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发病情况某饲养户养绒山羊116只,其中有母羊66只,种公羊2只,1~2岁羊28只,7月龄羔羊20只.开始发病羊9只为7月龄羔羊,继而蔓延到1~2岁羊只.发病后1~4天开始死亡,部分病羊无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2.
饲喂代乳料对早期断奶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志武  毛杨毅  李俊  赵鹏  田晖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0):1110-1112
选择36只25日龄的欧拉藏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羔羊,随机分为3组,进行早期断奶试验。2个试验组分别饲喂不同配方的代乳料,对照组自然哺乳。结果表明,(1)30~45日龄,试验组羔羊生长速度低于对照组;45~60日龄,试验组羔羊的日增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60~90日龄,试验组羔羊的日增质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整个试验阶段,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日增质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2.82%和59.52%,差异显著(P<0.05)。(2)试验期内,试验组羔羊主要体尺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3)试验组羔羊成活率达到95%以上,断奶母羊提前发情10 d左右。(4)试验1,2组羔羊断奶时每只均利润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1.15%,45.31%,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1.发病情况2009年12月上旬,石家庄郊县某羊场,30余只2月龄左右的小尾寒羊羔羊有3只在一周内先后发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经治疗两只羔羊存活,1只死亡。2.临床症状病初体温升高,高达41.5~42℃,发病两天后体温恢复正常。病羊精神沉郁,目光呆滞,头低垂,一侧或两侧耳下垂,不能随群活动,食欲下降或不食。鼻孔流出黏性分泌物。眼流泪,视力下降。头颈偏向一侧,走动时向一侧转圈,遇有障碍物时则以头抵靠、不动。颈项强直,头颈呈角弓、反张。后期卧地不起、昏迷、四肢划动呈游泳状,病羊发病3~7后天死亡。  相似文献   

4.
补硒对关中奶山羊羔羊断奶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关中奶山羊羔羊断奶成活率,笔者研究对关中地区关中奶山羊饲养区的66只断奶羔羊进行了补硒实验。结果证明:断奶羔羊分别在10-15日龄和2月龄时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可使羔羊的断奶成活率提高23.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刘虹 《农村科技》2013,(4):68-69
多胎杂交羔羊7日断奶技术,就是指将羔羊传统的断奶时间由3月龄提前到7日龄,也就是让羔羊吃7天的初乳,然后就用奶粉代替母乳而完成整个羔羊生长的过程。对于多胎羊产2只以上的羔羊用7日断奶技术就很好,成活率高,羔羊生长快。羔羊7日断奶技术效果取决于人工哺乳技术的水平和奶粉的质量。羔羊7日断奶技术目前主要用在大规  相似文献   

6.
羔羊腹泻是出生1~20日龄的羔羊的常发病,发病后羔羊生长缓慢,体质下降,抵抗力减弱,不及时预防和治疗就会引起死亡,给养羊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2008年至2009年对甘肃省武威市、白银市、临夏州等地区羔羊腹泻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采取中西医综合防治措施,共治疗腹泻羔羊6355只,治愈5451只,治愈率达85.77%,好转484只,无效420只,总有效率达到93.39%.现将防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羔羊沙门氏菌病,又称副伤寒。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和羊流产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羊均可感染发病,其中以断奶或断奶不久的羔羊最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气候寒冷多变时发病最多。舍饲羊易发,常呈散发性,有时呈地方性流行。病原菌通过羊的粪尿、乳汁、流产胎儿、胎衣、污染饲料、饮水、食槽和周围环境等,经消化道感染健康羊,也可通过交配或其他途径传播。各种不良环境均可诱发本病。本病以羔羊急性败血症和腹泻、  相似文献   

8.
正1发病情况本次羊疾病发于内蒙某牧民家,发病时间为3月份。羊群病羊出现突然死亡,且其他病羊存在瘫痪表现。不到一星期,发现病羊7只,发病羔羊30余只。发病地区为内蒙,地区地形错综复杂,沙漠、丘陵、平地、少秋交错。牧草稀疏,气候干旱。大多数牧户家庭采用传统散养的方式饲养羊群,且较少补充饲料。常选用干苜蓿,玉米秸秆和精饲料对羊群及羔羊进行喂养。刚出生的小羊于出生25d左右开始断奶、喂精饲料。  相似文献   

9.
一、羊痢疾 1.流行时间 冬季气候寒冷时特别是大风雪后。 2.易感羊种类 7日龄以内羔羊,以2~3日龄发病最多。 3.疫苗或药物名称 羔羊痢疾苗或厌气菌七联干粉苗。  相似文献   

10.
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羔羊生长及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羔羊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美利奴羊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的羔羊与对照组羔羊日增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波尔山羊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的羔羊日增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羔羊(P<0.05),试验组为180.7 g,对照为158.0 g.(2)各日龄阶段美利奴羊、波尔山羊试验组和对照...  相似文献   

11.
<正>羔羊腹泻病是条件性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与气候多变、饲养管理有密切关系,在饲养过程中,羔羊腹泻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发病率可高达30%,病死率高达20%,特别是断奶前后的羔羊更易发病,给养羊户和养殖单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一、发病特点1.病原微生物因素:羔羊由于饲喂带菌饲草或与病羊相互接触感染而发生腹泻,在我们调查的168只病死羔羊中,有68%是由于细菌感染而致死的,主要是大肠杆菌、沙  相似文献   

