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谈茶     
<正>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开门七件事,油盐酱醋茶。"我总是怀疑,这"茶"指的应该是水,白开水,而并非茶叶的"茶"。茶水,茶水,南方人茶水不分,无论饮水或喝茶,都叫"吃茶"。不像北方人,饮水是饮水,喝茶是喝茶,饮水和喝茶不是一回事。茶可以不喝,水是一定要饮的。我一直把"吃茶"当作"饮水"解,活了六十多岁,真正爱上喝茶〔茶叶的"茶"〕,还是近十来年的事。小时候,我家境贫穷,家境贫穷的主要原因是兄弟  相似文献   

2.
茶道与屎道     
5月末,湖州(长兴)的国际茶会召开期间,有6个省市和3个国家的茶友专程到我家相聚喝茶聊天.河北的舒曼、胡智学和陕西的韩星海先生是第一批.有朋自远方来该喝什么好茶呢?这些人什么名茶没品尝过呢?思索良久,决定请他们喝屎茶.  相似文献   

3.
正茶,因其清新口感和保健功效,成为中国人最喜爱的饮品。中国人喝茶的历史虽然悠久,但仍存在不少误区。误区一:不分体质喝茶茶叶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发酵茶。各类茶叶都有不同的适宜人群。不分体质喝茶,有可能带来一些不适表现。比如,绿茶富含茶多酚和咖啡碱,对胃有一定的刺激性,肠胃较弱的人应少喝绿茶,特别不要空腹喝,否则可能出现"醉茶"现象。这类人可选择暖  相似文献   

4.
《中国畜禽种业》2008,4(9):92-92
长期以来日本人都认为,以茶养猪,猪肉的味道更佳。日本有些专家指出,人们喝茶有益健康。如果让猪也喝茶,是不是会产生健康、美味的猪肉呢?于是.以茶养猪的试验开始进行,并很快应证了以茶养猪能提高猪肉品质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在婺源饮茶     
婺源是个多山多水的地方,茶也就特别丰富。这里的人种茶做茶都有成套成套的方法,喝茶也独与外界不同。暮春三月,江南草长,外客闻到了这方土地上散发出的清香,就远道而来,想尝尝刚下树刚出锅的绿茶。会喝茶的说喝茶以绿茶为正宗,确为至理;但婺源人又说喝茶当以陈年绿茶为正宗。这陈不是霉,一定要干干爽爽隔了日子的。喉吻干燥的时候,孤闷满腹的时候,想作文却不来灵感的时候,或者劳顿辛苦的时候,就撮茶入杯,冲一线滚烫的水,那么一杯下去,喉吻就湿了;两杯下去,孤闷就解了;三杯下去,触目都是文章了;四杯五杯下去,心和气顺肌骨轻盈了。这就是陈茶的妙用。婺源人深谙土产茶,吃茶和做人一样,说  相似文献   

6.
表·嫂·茶     
男人饮酒,女人喝茶。赣中安福县农村妇女喝茶的花样很多,一辈子有喝不完的茶。孩子出生要喝“毛毛茶”,孩子满岁要喝“百岁茶”,女儿定亲要喝“妹妹茶”,出嫁之前要喝“嫁娘茶”,新娘化妆要喝“开面茶”,儿媳怀孕要喝“好事茶”,当了奶奶要喝“三代茶”。这些茶都是在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喝的,而最为独特、人员最多、时间最长的,还是一年一度的“表嫂茶”。“表嫂茶”只供婆婆妈妈婶子大嫂喝,她们都是名副其实的老表嫂,没有嫁老公的姑娘是没有资格参加的,至于男客们那就更要靠边站了。一年一度的“表嫂茶”是从元宵节后开始的…  相似文献   

7.
<正>夏天喝茶解暑降温,是众所周知的,但对于怎么喝茶却不一定人人了解,其实夏天喝茶也是有很多学问的。1.不同的茶特点不一样在茶叶市场有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普洱茶等。这些茶特点各异,适宜人群也不同,比如红茶适合运动量大的人;绿茶适合运动量小的人,常喝还可减肥、降血脂等;而用脑过度、脾胃虚寒者则适合饮用花茶;喜食肉类的人可选择乌龙茶;便秘者则饮用蜂蜜  相似文献   

8.
茶说(四首)     
古往今来,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茶的认知程度和精神文明素质、科学知识的不断增长,广州地区对于喝茶先后有过四种说法,即"饮茶"说、"斗茶"说、"品茶"说和当今流行的"叹茶"说.这四种说法,对喝茶的作用、功效、意境、感受都有不同的诠释.现试以小词四首予以解读之,敬请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9.
<正>一、不分体质乱喝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女性朋友不能单单因为自己的偏好或者要达到美容、减肥等效果就乱喝茶,如果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就得不偿失了。体质燥热的女性可以适当喝点绿茶,体质虚寒的女性则可以喝点红茶或者普洱茶。二、生理期少喝茶女性在经期来临时,体内的铁元素流失比较严重,而茶叶中的鞣酸会妨碍肠黏膜对铁质的吸收。因此,女性经期应少喝茶,特别是不要喝凉茶、冷茶。但是可以适当  相似文献   

