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是我国目前珠芽魔芋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同时也是橡胶林下珠芽魔芋间作面积最大的地区,在我国珠芽魔芋栽培界占据很高的地位。在魔芋原材料紧缺时期,魔芋产量是最受魔芋种植业关注的经济指标。我们调查了西双版纳州珠芽魔芋不同种植模式中单株产量、叶形态指标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旨在对珠芽魔芋胶园高产间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结果表明:成龄胶园间作的珠芽魔芋的叶柄长度、叶柄直径、叶盘直径、顶裂叶长及叶面球茎个数的测定值均最大,其次是幼龄胶园间作,最后是玉米间作。幼龄胶园间作的珠芽魔芋单株产量最高,其次是成龄胶园间作,最后是玉米间作。幼龄胶园中珠芽魔芋单株产量与叶柄长度、叶柄直径的正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成龄胶园中珠芽魔芋叶面球茎个数与叶柄长度、叶柄直径及叶盘直径的正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玉米间作的珠芽魔芋单株产量与叶柄直径有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州珠芽魔芋最大间作优势在幼龄胶园,其次在成龄胶园,最后在玉米地。  相似文献   

2.
魔芋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目前在生产上栽培面积较大的7个魔芋品种为试验材料,对7个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叶片长度、叶盘直径、叶柄粗、株高、根状茎比例、增重系数、软腐病的田间发病率等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通过相关分析表明:在播种材料一致的条件下,(1)产量与生育期、叶盘直径、根状茎比例、软腐病的田间发病率呈负相关,与叶柄粗、株高及增重系数呈正相关,且与株高、增重系数呈显著的正相关;(2)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根状茎、软腐病田间发病率、增重系数、产量、株高、叶片长度、叶盘直径、叶柄粗、生育期。因此,在品种选育和丰产栽培时,首先应以软腐病发病率低、增重系数大,株高适中为主要目标性状,其次综合考虑其它性状。  相似文献   

3.
玉米播期和密度对间作魔芋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玉米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间作魔芋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对玉米播期设3个水平(早播A1:魔芋10%出苗时播种玉米;中播A2:魔芋50%出苗时播种玉米;晚播A3:魔芋90%出苗时播种玉米);玉米种植密度设3个水平(高密度B1:4.17万株·hm?2;中密度B2:2.08万株·hm?2;低密度B3:1.39万株·hm?2)。在魔芋的展叶末期测量魔芋的农艺性状,并对魔芋和玉米产量进行实收测产,分析土地复合产值。结果表明:随着玉米播期的推迟,魔芋株高、叶柄直径、地下球茎和玉米产量降低;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降低,魔芋叶盘直径和地下球茎产量增大,魔芋株高和玉米产量下降。不同玉米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魔芋叶柄直径和地下球茎产量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不同玉米播期采用何种密度对魔芋叶盘直径、魔芋株高、魔芋叶面球茎产量和玉米产量都不产生显著影响。单独种植魔芋时,魔芋叶盘直径、叶柄直径、魔芋叶面球茎产量最大,而魔芋株高和地下球茎产量最低。在魔芋零星出苗(10%)时,以1.39万株·hm?2的密度间作玉米,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珠芽魔芋在成龄胶园间种的最适播期及最适种芋大小,本文研究了不同播期及不同种芋大小对珠芽魔芋出苗、叶片生长发育及叶面种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珠芽魔芋播种期的延迟及种芋重量的降低,魔芋出苗延迟,魔芋叶面种数量、叶柄长度、叶柄直径、叶面直径、顶裂叶长、顶裂叶宽的测量值也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播种期的延迟而降低,而其在中等大小的种芋中测定值最大。结合出苗期日、叶片生长发育状况、叶面种数量及生育期等指标,在该试验条件下,2月是成龄胶园间作的珠芽魔芋最佳播期,167.6g魔芋种是最佳种芋大小。  相似文献   

5.
