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洋 《农业考古》2002,(2):164-165
凡是到过邢台三剑茶艺馆的客人 ,不管是本地的 ,还是外埠的 ,初次走进都会“小”吃一惊 :邢台居然还有这样的场所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城市 ,创办一家颇具规模和品味的茶艺馆在当初可说是毁誉参半 ,但随着现代人观念意识的进步 ,茶艺馆从出现到兴盛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三剑茶艺馆的成功有其社会需求的必然性 ,偌大一个邢台 ,难道还容不下一个茶艺馆吗 ?其实公众初次走进三剑时那种莫名的感慨多半和地域性的因素无关 ,更多的还是三剑茶艺馆高雅的艺术品味和她所营造的浓郁文化氛围对人心灵的一种强烈震憾和冲击。三剑茶艺馆座落在邢台仿古一条…  相似文献   

2.
茶人项姐     
舒曼 《农业考古》2006,(5):191-193
在燕赵茶界,一提到邢台市“三剑茶艺馆”时,马上就会有人接茬:“那是项姐开的!”“项姐”,好亲切的称呼。无论是年长于她的,还是比她岁数小的,茶人们习惯于把项春霞亲切地叫作项姐。这不仅仅是因为“三剑茶艺馆”的招牌早已跨越了邢台地域,而是项姐本人在河北省茶界的人气指数也在不断地飚升。我认识项春霞女士是在她习茶之前的1992年,那时她还在《邢台日报》当一名记者。及至十年后再见到她时,名片上却多出了三个头衔:三剑装饰公司总经理、三剑茶艺馆总经理、三剑鲍翅酒楼总经理。崇茶从酒,雅俗共赏,既追求雅文化之茶,又经营俗文化之酒。如…  相似文献   

3.
周宝战 《农业考古》2001,(4):124-126
古城邢台地处河北省的南部 ,太行山的东麓 ,是一个有着近 4 0 0 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三剑茶艺馆就座落在古城标志性建筑清风楼傍。 2 0 0 0年的仲夏 ,就是这座茶艺馆的开业在邢台引起了一场不小的波动 ,一时间各种议论纷起 ,社会各界用复杂的心情对待它的出现。一年多之后 ,面对它的成功 ,当人们再去审视它的时候 ,投去更多的是由衷赞叹的目光 ,引发更多的是三剑所以成功的思考。(一 )其实 ,三剑茶艺馆很简单 ,员工 30人 ,面积不过 50 0平米 ,仅相当于城市三、四个家庭居室的面积。室雅何须大 !走近三剑茶艺馆才会真正发现它小小的天地中所…  相似文献   

4.
查苡蕞 《农业考古》2001,(4):121-122
常年的走南闯北 ,往外跑的多了 ,五星级的店、小地摊的饭 ,哪没住过 ?哪没吃过 ?但正儿八经坐下来谈事 ,去的最多的还是茶馆。每次出差回来 ,或外地有贵客来 ,想找个清净高雅的地儿还真难 !前不久听朋友说起清风楼前新开了一家茶艺馆 ,说者神采飞扬 ,透着一股子显摆劲儿 ,我还真得去看看。几个好友相约到了“三剑茶艺馆”。进得门来 ,那浓郁的茶香、高雅的艺术氛围和文化气息立刻袭击了我。同行的外地朋友用挑剔的目光浏览了之后发出感慨 :没想到你们邢台还有这地儿 !还有这么好的茶艺馆。今天在朋友面前还真露了脸儿。场面上的人脸面何等重…  相似文献   

5.
进茶艺馆被时尚中人视为是风雅之事,不惯于风雅的人士于是当它是附庸风雅,因为有幸进茶艺馆附庸过那么几次,我忍不住想说,一样的附庸风雅也着实是有高下之分的,这点是在“泰和茶艺社”领略到的。去“泰和”是出于闻名不如见面的心理,想折腾出一篇茶文化的稿子,问了很多人关于这方面的情况,众人在一问三不知之余倒大有让贤之风:你真想了解茶文化那就去“泰和”坐坐。“泰和”二字就这样印在心底了,因为是朋友中的三六九等竟然都能脱口而出的一家茶艺社。“泰和”不是只吃下午茶的地方,但我久读董桥的《下午茶》,总以喝茶是最宜…  相似文献   

6.
去年3月22日,茶艺大师范增平先生为海峡两岸的茶艺交流事业再次来到北京。初见范先生,他提起笔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下一个“真”字,问:“这念什么?”记者如实答道:“真。”他笑笑说:“这说明你对任何事都太认真了,我倒觉得它是‘直八’。就像喝茶一样,该认真时就‘认真’,不该认真时就认‘直八’。”于是我们的访谈就从这一个“真”字开始了。 记者:那么照您的说法,喝茶时什么时候该认“真”。又什么时候该认“直八”呢? 范:喝茶很讲究环境与心境,一人喝茶幽,二人喝茶慎,三人喝茶趣。这就要求喝茶不仅要手到、眼到、口到…  相似文献   

