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小区试验,以鸭梨为试验材料,施用普通尿素100%、控释尿素80%、控释尿素60%,研究控释尿素对鸭梨产量、梨果品质和土壤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控释尿素80%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土壤耕作层(地表0~30cm)的碱解氮与硝态氮含量、鸭梨产量均显著增加;施用控释尿素60%与施用普通尿素鸭梨产量相近,但梨果品质、氮素利用率明显提高。在考虑肥料、产量、收益等综合指标的情况下,施用控释尿素比普通尿素多收益325.31元/hm2。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肥料组合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土壤大量元素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各处理仅以在配方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分别提高马铃薯产量17.7%和12.9%。施用配方肥和在配方肥基础上增施土壤调理剂、中微肥提高了马铃薯VC含量,分别为9.2%,9.6%,9.2%。各配方肥处理均提高马铃薯淀粉、粗蛋白和磷含量,增幅分别为10.5%~13.0%,21.5%~40.8%和3.5%~27.2%。施用配方肥和在配方肥基础上增施土壤调理剂分别降低了马铃薯还原糖含量14.1%和5.6%,施用配方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增加了马铃薯块茎的钾含量7.0%和10.9%。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有机肥料、土壤调理剂可提高马铃薯土壤有机质和大量元素有效养分含量,改善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基质袋培番茄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在番茄不同生育期追施氮、磷、钾含量不同的水溶性肥料对番茄生长发育、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全部追施平衡型水溶肥相比,在番茄营养生长期施用高氮水溶肥、开花期施用平衡型水溶肥、果实膨大期施用高钾水溶肥可以提高番茄产量与品质,降低果实硝酸盐含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平衡施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平衡施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K(N15P5K10)基础上分别增施氮肥、磷肥、钾肥、硼肥、有机肥都可使大白菜产量提高5.3%~47.0%,并以施用泥炭的效果最为显著.与CK相比.仅常规施肥的大白菜硝酸盐含量降低;不同施肥处理均提高了大白菜维生素C舍量,且以常规处理增幅最大.达121.9%;增施氮肥、硼肥和有机肥大白菜的氨基酸舍量增加,以氮肥的效果最佳,增幅为26.4%.增施氮肥、磷肥、泥炭和菜籽粕处理的还原糖含量增加;硼肥和磷肥处理可提高大白菜的氮含量,增幅分别为10.4%和9.2%,增施磷肥提高了大白菜的舍磷量,增幅为17.7%,钾肥和硼肥处理提高了大白菜的含钾量,增幅分别为6.3%和2.6%.不同肥料组合对大白菜N/P,N/K,P/K作用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菜心减量优化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菜心为供试作物,研究了常规施肥、减量施肥和优化施肥处理对菜心产量、品质、施肥效益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减量施肥和优化施肥养分用量分别只是常规施肥养分用量的85.0%和56.5%,但仍可获得与常规施肥相当的产量水平,与常规施肥相比,优化施肥在肥料成本减少59.9%的情况下,施肥收入提高了6.8%,产投比达到13.4∶1,比常规施肥提高了168%,施肥效益显著提高;采用优化施肥方案时,和常规施肥相比,菜心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45.4%,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3.3%,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8.9%、280.6%和105.9%,优化施肥可显著改善菜心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按初步制定的《武汉市蔡甸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肥料养分施用指标》进行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习惯施肥处理,配方施肥处理氮、磷、钾肥三元配合施用其养分利用率分别平均提高了8.3,16.0,51.4个百分点,养分施用总量减少33.5 kg/667 m^2,增产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增产率为5.4%,新增产值291.8元/667 m^2,减少肥料投入219.2元/667 m^2,新增纯收入511.0元/667 m^2。  相似文献   

7.
以苜蓿和大白菜为试材,在苜蓿与大白菜间作模式下,进行不同水平的氮肥减施处理,研究苜蓿与大白菜间作模式下氮肥减施对大白菜根际土壤养分及大白菜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白菜的安全生产和合理减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苜蓿与大白菜垄间间作和垄沟间作提高了大白菜根际土壤的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促进了大白菜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同时有利于大白菜生长.在苜蓿与大白菜1∶2垄沟间作方式下,减氮水平40%处理下(T2N2),大白菜根际土壤的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大白菜单作下常规施用氮肥水平处理和其它减氨水平处理.在苜蓿与大白菜1∶2垄沟间作方式下,适量减施氮肥有利于大白菜生长,品质积累和产量的提高,与大白菜单作下常规施用氮肥处理相比,减氮40%水平处理下(T2N2),大白菜667 m2产量提高15.3%,改善了大白菜品质,提高了大白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和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8.