李磊  郭晟  娄立起  吴永尧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499-4501,4511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品种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的部分生物学特性,为魔芋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亚热带低海拔地区魔芋大规模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对5种魔芋[湘芋一号(湖南)、白魔芋(云南)、花魔芋(湖北)、野生种L-01、野生种M-01]在亚热带低海拔地区的生育期、植株性状、块茎形状、抗性以及产量等进行比较。[结果]这5种魔芋在株高、叶柄、叶片、生育期、产量、生长系数、抗逆性以及块茎品质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新品种湘芋一号的抗病性、抗逆性最强,产量最高;L-01次之;花魔芋在低海拔地区高温季节患软腐病严重;白魔芋生长缓慢,但其生长系数最大;M-01出芽率低,抗逆性差。[结论]湘芋一号魔芋值得在亚热带低海拔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阴生植物花魔芋在低海拔地区最佳的玉米套种密度,为魔芋的生长创造最佳的遮阴环境,减少强光对魔芋生长的不利影响,降低魔芋病害的发生,提高魔芋亩产量,为大田魔芋套种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以岚皋花魔芋为材料,采用大田小区随机区组方法,研究不同玉米套种密度下对魔芋光合色素、农艺性状、病害、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随着玉米套种密度的增加,魔芋叶盘直径呈现增长的趋势,光合色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田间发病率明显降低,单株球茎膨大系数减小,然而,小区实际产量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结论]在低海拔魔芋种植区,魔芋大田栽培必须间作套种,一般玉米套种密度为25 02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儋州市与云南省景洪市均属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有丰富的热量和光照,均适宜珠芽魔芋生长。了解两地胶园林下间作的珠芽魔芋叶面球茎、地下球茎的产量的差异,可为珠芽魔芋高产间作提供依据。为此,作者调查了2019年景洪市、儋州市胶园林下珠芽魔芋的叶面球茎的个数及叶面球茎与地下球茎的产量。结果表明:景洪市平均每株珠芽魔芋叶面球茎个数分布范围较儋州的更宽,主要在2.5~13.3个/株之间,而儋州市主要在1~4个/株之间。景洪市平均每株珠芽魔芋叶面球茎个数比儋州市的高,是儋州市的3.1倍。与儋州相比,景洪市珠芽魔芋地下球茎平均产量增加了124.2%。与5龄胶园中的珠芽魔芋相比,景洪市12龄胶园中平均每株珠芽魔芋叶面球茎个数增加了34.1%,但叶面球茎产量降低了15.2%,地下球茎产量降低了18.0%,这说明光照条件好的5龄胶园较12龄胶园更有利于珠芽魔芋叶面球茎与地下球茎的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孙大玮 《农家顾问》2008,(11):27-27
魔芋精粉的粘度存在种间(指分类种)差异,同时还与加工方法有关,改进加工方法、选用科学加工工艺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当前生产中的主要栽培品种花魔芋产量高,精粉粘度好,但怕热、易感病、风险大,且不宜在低海拔区域推广:白魔芋葡甘聚糖含量高但产量偏低且不能适应原产地以外的环境:珠芽魔芋的葡甘聚糖含量,精粉的粘度各项指标均优,在基地试种还具有抗病耐热的突出优势,可将魔芋适宜种植区扩大到更低海拔区域,建议在低海拔地区推广种植珠芽魔芋。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的适宜播期,以疣柄魔芋(Amorphophallus virosus)为供试材料,分别以种植面积较大的常规胶园和光照条件更优的全周期胶园为间作林,研究2016年2月25日(SD1)、3月25日(SD2)、4月25日(SD3)三个播期对疣柄魔芋生育期、叶片性状、块茎产量、块茎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全周期胶园林下疣柄魔芋生育期各播期差异不显著,常规胶园林下疣柄魔芋生育期随播期延后而缩短,SD1与SD3差异达显著水平。全周期胶园林下疣柄魔芋叶片数和叶柄基部直径随播期延后而显著增加,叶柄长度受播期影响不显著;常规林下不同播期疣柄魔芋的叶片数无显著差异,叶柄长度和基部直径随播期延后而降低,SD1和SD3差异达显著水平。全周期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的平均产量以SD1播期最高,为22.76 t·hm-2,但三个播期间差异不显著;常规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的产量随播期延后而逐渐增加,以SD3播期的产量最高,为10.90 t·hm-2,与SD1差异达显著水平。播期对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可知,全周期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在2月25日—4月25日间均适宜播种,适当早播有利于其产量形成;常规成龄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以3月25—4月25日之间为宜,适当晚播有利于其产量形成;全周期胶园林下疣柄魔芋产量显著高于常规胶园。研究结果可为橡胶园林下疣柄魔芋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的适宜播期,以疣柄魔芋(Amorphophallus virosus)为供试材料,分别以种植面积较大的常规胶园和光照条件更优的全周期胶园为间作林,研究2016年2月25日(SD1)、3月25日(SD2)、4月25日(SD3)三个播期对疣柄魔芋生育期、叶片性状、块茎产量、块茎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全周期胶园林下疣柄魔芋生育期各播期差异不显著,常规胶园林下疣柄魔芋生育期随播期延后而缩短,SD1与SD3差异达显著水平。全周期胶园林下疣柄魔芋叶片数和叶柄基部直径随播期延后而显著增加,叶柄长度受播期影响不显著;常规林下不同播期疣柄魔芋的叶片数无显著差异,叶柄长度和基部直径随播期延后而降低,SD1和SD3差异达显著水平。