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词汇附带习得"是指非刻意的学习,或在学习者的主要目的不在词汇学习而是在完成其他学习任务的情况下无意识习得了词汇。"投入量假设"是Laufer和Hu lstijn提出的,并以此作为衡量学习任务对词汇附带习得作用的标准。不同的学习任务对词汇习得的不同影响是由学习者对词汇进行不同的认知加工程度造成的。"投入量假设"虽对促进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其假设的量化指标需进一步修正。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 ,语言学习者的任务不仅仅是习得规则系统 ,而且还应掌握相当的词汇化了的句干 ,有效地处理语言。这意味着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中记忆了大量的惯用语串和结构。惯用语的三个主要功能(交际策略、产出策略、学习策略 )对语言习得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惯用语被视为语言习得的中心问题。惯用语在第二语言习得的作用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方法与理论问题 ,对知识与运用的严格界限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生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有一种现象往往被我们忽视,这就是女孩的语言优势。本文试图运用统计学原理说明这一现象,从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美学的角度,重点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供大家参考,借此引起大家对这一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S.D.Krashen(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的假设,如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假设,语言调控假设,语言输入假设,自然顺序假设与情感过滤假设;讨论了《新编大学英语》教材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旨在以此带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我国大学生综合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5.
二语习得研究对语误做出过多种解释, 其中“负迁移理论”,“中介语理论”,“输入输出假设”,“信息加工理论”和“汉英语言心理差异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对语误的产生给出了各自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歌曲是倾情言志的语言,在传递信息和第二语言习得中起着不可缺少和相得益彰的作用。阐述了旋律在外语课堂环境中的现实意义和在外语教学研究及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的理论意义。旋律教学法不仅对发音技能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而且对整个第二语言习得过程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语言输入与交际、语言运用、习得顺序和习得速度之间的复杂关系,分析了一些相左的观点。作者认为语言输入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Stephen Krashen认为, 语言习得机制不仅影响母语习得的效果, 也对第二语言习得发挥作用。“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语言输入的作用在于激活这种机制。但“输入假说”也有偏颇之处, 我们不应将语言习得完全归功于语言输入, 语言输出对语言习得同样具有积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疯狂英语”等创新式教学手段都是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积极应用,其旨在培养语言能力的教学理念与实践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二语习得理论近来得到国内外语言研究者的深入探讨和研究。输入和输出都是习得的必要条件,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它们并不能充分地解释学习者对目标的习得,只有输入被内化为吸收并达到吸收的最大化与最优化,才能很好地使输入语言向习得者的中介语系靠拢,从而输出语言,促进二语习得。吸收假设理论对外语教学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 ,在学习母语以外的语言时 ,往往倾向于用习得母语那一套已经有了定式的思维方式来分析、思考甚至理解新的一门语言 ,这或多或少地会给学习者造成一定的障碍 ,导致影响到第二语言的习得。为避免学生走太多的弯路 ,笔者尝试将隐喻贯通到教学中 ,下面是笔者的体会。隐喻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至少有以下两点作用 :( 1)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一定的词汇量 ;( 2 )通过对民族心理的认知过程的认识 ,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Fauconnier曾下定义 :隐喻是连结语言和概念化的一种显著而普遍的认知过程 ,它主要依赖两…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次提出心理优势假说,并对心理优势的表现形式及其培养进行分析和论述。同时,本文还用心理优势假说对紧张、怯场、自卑以及社会心理学有关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行动的实验及其结论进行理论再阐释。对于这一假说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从外语教学的角度进行了扼要讨论,并得出几条有一定启迪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二十多年来神经语言学领域的重要研究,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的有关研究,得出了与“临界期”假说完全不同的看法:成人与儿童(五岁以上)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大脑神经因素没有区别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植物病原菌与其寄主相互作用过程中,关于病原菌操控植物和植物又反抗病原菌侵染的作用机制,学术界存在多种模型和假说,从最早的Flor"基因对基因"假说到警戒假说,再从警戒假说到"诱饵"假说,再到目前学术界较为认同的Zigzag理论。对这些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理论进行了总结,着重介绍了"诱饵"假说和Zigzag理论。  相似文献   

14.
橡胶树死皮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橡胶树“死皮病”给橡胶种植业带来严重的危害,目前该病已成为世界橡胶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多年来研究者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TPD现象的研究及多种关于TPD发生原因的假说,认为最近提出的“橡胶树死皮是由强割和强乙烯刺激引起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现象”的观点是对前人研究成果和观点的综合和深化,并且结合自身的研究指出了目前死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两种三熟套作体系中的氮素吸收利用及种间相互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根系分隔盆栽试验,研究小麦/玉米/大豆与小麦/玉米/甘薯两种三熟套作体系的氮素吸收利用及种间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小麦表现为套作优势,两种体系下不分隔的生物产量与吸氮量均高于完全分隔。玉米在"麦/玉/薯"中表现出竞争劣势(Awc>0,NCRwc>0),不分隔的生物产量与吸氮量显著低于完全分隔;在"麦/玉/豆"中表现出竞争优势(Awc<0,NCRwc<0),不分隔的籽粒产量、籽粒吸氮量和总生物产量、总吸氮量均高于完全分隔,且比"麦/玉/薯"高5.62%、59.09%、5.97%、41.18%。大豆虽表现出竞争劣势,但生物产量与吸氮量降低不明显;甘薯具有微弱的竞争优势,但生物产量与吸氮量显著降低,总吸氮量比大豆低53.11%。不分隔时,"麦/玉/薯"中的玉米与甘薯土壤总氮含量比"麦/玉/豆"中的玉米与大豆低3.95%和8.57%。  相似文献   

16.
张敏 《北京农业》2011,(36):90-91
通过对目前烟叶采购现状和问题的分析,说明了实现自动化检测在烟叶收购中的重要意义。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可行性方案,以期实现"资源结构优化,内在质量稳定"的烟叶调拨目标。  相似文献   

17.
Ever since Prusiner first proposed his radical "protein-only" hypothesis to explain how certain infectious proteins (prions) are transmitted from one mammal to another in the absence of DNA or RNA, scientists have been trying to prove him right (or wrong). The study of mammalian prions, such as those causing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in humans, scrapie in sheep and mad cow disease in cattle, has been slow to yield answers. However, as Tuite discusses in his Perspective, the Sup35p and Ure2p proteins of yeast that exist in both normal and infectious forms are providing evidence that the "protein-only" hypothesis may be right (Sparrer et al.).  相似文献   

18.
武汉城市圈失地农民征地意愿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对武汉城市圈典型城市的"1+4"城市的征地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由于征地补偿偏低,失地农民普遍不愿意土地被征收,并且多数希望征地后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因此,政府应该继续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合理安置失地农民,严格限制征地用途。  相似文献   

19.
A test of the "primary perception" hypothesis proposed by Backster in 1968 was made by recording electrical activity from the leaves of Philodendra scandentia while randomly ejecting the contents of micropipettes filled with brine shrimp or distilled water into boiling water. Test conditions conformed to those published by Backster or communicated in personal exchanges. Data were analysed from five experiments, in each of which recordings were made from four plants in the presence of three brine shrimp killings and two control water ejections. Inspection of the data and analysis by two statistical methods revealed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brine shrimp killing and electrical "responsiveness" of philodendr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