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多效唑对太子参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太子参高产栽培,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大田条件下多效唑不同浓度叶面喷施对太子参叶片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多效唑能提高太子参的叶绿素含量,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高太子参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均呈上升趋势。多效唑可促进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及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增幅相似。各处理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以100mg/L处理净光合速率最高,为9.49μmol/(m~2·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随多效唑浓度增大而增大;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均随着多效唑浓度增高而降低,除50mg/L处理光饱和点[1 000.80μmol/(m~2·s)]高于对照外,其他处理均较对照低;所有处理光补偿点均较对照低;各处理太子参的产量均较对照高,以150mg/L处理的产量最高,为399.8kg/667m~2。  相似文献   

2.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大棚马铃薯生长调控的效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不同多效唑浓度对大棚马铃薯生长调控的影响,为大棚马铃薯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多效唑的合理施用浓度提供参考.试验设6个多效唑处理浓度,对大棚马铃薯现蕾期叶片进行喷施.喷后15 d测定株高、茎粗、分枝数,并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收获后测定单株结薯数、单薯重量、块茎产量及块茎中可溶性糖、淀粉和水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后,马铃薯植株明显矮化、茎变粗,产量及品质明显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糖以及淀粉含量均升高,但水分含量有所降低.多效唑以200 mg/L处理浓度时,对大棚马铃薯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烤烟品种NC102为试材,通过"3414"肥效试验研究氮磷钾施肥对烤烟产量、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产量均比对照有显著提高。当每667 m2纯氮用量5.22kg、纯磷用量4.26kg、纯钾用量22.50kg时,烤烟可获得最高产量197.92kg。单一元素对产量的影响为氮肥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氮素、磷素与成熟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密切相关,控制氮肥施用及适量增施磷肥有利于烟叶正常落黄;适量增施氮肥和钾肥有利于成熟期上部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上部叶片开片。钾素对成熟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以烤烟品种NC102为试材,通过"3414"肥效试验研究氮磷钾施肥对烤烟产量、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产量均比对照有显著提高。当每667 m2纯氮用量5.22kg、纯磷用量4.26kg、纯钾用量22.50kg时,烤烟可获得最高产量197.92kg。单一元素对产量的影响为氮肥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氮素、磷素与成熟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密切相关,控制氮肥施用及适量增施磷肥有利于烟叶正常落黄;适量增施氮肥和钾肥有利于成熟期上部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上部叶片开片。钾素对成熟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多效唑对马铃薯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参数、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光合速率(CPR)、群体呼吸速率(CRR)以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单叶的光合能力,同时降低呼吸消耗,但是随着LAI的提高,CRR增强,造成CPR下降;喷施多效唑减弱地上部的营养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降低LAI,低浓度多效唑促进光合,高浓度多效唑对光合有抑制作用;增施氮肥与喷施多效唑相结合,在保证合理LAI的情况下,CRR下降,CPR上升;从两年的试验结果来看,低氮处理(225 kg·hm-2)同时喷施100 mg·L-1多效唑产量最高,而高氮处理(295 kg·hm-2)并喷施300 mg·L-1多效唑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育时期喷施多效唑对谷子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谷子拔节期前、拔节期和孕穗期叶面喷施多效唑,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个施药水平,研究张杂谷10号光合参数及产量响应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谷子生育时期喷施适宜的多效唑能够促进谷子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相对叶绿素含量,且均随着多效唑质量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多效唑300 mg/L时达到最大;影响谷子产量的关键构成因素是千粒质量、穗质量及穗粒质量,谷子增产显著,且拔节期前喷施效果优于拔节期和孕穗期,但在浓度过高时会降低增产效果。在拔节期前喷施300 mg/L多效唑,谷子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相对叶绿素含量及产量构成指标均达到最大,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摸索优质杂交油菜氮肥施用量和多效唑喷施时期与其产量和品质的关系,以三北98和油研599油菜品种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和多效唑喷施时期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纯氮20kg/667m2抽薹期叶面喷施(浓度200mg/kg)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的油菜产量最高,为227.9kg/667m2,增产达显著水平;施纯氮15kg/667m2各时期叶面喷施多效唑的产量差异均不显著。2)叶面喷施多效唑对品质有一定影响,可使硫甙含量增加1.07~3.52μmol/g饼,蛋白质含量增加0.91~2.74百分点,但对其他品质性状的影响均较小。结论:优质杂交油菜在施纯氮20kg/667m2且于抽薹期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可使杂交油菜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8.
针对南方冬闲田马铃薯生产中重氮磷肥,轻钾肥的现状,采用3414设计方案,研究了冬闲田马铃薯在不同肥料水平下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氮素在0~18 kg/667m2范围内与马铃薯植株净光合速率呈直线正相关;P2O5与马铃薯植株净光合速率呈曲线相关;K2O在0~25 kg/667m2范围内与马铃薯植株净光合速率呈负相关,而钾水平高于25 kg/667m2后,净光合速率表现为趋于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通过DPS分析,得出在该冬闲田肥力水平下马铃薯的最佳N、P、K施肥组合为每667 m2纯N 18.00 kg,P2O5 5.77 kg,K2O 39 kg,可获得1 833.8 kg/667m2的理论产量。  相似文献   

