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宏 《饲料研究》1998,(1):34-34
饲料中胆碱可利用性评价¥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王宏饲料中胆碱可利用性评价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王宏家禽日粮中是否需要添加胆碱,看法不一。除了日粮类型、日粮中蛋氨酸、叶酸、维生素B12的含量影响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日粮中胆碱的可利用性。在胆碱生物学效价评...  相似文献   

2.
曾俊  苏俊黎 《饲料工业》2002,23(2):42-43
氯化胆碱为B族维生素的一种,在动物的生物代谢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饲料常用的添加剂。随着饲料工业对氯化胆碱的需求增加和添加剂行业的激烈竞争,再加上现有的检测标准无法真实的反映其真正的含量,一些不法厂商对常用的50%的氯化胆碱的粉剂进行了掺假。而新的标准(GB/T17481—1998)由于其对检测仪器要求比较高,其推广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本文对氯化胆碱的掺假和氯化胆碱的不同性质作了分析,提出了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鉴别氯化胆碱的掺假情况,并可以在此基础上测定其含量。1方法原理氯化胆碱可以用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氯化胆碱作为常用的饲料添加剂,随着饲料工业的不断发展其需求量不断增加,在市场上以50%,氯化胆碱粉剂最多。我们作为部级质检中心在接受委托样品的检测过程中发现化工部标准HG2941—1999对氯化胆碱含量的测定存在缺陷,准确度小高。为此,笔者采用雷氏盐分光光度法、非水滴定法、  相似文献   

4.
为防止胆碱在饲料中与其它营养素相互拮抗,造成营养素的失效,一些大型饲料生产厂家在寻找其它新技术,来降低胆碱与饲料中其它成分的相互拮抗作用,但到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方法,为此笔者于1997年3月至9月,用鸡进行了胆碱不同饲喂方式的饲养实验,探求降低饲料中胆...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料胆碱水平对大规格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肝胰脏胆碱蓄积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大规格吉富罗非鱼幼鱼对饲料中胆碱的需要量。配制胆碱水平分别为45.1、308.9、540.5、946.0、1 486.5和1 756.8 mg/kg的6种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57.4±2.5)g的大规格吉富罗非鱼幼鱼10周。每种试验饲料随机饲喂4个网箱,每个网箱放养20尾鱼。结果显示:饲料胆碱水平≥308.9 mg/kg时,试验鱼的增重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饲料胆碱水平为45.1 mg/kg时(P0.05);1 486.5 mg/kg组试验鱼的肝体比和肥满度最大,显著大于45.1 mg/kg组(P0.05)。540.5 mg/kg组试验鱼的脏体比最小,显著小于除1 756.8 mg/kg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1 756.8 mg/kg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946.0 mg/kg组(P0.05)。随饲料胆碱水平的增加,肝胰脏粗脂肪含量呈现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而肌肉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则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饲料胆碱水平≥946.0 mg/kg时,试验鱼血清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45.1 mg/kg组(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活力随饲料胆碱水平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且均在1 756.8 mg/kg组最低;饲料胆碱水平对试验鱼血清总蛋白与葡萄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肝胰脏胆碱蓄积量随饲料胆碱水平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通过折线回归分析,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大规格吉富罗非鱼幼鱼获得最佳生长时对饲料中胆碱的需要量为625.42 mg/kg;以肝胰脏胆碱蓄积量为评价指标,大规格吉富罗非鱼幼鱼获得最大肝胰脏胆碱蓄积量时对饲料中胆碱的需要量为1 118.61 mg/kg。  相似文献   

6.
氯化胆碱是畜禽饲料中的常用添加剂 ,饲料中常用 5 0 %粉剂氯化胆碱。国家标准中采用非水滴定法测其含量 ,其中测定用高氯酸标准溶液的配制 ,是准确测定氯化胆碱的关键。由于标定高氯酸溶液时温度与使用该标液滴定时的温度可能不同 ,在测定氯化胆碱时应进行标定 ,这给操作带来了麻烦。另外 ,高氯酸具有氧化性和腐蚀性 ,冰乙酸挥发性强 ,影响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笔者发现采用凯氏定氮法可以准确迅速地测出氯化胆碱的含量 ,方法的重现性好 ,精确度高。1 氯化胆碱含量的测定1 1 试剂与仪器 本法所用试剂除特殊注明外 ,均为化学纯 ;实验室用…  相似文献   

7.
氯化胆碱是常用的饲料添加剂。饲料生产中常用50% 的粉剂氯化胆碱,按照有关标准中的检测方法,需要先将样品烘干后,再用甲醇洗涤,使载体与氯化胆碱分离,然后回收甲醇,使溶于甲醇的氯化胆碱析出,再用滴定法测定氯化胆碱含量。该方法操作较繁琐,耗时长,一般常规检测的用户不易做到,我们经研究探索出一种简便、快速测定氯化胆碱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弄清在各种蛋白含量饲料中添加胆碱和蛋氨酸的效果,采用白来航鸡种,基础饲料定为含肉骨粉25克/公斤的玉米—大豆饼饲料,进行了两次试验。结果如下:试验1中,粗蛋白含量为14%,在23~35周龄这一时期内,每公斤饲料中添加1克胆碱或者  相似文献   

9.
甜菜碱在肉鸡饲料中的添加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600羽刚出壳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15O羽。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的氯化胆碱800mg/kg,蛋氨酸0.23%(42—49日龄为0.1%)及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其中维生素B_12添加量为18.75mg/mg。试验Ⅰ、Ⅱ、Ⅲ组均添加甜菜碱以替代蛋氨酸、胆碱、维生素B_12。试验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蛋氨酸含量0.23%—0.25%、胆碱含量1000—1200mg/kg的条件下,基础日粮中添加甜菜碱部分替代蛋氨酸后,肉仔鸡增重与饲料报酬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添加氯化胆碱或维生素B_12影响肉仔鸡生长。  相似文献   

