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池州茶业开发的态势分析江平(池州地区茶业经济技术研究中心247100)池州地区茶业经过二年卓有成效的系统地开发,取得了名优茶产量、总产值大幅度增长,茶农收入稳定提高,茶叶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与当前红茶国际市场滑坡,绿茶国内市场疲软将形成鲜明...  相似文献   

2.
推进茶叶改革 加快茶业发展季昌清(池州地区行政公署247100)茶叶是池州山区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开发性农业的重点。加快茶业发展,不仅是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经,对于繁荣市场搞活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相似文献   

3.
汪飞 《茶业通报》1999,21(3):10-10
池州地区系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现有茶园面积16100hm2,茶叶产量6100t,其中出口红茶3200t,茶叶产值1.2亿元。区内96个乡镇就有63个乡镇产茶,152万人口中就有50多万人在做茶叶事,吃茶叶饭。所以说,茶业是池州地区农业的基础产业,是生态经济示范区中的支柱产业。几年来,池州茶业在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根据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建设规划和实施《中国廿一世纪议程》地方试点计划,我们把茶业作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工作领域。1 加强生态茶业行业管理池州地委行署对茶业十分重视,在全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池州茶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分析,结合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提出池州茶业十三五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5.
十万亩低产茶园综合改造技术王长青,宋秋奎,张启利(安徽省池州行署科委)(安徽省池州行署农业局)池州地区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辖贵池市、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管理处。茶业是池州地区的传统产业,也是农业的支柱产业,茶叶收入占山区农民收...  相似文献   

6.
吴新民 《茶业通报》2004,26(4):169-170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自古以来池州就是我国重要茶叶生产区,“九华毛峰”、“黄山毛峰”、“祁红三大名茶因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而享誉国内外。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20000hm2,年产干茶7000余t。然而,池州茶园有近60%分布在山区,经济落后,劳动力资源匮乏,茶叶生产加工粗放,茶园“树老、株稀地散、产量低、茶叶品种单一”是池州茶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特别是当今茶叶市场处在供大于求,茶叶生产力水平低下,茶农进城打工,更造成池州茶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危机。实施集约化有机茶叶生产已被证明是提升茶叶价值,提高茶农经济收益,振兴茶业的有…  相似文献   

7.
池州市茶业发展规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池州市茶业现状和茶叶发展条件,结合近几年我市茶叶生产经验,对池州茶业发展作出的五年规划。文中提出了总的发展目标,阐明了未来五年当地茶业的主攻方向、建设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池州在十三五期间,通过调整供给侧结构,转换茶业发展方式,推进茶产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9.
池州是安徽省产茶大市,年产茶叶6000t,产值2.4亿元,茶叶在池州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山区农民的经济支柱,山区茶叶品质好,但售价低,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一家一户的小作坊生产经营,生产规模小而散,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不具有市场竞争优势,茶农增收比较困难,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经营状况,池州市茶业协会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产茶重点乡镇组建茶业合作社,提高茶农的组织化程度及茶园管理和茶叶制作水平,促进企业增效,茶农增收。  相似文献   

10.
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提高经济效益──记安徽省茶业学会’95学术研讨会安徽省茶业学会于1995年12月6日至8日在池州地区贵池市召开以“市场、科技、经济效益”为主题的’95学术研讨会,到会的省茶业学会理事、会员、团体会员以及参加展示活动的企业代表共...  相似文献   

11.
谈家胜  程莉 《茶业通报》2002,24(4):22-24
池州茶林历经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垦辟、扩建和九十年代的改造与新建,其面积已增幅至近2万hm2,是建国初期茶林面积的十余倍;其质地也由“树老、株稀、地散、产低”逐渐转轨到“优质、高效、集中、生态型”的特征,夯实了池州茶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江平 《茶业通报》1998,20(4):30-31
茶业结构调整已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阶段,平昔以量的迅速扩张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迅速的以结构调整为着力点,推动新一轮经济增长。这种革故鼎新的抉择,必将改变产业的低度化和不合理状态,定然创获出茶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时期。1池州茶叶产业结构现状我区茶业产业结构经历了长期的自然经济过程,形成安徽红茶生产、加工、出口的传统模式,一直对计划经济的依赖性较强。近年来,由于外贸体制改革,红茶市场疲软,加之两个根本性转变政策逐渐落实,使得名优绿茶开发措置得当,呈现出较好的市场态势。但是,茶业产业结构调…  相似文献   

13.
《茶业通报》2014,(2):80-80
正2014年5月15~16日,由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池州市茶业协会主办的池州市红茶生产技术培训班在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举行,茶叶技术人员和重点企业相关人员40多人参加了培训。池州是祁门红茶的发源地,近年来,池州市红茶生产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了润思、安池为代表的祁门红茶系列,成为安徽省红茶产业的一支新秀。预计2014年,池州市红茶产值将超过4亿元。  相似文献   

14.
浙江茶讯与新世纪华茶发展战略浅见陈观沧(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310000)这次承蒙安徽省茶业学会和王镇恒理事长的热情邀请,来参加学术讨论会,我深表感谢。我来参加会议,主要是考察和吸取安徽省茶业界在改革开放事业中的好经验。乘此机会介绍一些浙江茶业。一、...  相似文献   

15.
池州地区的低产茶园改造季昆森(池州地委办公室)五年来池州地区低产茶园改造工作进行后已取得成效,对今后低产茶园方面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一、五年的回顾池州地区在1988年11月上旬,召开全区第一次农业会议,突出抓茶叶、蚕桑。抓全区的茶叶生产,从战略上...  相似文献   

16.
香山云尖     
香山云尖江平(池州地区茶业开发总公司247100)香山云尖是由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研制,1992年被评为安徽省名茶。目前该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销售前景看好。一、形质特征:香山云尖扁平挺直,大小一致,形似雀舌,色泽绿翠,汤色清澈,清花香持久,滋...  相似文献   

17.
焦丰宝 《茶业通报》2013,(3):137-139
安徽名茶众多,茶业是安徽省最具影响力的特色农业产业。2012年,安徽茶业发展迎来了政策的春天。省政府《关于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把茶产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对加快茶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省委书记张宝顺深入岳西县走访,进茶叶加工车间,住茶乡农户家中,到茶园修剪茶树,对岳西茶业发展倍加关心。如何抓住机遇,做大做强茶产业,是茶区面临的重要任务。现就岳西实际,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加快贵州茶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研究经济学服务于茶产业出发,阐述贵州茶业发展的栽培历史、发展现状、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从技术、市场、茶叶需求、发展战略方面进行认识,分析了贵州茶产业出现的非均衡发展态势,为贵州茶业今后几年拟进行的跨越式发展,寻求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发展思路:一是需要解决好“三农”问题;二是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三是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茶业产业化经营;四是形成开放系统加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五是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六是依靠科技。促进茶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宏树 《茶业通报》2003,25(3):98-100
安徽产茶历史悠久,茶业经济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过较大贡献。本文就安徽茶业发展历史和为了应对入世,如何加速安徽茶业稳步健康的向前发展,确保安徽茶业历史地位和再创辉煌,从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一综合论述,供广大茶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茶业会展行业初具规模,茶业会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在发展的过程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制约了茶业会展行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以会展产业生态圈为基础,从茶产业的固有属性、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探析茶业会展行业的发展方向,提出推动茶业会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