合理施肥是保障作物产量,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蔬菜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过量或盲目施肥等现象,尤其在种植体系复杂、作物施肥时间窗口偏短的条件下,亟需建立更为方便、快捷,适合不同规模地块的科学养分管理方法。本试验以大白菜品种北京新3号为试材,研究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在大白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北京郊区秋露地大白菜生产,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OPT)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278、111、314 kg · hm~(-2),大白菜产量达162.0 t · hm~(-2),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和测土配方施肥处理(OPTS);植株氮、磷、钾吸收量均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氮、磷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和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氮、磷、钾的回收利用率均为最高,其中氮和磷回收利用率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大白菜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提高生产效益,可作为一种适用可行的大白菜施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黄瓜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8a来对8个不同施肥方式进行定位试验,研究了大棚黄瓜对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和累积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常量施用有机肥配合化肥的处理黄瓜肥料利用率最高,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63.2%,28.5%,53.6%。氮肥利用率大小顺序为:MNPK〉NPK〉NK〉1.5MNPK〉N〉NP。养分不均衡处理N、NK、PK对肥料的利用率均很低。磷肥的当季利用率要小于氮肥,但前5a有一定的累加效应。磷肥利用率大小顺序为MNPK〉NPK〉1.5MNPK〉NP〉PK。钾肥利用率大小顺序为MNPK〉1.5MNPK〉NPK〉NP〉NK。肥料用量愈大,肥料利用率愈低,MNPK处理的肥料使用量是1.5MNPK处理的67%,而该处理的N、P、K的平均当季利用率分别是1.5MNPK处理的1.8倍、1.9倍、1.2倍。  相似文献   

10.
控释氮肥对温室番茄增产效应及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田间试验 ,对控释氮肥与尿素影响温室番茄产量、生长、叶片含氮量及氮素利用率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 ,控释肥能够明显提高番茄的产量。在等氮量 (6 0 0kg/hm2 (公斤/公顷 ) )前提下 ,控释尿素处理的产量比尿素多 34.35t/hm2 (吨 /公顷 ) ,增产率也提高 2 4 .5 5个百分点。甚至在施氮量减半的情况下 ,控释尿素处理的产量和增产率仍比尿素高。试验结果还表明 :与尿素相比 ,控释尿素在番茄生育的中后期能明显提高叶片中氮素含量 ,从而表明控释尿素的养分释放 ,可满足番茄全生育期对氮素的需要。同时 ,控释尿素也能提高总生物量和叶片干物量。从氮素利用率来看 ,控释素为 37.91%~5 9.98% ,而尿素利用率只有 10 .92 %~ 16 .0 6 %。在等施肥量的情况下 ,不考虑施肥方式等其它因素 ,控释肥的当季利用率是尿素 2 .4倍。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控释复合肥和普通复合肥对结球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常规施肥,在减少N、P、K用量50%的情况下控释复合肥显著增加了甘蓝产量,其中荒菜产量提高20.3%,净菜产量提高16.9%。施用控释复合肥显著降低了甘蓝叶片硝酸盐含量,其中外叶降低23.6%,内叶降低26.4%;控释复合肥显著增加了甘蓝的养分吸收量,N、P和K吸收量分别增加20.6%、20.3%和20.6%。在甘蓝生长期间,施用控释复合肥的处理表层土壤(0~20 cm)硝态氮含量远低于常规施肥的土壤,减少了硝酸盐淋洗损失风险。  相似文献   

12.
控释肥料对杭白菊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控释复合肥CRF(N∶P2O5∶K2O=20∶8∶10)和普通复合肥CCF(N∶P2O5∶K2O=15∶15∶15)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等氮素用量控释复合肥和普通复合肥对杭白菊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复合肥相比,控释复合肥能够改善植株农艺性状,提高经济产量,增加水溶性浸出物、可溶性糖、蛋白质、总黄酮类化合物在花中的含量。由于控释复合肥与普通复合肥的养分配比不同,等氮素条件下,控释复合肥的肥料施用量比普通复合肥减少25%。从综合性状看,以施肥量为900 kg/hm2的CRF2处理最佳,节省肥料,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
应用完全随机设计,通过土柱培养试验与盆栽培养试验相结合,研究海德鲁15-15-15、撒可富15-15-15、云河15-15-15这3种复合肥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养分淋溶损失及其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作物栽培条件下,海德鲁复合肥的磷、钾养分淋溶损失较大;有作物栽培条件下,云河复合肥的氮、钾养分淋溶损失量大;海德鲁复合肥、撒可富复合肥适合在小白菜生产上施用。  相似文献   

14.
