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砂生槐叶片气孔特性对干旱和低温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砂生槐对高原干旱和低温环境的适应机制,利用显微镜技术,分析了人工干旱和低温胁迫下,砂生槐幼苗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气孔与气孔器的长度和宽度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正常生长的砂生槐幼苗叶片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气孔密度为植株中部上部下部叶片,且上表皮大于下表皮;随着干旱和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密度、气孔与气孔器的长度和宽度均呈显著减小趋势(P0.05),且与胁迫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砂生槐幼苗中部叶片不同气孔参数在各胁迫时间,及其与对照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砂生槐叶片表皮气孔对干旱和低温胁迫的响应较为敏感,且会通过降低气孔密度、气孔与气孔器的长度和宽度的方式适应干旱和低温环境。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种嵩草属(Kobresia)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并在光学显微镜下测量了上、下表皮细胞的大小、气孔器大小、气孔间距、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结果表明:4种嵩草属植物叶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如表皮细胞具波浪状垂周壁、气孔器均分布在远轴面上,气孔器类型均为平列型等.4种嵩草属植物叶片两侧叶缘上均有刺毛,且线叶嵩草叶缘上的刺毛尖端有倒刺.气孔密度与气孔指数在种间差异显著(除高山嵩草和线叶嵩草之间无差异),可以作为嵩草属植物分类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生境对鸡爪黄连生长的影响,为野生鸡爪黄连引种栽培提供参考,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梵净山7个居群鸡爪黄连的上、下表皮结构特征进行观察比较,并在光学显微镜下测量上、下表皮细胞的数目、气孔器的大小、表皮毛的长度和基部宽度,对气孔密度、气孔指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7个居群鸡爪黄连的叶片有许多共同特征:表皮细胞均具波浪状垂周壁;表皮毛均为单细胞毛类型,仅分布于上表皮,且都在叶脉及小脉上;气孔器卵圆形、或长圆形,外拱盖平滑,均属于无副卫细胞环绕型,保卫细胞呈肾形;气孔器均随机分布于下表皮,气孔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保卫细胞的长轴与叶脉平行.不同居群叶片微结构仅在于表皮细胞大小、气孔数量、大小和表皮毛数量等有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下枣树叶片表皮气孔分布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栽培2个品种的组培苗(骏枣、木枣)和3个品种的嫁接苗(梨枣、狗头枣、掉牙枣),胁迫46 d后取5个品种不同浓度梯度上的叶片,用煮沸法撕取叶片表皮,研究枣树叶片表皮气孔的分布,气孔大小(气孔长度与宽度)、气孔密度与干旱胁迫的关系,及气孔大小与气孔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5个品种枣树叶片气孔密度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长度和宽度之间呈极显著线性关系,在干旱胁迫下气孔大小(长度与宽度)先减小后增大;密度与长度、宽度之间均表现为极显著的负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丁香属6种植物的叶片表皮特征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6种丁香的叶片气孔都分布于下表皮中,上表皮无气孔分布,气孔器类型均为无规则型,细胞形状多为不规则型;但气孔大小、气孔形状、气孔密度、气孔的开张度、上下表皮细胞的大小、垂周壁式样均表现出种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以海滨雀稗(Paspalum vaginatum Sw.)新材料SP2008-1和原始材料Adalayd(对照)为材料,对其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P2008-1叶片上表皮泡状细胞呈卵形,而Adalayd的呈长圆形;SP2008-1叶片下表皮脉间长细胞面积为1068.09~5961.98μm2,比Adalayd增加了47.90%~106.22%(P<0.05);SP2008-1叶片上表皮气孔器密度为1mm2133.00个,比Adalayd减小了4.32%(P>0.05);SP2008-1叶片下表皮气孔器密度为1mm250个,比Adalayd减小了36.00%(P<0.05).SP2008-1叶片上表皮气孔器长度、宽度分别比Adalayd增加了8.33%(P<0.05)、6.47%(P<0.05),下表皮气孔器长度、宽度分别比Adalayd增加了22.37%(P<0.05)、15.73%(P<0.05).SP2008-1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宽度比Adalayd增加了7.51%(P<0.05).  相似文献   