9.
在马铃薯生长中期以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溶液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多效唑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喷施多效唑能矮化植株,抑制地上茎杆生长,使植株叶色浓绿,增强光合作用,增加营养积累,促进薯块膨大,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淀粉含量,其中以喷施400 mg/L的15%多效唑溶液600 kg/hm2的处理效果最好,产量为16 572.22 kg/hm2,比对照增产3 516.66 kg/hm2,增幅为26.94%,淀粉含量最高达19.48%,比对照增长12.54%。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喷施氯吡脲和多效唑对山药叶片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阐明氯吡脲和多效唑配施提高山药块茎产量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药品种“桂淮2号”为材料,在块茎膨大初期进行氯吡脲和多效唑配施,测定山药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MDA、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变化,进行回归方程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氯吡脲和多效唑配施可提高山药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叶片POD活性增强,脯氨酸积累增多,MDA降低,其中以氯吡脲影响较大.氯吡脲和多效唑配施的最适浓度分别为30、400 mg/kg.[结论]氯吡脲和多效唑适宜配施能够促进山药叶绿素合成,提高山药叶片蛋白质积累和增强抗性.  相似文献   

11.
多效唑对柽柳和管花肉苁蓉物质分配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中国柽柳和管花肉苁蓉为材料,研究了多效唑对柽柳生长和柽柳-管花肉苁蓉物质分配的调控作用。多效唑喷施试验结果:1)降低了柽柳株高,降低范围为7.9%~12.2%。2)提高了柽柳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升高幅度分别为19.4%~70.4%和19.0%~69.4%。3)增加了柽柳干物质向管花肉苁蓉的分配比例,管花肉苁蓉单株生物量增加8.2%~35.9%。4)当多效唑浓度为1.0~2.0g/L时,管花肉苁蓉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累积量均高于对照。5)多效唑适宜喷施浓度为:1.5~2.0g/L。结果表明,多效唑具有通过抑制柽柳徒长、提高柽柳光合速率和增加柽柳同化物向管花肉苁蓉的分配而提高管花肉苁蓉生物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黄腐酸对秋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分析黄腐酸对秋马铃薯生育期、植株形态、块茎、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LAI)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黄腐酸可延长秋马铃薯生育期,增加植株株高、茎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LAI,提高叶片有效净光合速率、单株薯块数、单株薯块重和商品薯率,从而提高产量。施用黄腐酸后可延长秋马铃薯生育期1~3 d,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植株株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单株块茎重和产量。在复合肥减半的情况下施用黄腐酸与复合肥常量施用下的出苗期和成熟期一致、生育期相当、净光合速率无差异性,特别是固体肥和液体肥配施后产量无差异性。[结论]施用黄腐酸后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可减少化学肥料的投入,降低化学肥料的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3.
张庆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099-11101
[目的]通过不同配比的氮磷钾施肥处理,探讨马铃薯植株叶片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方法]以青薯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3因素2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柴达木地区马铃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与块茎产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马铃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与块茎产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之间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在低施肥量范围内,块茎产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当块茎产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达到最高点后,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块茎产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叶绿素含量与光合效率密切相关,其相关密切程度高于叶绿素含量与块茎产量、光合速率与块茎产量的相关程度。[结论]马铃薯块茎产量最高时的最优施肥量组合为:N239.2kg/hm2、P2O5240.0kg/hm2、K2O119.6kg/hm2。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最高时的施肥量最优组合为:N239.2kg/hm2、P2O5191.3kg/hm2、K2O119.6kg/hm2。  相似文献   

