形成椭圆形的花药,其表面具颗粒状突起,花药被药隔分为左右两个药室,每个药室各有两个花粉囊,花粉囊呈长圆形的。雌蕊为单雌蕊,仅由1枚心皮构成,较雄蕊长,包括子房、花柱、柱头三部分,雌蕊基部膨大部分为子房,子房上位,内含1室,具1胚珠,柱头单一,为湿性柱头,常膨大呈球状,显微镜下观察其顶端的表皮细胞膨大形成指状突起,利于接受花粉。连接子房和柱头的部分为花柱,是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解剖学研究发现,中空的花柱内表皮细胞向内膨大形成乳状突起,构成了特殊的通道细胞,为花粉管萌发提供营养和趋化物质。胞果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种子1枚,类型为双子叶有胚乳种子。  相似文献   

7.
枣果实在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涉及多种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为了解枣果实在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组的变化情况,利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对主栽制干枣品种——骏枣幼果期、膨大期、白熟期、初红期和全红期5个阶段的果实进行了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各时期果实与其前一阶段相比分别有差异表达蛋白189、356、82、69个。基因本体(GO)注释结果显示:幼果与膨大果的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核酸代谢过程,膨大期果实与白熟果的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从5个阶段的果实中分别鉴定到604、186、91、83、189个特异表达蛋白。Mercator注释和KEGG通路注释结果显示,幼果期特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了RNA转运通路。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分析显示,幼果期高表达蛋白主要与核糖体合成相关。总之,枣果实在白熟期以前与细胞分裂和膨大相关的蛋白表达量和富集程度高,从白熟期开始与碳水化合物积累相关的蛋白质表达上调。本研究从蛋白质组学水平阐明了枣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蛋白质组分的动态变化,为提高枣果实品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探讨‘脆蜜金柑’不同批次果实的膨大规律及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动态变化,以广西融安县‘脆蜜金柑’为试验材料,在其不同批次果实的膨大期测定果实横径和纵径,在成熟期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表明,在‘脆蜜金柑’果实膨大阶段,第1、2批次果实容易形成大果,第3批次果实则较小。在果实成熟初期,第2批次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中后期以第3批次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表明第1、2批次果实膨大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形成大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较高,且市场上售价高,在生产上应采取相应措施保住第1、第2批次果实,达到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1冬枣树落花落果原因1.1内源激素问题。冬枣树体组织能产生赤霉素等内源激素,可明显提高坐果率。冬枣胚组织产生的赤霉素不足时,就不能刺激子房、蜜盘细胞分裂发育并长成幼果。所以,内源激素缺乏不利于花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的规律.[方法]以3年生骏枣为试材,测定果实的动态生长指标以及果实中总糖、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含量.[结果]骏枣果实生长曲线呈不明显的双“S”型.骏枣果实早期以积累葡萄糖和果糖为主,果实膨大期迅速积累蔗糖,到果实成熟时主要积累蔗糖.[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骏枣果实糖积累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枣抗裂果种质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苑赞  卢艳清  赵锦  刘孟军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3):4968-4976
【目的】筛选评价出抗裂果种质,直接为枣的栽培生产与育种应用提供品种材料。【方法】通过连续5年对169个枣品种的果实裂果方式、裂果率、裂果程度比较,进行抗裂果评价;利用石蜡切片技术比较不同抗裂程度品种果皮及果肉内部显微结构的差异。【结果】综合裂口数量、裂口长度及裂口面积等因素,建立了枣裂果病情分级体系;通过4种裂果方式的统计分析,发现枣的裂果方式以纵裂为主;筛选出一批抗裂品种,如葫芦长红、官滩枣、河北龙须枣、茶壶枣、雪枣、尖枣、串铃枣、成武冬枣、中阳团枣、洪赵脆枣、棉絮枣、冷枣、晒枣、皖牛奶枣、南京大木枣和磨盘枣等;不同抗裂程度品种的果实结构差异明显,抗裂品种果皮的表皮层厚度均匀、细胞排列整齐紧密;随着抗裂果能力的下降,果实表皮层不均一程度加重,且细胞排列趋向散乱无序。