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由于滇中地区典型单栋塑料温室存在保温性能不足的缺点,该试验同时对双层薄膜覆盖、单层薄膜覆盖和室外3种情况的最低温度进行了对比测试,对双层非充气塑料薄膜在该类温室中的保温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双层非冲气塑料薄膜,即在现有普通大棚内加设一层薄膜(间距20~30 cm),在温室无遮挡,光照条件正常的情况下,冬季一月份前后室内最低平均气温可达5.37 ℃,比单层薄膜温室提高5.68 ℃,比室外提高3.25 ℃,保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针对滇中地区典型单栋塑料温室存在保温性能不足的缺点,该试验同时对双层非充气薄膜覆盖温室在冬季3种不同长度的日照条件下(由于遮挡导致日照长度不同)的室内外最低温度进行了对比测试,对其保温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滇中地区采用双层非冲气塑料薄膜,即在现有普通大棚内加设一层薄膜(间距20~30 cm),在日照长度分别为9 h,6.5 h和4 h时,室内外最低气温的温差分别为3.25 ℃,2.03 ℃,-0.01 ℃;其中,在温室日照时间为9 h时,冬季一月前后室内最低平均气温可达5.37 ℃,比单层薄膜温室提高5.68 ℃,说明非充气双层薄膜在低纬度地区有较好的经济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栽培非洲菊应在目光温室内进行,日光温室采用冀优Ⅰ型二代温室,棚膜选用三层共挤高保温无滴棚膜或其他保温效果好的无滴棚膜,覆盖物选用双层稻草帘,确保冬季最低温度保持在8℃以上。  相似文献   

4.
刘莉  陈超 《甘肃农业》2014,(10):77-78,80
结露时间长、露水重是导致温室病虫害严重的元凶。由于人们对湿度(相对湿度)的片面理解,错误地把高的相对湿度与结露等同,造成了所谓的“放风排湿”谬论,给温室生产造成了困顿。放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温室的温度,更加重了结露,从而加重病害,也加重了温室低温给生产造成的损失。温室实行高温管理,减少放风,恰恰能有效控制结露,从而为温室生产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温室内新型保温材料的筛选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了多种新型温室内保温材料,在冬季温室生产中测试了其保温效果及保温性能和断裂强力。从保温性能、断裂强力和性价比等因素综合分析,密度为100g/m2纺粘长丝无纺布整体复合塑料薄膜是比较理想的温室内保温材料。  相似文献   

6.
郭晓坡 《河北农业》2014,(11):30-31
温室水分调控是指对温室内的环境水分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控。衡量与评价环境水分情况的指标是空气相对湿度。一、温室内空气湿度的调控温室空气相对湿度通常比较高,特别是在寒冷冬季不通风的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90%以上,黄昏至早上可达到100%而达到饱和情况。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与泥土湿度、温室设施等有关。泥土湿度大,则温室空气湿度大;  相似文献   

7.
<正>1保暖问题用塑料薄膜建的暖棚常存在保温性能差的问题。因为冬季气温低,日照短,棚内外温差大,塑料薄膜易结露,保温不持久。解决措施:①夜间在顶棚塑料薄膜上加盖1层草苫,以增强保温性能;②有条件  相似文献   

8.
双层塑料大棚保温性能及对枇杷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双层塑料大棚为对象,研究其保温性能及其对枇杷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层塑料大棚内平均最低温度为2.5℃,比棚外平均最低温度提高2.6℃,保温效果显著;棚内枇杷的物候期比棚外提早30 d左右;棚内枇杷果实平均单果重比棚外增重5.41 g,差异显著;棚内果实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可食率、纵横径和果形指数均与棚外果实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莱芜日光温室小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2007~2008年冬春季节莱芜大下农场蔬菜基地日光温室内小气候观测试验资料以及同期温室外相应气象观测资料,对日光温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目光温室的保温、保湿性能明显,尤其在冬季和恶劣天气下,保温效果更为明显。温室内温、湿等气象要素的变化随季节和棚室外气象要素的变化而变化,冬春恶劣天气下温室大棚内容易形成低温、高湿、寡照环境,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温室水分调控是指对温室内的环境水分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控。衡量与评价环境水分情况的指标是空气相对湿度。1温室内空气湿度的调控温室空气相对湿度通常比较高,特别是在寒冷冬季不通风的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90%以上,黄昏至早上可达到100%,而达到饱和情况。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与泥土湿度、温室设施和蔼象有关。泥土湿度大,则温室空气湿度大;密闭性好的温室空气相对湿度大,密闭性差的温室空气湿度小;低矮空间小的温室空气湿  相似文献   