14.
多效唑提高水稻净光合速率和延缓衰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赣秀早在剑叶出叶期喷施300 ppm多效唑能显著地延缓水稻叶片的衰老。主要表现在缓解叶绿素含量的减少和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多效唑对水稻叶片衰老的延缓效应和净光合速率的提高与促进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A total of nine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cultivar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yield levels which were planted under the sam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was measured by LI...  相似文献   

16.
笔者研究了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5个产量不同的主栽品种生育后期剑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RuBP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高产品种生育后期的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RuBP羧化酶活性均高于常规品种,品种间差异显著.因此,将剑叶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RuBP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作为寒地粳稻高光效育种和超高产育种中的一项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寒地粳稻生育后期剑叶光合特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研究了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5个主栽品种生育后期剑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产量高的品种其生育后期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NR活性均高于产量低的品种,品种间差异显著。因此,将剑叶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NR活性作为寒地粳稻高光效育种和超高产育种中的一项生理选育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晋北地区马铃薯生产化肥施用过量的问题,基于3年定位施肥试验,设置无施肥对照处理(CK)、常规施肥处理(CF)和等氮30%有机替代处理(CM)3种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产量构成和薯块品质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处理马铃薯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和净光合速率(Pn)均随马铃薯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降低,SPAD和Pn在各个阶段均表现为CM>CF>CK;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各阶段表现不同,但在生长后期CM处理各项光合指标均优于CF和CK处理;2)相比CK处理,CF和CM处理折合产量分别增产13.4%和16.6%,CF和CM处理商品薯率分别提高2.32%和1.46%;3)相比CK处理,CF和CM处理均可增加薯块中淀粉含量,降低还原糖和水分含量,CM处理对蛋白质含量有显著提升作用。综上,等氮30%有机替代施肥模式能够增加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改善马铃薯生长后期光合特性,有效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促进马铃薯产量提升并增加薯块蛋白质含量,相比常规施肥模式更适合晋北地区马铃薯种植。  相似文献   

19.
甘薯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及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具有不同产量潜力及不同干物率的甘薯品种光合特性的差异,为其在生产中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淀粉型甘薯品种桂粉2号和本地薯为材料,研究其不同时期块根干物率、叶片光合作用及收获时鲜薯、薯干产量.[结果]高淀粉甘薯品种桂粉2号在生育期77~107 d期间干物率呈上升趋势,107 d后其增长缓慢并保持在一定水平上;而低淀粉品种本地薯在整个生育期中其干物率增长均较缓慢,变化较平稳.桂粉2号和本地薯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在36~77 d内呈不断增加趋势,77 d后明显下降,而胞间CO2浓度在36~60 d内呈增加趋势,60d后呈下降趋势.不同时期高淀粉品种桂粉2号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高于本地薯.[结论]高淀粉型甘薯品种桂粉2号的鲜薯产量虽然低于低淀粉型品种本地薯,但其干物率、薯干产量和光合能力均高于本地薯.本地薯的光合速率变化由气孔限制因素引起,桂粉2号光合速率变化由气孔限制因素和非气孔限制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