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开花期"乌美"天麻和野生天麻的根茎、茎和花序3个部位中天麻素和氨基酸含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天麻中,天麻素、17种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大小顺序为根茎茎花序。"乌美"天麻花序中天麻素含量是根的20.95倍、是茎的2.77倍;野生天麻花序中天麻素含量是根茎的13.62倍、是茎的2.86倍。"乌美"天麻花序中天麻素含量是野生天麻的1.32倍;野生天麻根茎中除谷氨酸(Glu)、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略高于"乌美"天麻外,其它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均低于"乌美"天麻。由此说明,"乌美"天麻比野生天麻具有较好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贵州德江不同等级天麻的主要成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采取硫酸-苯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天麻中的主要成分多糖、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同等级天麻多糖含量差异显著,但是与规格等级没有相关性;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含量与天麻规格等级之间不具有相关性,不同规格等级之间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含量差异显著。[结论]该研究为天麻分级和产品开发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3.
舒伟  张兴国  程方叙  陈雷  杨言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49-15650,15662
[目的]研究红天麻箭麻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的相关性规律,确定其品质特征,为红天麻GAP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川天麻主产区采集传统主流红天麻品系箭麻块茎样品,在原产地室内采用原位动态沙藏法贮藏箭麻;在采样后沙藏10、80、95、175和220 d分别采集天麻块茎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苯酚-硫酸比色法分别测定天麻素含量和天麻多糖含量,并运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分析在红天麻箭麻不同发育阶段进程中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的相关性规律。[结果]川产红天麻箭麻块茎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6%和8.17%;随着天麻沙藏休眠期-萌动期-抽茎开花-果实成熟至腐烂发育阶段进程增加,红天麻箭麻块茎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下降,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01),其回归方程分别为:天麻素y1=-2E-08x3-1E-06x2-0.0001x+0.365(R2=0.996),天麻多糖y2=-5E-07x3-1E-06x2-0.008x+8.267(R2=0.996)。[结论]红天麻箭麻品质较优良,其块茎沙藏发育进程和品质下降密切相关,开花后空心和腐烂的红天麻块茎不宜作药用和制药原料。  相似文献   

4.
吴佳新  段院生  李伟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8):4416-4417,4421
为分析不同天麻(Gastrodia elata Bl.)品种中的天麻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HypersilODS-2色谱柱为固定相,乙腈-0.05%(V/V)磷酸溶液(3∶97)为流动相,比较了乌天麻(产地云南)、红天麻、乌红杂交天麻(产地湖北麻城)中天麻素含量.结果表明,乌天麻中的天麻素含量为0.423%,马红天麻为0.321%,红天麻为0.225%.大别山低海拔地区种植的乌红杂交天麻中天麻素含量高于红天麻.  相似文献   

5.
川产天麻不同抽茎开花阶段块茎品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揭示天麻阶段发育块茎的质量变化特性,为天麻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定期原位动态采集天麻开花结实发育阶段块茎,水法蒸制透心,切薄片,50℃恒温烘干,考察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天麻素含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HPLC法测定;天麻多糖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结果]川产天麻各生育阶段块茎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依次为:箭麻期〉抽花期〉花蕾期〉盛花期〉果实期〉枯萎期,箭麻期块茎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0.629%和9.894%,天麻素含量(y1)和天麻多糖含量(y2)与累积有效积温(T)回归方程分别为y1=10.024-0.004T(n=6,r=-0.996***),y2=0.606+0.000 8T(n=6,r=-0.935***)。[结论]天麻抽茎-开花-果实-枯萎期块茎的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随阶段发育进程和有效积温增加而显著降低,商品天麻最佳状态为箭麻,在采收天麻果实后枯萎前的块茎均可作为制药和功能食品开发的原料。  相似文献   

6.
不同产地天麻多糖含量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5个不同产地天麻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回流醇沉法,提取5个天麻主产区天麻中的多糖,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其多糖的含量。[结果]云南昭通天麻的多糖含量最高,为25.04%;其次是陕西略阳天麻,为23.46%,四川汶川天麻为23.41%;含量较低的是贵州青龙天麻(20.67%)和湖北神龙架天麻(20.28%)。[结论]5个不同产地天麻多糖的含量差异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天麻的驯化栽培及合理采收,以贵州乌天麻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方法,研究了乌天麻中天麻素(Gastrodin)、对羟基苯甲醇(P-Hydroxybenzylalcohol)、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的含量,并对不同采收期贵州乌天麻中3种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0 16~1.016 00,0.105 2~2.104 0,0.010 21~0.204 20μg(r≥0.999 7),检测限分别为0.67,0.35,0.34ng。定量限分别为2.03,1.05,1.02ng。精密度、稳定性(24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n=6);加标回收率为99.94%~100.54%,RSD为0.98%~1.64%(n=9)。在不同的采收期,贵州乌天麻中3种成分含量有差异,其中天麻素在1月采收时含量较高,对羟基苯甲醇在11月采收含量较高,而对羟基苯甲醛在不同采收期含量变化不大;但不同采收期乌天麻中天麻素与对羟基苯甲醇含量之和均大于0.25%,符合药典规定。所建立的HPLC-UV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可用于贵州乌天麻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王新胜  吴艳芳  王有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903-5903,5961
分析了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红天麻中天麻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停止生长后,不同产地红天麻中天麻素含量动态变化一致,且存在2个高峰期,但高峰期月份不一致;在生长期,兴山红天麻中天麻素含量比广水红天麻较高。  相似文献   