11.
侧通风口高度对塑料温室气流及温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降温、除湿等不同环境需求下温室最适侧通风口高度,以陕西省杨凌地区的塑料温室为对象,采用试验和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对4种侧通风口高度(40、60、80和100cm)下室内的流场、气温、相对湿度变化及分布均匀性进行研究;模型经过实测验证,模拟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各测点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2%和2.0%。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侧通风口高度的室内平均风速由高到低依次为距地面60、40、80和100cm;温湿度瞬时变化速率随通风口高度升高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侧通风口距地面100cm时,室内的温湿度均匀性最优,60cm的次之,27个测点的温湿度变异系数较同时刻100cm高度仅高出1.1%和3.0%;综合考虑降温及除湿需求,侧通风口距地面60cm时室内气流运动活跃,适合夏季降温排湿和换气补气;在距地面60cm基础上提高侧通风口高度,可在保证除湿效果的同时减缓降温速度,适合冬季保温排湿;降低侧通风口距地高度可减缓室内环境变化速率,适合极端天气下的通风换气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胶东地区日光温室内部环境的变化情况及对番茄栽培的适宜性,并对内部温湿度进行预测,利用不同传感器,全天候监测并分析了2019-06-01至2020-05-31温室内外温湿度,同时建立了该地区日光温室内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气温及相对湿度的预测模型,并利用根均方差(RMSE)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部7月平均气温最高,1月平均温度最低,分别为29.7和14.1 ℃。温室内春秋季日期数较外部增加了78 d,冬季减少了118 d。不利于番茄生长的时期集中在夏季和冬季,温室内易产生夏季高温低湿、冬季低温高湿现象。温室内气温、相对湿度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均RMSE值分别为4.1 ℃、10.1%,模型的模拟效果整体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新途径进行研究,为其合理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将Venlo型温室原有的屋面喷淋喷头改装到遮阳网上方,分别测定温室内温度、光照强度及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采用遮阳网上喷淋对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有较好的效果。当室外最高气温达41.0℃时,温室内温度始终低于室外温度,且维持在34.4~37.4℃,温室内外温差最高可达4.6℃;温室内光照强度维持在0.3万~1.6万lx,其与室外光照强度的最大降幅达86.8%;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适宜大部分园艺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结论】遮阳网上喷淋有助于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该类型温室适用于生产耐高温、耐荫性作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新途径进行研究,为其合理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将Venlo型温室原有的屋面喷淋喷头改装到遮阳网上方,分别测定温室内温度、光照强度及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采用遮阳网上喷淋对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有较好的效果。当室外最高气温达41.0℃时,温室内温度始终低于室外温度,且维持在34.4~37.4℃,温室内外温差最高可达4.6℃;温室内光照强度维持在0.3万~1.6万lx,其与室外光照强度的最大降幅达86.8%;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适宜大部分园艺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结论】遮阳网上喷淋有助于Venlo型温室夏季降温,该类型温室适用于生产耐高温、耐荫性作物。  相似文献   

15.
南方日光温室的结构、环境特点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日光温室是一种冬季保温效果优良的设施类型,其长度50 m,跨度8 m,南面肩高1.7 m,北面顶高3.85 m。东、西、北三面由支柱、聚氨基泡沫板、多功能薄膜为主要材料构成可以拆卸的保温墙,南面由钢管弯曲而成的屋架、支柱及覆盖在屋架上的多功能薄膜、保温被和卷帘机组成。为了加强通风降温性能,在南、北屋面和北保温墙上都设计安装了通风窗。南方日光温室光照强度、温度的日变化呈现出早晨和傍晚较低、中午高的趋势,湿度则呈相反的趋势。与普通大棚相比,南方日光温室的总进光量较大。由于南方日光温室夜间有外保温被覆盖,与露地温差可达4.7~12.7℃,可使室内气温维持在5℃以上。南方日光温室的气温晴天上升较快,中午可达到40℃以上,需开窗通风降温。由于南方日光温室密封性较好、温度高、相对湿度高,需适当通风降湿。番茄种植的结果表明,南方日光温室可明显改善一月、二月和三月份番茄生长的环境条件,生长期和采收期可延长一个月,产量增加20%~50%。  相似文献   

16.
 针对滇中地区广泛使用的塑料温室类型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进行了全年的观测研究,其中以温度为测试重点,并对测试所得的大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滇中地区冬季夜晚普通单栋塑料大棚内最低温度低于5 ℃的天数超过2/3,1,2月份则达到94.9%;冬季单栋塑料大棚白天升温作用明显,处于封闭状态时室内气温可超过40 ℃,而夜间保温效果不明显,最低气温等于或低于室外气温;冬季太阳辐射强,有利于大棚蓄热升温。夏季室外最高气温基本低于30 ℃,因此大棚的最便捷的散热方式就是利用室外较低温度的空气进行通风散热。  相似文献   

17.
对海南地区顶部半开口式大型薄膜温室内外四季光强、温度、相对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了测试分析,以探究顶部半开口式大型薄膜温室在海南地区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夏秋季遮阳效果较好,15:00后宜关闭遮阳网。冬春季全天均需关闭遮阳网或适当人工补光。夏季午间温室出现39.3 ℃的极端高温,冬春季室内温度较为适宜。白天夏季温室内不同高度间温差较明显,其余三季平均温度在不同高度间差异较小。同时,温室内四季平均相对湿度均大于室外,其中,春秋冬季室内平均相对湿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温室内相对湿度呈梯度变化。夜间由于四季平均温度在不同高度间差异较小,各高度间平均相对湿度基本相等。由此可见,顶部半开口式大型薄膜温室在试验期间温室内部环境相对稳定,利于实现温室内作物周年生产。  相似文献   

18.
徐州地区日光温室小气候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徐州地区日光温室室内外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种植季节、不同天气类型下日光温室室内气象要素(气温、地温、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室内外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并据此提出了一些调控日光温室温度、相对湿度、光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