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家蚕养殖业的传染病,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首先介绍了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机理和感染途径,强调了家蚕血液型脓病对家蚕养殖业的危害。其次,分析了单县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原因,为下一步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针对单县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原因,提出了加强监测与预警、加强养蚕环境消毒与卫生管理、科学选择蚕品种、合理使用药物、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教育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以期能够为单县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家蚕对血液型脓病的抗性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和流行较为严重的现状,分析和讨论了家蚕对血液型脓病的抗性特点和规律。提出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的培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目标;家蚕血液型脓病的防治重点是重视养蚕环境的洁净、严格执行家蚕饲养标准、规范消毒用药以及杜绝化学污染物或农药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选取白花蛇舌草、广金钱草、金钱草、败酱草、蒲公英、薏苡仁等6种中草药进行家蚕血液型脓病防控试验,通过煎煮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添食于家蚕,测定药物对家蚕血液型脓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试验结果显示,6种中草药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均具有显著的预防效果,白花蛇舌草、广金钱草、金钱草的效果较好,保护率分别为47.26%、35.62%、33.56%,蒲公英、败酱草、薏苡仁的保护率分别为21.92%、14.38%、4.11%;6种中草药对家蚕血液型脓病治疗效果相对较差,白花蛇舌草、广金钱草、金钱草、蒲公英、败酱草、薏苡仁的保护率分别为4.00%、9.33%、2.67%、22.67%、1.33%、4.67%。可对白花蛇舌草、广金钱草、金钱草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出预防血液型脓病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4.
浅谈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水艳 《蚕学通讯》2009,29(2):32-34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危害蚕业生产较严重的病毒病之一,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体会,分析了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祁德林 《当代畜牧》2013,(27):27-29
家蚕血液型脓病常发于夏、秋养蚕过程中。笔者针对宁洱家蚕脓病的发病规律,从蚕品种、养蚕环境、饲养管理、消毒防病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防治措施,以减少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使蚕农增收。  相似文献   

6.
许梅 《四川蚕业》2006,34(1):30-31,23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影响蚕茧产、质量的重要病害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控制在为害水平以下,但近两年来,随着养蚕农户的增加,发生面不断扩大,损失量也在逐年上升,2005年春达到爆发程度。全市凡是养蚕的村组,都可见到血液型脓病。据不完全统计,发病面达70%左右,损失严重的农户。张单产不到10公斤,笔者对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家蚕病毒病,在蚕区时有发生,严重时会给蚕桑产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总结了家蚕血液型脓病在生产上暴发的危害、该病的症状、发病的特征和诊断方法。综述了该病的诊断有症状诊断、显微镜镜检、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和检测软件诊断;在病原的研究进展上,有病原生物学特性、表型和生活史、感染途径和侵入方式;在防治的研究进展上,有抗病品种、抗性蛋白、抗性基因和防治药物;防治药物方面主要有消毒剂、抗病毒类化合物和生物类药剂。系统归纳总结了该病的防控技术及研究进展,旨在为该病的科学防控和深入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8.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对蚕桑生产危害最严重的疾病,近年来家蚕血液型脓病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发生面均较广,2008年如城镇春秋季发生面达60%以上,发病严重的农户甚至颗粒无收,教训实在惨重。为杜绝或尽量减轻该病对蚕茧生产造成的损失,现提出以下识别方法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介绍铜山区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办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来相应的防治对策,为当地养蚕业脓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家蚕血液型脓病的传播途径及表现症状,通过对河南省家蚕血液型脓病暴发情况的调查分析,认为家蚕血液型脓病的暴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血液型脓病病毒广泛存在,品种选择或蚕种处理不当,桑园管理水平低,蚕农防病意识淡薄,饲养管理技术粗放,气候环境条件恶劣等;并结合河南省蚕桑生产实际,提出了加强防控意识、选择优良的家蚕品...  相似文献   

11.
脓病清对家蚕NPV、CPV、DNV,只需经4h处理,就能将病毒杀灭;对家蚕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及浓核病均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能降低死蚕率及死笼率;使用安全,对蚕生理及茧丝质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江苏蚕业》2017,(2):22-24
通过对家蚕血液型脓病高发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东台市针对家蚕血液型脓病预防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旨在减少蚕病发生,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提高蚕农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家蚕血液型脓病病原、特性、感染途径、病理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以供生产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村家蚕常见病毒病有血液型、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各有其表现症状,需从消毒、管理、选用抗病品种等方面着手进行病毒病的防治,以提高养蚕效益。  相似文献   

15.
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血液型脓病在生产常称为脓病,属病毒病,在蚕区经常发生。近几年东台市许河镇的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呈上升趋势,发病严重的年份部分区域期损失率达10%,少数农户损失超过20%,个别农户损失过半,给蚕桑生产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家蚕的病毒病,对养蚕生产危害较大.在生产中已发现的有血液型脓病、胄肠型脓病和空头性软化病三种.根据科学实验结果,石灰消毒对防治家蚕病毒病有很好的效果,且具有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等特点,值得在养蚕防病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家蚕病毒性脓病,有血液型脓病和病毒型脓病两种。此两种病毒主要特征是病毒外表有厚厚的多角体膜保护,使一般性消毒药物不能直接把它杀死,从而导致家蚕到大蚕期大批发病,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影响蚕农经济效益,令养蚕户非常寒心。  相似文献   

18.
赵如林  朱富滔  周德芳  李丽 《中国蚕业》2010,31(3):70-72,74
分析了近年来临沧市部分蚕区血液型脓病逐渐加重和流行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健全养蚕防病卫生制度,彻底消毒、净化养蚕环境、及时进行桑园病虫害防治,防止野外昆虫交叉感染、合理调节气象环境、重视共育室防病工作、加强蚕体蚕座的消毒、正确处理蚕沙及病死蚕、综合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流行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刘金凤 《蚕学通讯》2021,41(2):26-28
近年来,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 ,BmNPV)感染引起的血液型脓病在原蚕饲育过程中时有发生,有的原蚕区因为发生家蚕血液型脓病直接影响到收茧量和制种量,个别原蚕饲养户甚至颗粒无收.为此,我们针对原蚕区的环境及饲养条件,实施了对家蚕血液型脓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江苏蚕业》2017,(4):20-21
介绍了3种常见的家蚕病毒病,包括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在了解家蚕病毒病的发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家蚕病毒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