9.
黄娇  姜登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196-5198
[目的]比较重庆不同产地野生天麻与栽培天麻的质量。[方法]天麻经超声提取后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素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浓度0.05%磷酸溶液(3∶97,V/V),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为220 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结果]不同产地样品的天麻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同产地的栽培天麻与野生天麻的天麻素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野生天麻的天麻素含量普遍高于栽培天麻。其中以城口栽培的天麻药材和云阳野生药材中天麻素的含量较高;巫山栽培的天麻药材中天麻素的含量最低。[结论]重庆城口县野生和栽培天麻中天麻素的含量远远高于国家标准,因此在该地区建立符合国家GAP要求的天麻种植基地来满足市场的需求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产地红天麻总酚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湖北宜昌、陕西宁强、云南昭通3个不同产地所产红天麻中的总酚含量。[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Folin—Cioeaileu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所产红天麻中的总酚含量。[结果]3个不同产地红天麻的总酚含量有明显差异,湖北宜昌红天麻总酚含量最高,为0.0485%。[结论]Folin—Ciocaileu比色法为科学评价天麻质量提供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西藏仿野生种植天麻Gastrodiaelata中天麻素含量,并将其与野生天麻中天麻素的含量进行对比。[方法]采用HPLC测定天麻素含量。[结果]西藏波密县仿野生种植天麻的天麻素介于0.41~2.28 g/kg,其平均含量为0.88 g/kg,比当地野生天麻高4倍。[结论]在生长的生态环境、生长年限、采挖季节相同或较接近情况下,仿野生种植天麻品质高于当地野生天麻。在波密县推广仿野生种植天麻技术切实可行,该项目有较强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乌天麻块茎同原异位天麻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乌天麻块茎同原异位天麻素含量。[方法]采用中国药典-HPLC法。[结果]乌天麻块茎天麻素含量大小顺序为中柱>皮层>表皮,块茎各部位的天麻素含量大小顺序为上段>中段>下段>脐点>芽苞,天麻素含量高于天麻整体块茎的组织结构、部位有中柱、皮层、上段、中段。[结论]乌天麻是优良的天麻品种资源。该研究为乌天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云南昭通彝良小草坝天麻GAP基地中定点定期采集3年生天麻块茎样品,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天麻块茎大小及干物质含量测定,再利用HPLC法测定不同样品中天麻素含量。结果表明,天麻块茎大小及干物质积累从头年6月至翌年3月,以11月份达到最高;天麻素含量在头年6~11月呈逐渐递增趋势,到11月下旬达到最高峰,12月底突然降至最低,以后,又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仍以11月份为最高。为此,综合考虑天麻块茎大小、干物质含量及天麻素含量积累动态,确定11月份为云南昭通彝良天麻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重庆七跃山林下种植的天麻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采用药典标准以及显微和薄层鉴别方法,对重庆七跃山林下种植天麻的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中天麻素含量,并对天麻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样品粉末中检测出较少量的草酸钙针晶,水分含量为8.90%、总灰分为3.81%、浸出物为15.49%,均符合药典规定。生品中天麻素的含量为0.162%,经过蒸制后天麻素的含量为0.534%。[结论]重庆七跃山林下种植的天麻经蒸制后天麻素的含量符合药典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5.
廖政  程方叙  张兴国  郭星  张大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93-17495
从四川天麻主产区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乌天麻块茎,测定其性状、产量和天麻素含量,并建立鸟天麻不同类型块茎性状-产量-天麻素的相关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与乌天麻块茎产量和天麻素积累呈正相关的因素主要有块茎干重(y2)、鲜块茎长度(x1)、鲜块茎直径(x3)、鲜块茎系数(y6)、鲜块茎周长(x2),呈负相关的因素主要为块茎数(x5)。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秸秆不同部位主要化学成分和活体外消化率比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测定了“农大108”玉米秸秆不同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活体外消化率和瘤胃微生物发酵产气量,结果表明:秸秆各部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总糖含量以茎节、茎皮中最高(分别达到20.7%和19.3%),粗脂肪含量也在茎节和茎皮中最高(分别为5.8%和5.2%),而茎髓中的含量最少;粗蛋白质含量则是叶片中最高(14.9%),茎髓次之;粗灰分、Ca和P含量均以叶片中最高(分别为10.5%、1.03%和0.1%);中性洗涤纤维(NDF)在苞叶中含量最高(77.1%);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木质素含量均以茎皮中最高(分别为52.0%和14.4%),苞叶中最低(分别为38.2%和6.7%)。阉牛活体外对DM、NDF和ADF消化率都以茎皮为最低、苞叶为最高;阉牛活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产气量以苞叶最高,其次为茎髓、叶片、叶鞘和茎节,而茎皮最少。综合比较得出,玉米秸秆各部位的营养价值存在明显差异,从高到低的排序为:苞叶>茎髓>叶片>叶鞘>茎节>茎皮。  相似文献   

17.
天麻丸改胶囊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中华 《特产研究》2009,31(2):51-53
目的研究天麻丸改胶囊剂的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通过天麻素的提取及淀粉的加入量来设计实验及胶囊处方。结果证明乙醇的用量对天麻素的含量影响最大,最佳条件是70%乙醇400mL,加热时间2h,煮3次。胶囊处方设计是以淀粉的加入量为主要因素,由崩解时间可以得出最佳方案为A1B3C1。结论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的天麻胶囊剂型的工艺是可行的。符合国家2000年版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杜仲不同部位绿原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787-8788
采用超声技术提取杜仲叶和皮中的绿原酸,并建立了HPLC-PAD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杜仲叶的绿原酸含量均高于杜仲皮。该方法简便、准确,线性范围宽,可用于评价含绿原酸成分的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