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通过分析雨水利用的相关问题,讨论了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途径,在总结已有雨水利用有关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论述了雨水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发展和完善雨水利用研究理论,建立持续农业雨水利用技术体系,并加快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同耕作制度的生态及经济效益,连续3年耕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1年2熟地区实行机械化作业时,小麦少耕和玉米免耕是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机械化作业模式。该作业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目前农村自然和经济资源,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资源短缺将是制约我国特别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因素。就土地资源而言,幅员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将势必成为我国农业21世纪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之一。该文叙述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关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荒漠化给国家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损失,干旱每时每刻困扰着该地区人的民生活和生产。雨水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收集利用雨不超渗径流,是发展生态农业再秀美山川理所当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我国21世纪农业用水危机与节水农业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21世纪我国农业用水将面临现有工程效益衰减,缺水程度继续增大;全球气候变暖加重北方地区用水紧张状况;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威胁供水量和用水安全性;大农业内部争水矛盾不断加剧等严重问题。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包括工程节水措施、农艺节水措施和管理节水措施的节水农业。在实施节水农业过程中则应根据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华北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和东北半干旱、半湿润、高寒地区的各自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并采用相应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晋陕甘宁地区处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带,又同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省区,分析研究和掌握该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利用比较优势理论,通过比较所选择的各项指标在全国的相对排序,并计算各“相对资产与负债”值;然后分析该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认为,晋陕甘宁地区为农业发展的较强不可持续发展地区;其中,山西和陕西省为不可持续发展省,甘肃省和宁夏自治区则为农业发展的强不可持续地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区农业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述国外近年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开发概况,初步整理了各国开发治理的措施与途径,并指出这类地区,仍存在着严重的生态威胁。土地开发整治工程,就是从保护观点出发,开发利用这一自然特定地域,建设农业基地,控制生态恶化。文中还指出,随着世界农业发展进程,如何合理、有效、适度地进行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开发和建设,仍是当今急待解决的世界性课题。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开发整治,正面临这一挑战。  相似文献   

8.
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集水技术走"雨养农业"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翼翔 《水土保持研究》2002,9(4):106-108,112
水分是影响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子,雨水资源则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因而在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充分利用有限雨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若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将领先的农业高新技术和传统的集水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从“全拦降水,就地入渗,高效利用”天然降水入手,改革耕作制度,实行覆盖技术,减少地面蒸发,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科学有效的“雨养农业”的新路子,这既是保证当地居民食物供应的需要,也是为西部大开发奠定稳固的农业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创刊于1983年,是国内旱农领域创办最早的学术类中文核心期刊。期刊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本刊立足于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易旱地区农业科学研究前沿,兼顾湿润地区季节性干旱农业实际和国外旱区农业研究动态,全面反映我国干旱、半干旱及湿润易旱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介绍国外有关旱农最新研究进展。以旱作农业为重点,重视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灌溉农业的发展,应  相似文献   

10.
<正>《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创刊于1983年,是国内旱农领域创办最早的学术类中文核心期刊。期刊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本刊立足于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易旱地区农业科学研究前沿,兼顾湿润地区季节性干旱农业实际和国外旱区农业研究动态,全面反映我国干旱、半干旱及湿润易旱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介绍国外有关旱农最新研究进展。以旱作农业为重点,重视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灌溉农业的发展,应  相似文献   

11.
宁夏农业生态环境的干旱化趋势,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在干旱灾害环境背景下,基于区域内部环境质量的非均质性,初步提出并构建了宁夏避灾农业经营模式,即引黄灌区高效集约与规模经营的避灾农业亚模式和南部山区高效利用与综合发展的避灾农业亚模式。较以往农业发展模式,避灾农业生态模式更具经济上易于接受,运行上易于操作,收益上高效的特点,特别是对于优化农业投资环境,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演变规律及其供需状况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利用 1 994~ 2 0 0 0年的水文资料和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评价成果 ,运用统计学方法 ,分析了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分布情况及其近 5 0年来的演变规律 ,定量说明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大气降水与水资源分布的一致性关系。评价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供需平衡状况 ,为该地区优化配置水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以及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集水型生态农业与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开发的基础是农业,其首要问题和最基本目标是解决农民脱贫。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生态环境脆弱,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必须将生态环境重建与当地农民脱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采取适应该地区特点的集水型生态农业,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并重。  相似文献   

14.
发展精品农业是立足于寒旱地区实际的现实选择,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以天水市为例,从寒旱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精品农业的资源禀赋出发,阐述了精品农业的含义和特征,提出了寒旱地区精品农业发展建议: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精品农业思路认识;强化项目支撑,夯实精品农业驱动基础;创新经营方式,提升精品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精品农业“芯片”含量。为给寒旱地区构建精品农业产业体系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各国政府和生态学家共同追求的目标 ,然而在实践中 ,可持续的理论和方法往往难以贯彻到农牧民现实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去。究其原因 ,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目前局限于自然学科领域内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过多地关注在土地利用“应该如何做”,而忽略或轻视了现实中的农牧民“实际上如何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因此 ,要改变这种状况 ,面向现实的土地利用决策研究特别需要自然和人文学科的密切合作。基于毛乌素沙地的实地农户调查分析 ,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现实土地利用决策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机制 ,进行比较系统的深入研究。着重分析了与土地利用决策密切相关的 3个社会群体 :农牧民 -政府 -环境科学家在土地利用立场、观点、影响力等方面的差异 ,考察了导致现实中不可持续土地利用行为的社会经济根源 ,并对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飞 《水土保持通报》2019,39(1):317-321
[目的]从区域资源综合利用与水土资源管理角度探讨干旱地区土壤盐碱地治理问题,旨在寻求旱区盐碱地治理与开发利用新模式,以创新旱区盐碱地治理观念与技术,为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支撑。[方法]根据在陕西、宁夏和新疆等省区的野外调查和研究经验,结合有关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成果,通过综合分析目前国内外盐碱地治理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种旱区盐碱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管理新模式。[结果]旱区盐碱地水土资源管理新模式是通过高效水调控促进土盐—水盐分离(简称:旱区盐碱地双分离治理模式),可以综合概括为"减少区域水损失,低耗水充分洗盐,集约化水盐分离,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其中"减少区域水损失"是旱区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障的前提,"低耗水充分洗盐"是节省洗盐的时间成本和水资源成本的基础,"集约化水盐分离"是实现水盐分离和水盐分别再利用的核心技术,"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是旱区农业发展用水的核心经济原则。[结论]旱区盐碱地双分离治理模式通过集约化水土资源管理,可以提高水盐分离效率,提升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其资源、环境和生态风险小,治理效益持续时间长,有助于维持和提升盐碱地治理的区域经济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17.
干旱区膜下滴灌条件下洋葱水分生产函数与优化灌溉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西北内陆旱区膜下滴灌条件下洋葱节水、高产和高效的灌溉制度,开展了2 a田间试验,分析了洋葱的耗水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洋葱的水分生产函数,并对洋葱的灌溉制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洋葱的耗水量为170.1~395.7 mm,产量随灌水量和耗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则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苗期和成熟期亏水对洋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洋葱水分敏感指数在鳞茎膨大期最大,发叶期次之,苗期和成熟期较小。膜下滴灌条件下,西北旱区干旱年洋葱全生育期灌水量为375 mm时,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其优化灌溉制度为苗期灌水30~40 mm,发叶期灌水130~140 mm,鳞茎膨大期灌水170~190 mm,成熟期灌水25 mm,灌水间隔可采用5 d。该优化灌溉制度对西北内陆旱区洋葱的节水灌溉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