10.
尼罗罗非鱼的胆碱需要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测定尼罗罗非鱼的胆碱需要量进行了两次试验。基础饲料含粗蛋白32 %,其中10.1 %为酪朊和凝胶,21.9 %为晶体氨基酸混合物;饲料中含硫氨基酸总含量0.28 g/100 g,蛋氨酸与胱氨酸之比为89 ∶11。试验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蛋氨酸0.28、0.50、0.75、1.0 g/100 g,蛋氨酸与胱氨酸之比分别为89:11、94∶6、96∶4、97∶3,每种饲料分别添加胆碱0~1 g。测出鱼体增重、饲料效率和血清蛋氨酸浓度受饲料含硫氨基酸含量影响显著,适宜需要量为0.5 g/100 …  相似文献   

11.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养禽科学家试验证实,在玉米、大豆粉和骨粉的家禽基础饲料中添加胆碱,能够提高产蛋率和卵重。他们对24至68周龄的产蛋母鸡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胆碱的饲粮(胆碱含量为1500毫克/公斤),产蛋率为79%,平均卵重60克;而未添加胆碱的饲粮(原饲料中  相似文献   

12.
胆碱属B族维生素,氯化胆碱是胆碱的盐酸盐,是生物组织中乙酰胆碱、卵磷脂和神经磷脂的组成部分。氯化胆碱可以促进脂肪的运输,提高肝脏的脂肪代谢,参与神经传导等。在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肉蛋质量、降低饲料消耗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水平氯化胆碱在生长猪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了现有国家标准中饲料添加剂氯化胆碱的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杂质干扰大,选择性不高,检测结果不能反映氯化胆碱的真实含量,进而是不能有效识别不法商人的掺假行为;新的检测方法-雷氏盐重量法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中的胆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中的胆碱@王吉峰,霍启光,王宏¥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饲料中的胆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王吉峰,霍启光,王宏胆碱最早由Strecker于1849年从猪的胆汁中分离出来(Ruiz等,1983),直到1930年Dest确立了胆碱的营养作用(霍启光,19...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饲料添加剂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应用液相色谱法检测三种主成分含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回收率均为96%~103%。该方法应用于测定饲料级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含量可行。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制粒和不同添加剂原料(硫酸亚铁、硫酸铜、氯化胆碱和酶制剂)对香味剂稳定性的影响.试验1研究饲料制粒对香味剂中香味成分稳定性的影响.在仔猪粉料中添加0.02%乳香型香味剂后制作颗粒料,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粉料及颗粒料中香味剂成分香兰素及乙基麦芽酚含量.结果显示,饲料制粒使香兰素和乙基麦芽酚含量均极显著减少.试验2研究不同饲料添加荆原料对香味荆2种成分稳定性的影响.将乳香型香味剂按0.04%的比例分别加入上述4种添加剂原料中,混合均匀,然后于第l、15、30、45和60天采样,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其中香味剂成分香兰素及乙基麦芽酚的含量.总体来看,硫酸亚铁和硫酸铜对香味剂成分稳定性影响最大,酶制剂影响最小,氯化胆碱居中.  相似文献   

17.
以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1:1)为脂肪源,统糠为填充物,糊精为糖源,淀粉为粘合剂,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预混料,制成蛋白含量约30%、脂肪含量约10%、胆碱含量分别为0.00%、0.20%、0.40%、0.60%的配合饲料。喂养平均体长20.00cm、平均体重140.91g的倒刺喜巴。经过50d的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胆碱对提高倒刺喜巴的增重率和生长比率、降低饲料系数均有显著效果,但不是越多越好,在本试验中以0.20%时饲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胆碱 ,又称为VB4 。最早由Strecker于 1 84 9年从猪的胆汁中分离出来 (Ruiz等 ,1 983 ) ,直到 1 93 0年它的营养作用才被Best确立 (霍启光 ,1 993 ) ,并且在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它对于畜禽机体的许多生理过程是必不可少的。猪、禽、犊牛都能因缺乏而致病 ,特别是仔猪和雏禽较为多发 ,犊牛也偶有发病 ,其它动物较少见。尽管自然界存在的饲料原料中大都含有天然胆碱 ,并且畜禽机体自身能够合成胆碱。但由于饲料品种的千差万别 ,加工方法各有不同 ,使得饲料营养特性变化不定 ,相应的胆碱在饲料中的含量及其生物学效价不同。…  相似文献   

19.
大量的试验和实践经验证明,饲料中天然胆碱含量不足对养畜业、养禽业和毛皮兽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很大的,特别在工业化生产条件下。成群家畜的集中饲养,很难靠天然饲料中的胆碱解决其缺乏问题,不可避免发生的应激现象又加剧胆碱分解,减少它在消化道内的吸收。在目的为提高家畜生产力的育种方面,胆碱的作用也倍受重视。总之随着饲养业集约化程度提高,畜禽对胆碱的需求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导致家禽维生素需要量提高的因素导致家禽维生素需要量提高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见表1。1.1饲料成分家禽日粮中天然维生素的含量因饲料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不同日粮中某些维生素的含量变化很大。天然饲料中以结合形式存在的维生素通常不能被家禽利用,如:豆粕中烟酸的利用率为100%,而小麦和高粱为0,玉米为0~30%;玉米、棉仁粕和大豆粕中生物素的利用率估计为100%,而其它饲料中则变异很大,如小麦中生物素的利用率只有5%;玉米中胆碱的可利用率为100%,大豆粕仅为60%~75%。1.2应激、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