12.
羔羊超早期断奶新技术,指的是将羔羊传统断奶时间由2月龄提前到3~7日龄.由于断奶超前,既避免了羔羊对母乳的留恋,又不会影响羔羊的正常生长,而且能使母羊生理快速恢复、配种,从而实现母羊尤其是良种母羊一年多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早期断奶对沂蒙黑山羊羔羊生长性能、盲肠短链脂肪酸含量和菌群多样性影响,选用0d沂蒙黑山羊羔羊36只,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8只羔羊.母乳组(B组)羔羊哺喂母乳,代乳粉组(R组)于8 d起断奶,10 d完全哺喂代乳粉,15 d开始两组均饲喂开食料.在8、10、15、25、45和75 d时每组随机屠宰3头羊...  相似文献   

14.
一、羊痢疾1.流行时间冬季气候寒冷时特别是大风雪后。2.易感羊种类7日龄以内羔羊,以2~3日龄发病最多。3.疫苗或药物名称羔羊痢疾苗或厌气菌七联干粉苗。4.接种注射时间每年春季注射,母羊产前2~3周再接种1次或羔羊出生后12小时内灌服土霉素0.15~0.2克,每天1次,连续3天。  相似文献   

15.
颗粒化全混合日粮对舍饲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24只断奶羔羊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羔羊精料和苜蓿干草,试验组饲喂颗粒(膨化)全混合日粮,试验期为30 d,研究颗粒(膨化)全混合日粮对舍饲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喂颗粒(膨化)全混合日粮,舍饲羔羊的平均日增质量提高31.22%,饲料转化率提高17.25%,尤其在断奶初期,可有效减缓羔羊的断奶应激症状和降低羔羊腹泻率,对培育壮羔、提高育成羊的等级、发挥其优良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工厂化高效养羊的羔羊培育和直线强化育肥技术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工厂化高效养羊羔羊培育和直线强化育肥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1.1 直线强化育肥的概念与技术体系 依羔羊的发育生物学特性,采用现代动物营养技术,充分发挥羔羊在初生早期阶段生长快的潜力,利用高效乳羊料从羔羊出生后的第5 d开始实施强化育肥,20~30日龄断奶,100~120日龄体重达到出栏标准.从生产环节上讲,羔羊的早期断奶和断奶后的强化育肥紧密相连,在短期内实现羔羊出栏,不再经过断奶后的再次育肥或出栏前的第二次育肥.工厂化高效养羊羔羊直线强化育肥的技术核心是羔羊超早期补饲、羔羊超早期断奶和羔羊培育,它是实现养羊生产高效益的关键.因此必须重视在生产中采取配套的新技术,使工厂化养羊能够获得更高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将50只母羊和50只母羊所产羔羊随机分成5组,分别在45日龄、60日龄、75日龄、90日龄、120日龄断奶。测定各组羔羊各时间段的体重及日增重,母羊产后第1次发情的时间。结果表明,45日龄断奶羔羊体重增长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45日龄、60日龄断奶母羊发情时间极显著早于其他各组,因此羔羊在60日龄断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羔羊育肥方式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试验组群 1.1 1组哺乳羔羊直接育肥,1998年在126团6连羊群80只公羔,育肥前平均体重7.3 kg. 1.2 2组羔羊早期断奶直接育肥,在124团育肥羊场75日龄左右的断奶羔羊群1 200只,育肥前平均体重18.8 kg. 1.3 3组断奶羔羊短期育肥,在124团育肥羊场5月龄左右的断奶羔羊群2 300只,育肥前平均体重34.18 kg. 1.4 4组断奶羔羊中期育肥,1998年在129团育肥场组群454只,育肥前平均体重22.4 kg. 1.5 5组在125团育肥场组群400只,育肥前平均体重31.4 kg. 1.6 6组育肥场组群227只,育肥前平均体重26.3 kg.  相似文献   

19.
选用甘肃肉用羊新品种育种群出生公羔(单羔)55只,分为3个处理组,其中28、42d断奶组各15只,对照组(不断奶)25只.供试羔羊生后均哺食母乳,于7日龄开始补饲.2个断奶组羔羊均于断奶后0、7、14d屠宰,测定前胃各室内容物的相对质量、pH、瘤胃内容物的脂肪酸(VFA)浓度及与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比值、主要微生物消化酶比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对照组羔羊在35d、断奶组羔羊在断奶日瘤网胃内容物占全胃内容物质量相对质量均达到成年羊水平,早期断奶对其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断奶组与未断奶组羔羊各时段瘤胃、网胃和瓣胃内容物pH均相对稳定,断奶未对其产生明显影响(P>0.05).断奶与否对TVFA和各种酸的浓度无明显影响,所有处理的TVFA浓度均居较高水平,呈随日龄增长的趋势.断奶组羔羊瘤胃内容物微生物蛋白酶活性在断奶后7d和14d上升较快,但仍低于对照组对应日龄;断奶使微生物蛋白活性降低,日龄越小受影响越大,但恢复能力强.断奶可促使微生物淀粉酶活性增强,且断奶日龄越小增幅越大.断奶对纤维酶比活性有影响.舍饲并于7日龄开始补饲条件下,42日龄断奶羔羊调节前胃功能的能力较强,28日龄断奶应激较大,但羔羊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断奶引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发病情况 2008年5月28日由陕西购回关中奶山羊106头,其中3月龄羔羊103只,种公羊3只。1个月后陆续出现羊口膜炎症状,到9月初兽医站人员前往诊治时发病羊只数已达95只左右,占全群羊数的89.6%,先后因此病导致山羊无法进食而死亡者达6只,占发病羊只总数的6.3%,后因施行分群放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