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施肥是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矿质营养的主要措施 ,也是维持土壤地力的基本途径。由于菜地的复种指数高 ,蔬菜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高 ,地力消耗大 ,因此施肥成为蔬菜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以土壤供肥状况为基础 ,以蔬菜的营养特性、需肥规律为依据 ,结合蔬菜的产量水平 ,确定肥料的种类、配比、施肥量、施肥日期和施肥方法 ,进行蔬菜生产的合理施肥 ,是优质高产蔬菜生产的基本要求。但是 ,目前蔬菜施肥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表现为施肥量过大、肥料品种单一、施肥方法不当等 ,由此造成土壤质量退化、环境污染和蔬菜产品品质降低 ,已成为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2.
菜地杂草与蔬菜争夺水肥,影响菜苗的正常生长发育,降低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菜地草害问题,应用化学除草剂,不仅可防除杂草,节省大量的除草用工。大大地减轻劳动强度,而且可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但是,菜地使用化学除草剂,还应抓好如下事项。一是菜地使用化学除草剂多采用土壤处理法,必须在播种前或播后芽前或播后苗前进行,即施药时间以杂草初生阶段效果最好,杂草高达9~11厘米或分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山西天镇设施菜地土壤养分状况,以设施菜地相邻大田土壤为对照,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设施大棚21个,采用"S"型五点式采样,采集0~20 cm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天镇县设施菜地土壤p H值较对照(8.26)降低了1.5~2.5,出现了明显酸化趋势;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平均为15.41 g·kg~(-1),整体含量偏低,导致土壤养分得不到合理利用;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在0.4~0.6 g·kg~(-1),有效磷质量分数小于30 mg·kg~(-1),依据菜地土壤养分分级标准,氮磷含量均属于严重缺乏;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大于200 mg·kg~(-1),超过了作物需求量,后期应严格控制钾肥施用量。总之,当地设施蔬菜生产中的不合理施肥,已导致土壤养分供应与蔬菜养分需求严重失调,今后应推广科学施肥。  相似文献   

4.
调查分析了盐城大丰区连作种植3~4年的设施蔬菜地土壤酶活力及理化性状,结果表明设施菜地土壤中脲酶、过氧化氢酶活力显著高于露天菜地,蔗糖酶活力显著降低,棚内土壤p H值变化不明显,但盐分含量显著升高,整体表明设施菜地土壤盐渍化现象已初显。根据土壤情况调查数据,提出了设施蔬菜地土壤改良的对策与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济南市城郊菜地为研究对象,对城郊菜地土壤-植物系统进行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济南市郊区设施蔬菜-土壤系统中氮素的输入输出状况,阐明了氮肥的施用对蔬菜产量及地下水的影响。本文对衡量济南市蔬菜种植对环境的污染状况及指导农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蒲公英是耐盐植物,经试验证明,蒲公英与设施现有蔬菜进行轮作后的土壤平均含盐量较原始土壤降低31.98%,可有效改善设施土壤的次生盐渍化问题.从产地环境、生产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夏秋设施菜地蒲公英栽培技术,以供设施蔬菜种植户借鉴,为设施菜地土壤次生盐溃化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6):196-196
分析了我国菜地土壤磷的累积状况,介绍了菜地土壤磷累积在提高蔬菜产量上积极的农学意义,重点从菜地土壤磷的环境效应角度,综述了菜地土壤磷素流失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表征菜地土壤磷流失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清青州市蔬菜地养分状况,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2002年对303个土壤养分样点进行了测定,将蔬菜地划分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露天菜地三种设施类型,提前对各类地块分布状况进行野外调绘,绘制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在充分考虑设施类型、土壤类型、作物种类、种植制度的基础上,每66.7hm2选择一个取样调查点,在现状图上标定、取样和调查施肥量.  相似文献   

