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奶牛A型口蹄疫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烈性传染病,该病严重危害奶牛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多年来,永靖县规模奶牛场采取多种防控措施,加强疫苗免疫、免疫抗体水平检测、消毒灭源、流通环节监管等措施,确保了永靖县规模奶牛场没有发生奶牛A型口蹄疫疫情。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和居民点的撤并,奶牛养殖也由过去的散户饲养过渡到规模养殖场集中的奶牛小区饲养。奶牛业能否取得健康有序发展,疫病防控工作十分重要,一些疫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做好奶牛场疫病预防的首要工作就是做好防疫与消毒工作:防疫对预防疫病的传入显得为重要;消毒能有效杀死和阻断病原微生物,减少疫病的发生。根据本人从事多年基层防检疫工作的经验及上级部门的各项要求规定,现将我场在动物疫病防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大连市全部11个奶牛场开展抽样调查,通过设计两阶段随机抽样方案并结合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大连市奶牛场副结核病流行状况以及奶牛场从业人员对副结核病防控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行为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大连市奶牛场副结核病平均个体血清流行率为17.23%(95%CI:15.99%~18.74%),场群真实流行率为100%;年龄、胎次是奶牛副结核病重要的风险因素;奶牛副结核病是导致大连市奶牛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大连市奶牛场从业人员对副结核病的认知程度有限,部分规模场对本病认识不足,导致部分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研究结果提示,大连市需重视对奶牛副结核病的防控,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阻止本病的继续蔓延并在有条件的场户开展净化;各奶牛场应严格做好生物安全工作,在引进奶牛时严格检疫,防止引进阳性牛、隐性感染牛;兽医部门应该加强科普宣传,增强奶牛场工作人员对副结核病的判断力,提高其防范副结核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规模奶牛场饲养水平的提高,奶牛副结核病也逐渐受到关注。很多大型奶牛场都存在副结核感染,临床发病牛只如何处理,抗体检测阳性的奶牛怎么办,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将国外一些研究内容进行了整理,希望能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深入地了解奶牛副结核病,为未来的防控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春秋两季气候多变,如果饲养管理不到位,奶牛易发各种疾病。因此,奶牛场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严格做好饲养管理及防疫工作,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持科学防治、综合防治的总体原则,提高防治工作的技术含量和效果。通过封闭管理、卫生清理、消毒、免疫和检疫等措施,确保春秋季防疫任务的顺利完成。1严格实行封闭管理严格执行自我封闭管理,限制外来车辆和人员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奶牛养殖业在养殖规模、饲养方式、养殖标准上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尤其规模养殖场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武威金谷丰奶牛场是一个奶牛存栏量600头,年产奶量2828吨的规模养殖场。笔者通过对该奶牛场相关资料数据的调查统计,对其饲养管理、经营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奶牛养殖小区是加速农村奶牛发展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农户饲养的奶牛占全国奶牛总存栏数的90%以上,奶牛传统养殖的“小、散、低”的状况,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迫切要求向奶牛饲养规模化、现代化转变。实现这个转变的途径,一是发展规模奶牛场,包括奶牛大户、国有奶牛场、股份制奶牛场等。奶牛大户,确切的说,就是家庭规模奶牛场,从长远看,它可能成为我国奶牛养殖业的主体.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其快速发展。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奶牛》2011,(1):20-20
双城与以色列共建50个规模奶牛场 日前,双城市政府与以色列LR公司奶业正式签署合作项目,双方共同在双城建立50个千头以上规模奶牛场,饲养奶牛5万头。合作奶牛场奶牛年均单产将达到6吨以上,远高于双城市目前的4.5吨。合作规模奶牛场的奶牛全部来自双城养殖户,每头奶牛5000元,连续支付6年,犊牛和奶牛残值归合作规模奶牛场,雀巢公司保证收购合作规模奶牛场的鲜奶。  相似文献   

9.