10.
中亚五国都是饮茶国家,因其共同的地理区域和类似的历史经历,形成了一个比较共同的政治文化区域,因而也造就了中亚共同的茶文化。在中亚地区,茶一直被视为不可或缺的民族饮料,因此这一地区茶叶消费量巨大。但中亚五国基本不产茶叶,只有哈萨克斯坦自产少量茶叶,尚且不能自给自足,因此中亚地区茶叶主要依靠进口。中亚各国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均离不开茶,不仅每天喝茶,甚至每顿饭都要喝茶。茶是中亚居民交际的重要媒介,以茶会友,以茶交友,喝茶聚会是生活中重要的交往方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还发展出独具特色的饮茶文化。  相似文献   

11.
冬天万物蛰伏,寒邪袭人,人体生理功能减退,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所以冬天喝茶应以祁红、滇红等红茶和普洱茶、六堡茶等黑茶以及红枣茶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蔬菜、瓜果上有农药残留,食用前要经过多次清洗、浸泡,才能将农药残留洗掉。每天喝的茶叶也不例外,上面也有农药残留,所以喝茶前最好洗一下茶。"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头泡茶最好倒掉,否则就会把农药喝进肚里。洗茶是否有必要,头泡茶能否洗掉茶叶上的农药残留?听听业内专家怎么说。炒制茶叶就是杀菌过程  相似文献   

13.
"人品即茶品,品茶即品人."据记载,八世纪开始,在中国唐代中叶就有陆羽的"茶经"面世,即文以载道,从此喝茶就变成一种艺术,好些已成价值连城的古董,声名鹤起,千古传颂.  相似文献   

14.
《福建农业》2012,(7):40-40
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在周末休闲的时候,慢慢地泡一壶茶,享受假日的休闲。不过,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茶养生的。我们来看一下,哪些状况下不宜喝茶。 发烧忌喝茶:茶叶中咖啡碱不但能使人体体温升高,而且还会降低药效。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有160多个国家、30多亿人饮茶,有50多个国家种植茶叶。但最早种茶、制茶、喝茶的是我们中国,其他国家的茶树、种茶及制茶技术和品饮方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人的。世界各国均尊称中国为“茶的祖国”。  相似文献   

16.
<正>大多数人选择使用保温杯的初衷就是可以随时随地提供温水,也正因如此,一些喝茶人士选择使用保温杯来泡茶,这样既能随时随地喝茶,还能保持茶的温度,可谓一举两得。然而,用保温杯泡茶却是一个不妥的做  相似文献   

17.
古有谚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对茶的青睐,由此可见一斑。近年来,有关茶能养生、抗衰老的研究频频见诸报端,这更使人们对喝茶的兴趣大增。但是,喜欢喝茶却不等于会喝。眼下,春茶即将上市,您不妨对照一下,在买茶、喝茶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18.
《农业考古》2021,(2):89-89
《茶之基本:陆羽茶经启示》,由云南茶文化学者周重林撰著,岳麓书社2021年2月出版。此著共30余篇,细致讲解了唐代陆羽《茶经》,好读又严谨,全方位说透了茶圣陆羽的饮茶智慧:唐代好茶的标准有哪些?不要随便"约吃茶"?"精行俭德"便是君子之茶?喝茶的好处是什么?茶祖是谁?茶不如奶吗?等等。茶,从喝到品,始于陆羽《茶经》。  相似文献   

19.
自古皇君多嗜茶福建省东山县《石斋故里报》林长华在我国历史上,饮茶养生保健最早成为“万岁爷”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茶的朝贡培养出不少帝王对茶的嗜好。相传汉高祖时,赵伦被封为南越王。他十分喜欢喝茶,而且他喝茶有个怪癣,不喜欢在王宫里饮,每天早晨要带...  相似文献   

20.
椰树成荫的海口公园,早晨是老人们的天下,做操打拳练气功散步的各得其乐,可却见不着遛鸟的。这令我感到些许诧异,并固执地四下张望起来。终于在一行摈榔树下发现了一位孤独的遛鸟人。我急步凑上前去,与之招呼,进而开门见山地托出我的诧异。他以一口浓重的北方口音说:“这里的老人不养鸟,他们喝茶,喝茶才是他们的嗜好!”他似乎在发孤独之怨,偏颇地把遛鸟与喝茶对立了起来。的确,曾因为海南岛上喝茶的人以老者居多,喝的又是价廉的粗茶,故茶被岛民们称为“老爸茶”。“老爸”们喜聚众而饮,于是聚饮“老爸茶”的茶坊和茶店就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