为初步探讨套餐肥对高山大白菜种植区域中度酸化土壤的修复效果,设置套餐肥、营养土+复合肥和农户习惯施肥(CK)3个处理进行了土壤修复大田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较营养土+复合肥及CK处理,套餐肥处理667 m2产量分别增加1080.0、1813.0 kg,增幅13.7%、25.4%;667 m2纯收入分别增加572.8、418.0元,增幅为21.8%、14.0%;套餐肥处理的土壤pH值较试验前提高0.20,较营养土+复合肥及CK处理分别提高0.07、0.16;有机质含量较试验前提高1.2 g/kg,较营养土+复合肥及CK处理分别提高0.90、0.01 g/kg。说明套餐肥处理不仅增产增收效果明显,而且对土壤pH值及有机质含量有提升作用,可以在高山蔬菜产区进一步优化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施用沼液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讨施用沼液替代化肥的农学效果。结果发现,施用沼液可明显增加大白菜的产量;由大白菜产量和沼液用量线性模拟计算得知,投入2.9倍氮的沼液用量时,可以达到化肥处理的大白菜产量。施用沼液可提高大白菜硝酸盐含量,对提高大白菜中可溶性固形物有显著作用。与化肥处理相比,沼液处理的大白菜Vc含量较高,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不同钾肥种类和施肥时期对叶菜类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钾肥种类(氯化钾和硫酸钾)和施肥方式对莴笋和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施钾相比,各处理莴笋和大白菜产量均以分期施钾更高,第1茬莴笋氯化钾处理的增产效果显著高于硫酸钾处理,第2茬大白菜硫酸钾处理的增产效果明显高于氯化钾处理;第1茬各处理莴笋可溶性糖含量均降低,第2茬各处理大白菜维生素C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硝酸盐含量均下降,除基施硫酸钾外其余处理均使大白菜氨基酸含量提高;第2茬各处理蔬菜全氮含量变化均不大,第1茬莴笋全磷、全钾和全氯含量均不同程度提高,除K1-3处理外,其余处理莴笋叶全硫含量均提高,硫酸钾各处理(除K2-4处理外)均使莴笋茎全硫含量提高,第2茬K1-4处理使大白菜全磷含量提高15.6%,其余处理均降低,各处理大白菜全钾含量均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中硫酸钾各处理的全钾含量明显高于氯化钾各处理;各处理两季钾素利用率以K1-4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7.
钾肥对大白菜和莴苣产量、重金属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酸性土壤上两种钾肥不同用量对大白菜和莴苣产量、重金属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两种钾肥均明显提高了大白菜和莴苣的产量,分别增产9.0 %~20.0 %和8.7 %~52.0 %,增产作用最大的处理均为高钾处理〔30 kg?(667 m2)-1〕。中量硫酸钾配施泥炭(K2S+M)处理较单施硫酸钾处理使大白菜和莴苣显著增产,分别增产14.6 %和12.1 %。施用钾肥明显降低了大白菜硝酸盐含量,但对莴苣硝酸盐含量以提高作用为主,且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呈递减趋势。施用钾肥显著降低了大白菜砷和铅含量,明显降低了莴苣铬含量,对其余重金属的作用不一致。中量硫酸钾配施泥炭处理明显降低了大白菜和莴苣的重金属含量(大白菜汞和莴苣镉除外),提高了蔬菜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73.0 mg/L的果蔬钙肥及1.25 g/L、2.5 g/L和3.75 g/L 3种浓度的氯化钙溶液对菜心进行叶面喷施,研究不同钙肥处理对菜心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钙肥处理均可促进菜心的生长发育,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菜心的产量、改善菜心品质,但存在差异,73.0 mg/L的果蔬钙肥处理效果最好,低浓度氯化钙处理对菜心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小,中浓度氯化钙处理影响比较大,高浓度氯化钙处理比中浓度处理效果差。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作用效应有所不同,在菜心生长的初期各钙肥处理影响不大,生长中后期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9.
新型缓控释增效肥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肥料面临着利用率低、产能过剩等问题,新型缓控释肥通过新型包膜材料或者纳米技术,实现养分释放速度的可控性;通过添加信号物质,实现植物和化肥的互动,将植物养分需求规律作为主导因素,实现肥料的按需供给,达到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的目的。从定义、研发背景、分类及发展趋势等方面介绍了新型缓控释肥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