全周期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的平均产量以SD1播期最高,为22.76 t·hm-2,但三个播期间差异不显著;常规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的产量随播期延后而逐渐增加,以SD3播期的产量最高,为10.90 t·hm-2,与SD1差异达显著水平。播期对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可知,全周期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在2月25日—4月25日间均适宜播种,适当早播有利于其产量形成;常规成龄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以3月25—4月25日之间为宜,适当晚播有利于其产量形成;全周期胶园林下疣柄魔芋产量显著高于常规胶园。研究结果可为橡胶园林下疣柄魔芋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白菜单株产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11份白菜杂交组合的单株产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白菜主要相关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大小依次为:单株叶重>叶宽>叶柄下宽>株高>开展度>叶长>叶柄长>叶柄厚>叶柄上宽>叶数.因此,在白菜杂交育种过程中可以把单株叶重、叶宽、叶柄下宽和株高作为选育的重点性状,并结合其他性状进行综合筛选.  相似文献   

12.
对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ol CMS及保持系进行农艺性状比较及所配四倍体F1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株高、开展度、菜头粗、叶厚、叶片重、叶片宽、叶柄上宽、叶柄下宽、单株重极显著高于相应二倍体,小区产量显著高于相应二倍体;四倍体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中亲、超亲、超标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21份不同来源地半夏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各种质资源株高、茎粗、分茎数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得出影响半夏产量的关键因素,以期为半夏资源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半夏的株高、茎粗、分茎数、须根数、块茎百粒重、珠芽百粒重、块茎到珠芽距离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块茎百粒重>分茎数>须根数>株高>茎粗>叶片长宽比>块茎到珠芽距离>珠芽百粒重;块茎到珠芽距离对产量产生较弱的负效应,叶片长宽比与块茎百粒重、株高、茎粗、分茎数、须根数具有负效应。综上所述,半夏的块茎百粒重、分茎数、株高、须根数、茎粗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中块茎百粒重贡献率最大。因此,在半夏高产品种选育中,不仅要注重半夏块茎大小的选择,还应增强对半夏叶型和块茎到珠芽距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旨在探讨不同磷水平对魔芋生长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发掘磷高效魔芋提供科学依据。以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户种植的花魔芋和白魔芋组培苗为材料,采用沙培方法研究不同磷水平(正常供磷、低磷)下2种魔芋的生长及生物量大小、根长、叶片的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在相同磷浓度下,花魔芋与白魔芋的部分生物性状、生理性状显著不同;在生长特征方面,在高磷条件下,与花魔芋相比,白魔芋的根长极显著降低,株高显著降低;在低磷条件下,与花魔芋相比,白魔芋株高、根长均极显著降低,根冠比显著下降;在生理特征方面,在相同供磷条件下,与花魔芋相比,白魔芋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淀粉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均有一定的变化。可以看出,基因型不同的魔芋在不同磷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磷利用能力,且花魔芋表现出更强的磷高效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长江流域地区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为利用不同区域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材料的优良农艺性状、配制和选育优良品种(组合),提高油菜产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提供的从长江上、中、下游区域征集的213份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为材料,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四川省成都平原气候条件下供试甘蓝型油菜亲本材料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明确影响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单株产量形成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长江上、中、下游区域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农艺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均为单株产量,分别为18.29%、18.91%和18.47%;变异系数最小的均为株高,分别为6.24%、6.44%和5.95%.