7.
茶缘     
我很庆幸自己做了一名茶艺师 ,“爱我三剑 ,以茶结缘 ,露出我们的笑脸 ,迎接新的一天” ,每天早晨 ,这嘹亮的口号在三剑大厅回荡 ,我在三剑与茶结缘 ,从一个只喝花茶 ,只知茉莉花香的喝茶之人 ,到现在成为一名茶艺师 ,不仅自己可以鉴别茶叶 ,品饮各种茶类 ,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 ,都曾品尝过 ,由喝茶到品茶 ,由不了解茶到认识茶 ,在这几年当中 ,有酸甜苦辣 ,但更多的是甜蜜与喜悦 ,成为一名茶艺师我很高兴。在三剑茶艺馆这个环境幽雅、古色古香、文化气息浓厚的文明单位中工作 ,我很自豪。能与茶结缘 ,真乃三生有幸。“茶艺…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菜市场里有几家卖豆制品的摊点,可总是只有A店的价格比旁边店铺便宜许多吗?不是,几个店铺的价格都差不多;是所卖产品的质量比别人的好很多吗?也不是,大家的进货渠道相似,质量也相近有独特的促销手段吗?更不是,小本生意利润本来就低,哪能搞什么促销呀。原来只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因:这个店主无论顾客买什么东西都主动少收一毛钱。例如顾客买豆腐,电子秤上显示为1.7元,他就会说:“就收1.6元吧。”就这小小的一毛钱让他获得了顾客的信赖,使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一毛钱”的成功促销@林红  相似文献   

9.
倘若留心,你便会发现,如今郑州市街头悄然矗立起许多雅致温馨的茶馆。在高楼林立、喧嚣浮躁的都市里,这些茶馆如世外桃源一般带给人一片清凉,吸引着都市人的目光。茶馆的重现江湖颇耐人寻味。它曾经一度沉寂过,被各种各样的“吧”或咖啡馆所代替,然而就像祖母的家织布如今重新成为时尚一样,人们最终还是发现了国粹所独具的魅力,不华光四射却内蕴无穷,苦去甘来香至,简直是一咏三叹了。茶是中国的国饮,据说将成为21世纪的主打饮料,喝茶的诸多好处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日渐风生水起的茶艺馆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喝茶的机会,更…  相似文献   

10.
周昕 《农业考古》2001,(2):133-134
十年之前 ,对于“茶”我还是一窍不通 ,是《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把我引上了“学茶、话茶、吃茶、饮茶”的道路。什么是“茶” ?什么是“茶文化” ?什么是“中国茶文化” ?这是一个千言万语 ,万语千言也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十年来 ,《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不就是围绕着这个话题而刊发了洋洋几千万言的妙语精文吗 ?多么精美的刊物 ,多少华丽的篇章 ,让人爱不释手 ,百读不厌。就在这不知不觉之中 ,使我学之有得 ,悟之有道。概而论之 :茶 ,不就是茶树的简称吗 !茶 ,不就是茶树叶的简称吗 !茶 ,不就是人们将采摘的茶树叶 ,采用适当工…  相似文献   

11.
茶艺馆的新时代功能(台湾)蔡荣章这里所说的“茶艺馆”是指1980年以后陆续在台湾与中国大陆成立的商业性喝茶场所,包括单纯提供泡茶、喝茶的服务以及兼有餐食、茶叶茶具贩卖、茶学讲座等业务。这样的茶艺业除直接以茶艺馆为名外、尚有称为茶艺中心、或某某轩、某某...  相似文献   

12.
刘洋 《农业考古》2001,(4):127-129
第一次走进三剑茶艺馆的感受是难忘的。2 0 0 0年 7月 ,三剑茶艺馆刚刚试营业 ,我便接受了对她的采访任务。走进三剑茶艺馆 ,典雅华贵的装饰和主人为它营造的特有的文化氛围让人心旷神怡 ;理一理纷乱的思绪 ,品一杯清新馥郁的香茗 ,心境似乎也在茶的熏染下而豁达起来 ,凭生了几多感慨。正自陶醉其中 ,忽地 ,幽幽飘来一阵悦耳的琴声 ,循声望去 ,台阶上不知何时有了一张古筝 ,一红衣少女正端坐琴前 ,纤指轻抚 ,一曲高山流水便倾泻般地从指尖滑出 ,盈盈的弥漫开来 ,轻柔地荡漾着。急如山泉飞瀑 ,雨打芭蕉 ;缓如小溪流水 ,丝丝缕缕 ,幽婉深邃。…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在中国提起茶馆、茶艺馆来,一般人都会知道,那是:休闲娱乐喝茶,说茶品茶,搞茶艺表演、茶文化讲座、学术活动的地方。如今它已遍布全国城市和乡镇。出现这么多的茶馆、茶艺馆,在上世纪五十代后期的一段时间里,那是个不可思议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范增平于1993年11月30日应台湾师范大学茶艺社之邀请所作的演讲录音带整理稿。关于《喝茶的男人不会变坏》这一议题,范增平于1980年代就在许多场合或讲课时提出。1992年5月6日应新加坡「乐壶茶坊」主办的演讲会正式作为一个讲题。新加坡电台及联合晚报以此题目于演讲前一日专访范增平;1994年3月24日应台湾政治大学茶艺研究社邀请讲演时,题目改为:《喝茶的人不会变坏》。1995年之后,男女并举:《喝茶的男人不会变坏;喝茶的女人会更可爱》。1996年之后,应邀在茶艺馆座谈、演讲时,常以此为话题,大陆广州等地的茶艺馆就以此句作为对联贴在店门口或墙上。为了让更多的茶友较深刻地认识其中奥义,特将此演讲稿整理刊出。  相似文献   

