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蛋白质日粮在养猪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的低蛋白质日粮(LPD)是指将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2%~4%,同时满足畜禽日粮中氨基酸的种类、比例和数量的需要,但畜禽生产性能不变,饲料转化率、畜禽氮沉积和氮排放、热应激能力均有所改善。如果进一步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无论如何保证氨基酸的需要,动物的生长成绩均达不到理想水平,胴体脂肪含量有所上升,这样的一种日粮便是低蛋白质日粮(宋  相似文献   

2.
奶牛日粮配方养分诊断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部分奶牛日粮配方软件只考虑几个重要的养分指标参与优化计算,很难系统考虑所有养分指标。作者开发的奶牛配方诊断软件可以根据日粮的饲料组成,通过100多个养分指标全面估测日粮实际达成奶牛营养需要及养分间的平衡性,并对生产性能作初步预测。作者以奶牛代谢蛋白质平衡为例,利用日粮诊断软件对奶牛日粮中蛋白质平衡的实例进行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乳腺是一个复杂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类型繁杂,乳腺氨基酸代谢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如日粮组成、氨基酸成分、饲料添加剂、瘤胃功能等等。足量的比例平衡的氨基酸对奶牛营养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氨基酸的供应与平衡可以预测乳蛋白的产出。日粮蛋白质和氨基酸对乳蛋白含量与产量有重要影响。在大部分日粮条件下,蛋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通过理化方法保护蛋氨酸过瘤胃可以改善蛋氨酸的生物有效性。此外,赖氨酸和支链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等)对于乳蛋白合成也很重要。当氨基酸不足以用于乳蛋白合成时,可从肽结合氨基酸库中释放。某些情况下,氨基酸平衡对乳蛋白合成的重要性更甚于日粮蛋白质的含量,适宜比例的必需氨基酸能增加乳蛋白合成,氨基酸平衡的改善可促进乳蛋白合成,提高奶产量。当日粮粗饲料质量较差时,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可能成为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限制因素,导致乳蛋白前体物数量下降。需要同时优化瘤胃内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和适宜补充氨基酸,才能满足乳蛋白合成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养猪实践中低蛋白日粮配制的若干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乃锋 《猪业科学》2010,27(5):40-42
低蛋白日粮具有节约蛋白质饲料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在实际生产中以理想蛋白质模式的可消化氨基酸含量为基础,应用净能体系,以添加合成氨基酸来补充和平衡日粮氨基酸,同时添加其他添加剂,方能设计出安全、科学、合理的猪低蛋白日粮.  相似文献   

5.
种公鸡笼养和人工授精技术在现代种鸡生产中已经普遍应用 ,种公鸡日粮的营养水平与繁殖性能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 ,许多学者对种公鸡配种期日粮营养水平与繁殖性能作了有益的研究 ,这些研究结果推动了我国种鸡生产和种公鸡饲料的生产和应用。1 日粮能量与蛋白质的影响  能量和蛋白质是公鸡营养中的两大重要指标。日粮中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总量或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可改善饲料代谢能的利用和增加能量沉积量。采食过量的蛋白质会降低能量的利用效率。缺乏能量时机体要动用体脂和氨基酸产能 ,缺乏蛋白质时会破坏组织中的氨基酸正常比例 ,…  相似文献   

6.
估测饲料氨基酸利用率及以可利用氨基酸指标配制畜禽日粮的研究及方法的进展北京农业大学计成,许万根戎易,靳向东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饲料中蛋白质的供应对畜禽生产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鸡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它的组成单元─—氨基酸的需要。如果饲料蛋白质中...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养殖户都非常关注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并一直把蛋白质这个指标作为评价饲料好坏的标准,但是家禽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构成蛋白质的多种氨基酸的数量和相互比例的需要.当前,在鸡的日粮配合中氨基酸指标已逐步取代蛋白质作为计算日粮配方的指标,蛋白质指标只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明江 《饲料世界》2003,(12):22-24
人们通常在蛋鸡饲料中使用补充蛋氨酸,从而导致日粮蛋白质含量较低。使用补充蛋氨酸使得饲料成本降低,采食量下降,而日粮能量含量则增加。当谷物与大豆饼粉之间的价格差距较大时,可以使用一些补充赖氨酸。饲料级色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是可利用的氨基酸,但基本上都没有用于蛋鸡饲料中。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赖氨酸(Lvs)和蛋氨酸(Met)是泌乳奶牛饲喂玉米为基础日粮合成蛋白质时的第一或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在确定日粮配方时,尤其对高产动物需要高的过瘤胃蛋白(RUP)日粮时,只能通过饲料蛋白质添加物来达到预期的乳蛋白(MP)中Lvs和Met的含量。而添加结晶型的Lys和Met没有效果,因为它们会在瘤胃中迅速的发生脱氨基作用(chalupa,1976;Onodei-a,1993)。即使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达到最大限度,但进入小肠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仍难以满足现代高产家畜的营养需要.必须增加进入小肠的真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而蛋白质的过瘤胃保护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因此,人们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过瘤胃氨基酸上。作者从RPAA的保护材料和方法、保护原理、保护效果评价及应用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王慧丽 《饲料工业》2006,27(17):22-23
1氨基酸配比与猪日粮营养的关系 动物对饲料中蛋白质的吸收程度取决于饲料中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的配比.因为这些氨基酸在猪体内不能合成。如果动物日粮中缺乏上述任何一种营养,都会影响新陈代谢.并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1.
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是基于理想蛋白质的概念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低蛋白日粮。近年来由于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特别是蛋白质原料的缺乏,加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畜牧生产过程中,由于高蛋白饲料引起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因此降低日粮中蛋白的含量,又不会减少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成为了现代社会对畜牧生产提出的新要求。文章就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的理论依据和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对近年国内外有关合成氨基酸在猪、鸡低蛋白日粮中的应用资料作了概述,为解决畜禽蛋白质饲料匮乏,有效地应用合成氨基酸,增加养殖业效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背景 虹鳟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对饲料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要求较高。在虹鳟的常规颗粒日粮中含有40~50%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主要来源于鱼粉。鱼粉价格较高,来源渠道狭窄。使用植物蛋白饲料代替虹鳟日粮中的鱼粉,日益受到水产养殖界的关注。但是,与鱼粉比较,植物蛋白饲料除了蛋白质含量低外,限制因素还有缺乏必需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消化率低等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用乙醇沥滤法加工的  相似文献   