9.
菜地土壤化肥的使用不当不仅造成了肥料的浪费和蔬菜品质的下降,还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本实验以泰安肥城市王庄镇孔村的菜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原状土柱系统,分析了露天蔬菜——土壤系统中氮素的输入输出情况,研究了硝态氮的淋失规律,探索了控制硝态氮淋失的重要措施,以便指导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10.
蔬菜作为人们日常饮食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利用大棚、遮阳网、温床、塑料泡沫等设施进行蔬菜栽培,可以一年四季进行蔬菜生产,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但是在设施蔬菜栽培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土壤板结、土壤盐渍化等问题,进而影响到蔬菜产量和品质,而要想提高设施蔬菜产量和品质,就必须对设施菜地土壤进行有效改良。就设施菜地土壤改良技术作了相关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蔬菜工厂化育苗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苗始终是蔬菜栽培的重要环节,种苗质量直接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21世纪前10 a(年),在武汉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工厂化育苗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然而,近年来工厂化育苗表现相对滞后,产业面临诸多问题。笔者总结了武汉市工厂化育苗产业的发展特点,针对存在的设备不完善,生产成本高,科技研发能力不足,种苗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提出政府统筹规划、降低生产成本、加强科技创新以及完善种苗行业标准等措施,旨在为更好推动武汉市工厂化育苗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申衍月  杨超 《长江蔬菜》2016,(22):80-82
回顾总结了武汉市蔬菜技术推广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武汉蔬菜生产及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展望了"十三五"期间武汉蔬菜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路及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有棱丝瓜的氮、磷、钾适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瓜是华南地区重要瓜类蔬菜品种,为获得其合理的氮、磷、钾肥施用量,拟通过珠江三角洲3个代表性蔬菜基地开展丝瓜氮、磷、钾肥效田间试验,获得肥料效应方程,求取最佳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丝瓜获得高产和高效益要求氮、磷、钾合理配施;佛山、江门、广州3个试验点的理论施肥量N分别为15.0、23.0、12.5 kg/667 m^2;P2O5分别为11.0、11.0、8.0 kg/667 m^2;K2O分别为16.0、17.0、13.0 kg/667 m^2;氮、磷、钾肥施用量与试验地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关,也与该地区产量水平的高低有关;一元二次效应方程中,3个试验点均是N效应的显著度相对最高;二元二次效应方程中,NP和NK效应的显著度较高,PK效应的显著度较低,说明氮素用量对丝瓜产量的影响大于磷素和钾素;3个试验点的三元二次效应方程中有2个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试验结果基本可信。  相似文献   

14.
灰漠土老菜地施用生物钾肥和化学钾肥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兵  姜涛 《中国蔬菜》1997,1(3):4-0
在灰漠土老菜地上施用适量的生物钾肥和化学钾肥都可明显地促进作物的生长,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番茄、辣椒、黄瓜的产量(特别是早期产量),维持或提高土壤中K和P的含量。但施生物钾肥成本低,不破坏土壤结构,比施用化学钾肥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寻一种适合我国南方地区高效配套栽培菜用黄麻的技术,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品种、密度和留桩高度对菜用黄麻嫩叶产量和种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留桩高度对菜用黄麻嫩叶梢产量和种子产量的影响都是最大,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09C麻菜繁-1、福农1号及福农5号3个品种间,6 000株/667 m2、8 000株/667 m2及10 000株/667 m2三个密度间的嫩叶产量与种子产量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管理和 《长江蔬菜》2011,(18):76-77
通过分析乐都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生产中存在的布局分散、规模不大、销售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增加设施投入,加快土地流转,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力度等措施,以期促进全县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会影响蔬菜生长发育,导致其产量和品质的降低,最终危害人类健康。本文从水分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抗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谷胱甘肽、植物络合素、其他矿质元素吸收等方面,综述了重金属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生理生化反应,阐述了不同蔬菜种类、品种和器官对重金属的积累机理,总结了缓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措施。结合研究现状,就蔬菜安全生产方面提出以下建议:应广泛开展不同蔬菜种类及其品种对重金属积累的差异化研究,针对现有国家无公害标准中土壤重金属临界值,开展蔬菜中低积累种类及其品种筛选,同时开发有效缓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栽培调控措施,以保障蔬菜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大棚蔬菜生产在武汉城市菜篮子工程中的位置举足轻重,对武汉1951~2016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2014~2015年冬季大棚小气候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武汉1月平均气温为3.5℃,冬季46%的天数为阴天,40%为晴天,不利于大棚内温度升高,但在大棚设施环境条件下,武汉1月白昼温度晴天、阴天分别比棚外提高11.4℃和4.9℃,能满足半耐寒性蔬菜正常生长。武汉初春冷空气活动频繁,50%的年份稳定通过10℃的时间在3月下旬及之后,晴天少、阴雨天气多,大棚升温难,难以满足喜温蔬菜生产的温度条件;秋季秋高气爽,75%以上的年份入冬时间在11月16日之后,且晴天多、阴天少,对大棚升温有利,适合发展秋延大棚蔬菜生产。建议调整大棚蔬菜生产结构,减少春季喜温蔬菜比重,增加秋延茄果类蔬菜的种植。  相似文献   

19.
秋季菜用大豆新品种引进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6个秋季菜用大豆新品种,对其鲜荚采摘期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萧农秋艳产量高,鲜荚翠绿,商品性好,豆粒较香、软糯,蒸煮后微甜,口感好,可作为秋大豆品种示范推广;07-6虽然产量低,但口感最好,可考虑提高种植密度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20.
木本泥炭促进设施番茄生长和改良土壤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设施菜田土壤连作障碍、蔬菜品质降低等问题,以北京郊区春大棚番茄为研究对象,通过基施木本泥炭及其他添加物料作土壤调理剂,研究其对番茄产量、品质以及设施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本泥炭+苛性钾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番茄产量显著增加16.73%,果实VC含量显著增加55.77%,同时明显增加了耕层土壤速效磷、钾养分含量,提高了p H值,而单施木本泥炭、木本泥炭+米糠菌剂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均无显著差异。施用木本泥炭及其他添加物料均有降低土壤表层盐分累积的趋势。综上,施用木本泥炭及其他配合物料对设施番茄生长以及土壤改良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中木本泥炭+苛性钾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