奶牛接产助产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奶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北方地区新建了很多规模牛场。然而,随着奶牛数量的快速增加,与之配套的饲养管理技术却跟不上发展的需求。笔者下乡时经常看到规模奶牛场的母牛在牛棚内或运动场上生产,还常看到规模奶牛场主带着饲养员在运动场上给奶牛接产或助产时野蛮操作,致使母牛和胎儿双双死亡。本文就规模奶牛场怎样做好奶牛的接产、助产工作谈些个人看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人们对乳制品的需要量的增大,对乳品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升高,所以奶牛饲养量逐年增多,中小型奶牛场越来越多,饲养者都积极加入到奶牛的饲养行列。因此,奶牛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中小型规模的奶牛场,更要掌握奶牛饲养的关键技术,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张掖市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是张掖市确立的十大工程之一。为了有效控制规模肉牛场的疫病,使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张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规模肉牛场基本情况和主要发生的疫病情况开展了普查,掌握了防疫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技术规程、加强饲养管理、狠抓消毒灭源、坚持预防为主等防控措施。通过在全市规模肉牛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摸清辽西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方法]本研究应用美国加州奶牛乳房炎检测方法(California mastitis test, CMT)对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定期采集奶样进行隐性乳房炎动态监测。通过临床检查和CMT方法对辽西地区5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共1 326头泌乳期奶牛进行了隐性乳房炎的监测,[结果]统计结果显示,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达41.25%,发病率以夏秋季节最高,随着年龄增大,胎次增多,泌乳增加,乳房炎的发病率增高。[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辽西地区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较为严重,需要规模化奶牛养殖场高度重视,同时为该地区奶牛场乳房炎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新疆地区部分规模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BVD)的流行情况,优化防控措施,以达到建设防控净化场的目的,自2020年11月到2021年7月累计采集新疆5 个地区16 个奶牛场共计26 997 份血清、3 843 份犊牛耳组织进行全群普检。通过使用IDEXX公司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及RT-PCR复检结合测序等方法,淘汰阳性牛,同源性分析流行毒株情况。BVDV血清抗原检测结果为:沙湾某奶牛场BVD阳性率为1.63%(38/2 326);乌鲁木齐某奶牛场BVD阳性率为0.35%(4/1 132);其余奶牛场均为阴性。犊牛耳组织抗原检测结果为:乌鲁木齐某牛场BVDV阳性率为1.17%(4/342);其余奶牛场均为阴性。研究结果揭示,奶牛场通过淘汰BVDV阳性牛,调整免疫程序、制定消毒程序等方法,可有效净化BVD。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阶段是奶牛饲养管理中最关键的时期。在此期间,由于奶牛分娩后,生理代谢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不及时做好产后护理,或使用了错误的护理方法,容易发生奶牛产科疾病如胎衣不下、子宫脱垂和代谢类疾病如产后瘫痪、酮病等。本文从诊断要点、治疗措施、预防控制等方面,对以上疾病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总结,以期为广大奶牛养殖场(户)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利用DHI对两个奶牛场奶牛生产性能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奶牛牛群改良)测定体系,对杨凌某奶牛场和西安某奶牛场2007年的5、6、7月份生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牛场的奶牛患有严重的乳房炎或隐性乳房炎;泌乳高峰期到达时间晚;存在着潜在的奶量损失;产犊间隔过长。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杨宇 《中国畜牧兽医》2013,40(Z1):109-111
牛奶质量与诸多因素相关,其中奶牛疾病是影响牛奶质量的根源。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奶牛常见的疾病,与牛奶质量、产量有密切的关系。目前奶牛乳房炎防治在中国刚刚起步,因此奶牛乳房炎检测技术对奶牛疾病控制、牛奶质量、畜牧业发展和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的奶牛养殖业已逐渐由过去传统生产方式向规模化的生产发展,而随着养殖规模逐渐扩大,高温高湿地区奶牛场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基础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奶牛的牛奶质量、养殖和生产繁殖的经济效益.本文从场地选择、奶牛场建筑物的建设两方面剖析奶牛场的设计,从通风、防暑降温和防疫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温高湿对奶牛养殖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2021年我国规模化牧场奶牛酮病发病情况和防控状况。[方法]本文选择105个规模化牧场进行调查,包括酮病发病率、诊断和监测方法、治疗方法、治愈率、防控方法和治疗成本等。[结果]牧场奶牛平均单产为9.7 t,酮病平均发病率为17.9%,高于国外控制目标。大多数牧场奶牛酮病诊断和监测,主要采用检测血液中β-羟丁酸浓度的方法,奶牛酮病治愈率无论单一或综合措施都达90%以上,奶牛酮病综合防控效果明显好于单一措施。[结论]目前我国规模化牧场奶牛酮病发病率控制目标、诊断和监测、治疗和防控仍需更多研究,完善和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为规模化牧场奶牛酮病的高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王艾晶 《中国乳业》2022,(11):67-71
口蹄疫是危害奶牛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发病率高、难控制等特点,主要的易感动物是奶牛。患口蹄疫的奶牛产奶量下降、繁殖力受损,给养牛场(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概述了延庆区2022年第一次集中免疫和监测奶牛口蹄疫情况,针对抗体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实施强制免疫,加强抗体监测,严格场(户)消毒等一系列防控建议来提高奶牛养殖水平,避免疫病发生。  相似文献   

20.
关于推进中国奶牛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 ,TMR)饲养技术的使用能够保证奶牛摄入均衡的营养,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在中国加快推进TMR饲养技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中国现阶段奶牛的饲养模式主要以小规模养殖为主,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大多数中、小型奶牛场、养殖户还不能使用TMR饲喂技术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TMR配送服务是由专门的配送公司集中生产不同饲养阶段的TMR日粮,再提供给周边养牛户的一种生产配送形式。此种方式可以使小规模奶牛养殖户也能用到TMR饲喂技术,从而提高奶牛生产水平,增加养殖者收益,并且推进TMR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