14.
单胃动物的蛋白质营养研究与应用已经历了粗蛋白质(CP)、可消化粗蛋白质(DCP)、可利用粗蛋白质(ACP)、氨基酸(AA)、氨基酸的化学比分(CS)、必需氨基酸(EAA)等阶段,目前正在研究并逐步应用于生产的包括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IAAP)、理想蛋白质可消化氨基酸模式(DIAAP)及小肽营养,这一发展过程揭示了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实质,为准确衡量猪禽的氨基酸需要及高效利用饲料氨基酸奠定了基础。1家禽蛋白质氨基酸营养与日粮配方设计1.1日粮粗蛋白质与能量关系国内(尤其是西北地区)家禽日粮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能量水平偏低,而粗蛋白质含量相对…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饲料生产大国,饲料蛋白质原料资源相对匮乏,是一个饲料蛋白原料纯进口国。以"理想蛋白模式"和氨基酸"回肠标准消化率(SID)"数据基础配制平衡15~30kg小猪日粮,降低日粮中CP含量1.5%~4.0%,并不会影响其生长性能,且能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A.  R.  J.  Cabrita  张喜武 《中国畜牧兽医》2007,34(5):28-28
试验选取12头奶牛采用正反交设计模型(基础日粮为玉米青贮),分3期试验(每期试验历时3周)研究不同蛋白质和淀粉浓度对采食量、产奶量、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日粮组成为45%玉米青贮、5%铡短麦秸和50%精料的全混合日粮(以干物质计)。4种日粮处理能量均相同,但粗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不同(以干物质计):低蛋白低淀粉(LPLS;含14%粗蛋白质和15%淀粉);低蛋白高淀粉(LPHS;含14%粗蛋白质和25%淀粉);高蛋白低淀粉(HPLS;含16%粗蛋白质和15%淀粉)以及高蛋白低淀粉(HPHS;含16%粗蛋白质和25%淀粉)。试验结果表明:LPLS处理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乳糖均降低,其原因可能是日粮缺乏瘤胃微生物需要的可降解蛋白和供应动物机体的生糖营养素;而HPLS和LPHS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此类日粮能提供满足瘤胃微生物需要的可降解蛋白,同时也不降低采食量;同时也表明此类日粮提供了充足的生糖营养素,节省了氨基酸,满足了奶牛泌乳中期的氨基酸需要。当日粮进一步增加蛋白质含量可导致奶牛血浆尿素含量上升,降低了日粮中氮向乳中氮的转化效率。日粮不同浓度淀粉和蛋白影响乳脂脂肪酸组成,且前者影响大于后者。另外,随着日粮淀粉含量的增加降低了日粮多不饱和脂肪酸向乳中转化的表观转化率,且间接表明增加了日粮脂肪酸向脂肪组织的转化。同时,本试验结果还进一步表明,动物组织中十五烷酸和十七烷酸是从头合成。  相似文献   

17.
前言:蛋白质资源缺乏是当今我国和世界饲料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研究人员一直在致力于开发非常规的蛋白质饲料资源,以期缓解蛋白质资源紧缺的矛盾,降低饲料成本,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配制生长猪口粮,使用部分非常规的蛋白质饲料原料,可以适当降低口粮的蛋白质水平。但是,大幅度降低口粗蛋白质水平有可能使日粮中的氨基酸限制性程度发生变化,需要添加合成氨基酸。首先需要添加的是作为一般饲料原料中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赖氨酸,往往考虑同时添加蛋氨酸。赖氨酸是合成脑神经、生殖细胞等细胞核蛋白及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生长期猪…  相似文献   

18.
不同剂量的小肽制剂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饲料中尽管氨基酸组成相同,但利用率存在明显差异。动物对饲料中氨基酸的利用率并不完全受单一限制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当动物采食按理想氨基酸平衡配制的纯合日粮或氨基酸平衡的低蛋白质日粮时,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最佳效果。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不能完全由游离氨基酸来满足,为了达到最佳生产性能,必须需要一定数量的肽———特别是小肽(由2~3个氨基酸构成)。Armstead等研究指出,肽是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底物。研究通过对奶牛的饲养对比试验,探讨小肽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为小肽制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应…  相似文献   

19.
影响猪内源性氮和氨基酸流量的因素很多,如饲料采食量、体重、抗营养因子含量、日粮蛋白质水平以及日粮纤维水平等。对纤维而言,由于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对猪消化道内营养物质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而在影响内源性氮和氨基酸排泄的因素中,日粮纤维的来源和成分比纤维的水平更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配合家兔日粮时,确定氨基酸在日粮中的最低含量非常重要,因为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和日粮成本直接受日粮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