7.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孩儿参属植物中的石生孩儿参的叶表皮微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统计并测量表皮细胞和气孔的大小、密度以及气孔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石生孩儿参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形状无规则,垂周壁深波状,上表皮细胞大小约为70.2μm×146.5μm,细胞密度约为106个/mm2;下表皮细胞大小约为78.6μm×96.3μm,细胞密度约为167个/mm2。上表皮无气孔器,下表皮有气孔器,气孔密度约为91个/mm2,气孔大小约为25.6μm×32.4μm。石生孩儿参叶表皮细胞与本属其他植物种类的叶表皮细胞没有太大差异,其中表皮细胞大小、密度以及气孔器的大小、密度等都居本属植物中等水平。从总体来看,本属植物所有植物种类中,石生孩儿参与异花孩儿参叶表皮结构的各项数值最为接近,说明它们之间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从解剖学角度观察和分析了爱文、贵妃、紫花等3个品种杧果(芒果)的叶片组织结构.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杧果的气孔密度、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间差异极显著,其中贵妃杧的气孔密度、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均为最大;3个品种的叶片气孔密度、气孔长度、气孔宽度的变异系数均较小,表明其气孔的密度、长度和宽度是比较稳定的性状,因而可用作品种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源小叶蚊母气孔长度、宽度与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8个不同种源的小叶蚊母为试材,用叶表皮离析法,观测叶片气孔长度、宽度和密度,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小叶蚊母种源间叶片气孔长度、宽度和密度差异均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气孔长度与宽度间、气孔宽度与密度间相关不显著,而气孔长度与密度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前胡属6种植物的叶表皮进行了观察, 从显微镜观察的结果表明:前胡(P.praeruptori)的叶片气孔仅存在于下表皮,红前胡(P.rubricaule),松潘前胡(P.songpanens),长前胡(P.turgeniifolii),滇西前胡(P.delavayi)和刺尖前胡(P.elegans)的叶片两面表皮均有气孔;气孔类型均为不规则形;上下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可区分为近平直、浅波状和深波状;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在属内种间,尤其是在近缘种间有所差异,可以作为鉴别特征。六种前胡属植物的叶表皮形态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地膜中酞酸酯类化合物对土壤-玉米体系的污染.[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玉米各生育时期不同地膜残留量处理中,土壤和植株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DEHP)含量的差异性.[结果]玉米不同发育阶段,高倍地膜残留量处理土壤和植株中DBP和DEHP含量高于低倍残留量处理.各处理土壤中DBP最低含量为0.063 mg/kg,最高含量为0.298 mg/kg;DEHP最低含量为0.251 mg/kg,最高含量为4.770 mg/kg.各处理植株体内DBP最低含量为0.123 mg/kg,最高含量为0.546 mg/kg;植株体内均未检测出DEHP.[结论]该研究为农业生产过程中酞酸酯类化合物污染的环境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智能温室基质栽培技术,对6个番茄品种和4个草莓品种的果实硝酸盐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最低的是金石王1号番茄154.76mg·kg~(-1)·FW,最高的是闽胜草莓405.43mg·kg~(-1)·FW,但均低于可生食标准(432mg·kg~(-1)·FW),符合生食果蔬的要求;番茄的硝酸盐含量均低于草莓的硝酸盐含量;番茄和草莓各品种间的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研究表明,所采用的椰糠基质栽培及其营养液配方,对控制番茄和草莓硝酸盐的含量积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以黑晶、东魁和温岭大梅3个杨梅品种为材料,对杨梅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成分及其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确定了杨梅果实中的3种有机酸成分,分别为柠檬酸、苹果酸和奎宁酸。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柠檬酸始终为最主要的有机酸成分。随着果实成熟,3种有机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成熟果实中,黑晶、温岭大梅和东魁3个品种的柠檬酸含量分别为(7.423±0.530),(8.987±0.088 )和(7.820±0.306)mg·g-1 FW;苹果酸的含量分别为(0.113±0.002),(0.062±0.001)和(0.037±0.008) mg·g-1 FW;奎宁酸的含量分别为(1.122±0.098),(0.952±0.042)和(0.738±0.056)mg·g-1 FW。分析表明杨梅果实属于柠檬酸型果品。  相似文献   

14.
多效唑在厚皮甜瓜基质育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文丽  陈华  姜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3):543-543,545
研究了多效唑在厚皮甜瓜基质育苗过程中的施用方法及施用浓度。结果表明:多效唑拌入基质中、盖籽土表面喷施或叶面喷施3种施用方法均可有效抑制植株生长,其中以浓度40 mg/kg多效唑盖籽土喷施效果最佳,40 mg/kg叶面喷施次之。  相似文献   

15.