不同区域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的农艺性状除上游的区域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外,其余性状均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其中株高、主序有效长度、一次有效分枝数和每果粒数与单株产量呈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正相关;上游和中游区域的主序有效角果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角果长度与单株产量显著正相关;中游区域的千粒重与单株产量极显著正相关.上游区域对单株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是株高,间接作用最大的是有效分枝高度;中游区域对单株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是每果粒数,间接作用最大的是株高;下游区域对单株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是主序有效长度,间接作用最大的是主序有效角果数.主成分分析可将上游和中游区域相关性状分为三大类,上游区域分别是株高性状、产量构成性状和角果性状,贡献率分别为41.353%、15.186%和12.083%;中游区域分别是株高性状、角果性状和分枝性状,贡献率分别为31.485%、22.004%和14.097%;下游区域分为四大类,分别是株高性状、角果性状、主序性状和产量构成性状,贡献率分别为32.393%、19.971%、16.035%和11.960%.[结论]在四川省成都平原气候条件下,影响长江上游区域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材料的主要性状是株高,中游区域主要是每果粒数,下游区域主要是主序长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研究了转IrrE基因T1代甘蓝型油菜在自然条件与Nacl盐胁迫条件下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以自然条件下的野生型油菜为对照,自然条件下的转IrrE基因油菜在株高、主花序长度、全株有效角果数差异极显著,而分枝部位高度和分枝个数差异不显著。300mMNaCl高盐胁迫条件下的转IrrE基因油菜,株高、主花序长度、全株有效角果数差异极显著,分枝数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卷丹百合珠芽在青海冷凉气候条件下秋播和春播的生长特性,以四川黔江卷丹百合珠芽为材料,通过春播与秋播2个播种时期种植卷丹百合珠芽,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卷丹百合各项生长性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卷丹百合的形态指标(株高、珠芽位置、珠芽数量、叶数)有明显影响,秋播条件下,珠芽成熟初期株高平均为49.31 cm,叶数为57.67枚,珠芽数量平均为17.23粒,到全株珠芽形成期株高平均达63.97 cm,叶数达64.8枚,珠芽数量平均达22.46粒,珠芽产量平均达844.64 g/m~2。春播条件下,珠芽成熟初期株高平均为34.7 cm,叶数为48.47枚,珠芽数量平均为11.57粒;整株珠芽形成时株高平均达49.2 cm,叶数为54.63枚,珠芽数量平均为13.76粒。珠芽产量平均达529.59 g/m~2。秋播处理能够促进卷丹百合植株苗的生长发育、提高珠芽质量,秋播条件下卷丹百合珠芽总糖、还原糖含量均高于春播条件。由此可知,在冷凉气候条件下卷丹百合珠芽春播和秋播间各项指标有明显差异,同时,秋播方式能够很好地适应青海地区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引种驯化的珠芽黄魔芋软腐病病害进行有效防控,采集陕西省镇巴县有软腐病发病症状的珠芽黄魔芋叶柄进行病原细菌分离纯化、致病性检测、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从软腐病症状的珠芽黄魔芋叶柄中分离获得了不同形态的15株细菌,致病性试验发现其中的ZYH1菌株可使珠芽黄魔芋、花魔芋、胡萝卜和白菜离体组织表现出软腐症状,并导致珠芽黄魔芋和花魔芋植株发病。分离的ZYH1菌株单菌落圆形突起,乳黄色,边沿光滑整齐,杆状菌体,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已报道的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为99.6%。这是陕南地区首次报道由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引起的珠芽黄魔芋软腐病害,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引种驯化的珠芽黄魔芋软腐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应用灰色理论对5份魔芋种质资源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评价创新种质的综合表现及各主要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以期为魔芋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展开度、株高、叶片长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
为合理制定蓖麻种植密度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蓖麻不同种植密度试验,分析种植密度与植株性状和叶片产量性状指标的相关性,研究不同密度对蓖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蓖麻种植密度与植株株冠径、主茎上部分枝数量、叶片长度和叶柄长度之间相关性极显著(p<0.01),与主茎叶片重量相关性显著(p<0.05);主茎叶片重量与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叶柄厚横径、叶片重量、每千克叶片数量和叶片重量等指标之间相关性极显著(p<0.01),与主茎直径、叶片长度、叶柄宽横径和叶柄重量等指标之间相关性显著(p<0.05)。蓖麻不同种植密度与除植株上部分枝量外的其余指标的回归方程符合二次曲线规律。种植密度对叶片产量影响主要表现为一定范围内随种植密度增加,蓖麻叶片长度及叶片重量显著增加,叶片宽度显著增大,从而显著提高叶片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