15.
我们伟大的中国是茶的祖国,种茶、制茶、饮茶都始于我国,自古以来,“茶”早就被列为开门七件事之一。随着人民生活结构的改变和营养、保健、审美水准的上升,茶叶的饮用价值已越来越被各国消费者对它有了应有的认识和理解。当今世界上茶叶生产国只有50多个,而喝茶的国家就有160多个,几乎遍及全世界都喝茶。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有人因喝茶而引起什么过敏等不良反应。茶叶被公认为是世界性的无酒精保健饮料,确是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16.
正地中海似乎离我们比较遥远,但地中海贫血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且地中海贫血让很多人谈之色变。那么,地中海贫血到底是什么?这种疾病严重吗?患者该注意些什么呢?2020年5月8日是第27个"世界地中海贫血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中海贫血的相关知识吧。1.什么是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又称海洋性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 9月 8日 ,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在浙江德清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苕溪茶会暨三味茶馆开张”活动。如今 ,德清城乡有灵通信息、延年益寿、深受农村中老年人喜爱的老茶馆 2 14家 ;有放松心性、陶冶情操、深受白领阶层和中青年常去的大小茶艺馆 4 0多家 ,全县城乡每天有 3.7万多人在茶馆中喝茶品茗 ,其乐融融。新世纪新开张的三味茶馆 ,又以增添乡土文化气息特色而吸引了众多的远近茶客 ,天天下午和晚上门庭若市 ,热闹非凡。这家座落在老县城县桥河畔 ,是忻国梅和忻国莉两姐妹下岗后 ,利用私房装璜一新的茶艺馆 ,一楼是品茗大厅、二…  相似文献   

18.
杨力 《农业考古》2001,(2):177-178
正当歌厅、酒吧经营步履艰难 ,受到百姓冷落之时 ,茶艺馆却像雨后春笋般地活跃在三晋大地。位于北大街的茗香茶艺馆和新建北路的天上人茶艺馆是成立较早的 ,已有 5年之久。近 2年来 ,又有近百家茶艺馆先后开业。据了解 ,还有一些茶艺馆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中。其中 ,已开业且规模较大、品位较高有的“山西天上人间茶艺轩”、“新山西茶点楼”、“三晋茶楼”、“德馨茶楼”、“沁香釜轩茶艺馆”、“茗和茶艺馆”、“五福茶艺馆”等十余家。位于祁县城内渠家大院的“长裕川”茶庄博物馆及“好三”茶艺馆也已开张。茶艺馆 ,她将给三晋人民带来茶…  相似文献   

19.
幽默园     
《百姓》2001,(2)
健忘症者医生:“你就这样走了吗?诊疗费付过了吗?”病人“啊,我忘了,我患的是健忘症,请你原谅。病人立刻掏出200元交给医生。医生:“谢谢你啊,再见。”病人:“咦,不是150元吗?你还没找我50元呢?”医生:“哦,对不起,我也是个健忘者,不过你的记忆力经我一医,倒还不错。”  相似文献   

20.
认识茶艺馆     
范增平 《农业考古》2000,(2):173-175
本文为范增平先生参加“2000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学术讨论会上宣读的论文。 一、茶艺馆的出现 茶艺馆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在台湾社会创造了“茶艺”这个名词之后,无巧不巧,一位从法国学习服装设计回来的管寿龄小姐,在台北市仁爱路四段27巷8弄6号芙蓉大厦开设了“茶艺馆”,这是第一个挂出“茶艺馆”招牌的茶艺馆,根据管小姐的说法是,她从小喜欢艺术,尤其是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她游学欧洲三年的体会,她觉得中国人的艺术天份固然极高,但如果要在西洋艺术上求发展,则往往囿于对西洋文化的体验不够,无法得到其神髓而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