以烤烟K326为材料,设叶面喷施和土壤浇灌2种方式分别对烤烟施加重金属Pb(20 mg/kg)、Hg(0.5 mg/kg)、Cd(25 mg/kg)、As(20 mg/kg)。采用盆栽试验在大田环境下进行,研究了重金属Pb、Hg、Cd、As在不同污染方式下对烤烟叶长、叶宽、茎围、株高、有效叶片数以及根体积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在Pb、Hg、Cd、As 4种重金属中,Pb和Hg的区别较大,土壤浇灌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比叶面喷施强;其次是As;Cd通过叶面喷施与土壤浇灌对烤烟生长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叶面喷施Pb对烟株有效叶片数和株高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根体积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蕹菜对土壤中重金属类环境激素Pb、Cd的吸收效应,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开展蔬菜重金属污染治理、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蔬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土壤中Pb(≤2000 mg/kg)、Cd(≤10.0 mg/kg)对蕹菜株高的抑制作用均不明显,但在最高浓度处理下(Pb 4000 mg/kg,Cd 50.0 mg/kg),蕹菜株高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土壤中Pb、Cd导致蕹菜地上部减产的最大降幅分别为76.3%和65.8%;随着Pb、Cd投放浓度的增加,蕹菜植株各部位的Pb、Cd含量均呈递增趋势,但地上部对Pb的积累比对Cd的积累弱;蕹菜中Pb、Cd积累量与土壤中Pb、Cd含量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7.
施硒对水稻外观品质及籽粒硒、镉和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喷施叶面硒肥是提高水稻籽粒硒含量的有效措施。通过对杂交水稻隆两优华占在孕穗期施用不同浓度的硒叶面肥,研究了施硒对水稻外观品质及籽粒硒、镉和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施硒能显著提高水稻的整精米率,降低垩白度,当施用量为23 g/hm~2复合硒叶面肥+20 g/hm~2亚硒酸钠时,整精米率达到最高值65.67%,垩白度达到最低值0.65%;②增施硒肥能增加水稻精米和糙米的硒含量,当施用量为23 g/hm~2硒叶面肥+30 g/hm~2亚硒酸钠时,水稻精米和糙米硒含量分别达到最大值为0.784 3 mg/kg和0.816 7 mg/kg,糙米积累硒的能力高于精米;③增施硒肥对水稻精米和糙米中镉和砷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表明籽粒对硒与镉和砷的吸收没有协同作用。同一处理下糙米镉含量均高于精米镉含量,但差异不显著,糙米对重金属砷的累积效果均显著高于精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以我国东北地区栽培的8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葡萄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糖酸组分及含量变化。【结果】供试8个葡萄品种成熟果实中总糖平均含量为182.74 mg/g FW, 其中北冰红含量最高(236.82 mg/g FW),红地球最低(139.82 mg/g FW)。葡萄糖和果糖是为主要的可溶性糖,含量约为1.1∶1,均随果实发育逐渐积累;供试品种有机酸平均含量7.64 mg/g FW,以酒石酸和苹果酸为主,占总酸含量87.79%以上, 其中双红含量最高(12.69 mg/g FW),维多利亚含量最低(3.96 mg/g FW)。欧美杂交种藤稔、高妻以苹果酸为主要有机酸(分别占总酸含量52.60%、53.77%),其余6个品种以酒石酸为主(占比47.39%~66.16%)。【结论】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总糖含量随着果实发育呈上升趋势;有机酸以酒石酸和苹果酸为主,总酸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各品种果实进入糖分快速积累、有机酸迅速分解阶段的先后与其生育期的长短存在对应关系,而糖分快速积累及有机酸快速分解所需时间长短与各品种生长发育周期的长短并无正比例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六种草坪草的叶片气孔形态和数量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电镜观察比较了3种暖季型草坪草(野牛草、结缕草和狗牙根)和3种冷季型草坪草(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和草地早熟禾)叶片的气孔形状、大小和密度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野牛草、结缕草和狗牙根叶片气孔形状都为卵圆形,气孔长约为宽的2倍,野牛草和狗牙根气孔外覆蜡质;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和草地早熟禾叶片气孔形状为长圆形或长方形,气孔长约为宽的3倍。总体上,3种暖季型草坪草较3种冷季型草坪草气孔小而密度大。  相似文献   

20.
分析油梨果实可溶性糖成分及含量,为以后深入分析、利用其成分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对所采集的3份油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结果显示,3份油梨果肉中的可溶性总糖含量为(13.19±0.32)~(25.94±0.98)(mg/g FW),其可溶性糖由甘露庚酮糖、甘露庚糖醇、果糖及葡萄糖等4个成分组成,以甘露庚酮糖为主;可溶性总糖、甘露庚酮糖、甘露庚糖醇、果糖及葡萄糖含量在3份油梨果肉中差异均显著。3份油梨种子中的可溶性总糖含量为(20.47±0.52)~(29.41±0.60)(mg/g FW),其可溶性糖同样由甘露庚酮糖、甘露庚糖醇、果糖及葡萄糖等4个成分组成,以甘露庚糖醇为主;可溶性总糖、甘露庚酮糖、甘露庚糖醇、果糖及葡萄糖含量在3份油梨种子中差异均显著。3份油梨果肉和种子之间可溶性总糖和各可溶性糖成分平均含量差距大小依次为:甘露庚糖醇果糖甘露庚酮糖葡萄糖可溶性总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