【结论】筛选出一批抗裂果的枣品种,明确了抗裂果能力与枣果表皮细胞均一性和紧密程度正相关,而与果肉细胞致密程度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增施钙肥、调节土壤pH值,促进壶瓶枣树吸收钙素,研究壶瓶枣裂果与枣果含钙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壶瓶枣果实含钙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枣果裂果,枣果裂果与果实含钙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2在0.186 5~0.282 0之间,在数据上支持了枣果含钙量不是产生裂果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骏枣裂果发生过程中的水分吸收规律,测定了枣果吸收水分的动力曲线、枣果水势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当枣果吸水量达到饱和时,裂果现象最易发生。吸水率越高裂果率越高,门熟期和脆熟期枣果吸收水分开裂的饱和值分别为8.64%,9.86%。枣果持续吸收水分72h后。吸水牢和裂果率基本趋于稳定。门熟期骏枣果实较脆熟期更易开裂。室内浸果实验不能真实反映大田裂果的实际情况。根系吸收的水分能够输送给枣果而引起裂果的作用有限,地上部分枣果和叶片直接吸水对裂果的起主导作用,裂果的形成和降雨量多少、果实表面与水分接触时间长短有关。枣果水势日变化呈“V”字形,初步推断水势与裂果之间存在负相关.粜实水势越低裂果发生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以本砧、酸枣砧和铜钱树砧3种砧木嫁接的冬瓜枣为试材,探究其对冬瓜枣生长结果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铜钱树砧嫁接的冬瓜枣的枣头、枣吊生长量明显较本砧和酸枣砧的大,枣股抽生枣吊数及坐果率与本砧枣差异不显著,与酸枣砧枣差异显著;3种砧木嫁接的冬瓜枣果实生长发育类型均属于较为典型的“双S”型,果实纵径、横径均以铜钱树砧冬瓜枣最大,酸枣砧冬瓜枣最小;铜钱树砧冬瓜枣的平均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可滴定酸含量以及维生素C含量与本砧枣差异不显著,与酸枣砧枣差异显著,其中铜钱树砧冬瓜枣单果重最重,可食率最高。综合比较发现,铜钱树砧嫁接的冬瓜枣长势好,品质好,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15.
枣树裂果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枣树裂果机理进行了综述。枣树裂果程度、裂果率与品种有关 ,其中襄汾木枣最抗裂 ,梨枣、临汾圆枣最不抗裂。此外 ,影响枣树裂果的因素还有果实的解剖结构、果实钙含量、果皮粘弹性、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地下水位等。针对裂果的原因 ,提出了一些防治裂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大气温度升高对枣果实色素含量的影响,以4年生灵武长枣和骏枣为材料,采用开顶气室模拟增温的方法,设置自然大气温度(对照)和升高大气温度2个水平,测定不同时期枣果实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以揭示气温升高对枣果实着色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大气温度升高处理会显著提高灵武长枣和骏枣果实叶绿素、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但对其在整个发育期的变化趋势无影响,大气温度升高增大了枣果实在膨大期至转色期的叶绿素和类黄酮含量的下降幅度以及转色期至成熟期的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的上升幅度。说明大气温度升高可有效改善果面色泽,有利于枣果实的着色。  相似文献   

17.
阿克苏地区红枣主栽品种生育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阿克苏地区主栽枣品种灰枣、骏枣、赞皇枣、壶瓶枣的主要物候特性及果实品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县市四个品种枣的物候期灰枣和赞皇枣的较早,骏枣和壶瓶枣的较晚;四个品种的物候期在各县市之间,均在沙雅县最早,阿克苏市最晚。四个品种枣果实品质均在沙雅县表现最佳,在同一产地之间灰枣的果实品质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49份酸枣种质的主要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酸枣果实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情况、主要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以149份酸枣种质为材料,对其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变异系数的分布范围很广,在6.94%~56.18%之间。可溶性总糖和单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和可食率呈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和单果重、果核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和可食率、千仁重呈显著负相关,和维生素C呈极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和单果重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枣裂果主导因子及防裂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枣裂果主导因子的研究表明:枣果成熟期由于降雨,枣果果皮吸水,果肉膨胀,导致果皮破裂。裂果程度受降雨时数、降雨量的影响较大,且二者成正比关系;在试验品种中,团枣裂果严重,牙枣次之,木枣最轻;裂果与成熟度有关,成熟度越高,裂果越重。防裂措施:幼果期喷500,1 000,2 000 mg/kg的BP或5 000~7 000倍的氢氧化钙溶液;成熟期降雨前喷1∶4,1∶10,1∶20的紫胶溶液对防止裂果有极其明显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采用红枣烘干房烘烤成熟裂枣,以降低裂果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